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中地理会考题
『壹』 有好心人帮我找下2007年和2008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地理会考答案~感激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图2.15)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l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l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l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l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l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l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l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l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六;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
结合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积聚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壳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两者的关系
水平运动 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
(3) 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构造
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5)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搬运 堆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 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形成戈壁、荒漠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海水的温度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
纬度相当海区 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 水温由表面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以下垂直温差较小
(3)海水的盐度
①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②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红海最高(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
③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影 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
入海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四;海水的运动
(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3.31,3.32)
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分布 补偿流:秘鲁寒流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分布规律 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
气候 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
海洋生物 国的北海渔场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五: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水源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补给特点 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 夏秋季节 水量变化大 东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 西北地区
湖泊水 全年 有调节性,水量稳定 东部
地下水 全年 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普遍
(3)水循环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图3.37),陆地循环,海洋循环
六:生物
(1) 生物的分布和环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
热量: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减少
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减少
水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减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2)对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表示干旱的沙漠地区,莲表示水湿环境,矮牵牛能够指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能,无机物转换成有机物),②生物循环促使化学元素的迁移,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③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④改变水的化学成分,⑤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过程: 岩石风化过程 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高等植物着生过程 土壤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整体性(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
(2)地域差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
(2)开发利用
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
气候 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
开发 资源与 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
利用 建筑 风向与 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
城市规划 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
二;海洋资源
(1)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
、 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
渔场的 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形成条件 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
世界主 世界主要渔场:课本100图4.4
渔场的 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
分布 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
(3)海洋空间的利用(图4.9)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
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
(5)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
海洋污染: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废
海洋环境 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保护 海洋生态破坏:人类活动(海岸工程,围海造陆)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 污染区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及其防治 治理重点: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三:陆地资源
(1)陆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表4.4)
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
(2)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四:气象灾害
(1)台风
形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区
发生季节:夏秋季节
监测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到近海后,还可以用雷达监测
(2)暴雨洪涝
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最多
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施防洪保险)
(3)干旱
(4)寒潮
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质灾害
(1)地震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级,烈度。
(2)火山喷发
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
类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质灾害得关联性
①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得关联性:一个地域内得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关联的,例如,我国的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
②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可能诱发火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
③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为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
(4) 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实施一些防御措施,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
①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②农业的投入: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③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和畜牧业
按投入的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按产品的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④农业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⑤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地区分布广泛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茶树
市场需求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家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
两小时记下就在战场见吧
『贰』 求高一地理成都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里重点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地方时,这是必须熟练掌回握的,会考必答有一道看图答题的题目。其余的只要泛读就可以了。
2.第二章比较重要的是三圈环流,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季风的形成是必须掌握的。
3.第三章构造地貌比较重要。
4.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都是需要背记的东西,一般不求理解。一般的地域的纬度差异,火山,地震,台风,海水的盐度比较重要。
5.第七章农业和工业的区位因素比较重要,在重点看看关于美国的各部分知识。
6.后面的内容我不知道每章的标题,我现在也没带书,想到什么说什么:城市化,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京九铁路,城市的道路形式,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叁』 高中地理会考题~~
C因为都有云层保护是气体不易扩散开来,所以昼夜温差变化不大!
『肆』 2010成都高一地理、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1、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清朝封建统治腐败;军队装备陈旧,战斗力低下;阶级矛盾尖锐;
影响:
①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
②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 中国社会的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中国历史步入近代,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开始向西方学习。
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影响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圆;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量;
在附件中,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等;
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
① 主观方面来说,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目光短浅,定都天津后又争权夺利,贪图享乐;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
② 从客观方面来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历史功绩: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崩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还与各国通商贸易,并提出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4、洋务运动:
①洋务派——以奕忻为代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以倭仁为代表。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俩派的共同点都是维护清朝统治;只是采取的方式不一样。
②中央机构——总理衙门;
③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内容:兴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创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⑤破产的原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它们不会让中国掌握先进的科技;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洋务运动;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失败的根本原因。
失败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
5、戊戌变法: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历史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其主张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教训: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在顽固势力面前,寄希望与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了广大群众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6、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意义
历史功绩:辛亥革命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和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资产阶级革命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充分发挥革命的主力——农民的积极性;同盟会组织涣散,起不到革命政党的领导作用;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
7、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初期,红军遭到重大损失。
内容: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正确的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等人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次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原理结局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影响: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蒋介石不放弃“剿共”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之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历史意义:西安事变显示了中国个阶层要求实现团结抗日的强烈愿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双方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9、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春,在河北的西北坡。
内容: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提出了促进全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告戒共产党人,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攻击。
历史意义: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0、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共的正确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11、1949年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内容: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意义:它的召开,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的建立,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12、十年探索时期中共的探索(1956年——1966年)
13、“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实践
含义:“一国”是一个中国;“两制”是两种社会制度;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地区实行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
它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后来最早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实践: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背景、内容、历史意义,见教材124页)
15、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证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摘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湾事后(指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不可恃,人无固志……揭竿斩木,已可忧虑‘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三权分立;
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自的态度?
对农民起义持鄙视、轻蔑态度;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3)、材料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既脱离群众,又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采取改良的办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清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
君上神圣不可侵犯。
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颁布此文件的目的是什么?
君权神授;加强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2)材料二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3)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本质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要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7、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原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签定的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借款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
三、所有外国人之既得利益,一律保护
《中国同盟会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素所主所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到,惟民生主义问题尚待解决。……民生主义即从富人虽富,不使以害贫人……我国资本家尚无,然不可不预为富人劝告,预为贫人防备,即民生主义也。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翻满洲贵族君主专制的统治;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哪些局限性?
民族主义中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反而承认清政府出卖的国家利益;民生主义中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和当时中国国情分析孙中山主张的“至为完美”的国家能否成立?为什么?
从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纲领来说,既不敢明确反帝又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但帝国主义国家只想把中国变成永久的殖民地,不会允许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18、第一条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是,得以总员五分之一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三十二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三十五条 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得宣战讲和及缔结条约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法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阅读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中第一条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否定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家天下”,体现了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思想
(3)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政治体制?其理论来源是什么?
体现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其理论来源一上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
(4)材料中第十六条规定参议院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立法机构
(5)材料中第十九条、三十二条、三十五条和四十五条的规定在当时有什么特殊目的?
监督和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保证资产阶级共和国体制。
『伍』 2014成都地理会考答案
『陆』 谁有高中 地理 会考试题
会考那个简单呀!那个题都是最基础的
『柒』 跪求四川07年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下列地理区域有从属关系的一组是:( B )
A 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 成都平原——四川盆地
C 重庆市——四川省 D 中温带——暖温带
2、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 )
A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B年均温0℃以上和以下和界线
C年平均温降水量800mm以上和800mm以下和界线
D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
3、流经三大地理区域和河流是( A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4、地形是划分下列( )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下列四条河流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6、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7、下列因果关系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针叶林
B北方地区——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
C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常绿阔叶林为主
D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
8、造成南稻北麦、南柑北苹、南蔗北菜(甜菜)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光照 C热量 D地形
9、西北地区的景观,从西向东,依次是(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草原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10、下列现象与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无直接联系的是( )
A多为内流河 B油气资源丰富 C草原牧场 D灌溉农业
1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太阳能量最丰富且多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将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水路是( )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京杭运河
13、下列各胜古迹,不在北京的是( )
A故宫 B颐和园 C天坛 D承德避暑山庄
14、香港位于珠江的( )
A东侧 B西侧 C北侧 D南侧
15、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金融业 B信息服务业 C制造业 D博彩旅游业
16、被称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的岛屿是( )
A海南岛 B台湾岛 C澎湖列岛 D舟山群岛
17、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是( )
A甘蔗 B棉花、甜菜 C苹果 D柑橘
18、台湾的下列物产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稻米 B茶叶 C樟脑 D海盐
19、塔里木盆地蕴藏丰富的是( )
A有色金属资源 B煤炭资源
C石油、天然气资源 D钾盐资源
20、下列四省轮廓中,珠江三角洲分布( )省区内
21、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是( )
A台湾地区 B港澳地区 C东南亚地区 D美洲的华人
22、西双版纳位于以下四省区中的( )
23、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各月气温降水量图,这里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4、以下不属于西双版纳特色旅游资源的是( )
A民俗风情游 B名胜古迹游
C动植物资源 D边境跨国游
25、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前店后厂”生产模式中,不属于有利条件的是( )
A廉价的土地 B充足的劳动力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便利的交通
二、填空题:(10分)
1、四川省地跨 和 两大地理区域。
2、北方地区耕地以 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 。
3、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是 ,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4、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 和 。
5、港澳地区经济 产业发达, 是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旅游中心。
6、台湾岛地形西部以 为主,中东部为 ,其中最高峰为 。
7、台湾省的居民中97%为汉族,主要是明清以来 两省移民的后代。
8、由于 ,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的环抱,来自海洋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 ,荒漠广布,形成了富有特色的 农业。
9、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和 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三、连线题:(17分)
1、内蒙古牧区 滩羊
新疆 牦牛
宁夏 三河牛、三河马
青海、西藏牧区 细毛羊
2、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绿洲农业
雅鲁藏布各地、湟水谷 灌溉农业
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河谷农业
四、读图填图题:
1、我国四大区域图完成(8分)
(1)用代表以下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图和填空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其中跨经度最宽的地区是 ,气候最温暖湿润的 。
(2)①是 (地形) ②是 (河流)
2、读西气东输工程图,完成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新疆轮南,终点上海,该线路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 ,山西, ,安徽,江苏,上海。
(2)该工程的运输方式是
A河运 B管道 C铁路 D公路
(3)A地区是著名 高原,这里的典型民居是
(4)新疆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5)新疆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为解决这个问题很早修建了 工程。
(6)新疆农业的特点是
A生态农业 B河谷农业 C灌溉农业
3、读珠江三角洲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用以下代表事物的数字序号填图
①珠江口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 ③澳门特别行政区 ④南海 ⑤广州
(2)A是 铁路 B是 铁路
4、分析某城市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回答问题(4分)
(1)该城市位于 (北方、南方),判断依据
①
②
(2)该城市附近的物产可能是(不定项)( )
A水稻 B大豆 C柑橘 D油菜
5、读台湾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图,回答问题是:4分
不知道是不是你看看
(1)在图中 的出口呈持续递减
(2)出口贸易的比重稳步上升的是
(3)台湾工业重点发展了 工业,形成 型经济。
五、简答: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有哪些?(至少答出三条)
『捌』 高中地理会考试卷及答案
网络一下。 网络文库里面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