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初中地理南亚课件

初中地理南亚课件

发布时间: 2021-01-19 02:55:49

初中地理 两图中甲为南亚 月 风向为 风

(1)两图中甲为南亚1月,风向为东北风;乙为南亚7月,风向为西南风。

(2)10月至次年5月是印度的旱季,6至9月是雨季,西南风给印度带来降水。

㈡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 上海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表

温度带

气候类型

分布

特点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西岸

终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气候)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沿海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和东北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欧大陆;北美洲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寒带

冰原气候

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岛屿

终年寒冷干燥

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高山高原气候

中低温度的高山高原

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要素垂直变化明显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

1、数量: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梵蒂冈领土面积仅0.44平方 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①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②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1、①“南北差距”:国际上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说成“南北差距”。②“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于政治、经济等方明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
③“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2、发达国家以20%的人口,占世界78%的财富。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二节 国际合作

一、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

1、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二、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

三、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1、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

第三节 重要的国际组织

(二)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1、排名:①人口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②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世界之最:

1、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3、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4、世界最大的岛屿国家---印度尼西亚;5、世界上第一长河---尼罗河;6、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7、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8、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约300米);9、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积约1.8亿平方公里);10、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00万平方公里);11、世界最大的岛: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公里);12、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或南洋群岛20000多个);13、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14、世界最大的内海:地中海(250万平方公里);15、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湖泊:里海(37万多平方公里)。 16、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82400平方公里);17、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1620米);18、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密歇根、休伦、伊利、安大略);19、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公里);20、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000公里);21、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600万平方公里);22、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23、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24、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长6000公里);25、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亚马孙河;26、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27、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28、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29、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30、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31、世界最长内流河---伏尔加河;32、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33、世界上最繁忙的河流---莱茵河;32、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刚果河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洲

1、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海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地形特点:①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洲;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4、气候特点:①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但没有海洋性气候;②季风性气候显著;③大陆性特征明显。

5、河流特征:许多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亚洲的湖泊:

①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②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③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④巴尔喀什湖——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6、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中国属于东亚)

7、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不同地点的时间换算

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口诀:

①东东西(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减一天;

②西西东(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加一天。

8、我国时区:我国采用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9、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是北半球的“寒级”。

10、形成大面积沙漠气候的原因:大陆内部局海洋太远,温和湿润的水汽难以深入大陆内部。

☆亚洲季风性气候显著的原因:

①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内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②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亚洲的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1、经济发展差异:在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二、欧洲

1、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濒地中海和黑海。

3、地形特点:①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②地面起伏小;③南北地势,南北两侧高,中间低;④冰川地形典型。

4、气候特点:①欧洲以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最为典型;②海洋性特征明显;③没有热带

5、河流特征:①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原因:欧洲轮廓破碎,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②河网稠密,水流平缓(原因: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地势低平);③河流的航运价值高

河流名称

地位

伏尔加河

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多瑙河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莱茵河

世界上最繁忙的河流

★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的原因:

①三面临海;②绝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③终年盛行西风;④沿岸有北大西洋的暖流经过;⑤山脉多为东西走向

6、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

第二节 非洲

一、基本概述

1、①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54独立国家);②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③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④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⑤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⑥非洲的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居各洲之冠。

二、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2、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过,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3/4)在热带。(“热带大陆”)

三、地形特点

1、特点:①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高原分布:东南部从北向南依次是:埃塞尔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四、气候特点

1、①气温高;②干旱区面积广大;③气候带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五、河流特征

1、河流之最:①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②刚果河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六、丰饶的资源――“富饶大陆”

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

2、动植物资源丰富(热带经济作物、森林资源、草场资源)

3、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多

七、亟待发展的经济

1、现状: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②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③农业是最重要的部门(米种植面积最大)

2、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的原因:①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畸形;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经济发展负重大。

3、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纵贯东非高原的埃塞尔比亚高原,并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和约旦河谷,裂谷带由板块张裂而成。

4、地中海气候区适于栽培柑橘、葡萄和油橄榄等。.

5、非洲的三大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

解决办法:①计划生育;②提高农业生产水平;③加强民族团结;④保护生态环境。

6、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却被称为“赤道雪峰”(海拔高),植被的垂直变化明显。

第三节 美洲

一、基本概述

1、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2、南、北美洲分界线:①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政府收回了运河的主权。

二、北美洲

1、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边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白令海峡与亚洲为界,东北以丹麦海峡与欧洲为界。

☆白令海峡: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③国际日期变更线

2、地形特点: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3、气候特点:①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以温带大陆新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4、河流特征: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是除南极洲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由于山脉多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的从墨西哥北上的暖空气在北美大陆中部畅行无阻。即使在墨西哥湾沿海,冬季也会出现严寒天气。

5、国家:墨西哥现已形成一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沿岸和近海。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首都墨西哥城,属于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二、南美洲

1、海陆位置: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

2、地形特点: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3、气候特点:①寒带缺失;②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稀疏草原气候分布范围最广;③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4、河流特点: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的河口年平均流量最大的原因:①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被高原、山地包围;②有众多的支流注入;③该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5、世界之最:①南美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②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6、国家:巴西是南美洲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南美洲多数国家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需要。

☆南、北美洲对比:

项目

北美洲

南美洲

五带中的位置

大部分在北温带

大部分在热带

最长的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最长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

亚马孙河

主要的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面积最大的国家

加拿大

巴西

主要人种

以白色人种为主

以混血人种为主

国家类型

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其余是发展中国家

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一、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

1、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2、马来群岛:马来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港口的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有世界著名海港新加坡港。

★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①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②海峡底部较平坦;③海峡走向与当地风向垂直

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印度尼西亚跨亚洲、大洋洲两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因为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所以人们选择在其周围居住、耕种。

4、国家:新加坡三大经济支柱: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

二、富饶的矿产

1、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的产地。

2、世界之最:①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②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③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④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⑤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居世界前三位。

三、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

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2、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我国被称为侨乡的是:广东、福建。

第二节 南亚

一、南亚次大陆

1、海陆位置:南亚次大陆(印巴次大陆、印度次大陆):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2、国家:2个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3个临海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2个内陆国:尼泊尔、不丹
二、南亚三大地形区

☆南亚三大地形区: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山地;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西部是德干高原。

1、地势:西高东低。

河流名称

发源地

流经的国家

注入的海洋

印度河

中国

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恒河

印度西北部

孟加拉国

孟加拉湾

2、河流:

三、一年分三季

1、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特征是一年分三季:

2、南亚雨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印度半岛西部和南亚东北部,主要原因是:①西南季风的影响;②山地迎风坡的影响。

3、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

4、南亚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

四、宗教与社会

1、两大宗教发源地:佛教、印度教。

宗教

流传国家

佛教

斯里兰卡、不丹

印度教

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

2、泰姬陵――印度

五、人口与经济

1、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2、南亚七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第三节 西亚

一、五海三洲之地

1、位置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2、“丝绸之路”是由我国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过中亚、西亚,到达欧洲。

3、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又称海湾)的唯一出口。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人们称霍尔木兹海峡为“西方的生命线”

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1、西亚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①畜牧业:西亚的传统经济部门。

②灌溉农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2、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①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最广的是喷灌和滴管技术;

②充分开发水资源,利用微咸水和废水灌溉。

3、枣椰树是热带的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伊拉克椰枣产量居世界首位。

三、阿拉伯国家

1、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2、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①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②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四、世界石油宝库

1、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①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②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③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④重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2、西亚石油的特点:①储量大;②埋藏浅;③油质好;④出油多

3、世界第一大油田: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

第四节 欧洲西部

一、位置与范围

1、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

2、欧洲经济共同体,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后发展成为欧洲联盟(EU)。使用共同的货币——欧元。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1、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2、欧洲西部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3、农业在欧洲西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

三、繁荣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欧洲三大著名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2、①维也纳---音乐之都;②巴黎---艺术之都;③慕尼黑---“啤酒之都”、啤酒节”;④西班牙---斗牛;⑤意大利---狂欢日;⑥瑞士---“世界公园”;⑦英国---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墓;⑧荷兰---低地之国。

3、西欧的“袖珍国”(梵蒂冈、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马耳他、安道尔)位于本区偏南的地方,相互之间距离较近。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项目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范围

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南极大陆包括及其沿海岛屿与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位置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最北的地区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最南的地区

海陆分布

以海洋为主(北冰洋)

以陆地为主(南极洲)

气候特征

与南极相比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①极地酷寒②多狂风③降水稀少

代表动物

北极熊

企鹅

资源

石油、天然气、淡水

煤、铁、石油、天然气、淡水

世界之最

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寒冷、最浅、最小的一个

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一、冰雪世界

1、判断方向:

①北极地区:靠近北极点的是向北,远离北极点是向南。

②南极地区:靠近南极点的是向南,远离南极点的是向北。

2、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3、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盖,最厚的地方为4200米。

4、世界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南极洲。
5、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以渔猎为生。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㈢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低下提升的瓶颈是什么

一、精彩导入,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案例】:八年级地理下册2.10《祖国宝岛—“台湾省” 》
同一课题,三节平行课,三位来自不同中学的教师,三种不同类型的课堂导入:
笔者作为其中的第一位上场的开课教师,在讲授“祖国宝岛—台湾省”时,采用了以下的导入方式:
(欣赏钢琴和小提琴协奏曲《鼓浪屿之波》,展示鼓浪屿日光岩图片。)
教师讲授:每当这悠扬的旋律响起的时候,很多人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思乡之情,这是一首很多厦门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名叫《鼓浪屿之波》。“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这首歌的歌词朴素而真挚,像老水手对亲人讲故事一般,深情地把鼓浪屿与美丽的基隆港联系在一起。那作者朝思暮想的基隆港究竟位于哪里呢?
学生回答:台湾省
教师讲授:对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的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师2:以视频《七子之歌——台湾》导入,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教师3:以《反分裂国家法》引入,接着播放视频、图片等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无论是歌曲欣赏、视频资料,还是其它方式的导入,三位老师对该课的导入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往往需要一个恰当的课堂导入。它或者给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或者巧妙地切入主题,能为教学设计的层层深入做好流畅的衔接,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紧紧吸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当然,课堂导入的用时要恰当,一般是3~5分钟,它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教学内容。
二、优化教师课堂提问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节优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安排提问环节的课堂教学,无论教学设计如何完整出彩,教师的“独角戏”如何惟妙惟肖,缺少了学生主动参与、各抒己见的舞台,它终究是不成功的。课堂提问涉及问题的设计和问题抛出后的“后续处理”。
(一)问题设计清晰明了,目的明确。
【案例2】:七年级地理下册2.2《南亚》之“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在讲授《南亚》一节中的“南亚的位置和范围”时,其中一位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安排:先请同学用红笔画出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界线,用蓝笔描出印度半岛的海岸线,再用红笔描出北回归线。当学生将这些重要线条勾勒完后,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南亚位于哪些地理事物之间?大部分学生感觉一头雾水,举手回答者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这个问题问得太模糊了。哪些地理事物?它可以是山脉、河流,又或是宽广的海洋?选择的余地太多,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误导。倘若把这问题改成:“南亚位于什么山脉和什么大洋之间?”那么学生选择回答的内容就非常明确,也才有利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进程和方向。由此可见,课堂上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精心设计,具有明确的指向,陈述尽量具体化,突出启发性,切忌含含糊糊、不得要领。
(二)问题提出后,要学会等待、善于倾听
【案例3】:《祖国宝岛—“台湾省” 》之景观图片欣赏
有一位教师在用课件展示完“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景观图片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台湾风景如何?学生回答:太美了,可惜没有去过。接着该教师进一步设问:我知道班上有位同学来自台湾,请举手一下。这时底下的那位台湾籍学生非常兴奋地举了手,并已做出要站上来发言的准备。可惜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他发言的机会,用了一句“哇,你这些地方都去过了,太让人羡慕了!”敷衍了事。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有一名台湾籍学生,为何不给他机会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呢?本来可以塑造的课堂教学亮点就这样无端地错过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发问或回答,切忌漠视与干涉;另外,问题提出后,不能一问完就马上叫人回答,要给学生留有充足且有一定深度的思考空间。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还应作中肯评价。
三、不可或缺的教学承转
(一)由已学知识承转到新知识:
【案例4】:《南亚》之“南亚的地形”
教师讲授:在讲南亚地形特点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北美洲地形呈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那么,南亚的地形特点又如何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教师概括总结: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
三大地形区中部: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这样的教学承转不仅让学生回顾了已学知识,还鼓励他们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向更高的层次。
(二)由相互关联的两个知识点之间自然承转
【案例5】:《南亚》之“南亚的河流”
教师讲授:一般来讲,大江大河往往是地形地势的塑造者。一条大河经过的地方会冲积形成平原,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是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的。那么,南亚中部的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主要由哪两条大河冲积而成的呢?
学生回答:印度河和恒河。
教师讲授:那这两条河流有没有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南亚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制约,由北部山地流入中部平原区。南亚地形受河流影响,在中部塑造了广阔的冲积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一个个发现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下,成为新教学内容的起点。同时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伴随每个承转引出的探究活动步步深入,让学生自主感悟到了“地形与河流”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地理课追求精细化教学,正是这些“功不可没”的教学承转保证了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但值得一提的是:各教学环节之间那些不可或缺的承转,终究不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所在,过渡时应该简化处理。
四、合理安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一些学习任务或活动,也是课堂教学落实基本知识点、强化重难点的有效方式。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材“活动”模块里的题目本身就是很好的课堂练习,是对教材内容的及时补充,教师分发布置的课堂练习材料应该是在“活动”模块里的题目顺利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切忌喧宾夺主。
(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从标题到内容,都应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尽量新颖有趣、富于变化而又难度适中。
1、在标题用词方面,将传统的“填空题”改为 “这些知识你记住了吗?”,“单选题” 改为“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连线题”改为“找搭档”,“读图题”改为“这些地理事物你熟悉吗?”,仅仅几个字的变化有时能于无形中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并通过练习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2、在内容选择方面,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除了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外,还可布置一些能够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发挥空间的题目。
(三)先小结后练习: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育成长期,接受知识容量较为有限,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大量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立刻“消化”成自己的知识,更别说灵活运用到题目中。因此,课堂练习前,教师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学生独立做练习前,教师对作业做适当的解释并先复习几个和课堂练习里相关的例子;学生开始做练习后,教师应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及时给那些解题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必要的讲解。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在专业实践历练中不断加以锻造;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探究舞台,用创造性的“教”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切实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㈣ 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

一、精彩导入,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案例1】:八年级地理下册2.10《祖国宝岛—“台湾省” 》
同一课题,三节平行课,三位来自不同中学的教师,三种不同类型的课堂导入:
笔者作为其中的第一位上场的开课教师,在讲授“祖国宝岛—台湾省”时,采用了以下的导入方式:
(欣赏钢琴和小提琴协奏曲《鼓浪屿之波》,展示鼓浪屿日光岩图片。)
教师讲授:每当这悠扬的旋律响起的时候,很多人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思乡之情,这是一首很多厦门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名叫《鼓浪屿之波》。“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这首歌的歌词朴素而真挚,像老水手对亲人讲故事一般,深情地把鼓浪屿与美丽的基隆港联系在一起。那作者朝思暮想的基隆港究竟位于哪里呢?
学生回答:台湾省
教师讲授:对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的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师2:以视频《七子之歌——台湾》导入,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教师3:以《反分裂国家法》引入,接着播放视频、图片等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无论是歌曲欣赏、视频资料,还是其它方式的导入,三位老师对该课的导入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往往需要一个恰当的课堂导入。它或者给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或者巧妙地切入主题,能为教学设计的层层深入做好流畅的衔接,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紧紧吸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当然,课堂导入的用时要恰当,一般是3~5分钟,它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教学内容。
二、优化教师课堂提问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节优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安排提问环节的课堂教学,无论教学设计如何完整出彩,教师的“独角戏”如何惟妙惟肖,缺少了学生主动参与、各抒己见的舞台,它终究是不成功的。课堂提问涉及问题的设计和问题抛出后的“后续处理”。
(一)问题设计清晰明了,目的明确。
【案例2】:七年级地理下册2.2《南亚》之“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在讲授《南亚》一节中的“南亚的位置和范围”时,其中一位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安排:先请同学用红笔画出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界线,用蓝笔描出印度半岛的海岸线,再用红笔描出北回归线。当学生将这些重要线条勾勒完后,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南亚位于哪些地理事物之间?大部分学生感觉一头雾水,举手回答者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这个问题问得太模糊了。哪些地理事物?它可以是山脉、河流,又或是宽广的海洋?选择的余地太多,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误导。倘若把这问题改成:“南亚位于什么山脉和什么大洋之间?”那么学生选择回答的内容就非常明确,也才有利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进程和方向。由此可见,课堂上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精心设计,具有明确的指向,陈述尽量具体化,突出启发性,切忌含含糊糊、不得要领。
(二)问题提出后,要学会等待、善于倾听
【案例3】:《祖国宝岛—“台湾省” 》之景观图片欣赏
有一位教师在用课件展示完“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景观图片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台湾风景如何?学生回答:太美了,可惜没有去过。接着该教师进一步设问:我知道班上有位同学来自台湾,请举手一下。这时底下的那位台湾籍学生非常兴奋地举了手,并已做出要站上来发言的准备。可惜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他发言的机会,用了一句“哇,你这些地方都去过了,太让人羡慕了!”敷衍了事。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有一名台湾籍学生,为何不给他机会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呢?本来可以塑造的课堂教学亮点就这样无端地错过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发问或回答,切忌漠视与干涉;另外,问题提出后,不能一问完就马上叫人回答,要给学生留有充足且有一定深度的思考空间。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还应作中肯评价。
三、不可或缺的教学承转
(一)由已学知识承转到新知识:
【案例4】:《南亚》之“南亚的地形”
教师讲授:在讲南亚地形特点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北美洲地形呈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那么,南亚的地形特点又如何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教师概括总结: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
三大地形区中部: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这样的教学承转不仅让学生回顾了已学知识,还鼓励他们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向更高的层次。
(二)由相互关联的两个知识点之间自然承转
【案例5】:《南亚》之“南亚的河流”
教师讲授:一般来讲,大江大河往往是地形地势的塑造者。一条大河经过的地方会冲积形成平原,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是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的。那么,南亚中部的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主要由哪两条大河冲积而成的呢?
学生回答:印度河和恒河。
教师讲授:那这两条河流有没有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南亚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制约,由北部山地流入中部平原区。南亚地形受河流影响,在中部塑造了广阔的冲积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一个个发现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下,成为新教学内容的起点。同时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伴随每个承转引出的探究活动步步深入,让学生自主感悟到了“地形与河流”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地理课追求精细化教学,正是这些“功不可没”的教学承转保证了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但值得一提的是:各教学环节之间那些不可或缺的承转,终究不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所在,过渡时应该简化处理。
四、合理安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一些学习任务或活动,也是课堂教学落实基本知识点、强化重难点的有效方式。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材“活动”模块里的题目本身就是很好的课堂练习,是对教材内容的及时补充,教师分发布置的课堂练习材料应该是在“活动”模块里的题目顺利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切忌喧宾夺主。
(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从标题到内容,都应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尽量新颖有趣、富于变化而又难度适中。
1、在标题用词方面,将传统的“填空题”改为 “这些知识你记住了吗?”,“单选题” 改为“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连线题”改为“找搭档”,“读图题”改为“这些地理事物你熟悉吗?”,仅仅几个字的变化有时能于无形中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并通过练习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2、在内容选择方面,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除了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外,还可布置一些能够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发挥空间的题目。
(三)先小结后练习: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育成长期,接受知识容量较为有限,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大量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立刻“消化”成自己的知识,更别说灵活运用到题目中。因此,课堂练习前,教师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学生独立做练习前,教师对作业做适当的解释并先复习几个和课堂练习里相关的例子;学生开始做练习后,教师应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及时给那些解题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必要的讲解。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在专业实践历练中不断加以锻造;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探究舞台,用创造性的“教”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切实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㈤ 南亚和东南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初中地理

相同:都位于亚洲,都是季风气候为主,都面临着印度洋;都是板块挤压地带

不同处:南专亚在亚洲的南部,东属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
南亚面临的是印度洋,东南亚面临印度洋和到太平洋;
南亚是一个半岛;东南亚是以半岛和到岛屿为主;
印度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南部为高原,中部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北部为山地,东南亚是山河相间纵裂分布;
印度以热带气候为主,在西北部有热带沙漠气候;东南亚一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南亚有热带草原植被和热带沙漠植被,东南亚是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
南亚属于印度洋板块,东南亚属于亚欧板块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