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鲁教版高中地理

鲁教版高中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1-18 06:24:16

1.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电子书

你好,楼主。来很高兴看源到你的问题。
但是又很遗憾到现在还没有人回答你的问题。也可能你现在已经在别的地方找到了答案,那就得恭喜你啦。
可能是问的问题太专业了,别人没有遇到或者接触过,所以帮不了你。建议你去问题的相关主页论坛去求助,这样来的比较快。

祝你好运~~~

2. 求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插图

我不能给你提供现成的图片,只能给你提示,希望不晚。
一是你可以把教参,教学参考后面都有一个光盘,里面是本书的所有课本插图。
二是你直接对照插图的名字网络图片。
三是用手机或者照相机拍照后直接利用。

3.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要全面 详细 最好有表格插入 谢谢…… 邮箱:[email protected]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 太阳活动 影响
外 日 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色 球 耀斑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 球 太阳黑子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d6h9m10s) 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º。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 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 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 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美洲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一般状况)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2.3 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冬季
向 夏季 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 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 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P67表格)
2 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 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3 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主要分异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规律 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根本原因: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度地带分异 水分 海陆位置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异 热量、水分随高度变化。 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 海拔较高的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
4.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 分布特点: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布 局 形 态 走 向
平 原 密度高 网状 限制少,造价低
山 区 密度低 线状(山区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地质时期 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
时间尺度 距今1万年以前 近一万年来 近一两百年来
特征 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
3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求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课本的名称,如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还有高中地理鲁教版一共几本书啊

不论你使用的什么版本的地理教材,总体系是一样的。
必修1 自然地理
2 人文地理
3 区域可持版续发展
选修2 海洋地权理
3 旅游地理
4 城乡规划
5 自然灾害与防治
6 环境保护
补充说明:选修1《宇宙与地球》高考中几乎不涉及,不用考虑它的!
我有各版本的书,抽空给你发,上班呢!

5. 求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知识结构
一、宇宙
1.宇宙的概念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运动性、多样性的特征。
2多种多样的天体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3天体系统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二、太阳
1太阳系概况
太阳系: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因其质量最大而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能量来源
太阳的辐射能量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活动类型 大气层位置 概念 说明
黑子 光球 光球有时出现的黑色斑点 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耀斑 色球 色球有时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 1耀斑爆发时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释放巨大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④产生极光。
三、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②同向性:从地球上空俯视,各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③近圆性: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只有水星轨道的偏心率稍大。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项目
分类 包括的行星 距日远近 表面温度 质量 体积 密度 组成物质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近 高 小 小 大 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
巨行星 木、土 中 中 大 大 小 氢、氦气
远日行星 天王、海王 远 低 中 中 中 氢、甲烷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这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稳定而又安全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安全的宇宙环境)。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
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自转周期适当。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
③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地球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四、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自转的周期:其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成为一个恒星日,使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日常所用的24小时,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太阳日,是昼夜更替的周期。
3速度(见下表)
速度 概念 大小 特殊性
角速度 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约每小时15°,每4小时1° 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
线速度 地表各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①赤道线速度最快,为1670km/h
②南北纬60°约为赤道出的一半
③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每隔15°相差1小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布片,识记为“南左北右,赤道不偏”。例如河流两岸侵蚀现象,北半球河道偏右,左岸泥沙堆积,南半球则相反。
五、地球的公转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公转轨道:椭圆形轨迹,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

3公转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
4公转周期:一个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一个回归年为365天5时48分46秒。
六、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面(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的夹角,角度为23°26´。
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如图和表(二分二至是针对北半球而言的):
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节气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春分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夏至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分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冬至
熟记3月21日或9月23日、6月22日、12月22日三个太阳光照图,能判断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某地时刻、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情况等。
八、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的白昼时间由南向被逐渐增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的白昼时间由南向北逐渐缩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则昼渐长,夜渐短。
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交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3四季更替
(1)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我国传统四季划分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春、夏、秋、冬四季;习惯上四季的划分如下: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欧美四季的划分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的。
4如何应用公式H=90°—|Ф+λ|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其中,H代表正午太阳高度角,Ф代表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λ代表当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Ф+λ|表示两纬度之间的纬度差,若Ф与λ在同一个半球,则用减号(—);若不在同一个半球,则用加号(+)。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知识结构
1、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2、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4、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 岩石圈的结构
(1)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位置 组成成分 密度 分布特点
硅铝层 地壳上层 以O、Si、Al为主,钠、钾也较多 2.7 不连续,在洋底缺失
硅镁层 地壳下层 以O、Si、Al为主,镁、铁、钙成分相对较多 2.9 连续圈层
(2)地壳结构的特点
①地壳厚度不均
②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二、 岩石圈的结构与物质循环
1、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分类 形成过程 特点 举例
岩浆岩: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压力的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由于凝结时间长,矿物结晶明显 花岗岩
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压力的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由于凝结时间短,矿物结晶不明显 玄武岩、流纹岩
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搬运,经过紧压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形成不同岩层,有的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岩石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有的重新结晶,有的有片理构造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软流层中的岩浆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喷出地表或侵入地球上部,冷却凝固而形成岩浆岩,其中喷出岩是暴露在地表的,侵入岩如果遇到地壳抬升的话,也会露出地表。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会会形成沉积岩,岩石如果遇到地壳下沉的话,又要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经过重熔再生又生成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同时变质岩也可受到外力作用变为沉积岩。
3、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1)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
(2) 分类: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于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造成高低起伏,形成高山、盆地等
外力作用 太阳能、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 削高堆低,是地表趋于平坦
四、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削弱作用
⑴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⑵反射作用:尘埃和空气分子使阳光改变方向,蓝色光容易被散射,云层和尘埃可以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因而夏天白天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
⑶散射作用:晴朗的天空景观蔚蓝色,黎明、黄昏及阴天时天空仍然明亮,都是散射作用的结果。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地表可以吸收短波辐射,也可以吸收长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后,温度升高,同时,地面也把能量向外辐射。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同时也产生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返回地面,我们称之为大气逆辐射,这样就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了保温作用。
五、大气运动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热力环流
⑴热力环流的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⑵热力环流的形成
规律:①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下凹的地方是低压。
②近地面,气温高,则气压低;气温低,则气压高。
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
③高压与低压是同一水平面的两点比较。
④竖直方向上气压永远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形成高空大气中的风向。在近地面,还要受摩擦力的影响,风与等压线斜交。
六、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⑴三圈环流
①形成原因: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②三圈环流在地表表现为相间分布的气压带与风带。
气压带 成因 气流特点 天气现象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下沉气流 炎热干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 上升 多降水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 下沉气流 寒冷干燥
③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⑵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地表大面积的海陆相间分布及其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海陆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⑶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冬夏季风比较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七、常见的天气系统
1、冷暖锋与天气
锋面类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上升原因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天气图
雨区位置 锋后及锋面附近 锋前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迫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代替了原来的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和灾害性天气,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等;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压状况 中心低,四周高 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
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平面示意图(北半球)
空间示意图
我国的典型天气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爆发的寒潮天气,北方地区的“秋高气爽”天气
八、世界气候气候类型及判读方法
1、世界气候类型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交替明显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 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的华北、东北和日本、朝鲜半岛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冷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和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其后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判断的主要依据
气候类型的判断,关键是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份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份气温最高 南半球
②判断热量带(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15℃ 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九、水圈的组成
世界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
十、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示意图
2、三种水循环比较
水循环类型 发生领域 水循环环节 作用
海陆间循环 海洋和陆地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或下渗→地下径流)→海洋 是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到更新,是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
陆上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政法、植物蒸腾→降水 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蒸发→降水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十一、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1、形成
①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②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流动。大洋中心与封闭区域之间往往形成密度流。
③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原因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的海水减少,向领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形成。其又分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2、洋流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中高纬度纬度海区:北半球有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南极大陆周围形成西风漂流(南纬40˙附近)。
②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逆时针方向流动。
3、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①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多为暖流,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多为寒流。
②洋流与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由图可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则表示暖流,反之则表示寒流。
③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④读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代表渔场 形成类型 洋流名称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
秘鲁渔场 上升流渔场 秘鲁海区冷水上泛
⑤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岩石、水、地貌、生物、土壤等。
2、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的差异。
(2) 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各区域物质、能量的不同状况。
3、 自然带: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
二、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规律性
1、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条件为主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2、非地带性分异的规律
在地带性分异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三、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分、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2)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有着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四、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 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物
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来实现的。
2、 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能
量传输和交换。
五、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吸收 释放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呼吸作用 氧气 二氧化碳
2、 地理环境中除了植物与其他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外,即生物循环,还有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往往跨越了各个圈层的界限,他们既是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6. 哪些省份在用鲁教版地理书(高一)

主要的使用省份是山东省,因为毕竟是鲁教版的,也就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发行内的,其次主要容使用省份有广东,山西,高中《地理》已通过教育部审查并已在全国6个省试验推广。当然也有部分省份的贫困县或乡村地区会使用,这些省份就说不定了,因为这些地方版本的相对人教版等主要的版本价格较为便宜,而且回扣较大。但是大部分普通高中都在用人教版的。谢谢!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3892877.htm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