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初中地理地形练习题

初中地理地形练习题

发布时间: 2021-01-22 22:06:15

㈠ 初一地理练习题

1、A
2、B
3、B
4、A
5、D
6、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图中应该是自左向右)内
极夜,多,极昼,少容

1、A
2、C
3、
4、BD
5、B
6、D
7、 南极 北极
纬度位置:66.5°s-90°s 66.5°N-90°N
海陆位置:陆地为主 海洋为主
气候类型:极地冰原气候 极地海洋气候
代表动物:企鹅 北极熊

(甲是巴西,乙是日本,丙是印度,丁是美国)

关于第二部分3、4题的一点解释:
第3题,如果你没有打错字的话,那么四个选项都不正确。A、乙图的比例尺最大。B、丙丁两地都没有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C、乙东临太平洋,丁东临大西洋。D、甲是巴西,北部为热带雨林,中部是高原,东南部是山地,所以地形并不平坦。而且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应该是夏季炎热漫长,冬季凉爽短暂。
第4题,B、乙国是日本,地窄人多,绝大多数资源极其缺乏,生活生产资料主要依靠进口。D、丁国是美国,农业是其重要的基础产业正确,但美国本土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只有夏威夷等极少数地区位于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不可能大量生产,所以后半句错误。

㈡ 有没有初中地理地形与气候的综合性考题

亚洲
气候: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范围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唯一不具备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
非洲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地区的面积广大,有“热带大陆”之称.境内降水较少,仅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一带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区占全洲面积50%.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一带属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沿岸一带夏热干燥,冬暖多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高原西部雨量极少,属热带沙漠气候.其它广大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多属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大河流受到地质构造和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水系较复杂,多急流、瀑布,按长度依次为尼罗河(全长6671千米,世界最长河)、刚果河(扎伊尔称扎伊尔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乌班吉河、开赛河、奥兰治河等.
北美洲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88%,其中属大西洋流域的面积约占全洲的48%,属太平洋流域的各约占20%.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格陵兰岛.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长度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为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和格兰德河等.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0℃.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则有呈带状分布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安迪斯山脉则为高山气候,在南美洲东南部则有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美洲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其中,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支流超过1 000千米的有20
南美洲
多条.南美洲水系内流区域很小,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除最南部外,河流终年不冻.
南极洲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冬季极端气温很少低于-40℃,世界上最低的气温记录是-88.3℃,它便是1960年8月24日由前苏联的东方站测定的.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
欧洲
欧洲的河网稠密,水量丰沛.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长3690公里,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也不大,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欧洲面对大西洋,背靠亚洲腹地,处于大陆西岸的位置.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终年吹拂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
大洋洲
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海洋性气候.
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大洋洲的河流与其它洲比较显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大洋洲的湖泊较少

㈢ 初中地理题目像问,地势,土地利用类型,地形类型,地形区,地理区域,土地资源类型之类。。。这每一问分

  1. 问地势,要看题目问哪里的地势,例如:中国的地势就是西高东低,亚专洲的地势特点就是中间高,四周低属。

  2.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你就记住中国的就可以啦。一般中国就只有五种,可利用的土地:草地、林地、耕地(包括秦岭--淮河以北的旱地和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两种),难利用的土地包括:沙漠和戈壁等。

  3. 地形,中国就五种: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4. 地形区的话,中国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5. 地理区域的话,记住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位置和特点。比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寒。

  6. 水田和旱地,一般我们是问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的耕地类型是水田和旱地啊。

    我是中学地理老师,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样的啊!有问题就问我吧!

㈣ 初中地理测试题

1.关于下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2.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时期是20世纪 ( )

A.70年代以来 B.50~70年代 C.50年代以前 D.90代以来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西南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台、桂、粤、云 B.台、粤、桂、滇
C.云、桂、粤、台 D.滇、桂、闽、台

5.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7.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高原 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0.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黄、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的年降水量比新疆多 B.山西的年降水量比湖南多
C.内蒙古的年降水量比贵州多 D.广东的年降水量比河南少

12.梅雨、伏旱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珠江流域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海河流域

13.下列不属于我国山地灾害的自然灾害是( )

A.崩塌 B.滑坡 C.水旱灾害 D.泥石流

14.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 ( )

A.青海、甘肃 B.青海、四川 C.青海、西藏 D.四川、甘肃

1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
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
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16.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

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有( )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18.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19.下列生产过程,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的有( )

①用焦炭炼铁;②海产品罐头工业;③水能发电;④废铁炼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有( )

A.类型齐全,给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有利条件
B.各类土地比例比较合理
C.各类土地利用中保护较好
D.各类土地分布比较均匀

21.下列措施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适当提高水价 B.实施喷灌、滴灌技术
C.大力发展重工业 D.全流域用水进行统一管理调度

2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3.在我国,有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 )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济南 D.北京

24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B.长江中下游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
C.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D.西部还有部分省区未通公路

25.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26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应是( )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27.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重点都相同
D.沿海地区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高新技术产业

28.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你认为下列哪个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呢?(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9.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充足

30.竹楼适合什么地区的人们居住( )

A.热带雨林地区 B.热带沙漠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31.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

A.能反映当地降水多 B.能反映当地冬暖夏凉
C.能反映当地气候干旱 D.能反映当地经济发达

32.北京的古老民居──四合院,记录的政治文化信息是( )

A.当地的气候特点 B.当地当时的经济水平
C.当地的地形特点 D.封建时代多代集居的家庭关系

33.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东经116°,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34.关于昼夜更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2个小时 B.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个小时
C.邵阳每天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D.昼夜更替与地球自转无关

35.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3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华北平原 B.东欧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恒河平原

37.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经线和纬线都是圆
C.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38.庐山是我国夏季著名避暑胜地,主要得益于什么因素的影响(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39.20岁的莉莉在她的国家从没见过下雪,她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国家(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冰岛 D.新加坡

40.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撒哈拉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毛乌素沙漠 D.阿拉伯大沙漠

41.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广西-桂林 B.福建-厦门 C.青海-兰州 D.贵州-贵阳

42.海峡是海上的交通要道,位于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沟通的两大洋是( )

A.印度洋和大西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大西洋

4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4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4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46.号称世界最大生态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已成为一道横在中国大地上的绿色长城,它跨越的地区是( )

A.东北、华北、西北 B.华北、华东、华中
C.华北、华东、华南 D.西北、西南、华南

47.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

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
C.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48.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 )

A.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B.吉林、辽宁、黑龙江、天津
C.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

49.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50.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51.下面对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也就丰富
B.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建水库
C.我国的水能资源,现在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
D.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

5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和太平洋 B.北美洲和北冰洋
C.南极洲和北冰洋 D.南极洲和印度洋

53.下列句子指天气的是( )

A.雷雨交加,电闪雷鸣 B.终年炎热干燥
C.终年温和湿润 D.终年干旱多风沙

54.在抗击SARS过程中,医生需要使用广州非典康复者的血清为北京的非典患者治疗。将采集好的血清从广州运送到北京,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运

55.造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纬度位置高
C.北回归线通过 D.海拔高

56西亚和北非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全不是

二、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的思想。

三、读2007年北京─南京─上海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461次 T21次 车次 T22次 1462次
普快 特快 自北京起(千米) 列车种类 自上海起(千米) 特快 普快
北京 北京 始发站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终到站 北京 北京
15:18 18:00 0 北京 1 460 8:08 11:50
17:13 ↓ 147 天津西 1 313 ↑ 10:03
9:55 ↓ 376 德州 1 084 ↑ 7:20
21:36 22:31 494 济南 966 3:21 5:26
2:24 ↓ 811 徐州 649 ↑ 0:28
7:48 ↓ 1 157 南京 303 ↑ 19:13
10:57 ↓ 1 334 无锡 126 ↑ 16:25
12:27 8:00 1 460 上海 0 18:08 14:35

⑴上海某公司业务员小李要去北京参加周日上午10:30的一次业务洽谈,如果坐火车去,他最迟须在周______从上海出发,乘___________次列车,才能比较准时且从容地参加。

⑵返回上海时,欲在途中站台上买只德州扒鸡带给家中的父母,须选乘___________次列车。他此次往返行程共___________千米。

⑶某人16:30时有急事想从上海赶到天津,应怎样坐列车才能较快到?

四、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8分)

(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支流名称是 。

(2)黄河以河口作为上、中游的分界点,请用字母C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出来。

(3)黄河忧患在上游的主要表现是 、 。

(4)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你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在中游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五、试一试

“神舟6号”飞船的升空实现了中国几代航天人的飞天梦。飞船的着陆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飞船将在这个地区上空多圈次通过;二是场地要开阔;三是地形要十分平缓,地表要足够坚硬;四是天气状况要好。

你能否从地形、气候、河流、人口方面分析选择内蒙古中部为着陆点的理由。

① ②
③ ④

45.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6分)。

⑴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⑵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⑶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⑷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下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家乡所在地的气候是图中的 气候。

六、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一: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于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48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等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年)》,双方承诺将进一步互相开放市场,扩大贸易往来。加强能源、资源领域内的合作;加强在共同感兴趣的农业生物等科技领域的贸易和合作。

1)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是(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2)非洲经济发展特点是以生产加工( ) 为主。

3)列出当前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4)非洲中南部的气候以 为主。

材料二:2003年8月3日18时30分,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会徽在北京天坛揭晓,如右图,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奥运会徽向全世界人民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呢?(每列一项得一分,最多可得3分。提示:可从时间、地点等方面去考虑)

(2)你能列举三个位于北京市的旅游胜地吗?(共3分,多列不限)

书上找的 请楼主采纳

㈤ 初中地理总复习试题(要难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综合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B.同一条等高线,海拔高度可以不同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D.等高线不能重合(表示断崖的等高线除外)
2、下列地方,为亚洲与非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下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4、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约下降:
A.0.1°C B.0.3°C C.0.6°C D.0.9°C
5、下列地区以黑种人为主的是:
A.北美洲、南美洲 B.非洲的北部 C.非洲的南部 D.东亚、东南亚
6、泰国的的国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喇嘛教
7、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B.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C.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应加以保护 D.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类居住条件
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西班牙语
9、下列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中国 B.法国 C.巴西 D.泰国
10、下列国家中,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有:
A.印度 B.中国 C.巴西 D.日本
11、关于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
B.发达国家总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原料,购进产品
C.欧洲联盟简称欧佩克
D.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
12、根据测量以及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后,红海将( )
A.成为新的大洋 B.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C.没有什么变化 D.上升为陆地
13、下列句子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
A.阴雨连绵 B.冬寒夏凉
C.风和日丽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4、下列句子中,描述天气状况的是( )
A.四季如春 B.长夏无冬 C.终年炎热干燥 D.雨过天晴
15、夏季天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气。说明森林具有以下什么作用( )
A.调节大气成分 B.净化空气
C.增加空气湿度 D.保护农田
16、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
A.冰屋 B.窑洞 C.高脚屋 D.平顶房
17、有关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米内居民的人数
B.凡是沿海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凡是降水多、气温高的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世界上高寒地带、干热地带和湿热地带,人口都很稀少
18、“南北对话”指的是( )
A.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
C.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
D.南极洲与北冰洋之间的对话
19、有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快越好
B.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禁止人口生育
20、国家领土是指该国的( )
A.领陆、领海和领空 B.陆地、领水、领海和领空
C.领陆、领海和领水 D.领陆、领水和领空
二.读图.填图.问答题(共60分)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⑴用箭头在图中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⑵当地球处于图中A点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线上,北半球的白昼比南半球 。
⑶当地球处于图中B点位置时,是 月 日,此时 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⑷当地球处于图中C点位置时,我们把这一天叫做 日(节气),北半球得到太阳的热量比南半球 。
⑸当地球处于图中D点位置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2、写出下列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12分)

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回答下面各题:(18分)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纬度的近海地带。非凡是亚洲的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北美洲的________部以及________洲的人口最稠密,这几个地区集中了世界人口的70%左右。
(2)试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和气候)及开发历史长短等方面,分析图中A、B、C三地区人口密集或稀少的主要原因。
A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B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C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⑴聚落指的是:

⑵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地形:


地: 。
水源: 。
交通: 。
其他自然件:

㈥ 初中地理练习题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