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汕头模拟
1.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中地理
好像人教版在不同地区也不完全一样吧,还有新旧版本的问题,但大体内容不变。
大纲和新课标就不一样了,新课标是课改用书增添了新内容,删了部分旧内容,重新整编的实验教材。我们就在用呢。呵呵
2. 汕头市2010~ 2011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监测高二级地理试卷答案
现在怎么可能有,有也可能是假的
3. 我想要高考地理模拟题,哪位给个网站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2006年10月22日由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完成,并正式向外发布,首次提出了“一轴三带”促均衡发展的布局思想。据此回答1--4题。
1.河北省廊坊市位于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按照“一轴三带”布局思想它属于( )
A.滨海新兴发展带 B.山区生态文化带
C.长城经济文化带 D.京津发展轴与山前传统发展带
2.规划指出“山前城镇密集区是京津冀地区的传统发展带”,这里的“山”是指( )
A.长白山与太行山 B.阴山与燕山
C.燕山与太行山 D. 秦岭与阴山
3.京津冀地区采取“葡萄串”式空间布局,避免连绵发展是指( )
A.“发展轴”和“发展带”都要以绿色空间加以分隔
B.防止城市产业的转移
C.避免城市职能的分散
D.构建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区域文化体系
4.与国外同类地区相比发展差距悬殊,相对于长三角地区下列有关京津冀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整体竞争力不高 B.自然资源严重短缺
C:区域发展协调程度不高 D.资源利用缺乏合理性
下列四国为世界主要国家,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四国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有关四国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B.乙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C.丙国的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D.丁国位于欧洲大陆上的“十字路口”
7.有关四国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国的最大港口皆受到暖流的影响B.四国的首都职能均属单一
C.四国最大城市都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D.四国的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2006年11月6日,亲如兄弟,共叙友情,畅谈合作,热议发展---隆重热烈且成果丰硕的中非
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圆满地落下帷幕。这次峰会可以说是中非之间一次和谐的盛会,也是“和谐世
界”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结合下面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8--11题。
8.图中a地区气候特征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有明显的旱季
C.四季分明 D.全年炎热干燥
9.从图中可以判断( )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降水越少, 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10.图中f、c、d、e四处水域的洋流,密度流特征明显的是( )
A. f B. c C. d D . e
11.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其自然原因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结含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12--14题。
12.下列关于两个工程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工程坝址位于长江的中游河段 B.三峡水利枢纽位于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
.C.阿斯旺工程建在世界最大的河流上 D.阿斯旺工程位于埃及境内
13.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一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的需要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14.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中国首批7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素有“珍禽王国”、“候鸟天堂”、“中国第二长城”之美名。近年来,由于湖区不合理开发,令鄱阳湖湿地面临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据此回答15--16题。
15.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16.“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这种景观的形成说明( )
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显著②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显著
③人类活动、地表状况的季节变化显著④气旋、锋面的季节变化显著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7.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农业特色依次具有下面所列的是( )
A.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坝子农业
B.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C.坝子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
D.灌溉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坝子农业
2006年11月10日一17日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海口举行。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8--19
题。
18.该岛的地势特点为( )
A.东北高西南低几B. 四周高中间低
C.西北高东南低D.中间高四周低
19.该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地歼根据盐场形成的条件,读图判断海盐产区主要在( )
A.三亚附近B.东方附近 C.海口附近 D.博鳌附近
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壤是农业的基础,根据土壤有关知识,结合图1 -2,回答20--22题
20.理想土壤体积分数中含量最少的是( )
A.有机质B.矿物质C.水分D.空气
21.图2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土壤最肥沃的地点符合图2中哪幅图(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关于图1甲、乙、丙、丁四地国土整治的重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保护湿地,建立三江自然保护区
B.乙地区重点治理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C.丙地区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基塘农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D.丁地区应充分利用水热资源,加强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23-25题。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流水侵蚀作用 B. 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 c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D.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4.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台风 D.土地荒漠化
25.下列有关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
B.生物是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导因素
C.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D.水文条件是影响各个地区地形的主导因素
一、选择题
1D 2 C 3A 4 B 5 B 6 B 7 A 8 D 9 A 10 C 11 C12 D 13 B 14 C 15B 16B 17 B 18 D 19 B 20 A 21 B 22 B 23 B 24 B 25 C
4. 请问现在汕头高中地理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材,人教版还是湘教版
我们高一高二学的是湘教版的,高一学必修1、2;高二第一学期学必修3;第二学期学《区域地理》。
5. 我是一名汕头高中地理教师,想报考和地理教育相关的在职研究生,可以选择什么院校和专业,谢谢
可报考中地质武汉那个,至于专业最好是电话问一下吗。
6. (2007汕头模拟)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半径为R)的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根匀质木棒OA长为3R
(1)对OA棒,以O为固定转轴,根据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有:
G?
L |
2 |
代入数据,解得:N=
GLsinθ |
2R |
3Gsinθ |
2 |
3Gsin30° |
2 |
3 |
4 |
(2)对柱体,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有:F=Nx'=N'?sinθ=N?sinθ
代入数据,解得:F=
3 |
2 |
3 |
2 |
3G |
8 |
(3)在柱体向左缓慢移动过程中,θ逐渐增大.
由N=
3Gsinθ |
2 |
由F=
3 |
2 |
答:(1)柱体对木棒的弹力为
3 |
4 |
(2)此时水平推力为
3 |
8 |
(3)在柱体向左缓慢移动过程中,柱体对木棒的弹力及水平推力F都不断变大.
7. 汕头市高中地理
地理必修Ⅲ笔记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 南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
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3、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 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 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 分布 区位因素
乳畜带 东北部五大湖沿岸 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玉米带 中部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热量充足
小麦带 中部(冬小麦) 北部(春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
棉花带 南部 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 段 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进程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 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 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类型 概念 优点
航天遥感 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
航空遥感 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 机动性强,分辨率较高
近地遥感 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 分辨率高、范围小
3.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3.3 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热点问题:
1、工程建设: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杭州湾大桥
2、宇宙:冥王星不再列为太阳系大行星,降等为太阳系矮行星
3、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厄尔尼诺
5、环境问题: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北方的荒漠化与沙尘暴、太湖蓝藻暴发
6、重点区域: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
7、GPS、北斗导航系统
8、珠穆朗玛峰测高
9、国家或地区:美国、德国、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
浙江省情: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位于东经118°01'—123°08',北纬27°01'—31°10',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679万,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5%。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海之滨,北与上海、江苏相连,西 与安微、江西接壤,南邻福建,东临东海。山多岛多,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广布,因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梅雨),7、8月常出现伏旱天气。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土壤为红壤,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农牧林渔业发达,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棉花、棉花、茶叶、蚕丝、柑橘、毛竹等。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
现代化交通网络发达,以省会杭州为枢纽,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南昌)、萧甬(杭州萧山—宁波)、金温(金华—温州)等铁路构成了浙江铁路运输网络。重要港口有宁波北仑港。
产业结构多年来以轻型工业为主,目前重化工产业开始成为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浙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众多。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颇具特色,浙江海宁的皮革,桐乡的羊毛衫,嵊县的领带,永康的小五金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浙江专业市场繁荣,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
旅游资源丰富,有雁荡山、普陀山、天目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千岛湖水库。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低山丘陵多有岩溶奇景,金华三洞、庐瑶琳仙境令人叹为观止。全省旅游重点则为杭州,素以“人间天堂”驰誉世界,文物古迹遍布城内外,因此成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和五大旅游热点之一。
8. 汕头高中地理必修1 2 3的知识点总结
请到网络文库下载
http://wenku..com/view/be4d9e2acfc789eb172dc848.html
http://wenku..com/view/9ea63c2ded630b1c59eeb548.html
http://wenku..com/view/0f60c6630b1c59eef8c7b448.html
9. 模拟下面这一段话,用同样的方法写家乡汕头的冬天。100-200左右(要快点!!很急!!!!!!!)
汕头,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在身边,可以轻易地看见海,令不少城市不可攀比。在这里,因为有了大海,无论春夏秋冬,马路都一片翠绿。最舒适的是冬季,每到冬天,许多城市都寒风呼啸,令人难受。但在汕头,气温非常舒适,微风轻拂着我们的脸颊,令人神清气爽。汕头真是一个好地方。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