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笔记方法

高中地理笔记方法

发布时间: 2021-03-12 16:22:10

高中地理笔记怎么记

高中地理笔记怎么记?高中具体如果要记笔记的话,就是要按照你学习的方法来进行记录。

Ⅱ 怎样可以学好地理,高中的地理笔记应该怎样做

我也诗选地理的来,其实不用全都源背下来,只要记住要点然后自己展开来.比如说农业区为条件只要记1气候2地形3土壤4水源5劳动力6市场7交通8科技
然后你再具体地方的展开.比如说长江中下游平原,具体说1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与热同期2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开阔3土壤肥沃4河网密布水资源充足5劳动力数量大6市场广阔7交通便利8科技力量雄厚科技发达
只要记住那几个点就行,然后再展开,这样会容易很多

Ⅲ 求高中地理笔记整理方法

帮你理
最佳答案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总星系
2. 天体系统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
3.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
4. 太阳的外部结构 :(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 太阳活动 :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
6. 太阳活动的标志 :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 11 年
7. 太阳活动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
8.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质量大)
9. 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10.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
11. 朔望月周期 :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 一朔望月29.53 日
12. 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 自西向东, 23 小时 56 分 4 秒。
13. 地球自转角速度 除极点外, 15 ° / 小时 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球自转线速度 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4. 地球物体 水平运动偏向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地转偏向力。
15. 地球公转周期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16. 地球自转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平面 ——黄道平面。
17. 黄赤交角 目前 23 ° 26 ′,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 90 °,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 66 ° 34 ′,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1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所以: *. 北半球春分日( 3.21 )或秋分日( 9.23 ):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夏至日( 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冬至日( 12.22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9. 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6.22 达到最大, 12.22 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12.22 达到最大, 6.22 达到最小。 南 . 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 90 °),回归线上只有 1 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20.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3.21 日及 9.23 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 - 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反之。北半球秋分日 - 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
21. 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
22. 地球的六大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23.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
24. 岩石圈 = 地壳 + 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25. 岩浆岩 :侵入岩— ( 花岗岩 ) :晶粒较粗;喷出岩— ( 玄武岩 ) :晶粒小,多气孔
26. 沉积岩 : 层理构造 ,并有 动植物化石 ,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27. 变质岩 : 片理构造 ,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28. 地震的分类 :一按 成因 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二按 震源深度 可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三按 震级 可分为微震和破坏性地震。
29. 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 ,因为地震时先的纵波到达震中,然后是横波传来。
30. 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31. 世界主要地震带 是 环太平洋构造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 ,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世界 80% 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32.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
33. 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 ,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北美洲)、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
34. 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 30 多倍,两级相差 900 多倍
35. 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的是——臭氧。
36. 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37. 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
38. 对流层主要特征 有: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 ℃ 。大气 对流 运动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最为显著。
39. 平流层主要特征 :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 ;大气以 水平运动 为主;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层。
40. 中间层 :几乎没有臭氧, 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热层 :即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
41.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42. 风——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
43. 盛行东北风的风带 ——东北信风带和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盛行东南风的风带 ——东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44. 赤道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极地高气压带 —— 少雨 地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 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 ,气候暖热干旱,为 少雨 地带; 大陆东岸 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响, 降水比较丰富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45.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 1 月南移, 7 月北移
46. 季风 成因分析: ? 海陆热力差异 ( 亚洲东部季风 )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 南亚和我国西南 ) 受季风影响,一年有干湿,雨热同期,易冬旱夏涝
47. 冬夏间亚洲和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分布 : 冬季:亚洲大陆——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亚洲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48. 东亚季风 ——夏季东南风;冬季偏北风。 南亚季风 ——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49. 高气压——反气旋——下沉气流——北顺南逆——干晴天气(伏旱:副高、寒潮:蒙古高压)
50. 低气压——气旋——上升气流——北逆南顺——阴雨天气(台风)
51. 梅雨——准静止锋 6 、 7 月
52. 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淡水的主体——冰川(南极洲)
53. 水循环的动力 ——太阳辐射
54. 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最重要的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55. 人类可以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 —— 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 施加一定的影响, 如: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时间分布 ---- 修建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 --- 南水北调、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等;引水灌溉。
56. 洋流的分类 : * 按水温划分:暖流:水温高,一般为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水温低,一般为 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 *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补偿流(秘鲁寒流)。
57. 洋流分布的规律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以 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大洋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58 .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59. 四大渔场分布 :三个在暖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秘鲁附近海区的涌升流
60.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补给。
61 . 雨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河水补给 , 雨水补给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 。
62. 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就有 春汛 ,以降水补给为主, 积雪融水 为辅。 积雪融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
63. 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
64. 气候资源的种类:光照、热量、水分、风能
65. 光照资源取决于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日照时间的长短 。
66. 热量资源的衡量标准:气温、积温、无霜期 。热量是决定农作物分布和复种指数的重要因素。
67. 狭义的水资源—— 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69. 衡量水资源的数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70. 水资源的特点: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71. 我国水资源数量特点——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间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72. 世界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反常。人为原因——用水量的剧增;水质污染。
73. 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 建立蓄水工程 ;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74. 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 水质型缺水城市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75.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 。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76. 森林资源的环保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美化环境(城市广种大树的原因) ,容纳动物。
77. 能源资源 按能否可再生分: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78. 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已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 70%
79.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 新疆 塔里木和长庆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 上海 的输气工程。
80. 产业部门的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产业部门结构即三大产业的比重。
81.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82. 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误农时、因时制宜);②地域性(因地制宜)
83. 光热条件影响农作物的复种指数
84. 垦殖指数与地形相关,垦殖指数高——地形平坦;垦殖指数低——地形崎岖。
85. 城市近郊多肉、禽、蛋等副食品基地—— 经济地理位置
86. 农业主要的两大部门—— 种植业和畜牧业 。
87. 畜牧业产值居首位的国家——美国;人均牛羊头数最多的国家——新西兰
88. 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传统旱作农业、粗放畜牧业、地中海型农业、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89. 水田农业和传统旱作农业我国界线——秦岭 - 淮河;粗放畜牧业——年降水量少于 250mm 地区,我国四大牧区;热带种植园农业——我国海南、广东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90. 商品化程度很高,基本上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91. 为国际市场提供粮食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92. 水田农业——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东亚、南亚、东南亚——雨热同期。
93. 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工业区位条件:能源和矿产资源;环境条件;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集聚;土地价格。
94. 接近原料产地 ——甘蔗、甜菜制糖,水产品和水果等食品罐头。
95. 接近能源供应地 ——炼铝
96. 接近消费市场 ——棉纱织布、石油加工等工业;瓶装饮料等食品工业、家具制造、印刷工业
97.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钢铁厂、火电厂)——应布局在盛行风(主导风)的下风向 ;季风盛行地区,应布局在 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98 有水污染的工厂(如化肥厂、造纸厂、化工厂、印染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99. 需洁净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等)——应布局在 河流上游
100. 装配厂(如电视机装配厂)——应布局在 劳动力充足的地方
101. 钢铁工业布局有 “煤铁复合体型”和“临海型”
102. “煤铁复合体型”——接近原料地和燃料地——美国的五大湖沿岸、德国的鲁尔区、乌克兰的克里沃伊罗格—顿巴斯,我国的鞍山—本溪。
103. “临海型”是远离原料、燃料地而接近消费市场,如 上海宝山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
104. 工业区按形成条件划分 ①采矿型——鲁尔,加利福尼亚,辽中南;②加工型——日本京滨,沪宁杭;③混合型——京津唐
105. 工业地域体系和类型最大单位—— 工业地带
106. 世界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地带—— 北美工业地带
107. 工业化最早、经济第二位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108. 资源型的重工业地带—— 东欧工业地带
109. 对外依赖率最高的加工贸易型的临海工业地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110:商业区位条件:交通、人口、集聚、地价。
111: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112.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113.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人口增长极其缓慢,甚至持续衰减 。老龄化问题还带来劳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114. 发达国家的人口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115. 老龄化: 65 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7% 为 老龄化, 10% 为 严重老龄化
116. 老年人口的比重最高的国家——瑞典;老年人口的比重最低的国家——孟加拉国
117.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年龄构成中少年儿童比重大。
118.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措施:实行或赞同 计划生育 的政策,以期降低过高的人口出生率。 119. 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 *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 * 人口年龄构成轻 。 * 人口的经济结构长期没有改善。 * 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低。 *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加重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人口政策: 坚决贯彻计划生育 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质量,逐步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20. 人口迁移主要形式: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
121. 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人口密度 (人 / 千米)。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
122. 四大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南亚、欧洲 60 ° N 以南、北美洲东部
123. 人口密度最大的人口稠密区—— 南亚
124. 人口稀疏区:①寒带(西伯利亚)②热带雨林(亚马孙、刚果)③沙漠(撒哈拉、塔克拉玛干)和干旱草原④高原(青藏高原)、高山
125. 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黑河 - 腾冲线
126:城市基本特征: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产业活动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127. 城市分类:按城市规模: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的标准—非农业人口 100 万以上的为特大型城市; 50~100 万的为大城市; 20~50 万的为中等城市; 20 万以下为小城市
128:城市规模: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区域性中心城市(香港)、全国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跨省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武汉、重庆、天津、沈阳、大连)、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以下中心镇。
129. 城市职能:我国的标准—综合性和专业性。 ①综合性:全国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各特大型城市和主要的大城市。 ②专业性:工矿城市、农林城市、交通枢纽、旅游城市、文化名城、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
130. 城市内部的职能分区——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131. 城市化 :是指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批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132. 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
133. 城市化的本质 —— 居民由从事第一产业转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 ,是整个社会生活发生根本变革的过程。
134. 城市化中的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
135.郊区化: 是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
136. 逆城市化:十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137:影响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民族迁移因素;文化自身因素;时间因素。
138:世界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
139:中国地域文化:东北黑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新疆荒漠-绿洲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云贵高原文化;江南水乡文化;华南妈祖文化。
140:海派文化。
141. RS——遥感 ; GPS ——全球定位系统(至少 3 颗卫星定位);GIS ——地理信息系统

Ⅳ 高中地理笔记如何整理

记好地图!抄 只背要点`!袭 其他对书本要搞熟
认真了解当年的重大事件~! 这是考试的重点
根据重点进行看今年估计要考的知识点 看看以往的试题~! 进行整理 不要盲目的去背诵~! 还有自己不知道的要多问问老师`!

Ⅳ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主要分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以及国土整治,觉得学地理地图非常非常重要。
1、学自然地理,地球那块,得把地球自转公转 春秋分的几张图记住,能理解最好,个人觉得这部分偏理科有点难懂需自己领悟。然后大气洋流既要记也得理解,大气环流和洋流其实是有相通的,记得当时我学老师极其强调热力性质的差异,因为这是空气流动的根源。这些也挺难懂的,上课一遍往往不够,得常常自己琢磨
2、人文地理没的说,就是靠自己背的,然后老师的笔记很重要,结合地图、笔记背会事半功倍。记住那些个词 考试的自己再多写点,分相对容易挣
3、区域地理是绝对的要记图,首先得把地球经纬度印在脑子里,南北纬东西经在心里有底,再把那些个五大洲四大洋定好位,比如欧洲大约在10W~60E 35N~70N之间。就是把整张世界地图印在脑子里,再逐渐细化,每个区域的自然、经济理清,最好把当地较著名的城市、地形、河流、矿产、生物、地质给背下,形成框架,这些都可能是考点。区域地理说到底是大综合,需要之前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打底,所以基础得扎实
4、国土整治也是靠记的,得把条条框框背下来,其实这部分区域地理和自然地理会带一些。
总之,学地理,地图很重要,当初我的老师就建议没事就看图,然后重在理解,毕竟地理在大学可算理科的哦,上课得仔细听,最好当堂消化。题量也是不能少滴,象我们那时候是做点拨,高三已经漫天金考卷了,题目难度得适中,别总做做怪题偏题,得举一反三。做题的目的还是要让咱更好的掌握这门学科啊。最后祝你学习进步!

Ⅵ 地理怎么做笔记

首先,记笔记是必要的,但还需要地图,区域地理对地图熟识要求较高,你可以分块版来记,比如先记东南亚权,再是中亚,等等,这部分不需要太多笔记,需要了解很多地方,各地的经纬度要求准确了解,没事多翻地图,沿着一条经线或纬线走一圈,看看都有哪些地形区。
人文地理其实比较需要笔记,重点记"最",其实就是背。
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请不要丧失信心,我是因为纯粹喜欢,才学得好,我最好的就是自然地理.其实只要找到规律就行.你需要理解好几个图:晨昏线与节令的关系.时区的计算,时差换算,地球上新的一天占...(根据零点经线和180度经线的位置)也就这些。
地球和太阳的结构特点,星体运行,地球上各类气候分布,农业分布,地形等,还是记的多。
笔记实际你的课本和参考书上应该就够,地理便理,没那么多记的,那些规律记住并且会发散思维就够用了。

您好,答题不易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Ⅶ 高中地理复习方法

我曾经用这种方法把二十多分的地理提高到七十多分,不知道适不适合你
1.不要同时用很多本参考资料,这样会让你无从入手,找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做范本,自己的笔记更好(有亲切感 但是内容要比较齐全)然后其他的参考资料里面如果有什么好的理论啊重要的地图可以补充在里面,平时做题得到的理论啊结果也可以及时补充在相应章节,你的范本日益完善,要死心塌地的爱着他,复习就只看他了(因为是自己努力的精华)
2.接着是地理的整体空间把握,非常重要,(比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大概分布,可以把七大洲在纸上画成七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在画上0、180度经线,赤道,当有经纬度要找具体在哪里时,可以把0、180度经线,赤道、极点进行分割,比如说要找89E,就在0、180度中间切分,那条就是90度经线,89度就大概在那里,纬度也一样把赤道极点中分,再中分...)
3.要记得东南亚就是越南老挝那边的,西亚就是有石油的沙特阿拉伯什么的,南亚就是印度,中亚就是很落后的国家什么斯坦(像吉尔吉斯斯坦)但是有棉花,西欧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英国法国等先进西方国家,北美有他妈的美国啊什么的......最重要的是怎么记住呢?找一份世界地图,边看区域地理的笔记边在图上找,很容易记得。反正地图很重要就对了,失眠了就看看
4.人文地理很简单的,无非就是气候土壤水源交通科技劳动力资源能源政策这些,把握了世界整体,这些自然就心中有数
5.结合实际也很重要。为什么非洲人印度人中东人很黑,因为那里光照充足咯,为什么光照充足呢,因为那里分别是热带沙漠、草原、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咯,那种气候一般比较黑....
6.无必要的问题不要刨根究底,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问题不要想,记住结论就好了
7.天气系统真的很简单,地球哪里吹什么风受什么气压带控制背图就好,吹风还有季风,我们这边夏天东南冬天西北(中国人喜欢说喝西北风)南亚那边也就是印度那里夏天西南冬天东北
8.洋流更简单,随便背诵就好啦,比较重要的秘鲁寒流墨西哥湾暖流东奥大利亚暖流巴西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9.怎么促进区域发展什么的去背就好,平时做事好的答案抄近范本,依样画葫芦

一些东西要结合自己喜欢的方法,这只是我的方法,我也帮同学补习了,不及格到及格,我很自豪~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太多了,不懂可以问我

Ⅷ 高中地理笔记怎么整理怎么整理比较好,从哪一块开始,具体方法说的详细一点,必采纳。

最佳答案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总星系
2. 天体系统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
3.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
4. 太阳的外部结构 :(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 太阳活动 :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
6. 太阳活动的标志 :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 11 年
7. 太阳活动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
8.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质量大)
9. 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10.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
11. 朔望月周期 :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 一朔望月29.53 日
12. 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 自西向东, 23 小时 56 分 4 秒。
13. 地球自转角速度 除极点外, 15 ° / 小时 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球自转线速度 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4. 地球物体 水平运动偏向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地转偏向力。
15. 地球公转周期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16. 地球自转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平面 ——黄道平面。
17. 黄赤交角 目前 23 ° 26 ′,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 90 °,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 66 ° 34 ′,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1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所以: *. 北半球春分日( 3.21 )或秋分日( 9.23 ):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夏至日( 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冬至日( 12.22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9. 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6.22 达到最大, 12.22 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12.22 达到最大, 6.22 达到最小。 南 . 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 90 °),回归线上只有 1 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20.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3.21 日及 9.23 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 - 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反之。北半球秋分日 - 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
21. 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
22. 地球的六大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23.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
24. 岩石圈 = 地壳 + 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25. 岩浆岩 :侵入岩— ( 花岗岩 ) :晶粒较粗;喷出岩— ( 玄武岩 ) :晶粒小,多气孔
26. 沉积岩 : 层理构造 ,并有 动植物化石 ,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27. 变质岩 : 片理构造 ,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28. 地震的分类 :一按 成因 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二按 震源深度 可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三按 震级 可分为微震和破坏性地震。
29. 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 ,因为地震时先的纵波到达震中,然后是横波传来。
30. 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31. 世界主要地震带 是 环太平洋构造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 ,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世界 80% 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32.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
33. 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 ,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北美洲)、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
34. 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 30 多倍,两级相差 900 多倍
35. 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的是——臭氧。
36. 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37. 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
38. 对流层主要特征 有: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 ℃ 。大气 对流 运动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最为显著。
39. 平流层主要特征 :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 ;大气以 水平运动 为主;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层。
40. 中间层 :几乎没有臭氧, 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热层 :即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
41.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42. 风——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
43. 盛行东北风的风带 ——东北信风带和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盛行东南风的风带 ——东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44. 赤道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极地高气压带 —— 少雨 地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 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 ,气候暖热干旱,为 少雨 地带; 大陆东岸 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响, 降水比较丰富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45.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 1 月南移, 7 月北移
46. 季风 成因分析: ? 海陆热力差异 ( 亚洲东部季风 )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 南亚和我国西南 ) 受季风影响,一年有干湿,雨热同期,易冬旱夏涝
47. 冬夏间亚洲和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分布 : 冬季:亚洲大陆——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亚洲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48. 东亚季风 ——夏季东南风;冬季偏北风。 南亚季风 ——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49. 高气压——反气旋——下沉气流——北顺南逆——干晴天气(伏旱:副高、寒潮:蒙古高压)
50. 低气压——气旋——上升气流——北逆南顺——阴雨天气(台风)
51. 梅雨——准静止锋 6 、 7 月
52. 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淡水的主体——冰川(南极洲)
53. 水循环的动力 ——太阳辐射
54. 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最重要的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55. 人类可以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 —— 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 施加一定的影响, 如: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时间分布 ---- 修建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 --- 南水北调、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等;引水灌溉。
56. 洋流的分类 : * 按水温划分:暖流:水温高,一般为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水温低,一般为 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 *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补偿流(秘鲁寒流)。
57. 洋流分布的规律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以 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大洋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58 .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59. 四大渔场分布 :三个在暖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秘鲁附近海区的涌升流
60.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补给。
61 . 雨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河水补给 , 雨水补给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 。
62. 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就有 春汛 ,以降水补给为主, 积雪融水 为辅。 积雪融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
63. 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
64. 气候资源的种类:光照、热量、水分、风能
65. 光照资源取决于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日照时间的长短 。
66. 热量资源的衡量标准:气温、积温、无霜期 。热量是决定农作物分布和复种指数的重要因素。
67. 狭义的水资源—— 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69. 衡量水资源的数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70. 水资源的特点: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71. 我国水资源数量特点——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间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72. 世界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反常。人为原因——用水量的剧增;水质污染。
73. 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 建立蓄水工程 ;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74. 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 水质型缺水城市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75.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 。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76. 森林资源的环保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美化环境(城市广种大树的原因) ,容纳动物。
77. 能源资源 按能否可再生分: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78. 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已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 70%
79.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 新疆 塔里木和长庆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 上海 的输气工程。
80. 产业部门的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产业部门结构即三大产业的比重。
81.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82. 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误农时、因时制宜);②地域性(因地制宜)
83. 光热条件影响农作物的复种指数
84. 垦殖指数与地形相关,垦殖指数高——地形平坦;垦殖指数低——地形崎岖。
85. 城市近郊多肉、禽、蛋等副食品基地—— 经济地理位置
86. 农业主要的两大部门—— 种植业和畜牧业 。
87. 畜牧业产值居首位的国家——美国;人均牛羊头数最多的国家——新西兰
88. 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传统旱作农业、粗放畜牧业、地中海型农业、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89. 水田农业和传统旱作农业我国界线——秦岭 - 淮河;粗放畜牧业——年降水量少于 250mm 地区,我国四大牧区;热带种植园农业——我国海南、广东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90. 商品化程度很高,基本上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91. 为国际市场提供粮食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92. 水田农业——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东亚、南亚、东南亚——雨热同期。
93. 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工业区位条件:能源和矿产资源;环境条件;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集聚;土地价格。
94. 接近原料产地 ——甘蔗、甜菜制糖,水产品和水果等食品罐头。
95. 接近能源供应地 ——炼铝
96. 接近消费市场 ——棉纱织布、石油加工等工业;瓶装饮料等食品工业、家具制造、印刷工业
97.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钢铁厂、火电厂)——应布局在盛行风(主导风)的下风向 ;季风盛行地区,应布局在 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98 有水污染的工厂(如化肥厂、造纸厂、化工厂、印染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99. 需洁净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等)——应布局在 河流上游
100. 装配厂(如电视机装配厂)——应布局在 劳动力充足的地方
101. 钢铁工业布局有 “煤铁复合体型”和“临海型”
102. “煤铁复合体型”——接近原料地和燃料地——美国的五大湖沿岸、德国的鲁尔区、乌克兰的克里沃伊罗格—顿巴斯,我国的鞍山—本溪。
103. “临海型”是远离原料、燃料地而接近消费市场,如 上海宝山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
104. 工业区按形成条件划分 ①采矿型——鲁尔,加利福尼亚,辽中南;②加工型——日本京滨,沪宁杭;③混合型——京津唐
105. 工业地域体系和类型最大单位—— 工业地带
106. 世界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地带—— 北美工业地带
107. 工业化最早、经济第二位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108. 资源型的重工业地带—— 东欧工业地带
109. 对外依赖率最高的加工贸易型的临海工业地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110:商业区位条件:交通、人口、集聚、地价。
111: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112.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113.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人口增长极其缓慢,甚至持续衰减 。老龄化问题还带来劳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114. 发达国家的人口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115. 老龄化: 65 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7% 为 老龄化, 10% 为 严重老龄化
116. 老年人口的比重最高的国家——瑞典;老年人口的比重最低的国家——孟加拉国
117.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年龄构成中少年儿童比重大。
118.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措施:实行或赞同 计划生育 的政策,以期降低过高的人口出生率。 119. 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 *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 * 人口年龄构成轻 。 * 人口的经济结构长期没有改善。 * 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低。 *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加重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人口政策: 坚决贯彻计划生育 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质量,逐步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20. 人口迁移主要形式: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
121. 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人口密度 (人 / 千米)。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
122. 四大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南亚、欧洲 60 ° N 以南、北美洲东部
123. 人口密度最大的人口稠密区—— 南亚
124. 人口稀疏区:①寒带(西伯利亚)②热带雨林(亚马孙、刚果)③沙漠(撒哈拉、塔克拉玛干)和干旱草原④高原(青藏高原)、高山
125. 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黑河 - 腾冲线
126:城市基本特征: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产业活动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127. 城市分类:按城市规模: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的标准—非农业人口 100 万以上的为特大型城市; 50~100 万的为大城市; 20~50 万的为中等城市; 20 万以下为小城市
128:城市规模: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区域性中心城市(香港)、全国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跨省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武汉、重庆、天津、沈阳、大连)、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以下中心镇。
129. 城市职能:我国的标准—综合性和专业性。 ①综合性:全国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各特大型城市和主要的大城市。 ②专业性:工矿城市、农林城市、交通枢纽、旅游城市、文化名城、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
130. 城市内部的职能分区——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131. 城市化 :是指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批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132. 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
133. 城市化的本质 —— 居民由从事第一产业转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 ,是整个社会生活发生根本变革的过程。
134. 城市化中的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
135.郊区化: 是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
136. 逆城市化:十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137:影响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民族迁移因素;文化自身因素;时间因素。
138:世界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
139:中国地域文化:东北黑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新疆荒漠-绿洲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云贵高原文化;江南水乡文化;华南妈祖文化。
140:海派文化。
141. RS——遥感 ; GPS ——全球定位系统(至少 3 颗卫星定位);GIS ——地理信息系统

Ⅸ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笔记应该怎么做

1、复习要学会跟着老师走,老师的复习基本都是根据考试大刚走的,不能忽视。自己在复习中,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哪块内容掌握的不多就多花点时间,复习的时候要系统化,不要东一下西一下,最后啥都没复习好。

2、复习效率: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做题练习: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