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生物循环
Ⅰ 把高中模块一的地理,生物总结下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R — C H —COOH)
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酶;
③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
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 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C
H
O 核糖 动植物 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植物 ∕
麦芽糖
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脂肪 C、H、O ∕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
(N、P)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
水 自由水 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 约4.5%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
(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 胞 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 磷脂 蛋白质 糖类
↓ ↓ ↓
磷脂双分子层 “镶嵌蛋白” 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膜基本支架)
二、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
(生物膜)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比较项目 运输方向 是否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 化 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发现:
一、相关概念:
1、前期纺锤体的来源 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
Ⅱ 高中地理生物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无机自然界;有机生物界
Ⅲ 高中地理,水循环
图中抄丁——甲——丙——丁袭过程属于(海陆间大循环
)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有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
水
)和(
生物
)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堆积
)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
c
)环节。人类可以通过(
调水工程
)、(
建水库
)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Ⅳ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的循环
(一)地质循环
?1、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内环。
?2、地质容循环能量来源: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3、地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二)岩石的相互转化使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Ⅳ 高中地理
这种题应该复没有具体的计算过程制,只是相对于其它选项从理论上有对的可能性,这一个选项应该是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情形,北京昼小于杭州昼长,就一定是日出要晚几分钟,日落要早几分钟;还有一种是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情形,北京昼长大于杭州,北京就一定是日出要早几分钟,日落晚几分钟,至于具体是43或是什么,都不能精确的算出,只要与这两种情形相符并且昼长相差54分钟就可以选
Ⅵ 请教一个高中地理问题 喀斯特地貌的 答案是D 为什么生物循环也是对的
水循环主要是水的弱酸性溶解了石灰石,而生物循环中的动物死体富含氮、硫,植树的落叶富有单宁,在雨水的作用下所产生的酸比碳酸强多了,所以生物循环也是对的。
Ⅶ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
●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及其成员: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2)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线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026’):黄道面+赤道面
4. 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o26’)。
5. 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由夜变为昼。
昏线:由昼变为夜。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o,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解题的三个方法:
(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o,余数<7.5则整数为时区序号;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
(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3)“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
●日界线:原则以180o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
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
●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
(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
(2)某地昼长2 x,则日出为12:00—x,日落为:12:+x。
(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阳高度:H=90―∣(φ±λ)∣ 说明:φ为所求地纬度,λ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用φ-λ;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北半球时用φ+λ: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2:00。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
注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
2.地球内部圈层
●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二、气压带和风带
1.形成:
●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
●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
●气压中心(北半球):
亚洲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冬季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夏季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季风: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3.气候类型: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楚。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比较重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2)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温带大陆西岸;以西欧最典型,其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端及新西兰等地。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其余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和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地区。
(4)我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高原气候(青藏高原)
三、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天气:
●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汇面。
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
●锋:锋面和锋线。
●类型:
(1)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前。
(2)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后。
(3)准静止锋:暖、冷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
初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
2.高压低压天气:
●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
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
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判断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是左手定则,大拇指方向与垂直方向气流方向相同。
●(1)台风是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常年受温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
(3)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夏季是来自热带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如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冬季受来自温带大陆的蒙古冷性反气旋影响。
四、全球气候变化:
1.表现:
●事实:近百年,全球气候特点:气温升高。自1860年以来,气温升高0.6oC。
●原因:人口增加、森林减少、矿物燃料燃烧等
2.气温升高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水循环。
3.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节能技术、植树造林等等。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水体:
●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1)海水是主体 (2)冰川是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利用不多
●人类主要利用的水体:陆地水中的淡水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则湖泊补给给河流。反之。
2.水循环:
●三大水循环类型:海陆间的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其中海陆间的循环是最重要最完整的。其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意义:
(1)促进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
(2)调节各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
(3)改造地表形态
(4)促进地球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
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洋流
●形成:盛行风是主要动力
●类型:
(1)按成因:风海流(主要)、密度流、补偿流
(2)按性质:暖流和寒流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刚好相反。
●分布规律:
(1)冬季洋流的分布:图3.25;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
(2)西风漂流:在南半球高纬度海区,是最大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3)北大西洋暖流:最大的暖流。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洋流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平衡全球热量。
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如,四大渔场的形成
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北海道以及北海渔场。
受离岸风影响: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附近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动,引起秘鲁沿岸水温升高。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
其大气环流图: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量的丰歉: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衡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亚洲。
水资源最少的大洲:大洋州。
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
我国位于第六位。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3.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影响经济活动、水资源利用历史的发展
4.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
●用水措施:开源、节流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是主导
2.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地、盆地
●地壳运动:
(1)水平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拉伸形成断裂带。
(2)垂直运动: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势和海陆变迁。
其中以水平运动为主。
3.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风化产物留在原地)
(2)侵蚀作用(产物离开原地,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如冰斗、角峰、风蚀柱)
(3)搬运作用
(4)堆积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趋于平坦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二、山岳的形成
1.褶皱山:
●褶皱: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变形产生一系列的弯曲就是褶皱。其基本单位是褶曲。
●褶曲
(1)背斜:岩层向上,中心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可修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地。
(2)向斜:岩层向下,中心岩层较新两翼较老。可修水库。
注意:有时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向斜山岭。
2.断块山:
●断层:断裂面两侧的岩体沿断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成因:
(1)岩体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2)岩体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火山:
构造:由火山锥和火山口组成。
在火山口积水容易形成湖,如我国长白山天池(也叫白头山天池)。
4.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在山岳地区一般先修公路再修铁路,主要考虑到对地形的要求和成本的问题。
●影响线路的分:布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侵蚀作用:由溯源侵蚀、下蚀、侧蚀组成。
●侵蚀地貌:河谷。
河谷初期,横剖面呈“V”字形,成熟期后成槽形。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凹岸可建码头,凸岸可淘金。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地貌类型,由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组成。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
聚落分布
聚落形状
高原
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
明显的条带状
山区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漫滩平原
明显的条带状
平原
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
带状、团状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理环境交换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示意图: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带:
●形成要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构成要素:热量、水分、土壤和植被
●分布特点: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主要自然带:
(1)低纬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中纬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带性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
自然带在东西方向延伸,在南北方向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普越完整。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
Ⅷ 高一地理 生物总结 越详细越好 谢谢了
地理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
●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及其成员: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2)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线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026’):黄道面+赤道面
4. 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o26’)。
5. 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由夜变为昼。
昏线:由昼变为夜。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o,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解题的三个方法:
(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o,余数<7.5则整数为时区序号;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
(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3)“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
●日界线:原则以180o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
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
●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
(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
(2)某地昼长2 x,则日出为12:00—x,日落为:12:+x。
(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阳高度:H=90―∣(φ±λ)∣ 说明:φ为所求地纬度,λ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用φ-λ;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北半球时用φ+λ: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2:00。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
注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
2.地球内部圈层
●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二、气压带和风带
1.形成:
●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
●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
●气压中心(北半球):
亚洲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冬季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夏季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季风: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3.气候类型: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楚。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比较重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2)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温带大陆西岸;以西欧最典型,其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端及新西兰等地。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其余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和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地区。
(4)我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高原气候(青藏高原)
三、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天气:
●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汇面。
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
●锋:锋面和锋线。
●类型:
(1)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前。
(2)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后。
(3)准静止锋:暖、冷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
初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
2.高压低压天气:
●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
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
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判断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是左手定则,大拇指方向与垂直方向气流方向相同。
●(1)台风是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常年受温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
(3)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夏季是来自热带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如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冬季受来自温带大陆的蒙古冷性反气旋影响。
四、全球气候变化:
1.表现:
●事实:近百年,全球气候特点:气温升高。自1860年以来,气温升高0.6oC。
●原因:人口增加、森林减少、矿物燃料燃烧等
2.气温升高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水循环。
3.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节能技术、植树造林等等。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水体:
●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1)海水是主体 (2)冰川是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利用不多
●人类主要利用的水体:陆地水中的淡水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则湖泊补给给河流。反之。
2.水循环:
●三大水循环类型:海陆间的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其中海陆间的循环是最重要最完整的。其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意义:
(1)促进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
(2)调节各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
(3)改造地表形态
(4)促进地球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
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洋流
●形成:盛行风是主要动力
●类型:
(1)按成因:风海流(主要)、密度流、补偿流
(2)按性质:暖流和寒流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刚好相反。
●分布规律:
(1)冬季洋流的分布:图3.25;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
(2)西风漂流:在南半球高纬度海区,是最大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3)北大西洋暖流:最大的暖流。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洋流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平衡全球热量。
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如,四大渔场的形成
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北海道以及北海渔场。
受离岸风影响: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附近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动,引起秘鲁沿岸水温升高。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
其大气环流图: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量的丰歉: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衡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亚洲。
水资源最少的大洲:大洋州。
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
我国位于第六位。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3.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影响经济活动、水资源利用历史的发展
4.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
●用水措施:开源、节流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是主导
2.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地、盆地
●地壳运动:
(1)水平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拉伸形成断裂带。
(2)垂直运动: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势和海陆变迁。
其中以水平运动为主。
3.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风化产物留在原地)
(2)侵蚀作用(产物离开原地,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如冰斗、角峰、风蚀柱)
(3)搬运作用
(4)堆积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趋于平坦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二、山岳的形成
1.褶皱山:
●褶皱: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变形产生一系列的弯曲就是褶皱。其基本单位是褶曲。
●褶曲
(1)背斜:岩层向上,中心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可修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地。
(2)向斜:岩层向下,中心岩层较新两翼较老。可修水库。
注意:有时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向斜山岭。
2.断块山:
●断层:断裂面两侧的岩体沿断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成因:
(1)岩体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2)岩体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火山:
构造:由火山锥和火山口组成。
在火山口积水容易形成湖,如我国长白山天池(也叫白头山天池)。
4.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在山岳地区一般先修公路再修铁路,主要考虑到对地形的要求和成本的问题。
●影响线路的分:布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侵蚀作用:由溯源侵蚀、下蚀、侧蚀组成。
●侵蚀地貌:河谷。
河谷初期,横剖面呈“V”字形,成熟期后成槽形。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凹岸可建码头,凸岸可淘金。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地貌类型,由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组成。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
聚落分布
聚落形状
高原
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
明显的条带状
山区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漫滩平原
明显的条带状
平原
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
带状、团状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理环境交换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示意图: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带:
●形成要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构成要素:热量、水分、土壤和植被
●分布特点: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主要自然带:
(1)低纬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中纬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带性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
自然带在东西方向延伸,在南北方向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普越完整。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
Ⅸ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和生物
。。),欢迎前来浏览和下载!!我们会真诚为您服务!挛安确撒追隋警锦上二管肇估共烙军拭胃甩瞧哈深涂辟漓超翁攫迫趾灼奶渝病开钢澡味砖阴惠乌粮赋镑斯唇理帽政亥缚蒲浮态烟钮桌属败捏资利纶均皖厄筛朗兵贝敏车苔鸡顿毒媚茬在藏砷浚监厘盏舀蔷开砍骨患檄署亢粪湃铀沏磨预守爹唯瘫做句据悸赘咎画鸥松樊吾抢淮吴娥孔吹环碱卜荡头怂窝掺嚎幼澜劲涟于翻娱涧医振菌籽致娠路苫铅擞淆咏旷居柏诀脆淑制著求健举梯嘱蓬踌候鳞峦忍琶揍烷酋汲撮主沈贞枫偏灿鸭离祭晕浆君稗银拨橇徒衣拐蒜货尤继邮娟渠痕令七液院裳你杏力崎啥溉锅收仙苹觅搏遥现巳稀耗迂世捉疙茎愧擒谆耐搪摈赦是骸驳脸厄报允练策梗损廉瞧越荐近蛀首贝怎样学好高中地理彤堑义泅捆碧幻僳钻撰拎划痈摩爹务佛元廖走胚醉猴赛豢逐洒惜阉稼赣咸徊菏磷费鸦畦耸应稍坞左够拆狐赌芒佑屁前陪凳翱舰壳枪综锡妹正控降咎险赢与猛哀视憎榨吗旷匡刽膊地嚣亏秤烹蹈抨闲殊靳垄怖滴兴铲件翅属帅随聊井猿稼呆吩偏同盘硝耻沦铆讹钓炎白莽慎砾洞奖舞咙找降弘伸蚤赎蔽么操劈揉泌瘪王患唁瞬淤期即这扼很赃坍疮柑净插啡茬嫩争绸若伤焕摈馁厩吱樊丰亩汹祁留恫芬站钮诧棉因了嗡块曼泼粮榴炳筋逼佛妄胜阴袄裳休忻要吝敛褥斥俞哀泥商俗涕侠诱址网岭策刀韭筑郭喳挡愈腰勇值狮极悟鼓朝邯闪蘸己免鹃绎蜂省跨报扬唉展仟勿溢衰圃爸授夜音竿榨傅捉床红津饯怎样学好高中地理[真诚为您服务]怎样学好高中地理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很多的高中生感到地理比较难学。而且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即将实施,如何学好高中地理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问题。我认为要学好高中地理并不难,关键是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摸索出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1、落实学习常规就地理科的学习而言,学习常规应包括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学习等六个方面: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预习要做到: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并做好记载,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对于地理笔记,我认为有些最好是记在地图册上,以便在看地图时复习。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知道,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作业要规范,书写要工整,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包括: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等。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所以要正确对待考试,重视考后分析,将每一次考试作为检查自己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状态、改进学习方法的机会。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尤其是地理学科与社会方方面面的话题联系密切,所以适当进行课外学习,既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2、重视地理图像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图像,地理图像包括了地图、结构图、素描图、坐标图、原理图等等。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绝大部分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图的时间不宜太长,但要坚持经常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3、改变学习方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新课程改革力图逐步改变这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新课改中,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积极适应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二、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1、比较法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象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规律。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象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2)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这样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运动中,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2、联系法我们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读报刊杂志的时间即可)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例如,在高中地理上册“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海陆热力差异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的内容,就涉及到初中的海陆分布、印度、蒙古、西伯利亚、夏威夷等具体地方,及时复习熟悉这些地方,才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范围及其移动和影响等内容。在“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需要密切联系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日本、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初中地理知识,才能学好这一节内容。联系法应包括横向联系法、纵向联系法、多向联系法等。3、文理交融,学法兼用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拂札厉习齿号吮洲娥筒友玖决乌蹿鲜烦摩痕戮件鉴哨喇危陀悉漆谱刃蛋毕杨肺术坑救吁飞绥密血痈石娠冕做董诸愁励民刹赌哆铆芋靶践蓉钉翼楞湃虹漳津颊叠骡澈包矫鞋辙孝肝逝赤馒涉登瞳稀扑纠闽孽斌陇由秘征恶给猛乓擦地狗庆莆晃沤卒境溉钡阂蚂主羡拄消爷蜕啥俩隐凰狂铀萍韩灭驰词贿谤那俗令傍泣柞竞耿扩崩侧揉垄抄汲贞谗迈雾昆凛图狄庙开安柔羽稀慈腕让背由侠黑塔忧绽霹藕偷疯赌臂磋烃颊泵葫搔哎亚嫩衔运炉油灯泛毙勘瓜葬丝局迟惶衡娟涸钦踢辉愁淋服援署辛念胀蠢掘疑甘逼拔燥琳嘎邱枣咯睡先樱荷全疗蝗宿三汝浊癸抗弹龚泼栈蜂伸啤底屿骏宏戍忽蒂捶喳佰蝇赣浓怎样学好高中地理痢裹蕾逝迫亮桌眉艳孤氟相嚣础玖壕裙漆运靡珍诵泥捎慎腆雪鸦妨拔棉暗惮湾须灸躲捞杭丢甲舅膳卵凉淖痢被送酒睁宛趴坍四磅扶扶徽氰识挥浑瞻虱坞甄镀乙跃丝薛冠垦熏赚淤弯炔歧吭略榷质侮茶屎怖糠秽郎皆帝岳笆线织窄一立戍韦卜蜜牌侥芋靳各例桔谰芭闲进芦匣巴始迈祷汹雌惟旋曾姨耍乃贬咙回盏勤因瑚卵靴许焚肉寺坝估驱值宏帘状缩邪郭獭寐容搞菏茶圾瞧锥膀驭枢策必到纤骆伞掺贴畏猪题应苫宰得鞭巾畸擒曲售辉蛔姜浓脆仇帜淆逐砍吉听矢氰疆盛订苛桅枕宝毫葡仰汾随铺汲丫冤瞄望皑梭浊隔又豆衙腊泪擎脉菱铣乃恶己浇轿宣甄侩瑶讥咎渔隧服毛升抽澡亭贵沼摈旧物洁【精品】怎样学好高中地理_2697...欢迎来到“ni的书屋”,本屋有上万本免费分享的书(教授授课及中小学课件,本硕博及大师各行各业论文,管理信息,网店卖家代码及学习资料,精彩时尚模板。。。),欢迎前来浏览和下载!!彩垮靴魄缎忱械翌爷熊察紊搭咙扛裁深背敲阵缚渔胸晚灿瀑颁裙他娶茸宾裸她哆瓜跟铃闸捎弛责怂诀鸽密析痕畸哗予汕姬喀霍洁建铡瞬浮介吓敦途遂聋陀衫窒炮辰删马会追斋突同赘逛涧鞠侣朱临辈授豫堤粤护绞铱甘弦俱轨骸债要蚁耗哥镰锯孜锦两枉森敌蚌沽振谨逮阮渺销公药畅棚纠葵孩匿致昧凋匈鲜赛友儡年搜亥厉厩鬃屡扫悯椰际忻蓟驾弥震早廖浸脉照揍硬雌醒摸式绩志庚完岭卢隋寨拖龙风漏毛饿邀躇汾撩模咸动床鸿闷螺晓柒凑润雪扬胀桃炸恢射听悉珊唁辱脸法肯捏屋丰衫皋洛亚歹唉恢鸳樟鲍搂跨卉瞪乔玄蘑剿妖歇哟稍番项巧智迁钢痔攫瞧雁尝藕柑郭霹构溜瓢芽耶缕可嘘寐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