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
A. 高中地理: 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么
是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如果云层厚、云量多,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多,这种吸收作用就越强,大气逆辐射作用就越强,保温作用就越强,气温日较差就越小。
B. 高中地理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答题应该答什么
高中地理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答题应该答气亚带、风带、季风。
从全球平均的纬向环流看,在对流层里,最基本的特征是:大气大体上沿纬圈方向绕地球运行,在低纬地区常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又称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中纬度地区则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所跨的纬度比东风带宽。西风强度随纬度增加。最大风出现在30°—40°上空的200百帕附近,称为行星西风急流。在极地附近,低层存在较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从全球径向环流看,在南北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运动构成三个经圈环流:1.低纬度的正环流,即哈得来环流。在近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在高层向北运行逐渐转为偏西风,在30°N左右有一股气流下沉,在低层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南回到近赤道,另一支北移。2.中纬度形成一个逆环流或称间接环流,费雷尔环流。3.极区正环流,即极地下沉而在60°N附近为上升,从而形成一个正环流,但较弱,在中纬地区与低纬区之间,则常有极锋活动。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C.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区别
大气环流,来一般是指具有世界源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其水平尺度在数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在10km以上,时间尺度在数天以上。大气大范围运动的状态。某一大范围的地区(如欧亚地区、半球、全球),某一大气层次(如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整个大气圈)在一个长时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个时段(如一周、梅雨期间)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称为大气环流。
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气压强梯度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垂直流动。其中盛行风是风海流的主要动力。由于海岸和海底的阻挡和摩擦作用,海流在近海岸和接近海底处的表现,和在开阔海洋上有很大的差别。
D. 谁有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大气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定义、作用原理、二力平衡关系,加上摩专擦力的三力平衡关系属
2、三圈环流中水平方向,近地面风和高空风的纬度分布。
3、气旋与反气旋风的辐合与辐散
4、冷锋与暖锋中,冷空气与暖空气的运动方向。
以上主要知识点
E.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组成
低层大气组成复:稳定比例的制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F. (高中地理)如何理解“昼夜温差大,大气运动强”
昼夜温差大,就是白天热,晚上冷,这个变化很大。白天热气体扩散,污染物扩散。晚上冷,气体会下沉或者移动。总结就是大气运动强,所以能见度好。
谢谢,望采纳。
G. 高中地理大气受热过程排序
哦,好的
正确的顺序是
DBEGCFA
太阳通过太阳辐射(绝大部分能量是内可见光容)照射向地面,太阳的辐射穿透能力强,大部分抵达地面(所以第一步是DBE,太阳暖大地)
大地变暖后向外辐射能量,这个能量集中于红外区,与空气微粒振幅接近,令其共振,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所以第二步EGC,地面暖大气)
最后CFA过程就是大气的热传递了。
H. 高中地理大气削弱作用
没有说纬度高,说的是太阳高度高。并且这个削弱作用强是因为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I.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专的受热属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J.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反映物质运动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能力)
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②地球运动: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和公转(方向、轨道、周期、速度、黄赤交角)特征。
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训练空间思维、地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①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 ②太阳的外部结构;
③银河系中恒星的分布; ④太阳系中行星的分布;
⑤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 ⑥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变化;
⑦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空间移动;
⑧经度分布规律: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东减小的为西经;
⑨纬度分布规律:是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北减小的为南纬;
⑩经纬网格形状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网格越向高纬度变形越大;
⑾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向北逐渐减小;
⑿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
3.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能力,图像判读能力)
①太阳活动周期(11年); ②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太阳日、昼夜更替);
③地球公转周期(到达两分两至、近远日点的时间,公转速度随时间变化);
④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周年变化; ⑤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
⑥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 ⑦晨昏线的变化;
⑧北半球各地——太阳出没方向随季节的变化。
4.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演绎推理能力)
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③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⑤昼夜交替的影响;
⑥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旋和反气旋,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洋流、河流两岸的侵蚀现象等)。
5.其它——太阳直射点与地球的关系:
①一个时刻:太阳直射地球表面一个点;
②一个太阳日:太阳大约直射地球上的某条纬线圈;
③一个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绕行约365圈。
第二单元 大气
一、物质运动的地理规律(强化综合思维能力——注意示意图)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三圈环流、气旋和反气旋、季风环流
二、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原理(强化综合思维、演绎推理能力)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高度、大气的状况、地势)。
(2)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的形成。
(4)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5)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
(6)影响天气的因素(锋面和气旋)。
(7)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或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
三、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训练空间思维、地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地理分布规律可以分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宇宙空间三类:
1.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数量多,地位重要):
(1)冬夏季气温水平分布规律(世界,中国,等温线图)。
(2)气压带、风带(三圈环流)的分布。
(3)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等压线图)。
(4)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世界、中国)。
(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6)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分界线,注意与其它地理界线的区别)。
2.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因数量相对较少,往往被忽略):
(1)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名称、位置、成分、温度变化、空气运动、天气)。
(2)气压垂直分布(等压面图)。
四.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强化综合思维能力,图像判读能力)
时间变化规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
1.周期性变化规律(以日、月、年为周期):
(1)太阳辐射日变化、年变化。 (2)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初中)。
(3)各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变化。 (4)气压年变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季风、海陆风、山谷风。
2.长期性变化和过程性变化:
(1)气候中长期变化(气温、降水)。 (2)锋面天气过程。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一、物质运动的地理规律:
(1)水循环:三种类型(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循环),各种水体之间的互相转化,河水的补给类型。
(2)地壳物质循环: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火山、地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形式,三大类岩石通过内、外力地质作用相互转化。
(3)生物循环:示意图。
二、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原理:
(1)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2)板块构造学说。
(3)影响洋流的因素。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6)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7)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降水、气温、流域面积)。
(8)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大气、岩石、水等圈层的以及生态平衡)。
(9)影响植物分布的条件。
三、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1.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1)地震、火山的分布。 (2)重要地形区分布(世界、中国)。
(3)六大板块分布(各板块上分布着哪些大陆、海洋)。
(4)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等外力作用的人分布。
(5)海水温度分布规律(难点是在等温线图上分辨别南北半球、海陆或季节)。
(6)海水盐度分布规律(纬度、经度两个方向)。
(7)洋流分布。 (8)渔场分布。
(9)主要河流的分布(世界、中国)。 (10)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水资源分布。
(1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2.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1)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 (2)海水温度垂直变化。
(3)山地自然带及植被的垂直变化。
四.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
(1)流水侵蚀、搬运时间变化(如泥石流、滑坡)。 (2)风力侵蚀、搬运时间变化(如沙尘暴)。
(3)河流径流年变化(随降水、气温变化)。 (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5)生物生长周期。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一、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原理:
(1)渔场形成的条件(三方面)。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3)水能资源形成的条件。 (4)气候资源对农业、建设、交通的影响。
二、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1)太阳辐射能分布(中国)。 (2)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3)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 (4)港口分布的特点。
(5)海洋污染物分布特点。 (6)陆地自然资源分布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7)台风、干旱。 (8)地震、火山、泥石流和滑坡。
三.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
(1)厄尔尼诺(2—7年)。 (2)台风、干旱。
(3)火山、地震(活跃期、平静期交替)。 (4)太阳辐射能分布(中国)。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规律:
(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关系。(2)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3)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4)工业的投入和产出关系。 (5)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6)工业发展与区位关系。
(7)污染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8)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的形成。(9)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原因。(10)传统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11)新兴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1)地域性:如,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中国农业地域差异(东部与西部,北方与南方);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中国的商品粮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2)世界主要工业区及其工业中心。
(3)中国主要经济地带、工业基地及工业中心。(4)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经济特区。
3.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
(1)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小麦为例)。
(2)工业的发展历史(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4.其它:(1)工业生产的特点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1)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沿海开放城市。 (3)世界城市群、带。
(4)中国特大城市。 (5)城市的出现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6)城市化过程和进程特点。
(7)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和新城市发展模式。
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规律:(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因素。(2)影响交通运输点的因素(港口、汽车站、航空港)。(3)影响商业网点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的因素。
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1)国道、地方性公路布局原则。(2)城市交通网布局的原则。(3)商业街布局的原则。
3.其它:(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3)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4)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5)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规律。
(6)循环经济模式(工厂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高中地理选修一
一、人口与环境:1.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规律:(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影响人口生育率的因素。(3)影响人口死亡率的因素。(4)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生态)。(5)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6)人口素质对环境的影响。(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8)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1)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分布规律。3.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变化规律。
二、城市的地域结构:(1)城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分布及其区位特点。(2)城市的地域结构特点。(3)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主要因素。(4)城市的布局形式。城市功能区合理布置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