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⑴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是哪几天
春分,抄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袭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⑵ 高中地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图
地球的公转运动
⑶ 地理上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都是几号
回答如下:
1.春分是3月21日前后
2.夏至是6月22日前后
3.秋分是9月23日前后
4.冬至是12月22日前后
相关内介绍:
一、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一容,在3月20或21日。 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每年在公历3月20或21日。
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平分,故称。” 宋 苏轼 《癸丑春分后雪》诗:“雪入春
分省见稀,半开桃杏不胜威。”
二、夏至
夏至迎来,时而雨水充沛,时而阳光明媚。夏至日是多地进入“烧烤模式”的时刻。夏至日这一天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一年内受光最强烈昼长夜短。夏至也是我国最早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具
有指导农事和预示进入三伏天的意义。
三、秋分
秋分作为24节气之一,即意味着当天昼夜平分,又表示平分秋季。当到了秋分这个节气,我国南方
地区才正式入秋,此后的气温一夜凉一夜。
四、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
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⑷ 地理上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分别是几月几日
春分是03月20日。秋分是09月23日。冬至是12月22日
。夏至是06月21日。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节气特点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柄从正东偏北(艮位)开始,经南、西、北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斗指午,为夏至。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点。从黄道平面看来,太阳位于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的背景上。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
但各地的昼长时间从北到南呈递减趋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夏至日那天,整个地球上除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⑸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是哪几天
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2日;冬至:12月21日。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秋分时,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
⑹ 请擅长地理的人帮忙.分别解答四个图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再具体说明下方法,谢谢
第一幅图:最来上方位置是秋分自日;左边位置是冬至日,最下方位置是春分日,右边位置是夏至日。
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地球南极附近出现极昼,右边的地球北极附近出现极昼。
第二幅图:是错误的,地球公转是逆时针方向。
第三幅图:最上方位置是春分日;左边位置是夏至日,最下方位置是秋分日,右边位置是冬至日。
地轴向右倾斜,左边的地球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右边的地球南极附近出现极昼。
第四幅图:是错误的,地球公转是逆时针方向。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强调:以北半球为例,所以这里的节气是指北半球的节气,南半球节气相反,比如6月22左右是南半球的冬至)
春分日 直射赤道 3月21日左右
夏至日 北回归线 北纬23度26分 6月22日左右
秋分日 赤道 0° 9月23左右
冬至日 南回归线 南纬23度26分 12月22日左右
⑺ 怎样判断地理图示中什么是春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
1、看太阳直射的纬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夏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内冬至日。3月21日春分,容太阳直射赤道,往后直到6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至北回归线23.26‘N,夏至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9月23秋分太阳直射赤道,然后南移,冬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后北移。春分日直射赤道。
2、看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昼夜一样长,就是春/秋分日,南半球昼长夜短,是冬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至日。
3、看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时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时是冬至日。
⑻ 高一地理怎么判断秋分春分夏至冬至的日落时间
重庆
春分:日出6:58;日落19:05。
夏至:日出5:54;日落19:57。
秋分:日出6:42;日落18:50。
冬至:日出7:44;日落17:59。
不同年份会有不到1分钟的差别!
⑼ 地理上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和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样吗
地理上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和中国二十四节气大致相同,但是也存在着差异。回
春、夏、秋、冬是答由太阳的 高度所决定的,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9)高中地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扩展阅读:
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经历史发展,农历吸纳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