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广东高考地理题库

广东高考地理题库

发布时间: 2021-03-12 05:15:44

1. 2010年广东省高考题选择题地理试题为何修建水库后下游的颗粒物变大

能看图就最好了,不过作为一名前地理生,我认为此题有争议。首先排除C和D两个答专案,C风化—侵蚀作用,因属为上游建坝,所以风化—侵蚀作用会减弱,而且此作用是削小颗粒,所以答案C错。而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上游建坝,所以导致河流颗粒被拦,可参考尼罗河大坝。依此题意看而且此作用与风马牛不相干,但有图更有说服力。再说有争议的是A和B两个人答案,首先要明确,侵蚀一搬运作用强调原来的细沙被冲走,粗沙保留着;搬运一堆积作用强调现在的粗沙沉下来,细沙随水走。

答案A和B能混淆视听,但我们可以发现A更符合此题,因为上游建坝,下游附近河床的侵蚀作用必定加强,因而使细沙被带走,粗沙留下。说实话,如果有图,很多都能很清晰的说明了。

因此,此题的答案是A。

2. 求2010年高考地理广东卷, 最好有答案。 不胜感激!

有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综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
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 改善局地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
解析:农区是指“耕作区”,水土流失一般不太严重;以“圈养”方式进行的农区畜牧业可以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为饲料,并为耕作业提供肥料故选B。

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来源:Ks5u.com]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甲地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4~10月为当地雨季(降水多,超过100m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冬冷夏凉,5~9月降水较多,应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选C.

3.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A. 冰雪融水增加 B. 冻土面积扩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发增加
解析:色林错湖面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上高山冰雪融水增加而导致水位上升。故选A. 冰雪融水增加

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解析:弯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所以A、B错,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内陆河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所以D错,故正确答案选C

读“2006年我国水费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5.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
解析: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数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大,故选C。

6.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
解析:由图可知,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小,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大,故选B。

7.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
因是

A. 侵蚀一搬运作用 B. 搬运一堆积作用
C. 风化一侵蚀作用 D. 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
解析:流水的搬运作用与流速有关,三峡大坝的建设,使三峡大坝下游流量稳定,搬运能力增强,从而减少了粒径较小的泥沙堆积,故选B

8. 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
C. 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 D. 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解析:光热条件好,无霜期长。同一海拔高度,纬度越高光热条件越差;同一纬度,海拔越低光热条件越好;同一山地,阳坡光热条件优于阴坡,故选D

9. 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 导致气候变暖 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 增加土壤肥力
解析:本题要重视沙尘暴的“降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降尘”会导致土地沙化。故选B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圈4),完成10~11题。
10.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
解析:观察图中箭头和数据,估算出净迁入伙迁出的数量,因此选D
11. 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解析:本题反映的是“逆城市化”现象,而不是“郊区城市化”现象。后者指郊区的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城市中心区人口不会大规模向外迁移。因此选C

40.(26分)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9)。
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图10)。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 洲和 洲。(4分)
解析:考查提取地图信息能力
答案:北美 欧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 ,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 。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 日 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10分)
解析:考查洋流流向和性质,区时换算,3S技术应用等.区时换算公式:所求纽约区时=北京时间-13(北京时间与纽约时间差:8+5)+720(航线时间)
答案:自西向东;暖流;7 8;GPS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总体呈 趋势。(4分)
解析:考查提取曲线资料信息能力及量化估算能力
答案:三 上升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02排放?(8分)
解析:注意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和减排,清洁能源.找准回答的理论依据即可持续发展下企业清洁生产,根据分值回答二三个要点,只有合理即可
(4)①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③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分)

4l.(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l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1)。
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12)。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6分)
解析:考查提取和估算统计图表资料信息能力和相关区域自然带自然地理知识
答案:草地 林地 温带草原带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5分)
解析:考查提取曲线统计图表信息并分析原因.考查城市化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等地理知识的调动能力
答案:增加 工业化与城市发展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4分)
解析:考查草原畜牧业区位布局主导因素和城市支柱工业
答案:原料 煤炭开采业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1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
解析:考查工业部门和工业集聚联系和产业链
答案:三类工业部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理由: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9分)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解析:考查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影响因素相关地理知识.可开放性组织答案
答案:①城市规划超前;②配套设施不足;③交通不便;④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6分)

3. 请问广东高考用什么练习册好

1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2.金考卷
3。题库

4. 谁有2015年六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地理,政治)的试卷和答案

猿题库有

5. 地理经典会考题有哪些广东省经常在地理会考中出的题会考中地理主要考哪些内容求个位大神帮帮我解答

基本考什么内容老师已经帮你复习好,不难的。若担心,就下载猿题库做题,里面应该有不版同年份不同省的权会考题目。提醒一下你,上年会考科科要拿到B或B以上大概分数是:地理85,生物:75。成绩太差就快点做题目!

6. 求高中地理区域地理高考题

专题八 区域地理三年高考题回顾
(2010年安徽卷)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图7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25~26题。
25.“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诸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26.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渭河平原是由于岩层发生断裂,地壳下沉形成的。第(2)题,西安古时河网密布,湖泊点点,一派河旁绿柳成荫,湖内荷香鱼跃的水乡泽国景象。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秦岭北坡森林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被西安人引以自豪的“八水绕长安”的美景也随之悄然消失。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7~28题。
27.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
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 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28.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
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A.森林锐减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解析:第(1)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可看出,该地为澳大利亚的西海岸。由此向北至上海,沿途均为偏南风,故货轮顺风航行;沿线主要经过西澳大利亚寒流、日本暖流,故货轮顺流航行。第(2)题,图示区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铁矿开采过程中极易造成土地沙漠化问题。
答案:(1)A (2)B
(2010年安徽卷)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10北太平洋沉积物种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31~32题。
3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32.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知,石英广泛存在于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不会自生,可推断石英并非在海底自生,而是来自别处。在远离大陆的大洋中,石英基本为风尘来源,在图中的纬度范围中,太平洋东岸主要是盛行西风,因此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最可能主要源自亚洲内陆荒漠地区。第(2)题,石英粉尘从亚洲内陆荒漠地区到达远离大陆的大洋中,能将他们带到海洋中的力量只能是风,从这些地区的盛行风来看,亚洲大陆冬季的西北季风能将这些物质带到太平洋中。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 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15分)
解析:(1)由图知,服装加工基地主要由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向安徽省转移。其内在原因可从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一是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发展服装加工业的优势逐渐丧失,生产成本提高,二是安徽具备承接、发展服装加工业的有利因素。由图,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安徽省向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其内在原因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教育等各种保障服务体系好,同时,安徽又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答案:(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与安徽相比,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
(2) 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13分)
解析:(2)新承接的产业将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产业转移将加快本省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会使本省外出人口减少,同时可能还会吸引其他地区人口迁入。
答案:(2)安徽省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的人口人数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安徽卷)
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
解析:该题以黄河三角洲为区域背景,综合考查了该区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整体性特征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第(1)题,读图例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地区陆地扩张方向及速度。黄河三角洲的泥沙来自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答案:⑴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解析:该题以黄河三角洲为区域背景,综合考查了该区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整体性特征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第(2)题,考查学生的审题及综合分析能力,黄土高原的气候灾害主要有干旱和暴雨洪涝,但干旱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因此题目应着重分析暴雨洪涝是如何加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答案:⑵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
解析:该题以黄河三角洲为区域背景,综合考查了该区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整体性特征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第(3)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对黄河三角洲和黄土高原地区均可做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如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
答案: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分析,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2009年安徽卷)图7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
30.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命题意图】:该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空间定位、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关联考点】: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水文特点的比较、洋流分布、气候分布。
【解题思路】:(29)读图,分析a地与其他地区的位置关系、沿岸洋流分布,尤其是纬度位置。纬度高、气温低,是其封冻期长的根本。B、c、d三地维度大致相当,要分析封冻期的长短还需考虑气候、洋流等因素;c点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d处于温带季风控制区、b地处大陆西侧的中高纬度海岸,受暖流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29.C 30.A
(2009年安徽卷)33.(30分)根据材料和图9,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8分)
【命题意图】:以罗布泊的消亡为背景材料,通过示意图呈现,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地势判读、整体性、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1)湖泊面积萎缩、湖岸向内收缩、新岸低、旧岸高。盆地地形。
【答案】:
(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
【命题意图】:以罗布泊的消亡为背景材料,通过示意图呈现,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地势判读、整体性、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2)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
【答案】:(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12分)
【命题意图】:以罗布泊的消亡为背景材料,通过示意图呈现,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地势判读、整体性、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3)仍然要以整体性的思想贯穿思考的始末,保护生态、合理开发利用。
【答案】: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009年安徽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命题意图】:区域地理命题的关键,首先在于考查区域定位,其次区域特征分析。
【关联考点】:河流的水文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地域差异比较。
【解题思路】:题干文字定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经纬网、等高线地图判读,定区域----东北地区;联系所学的区域特征----分析、归纳特征、原因、差异。
【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
【命题意图】:区域地理命题的关键,首先在于考查区域定位,其次区域特征分析。
【关联考点】:河流的水文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地域差异比较。
【解题思路】:题干文字定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经纬网、等高线地图判读,定区域----东北地区;联系所学的区域特征----分析、归纳特征、原因、差异。
【答案】:(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 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
【命题意图】:区域地理命题的关键,首先在于考查区域定位,其次区域特征分析。
【关联考点】:河流的水文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地域差异比较。
【解题思路】:题干文字定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经纬网、等高线地图判读,定区域----东北地区;联系所学的区域特征----分析、归纳特征、原因、差异。
【答案】:(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2008年全国Ⅰ卷)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做该题最好还是准确判断出区域所在地,便于准确推理后面题目。根据图中经度纬度和河流特点可以得出是非洲刚果盆地和刚果河流域。
河流流向有地形决定,水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在图中直接看不出流向,但可根据干支流关系(支流要汇入干流)可推断出流向,然后反推地形,另外图中给的500m等高线也可作为判断依据。
(1)9分所以答案可以是:盆地
从水系关系呈现众多支流向中心干流汇入,可以判断四周高,中间低;且图中500m等高线相对较闭合,内部登高线稀疏,地势较平坦,而四周较密集,坡度大,符合盆地地形特点。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本题较简单,只要稍微熟悉当地气候地形就可以做出。
答案是:河流流域主要分布于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上升气流控制,全年多雨,降水丰富;位于盆地,形成众多支流汇入干流,汇水面积大,汇水量大。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3本题难度一般,对当地环境熟悉的话一般能找到2到3点原因。
答案可能是:①植被:流域内为热带雨林,植被繁茂,水土流失较轻②地形:河流M点以上流经盆地地形区,内部平缓,河流中所带泥沙大部分在盆地内部即沉积,到河口泥沙少;③该河流流量大,而河口又位于盆地出口,地势落差较大,流速较急,泥沙容易被冲走而不是沉积。
(2008年全国Ⅰ卷)39.(60分)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1629年

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徙牧伏尔加河。

1632年

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

1644年

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制定《蒙古一卫拉特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

1644年

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克阵亡。

1645年

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游牧区域。此后十余年间,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形成。

1655年

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

1657年

土尔扈特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

1672年

俄国指令土尔扈特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

1696年

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噶尔丹。

1712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出访土尔扈特,途中为俄国所阻。

1714年

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

1731年

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

1756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

1765年

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

1770年

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

1771年

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剩6万余人。10月15日,渥巴锡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众记》两碑,以资纪念。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12分)
考到中亚及其周边(我过新疆天山地区),本区实在因其地理环境等特殊性,非常容易出题。所以经常考。关于这个民族的故事在前一段时间直到现在,电视还在热播《东归英雄传》,出试卷的人可能也看了这不电视剧,然后产生灵感的。
(1)12分
土尔扈特汗国从给的图中明显可以看出位于里海北岸,现在的俄罗斯南部,中亚哈萨克西北部;伊犁河谷地位于中亚东部,按位置伊犁河发源于我国新疆天山地区,谷地也能反映两侧是高山。问为什么水多,要么是降水,要么是河湖水(图中有伏尔加、乌拉尔等),地下水(地下水不是主要的)和高山的冰川冰雪融水(要有明显的大山脉或高原,如新疆天山)等等,抓住这个思路然后结合实际可以得出
答案: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伏尔加、乌拉尔等);距大西洋较近,且与大西洋间地形比较平缓,无高大山脉阻挡,大西洋水汽可以由西风带到当地形成较多的降水。
伊犁河谷地:深居内陆,北东南三面距海遥远又有山岭阻隔,但西侧向西到大西洋虽也较远,但无高大山地阻隔,西风带可以带来少量水汽,在天山西侧因地形抬升,形成一定的地形雨/山地降水;另外天山是高大山脉,可以为谷地形成高山冰川冰雪融水补给;本身位于河谷,还有河流水源供给。
(3)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
土尔扈特人回归过程中来自自然的威胁可以从材料中看到回归是从1月17日开始东归,从地图上还可以看出土尔扈特汗国本身和回归路径所处纬度均位于中高纬,冬季寒冷是一项,途经中亚内陆干旱区,缺水,多风沙。无水就无草(草的缺少,对游牧民族威胁大)无食物都是。但不需要回答地形等,因为地形只是障碍,而非威胁,何况也无高大山地或不稳定断层等。
所以总结答案可以是:寒冷(冻害)、缺水(干旱)、缺草料和食物、风沙等。

7. 广东高考试题库怎么找

我最近喜欢去明师题库找练习题,有答案又有详解,关于高考的题也挺多,随时用手机上wei.xin就能看很方便,搜一下“mstiku”关注就OK了。

8. 《高考题库》适合广东考生么 五三一些章节做完了 想保持题感

适合的。我们学校之前就订了高考题库,它比较针对高考。各地的高考题都有。

9. 2011年 广东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真题

2011年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天体属于卫星的是
A-火星 B.太阳 c.月球 D.金星
2.下列企业最应布局在居民区下风向地区的是
A.服装厂 B.饮料厂 c.手机装配厂 D.水泥厂
3.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扩散、干燥 B.辐合上升、湿润
c.下沉扩散、湿润 D.辐合上升、干燥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6.地面辐射
A.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逆辐射 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随温室效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D.属于短波辐射
7.下列城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新加坡
8.许多城市在近郊都有鲜奶厂,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市场
9.当地中海沿岸处于炎热干燥季节时,下列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广州昼短夜长
C.北京盛行偏北风 D.长江进入枯水期
10.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恒定性 D.周期性
11.下列自然灾害中,由外力作用推动的是
A.地震 B.海啸 C.火山爆发 D.干旱
12.许多海外华侨乐意回自己家乡投资建厂。下列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个人偏好 B.气候宜人 C.交通发达 D.资源丰富
13.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D.管道运输
14.图2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③表示的是

A.搬运作用
B.侵入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15.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的现象有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大阳高度角增大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D.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
16.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不具备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植被 B.岩石 C.气候 D.土壤
17.能够正确描述地球自转的是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自转的周期是1年
C.不同纬度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D.自转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18.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日常行为中不值得提倡的是
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自备购物袋购物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19.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20.决定一定区域内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民族构成 C.人口密度 D.城市化水平
21.9月10日我国教师节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2.城市内部商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气候类型 B.科技发展水平
c.居民受教育程度 D.市场和交通状况
23.图3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台风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聚落分布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山区聚落
A.呈带状分布在宽阔河谷地带 B.以团块状集中分布于山脊
c.呈放射状分布于陡坡 D.以同心圆状分布在山间峡谷
25.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B.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c.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D.乡村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26.对工业区位布局影响日益减弱的因素是
A.原料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 D.科技
27.一 -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迂回城市,是由于
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 B.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28.我国北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目的是
A.增加降水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日照时数 D.改善热量条件
29.下表为某地农民平均年收入构成情况,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C.混合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30.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有
A.青藏高原抬升 B.海平面上升 C.南极永久冰川面积扩大 D.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31.下列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是
A.有色冶金厂、制糖厂 B.啤酒厂、面包厂
C.服装加工厂、水泥厂 D.电子设备制造厂、火电厂
32.图4所示风带,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图4
A.① B.② C.③ D.④
33.下列地区的气候不受沿岸洋流影响的是
A.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 B.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
C.非洲热带荒漠气候 D.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
34.下列在同一区域集聚的各组工厂中,彼此之间在生产上完全没有产业链联系的是
A.钢铁厂、汽车厂、橡胶厂 B.面包厂、制伞厂、水泥厂
C.服装厂、机械厂、造船厂 D。塑料厂、织布厂、印染厂
35.假设某河流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北岸的侵蚀比南岸严重,而且在该区域一年中有两次
太阳直射,则该河流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A.20°S B.20°N C.30°S D.30°N
36.我国南方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比北方大,主要是考虑
A.热量差异 B.降水差异 C.文化差异 D.人口差异
37.大型物流企业的中转仓库一般位于
A.城市中心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近郊区
38.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定期休渔 B.竭泽而渔 C.毁林开荒 D.刀耕火种
39.在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进行
A.城市水域面积计算 B.工农业生产总值估算
C.商业网点选址分析 D.环境质量实时监测
40.下列河流中,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是
A.塔里木河 B.珠江 C.淮河 D.海河
4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木材产量 B.改善生态环境 C.确保薪炭林供应 D.提供就业机会
42.图5为台湾岛铁路分布示意图。影响台湾岛铁路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河流 C.气候 D.地形
43.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日照时数 B.海拔高度 C.年降水量 D.风速大小
44.下列行为中,能造成明显水体污染的是
A.蓄水发电 B.网箱养鱼 C.封山育林 D.南水北调
45.下列区域通常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旱区 B.自然带 C.气候带 D.行政区
46.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数量 C.科技 D.原料
47.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
图6是某地近地面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8~49题。

48.7—9日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B.温带反气旋 C.急行冷锋 D.准静止锋
49.该天气系统控制期间,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细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秋高气爽 D.艳阳高照
50. -艘货轮在大洋中航行,为了准确找到它,必须知道该货轮
A.排水量、体积 B.航向、航速
C.所处经度、纬度 D.所处海域风向、洋流流向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
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据此回答51~52题。
51.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杭州 B.广州 C.南昌 D.石家庄
5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
题突出。其污染物未源不包括
A.化肥农药残留物 B.生活污水 C.原油泄漏 D.工业废水
53.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将来可能会
A.一月份0°C等温线将整体向南推移
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海南岛的陆地面积将会比现在小
D.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图7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54—55题。
54.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砍伐 D.过度养殖
5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开垦陡坡,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填水域造耕地,扩大种植规模 D.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
观。据此回答56—58题。
56.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东方不夜城”
57.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58.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59.图8为城市某功能区工作日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此判断该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60.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南疆的棉花种植—热量
C.河西走廊的棉粮种植—水源
B.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市场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光照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O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61.某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将生产基地由广东迁往湖南,是因为湖南
A.气候适宜 B.水质优良 C.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 D.原材料丰富、廉价
62.我国西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原因是
A.位于中高纬度,光照充足 B.位于中低纬度,水热充足
C.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 D.人工栽种的外来树种多
6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下列防护
林与其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
C.沿海防护林—防止赤潮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消烟除尘
64.图9所示局地热力环流,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5.下列省区有大范围石质荒漠化现象的是
A.黑龙江省B.贵州省 C.云南省 D.江苏省
66.下列水域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的是
A.地下河 B.湖泊 C.山间溪流 D.河口
67.若要监测和分析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最快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电子通信
68.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沿岸湖泊面积萎缩,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A.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剧 B.长江上游枯水期流量减小
C.湖区地下水位上升 D.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69.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有
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70.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
A.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 B.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C.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 D.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

10. 寻求广东省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地理,政治,历史的各类试卷

2011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天体属于卫星的是
A-火星 B.太阳 c.月球 D.金星
答案:C
2.下列企业最应布局在居民区下风向地区的是
A.服装厂 B.饮料厂 c.手机装配厂 D.水泥厂
答案:D
3.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扩散、干燥 B.辐合上升、湿润
c.下沉扩散、湿润 D.辐合上升、干燥
答案:B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5.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答案:A
6.地面辐射
A.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逆辐射 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随温室效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D.属于短波辐射
答案:B
7.下列城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新加坡
答案:C
8.许多城市在近郊都有鲜奶厂,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市场
答案:D
9.当地中海沿岸处于炎热干燥季节时,下列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广州昼短夜长
C.北京盛行偏北风 D.长江进入枯水期
答案:A
10.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恒定性 D.周期性
答案:B
11.下列自然灾害中,由外力作用推动的是
A.地震 B.海啸 C.火山爆发 D.干旱
答案:D
12.许多海外华侨乐意回自己家乡投资建厂。下列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个人偏好 B.气候宜人 C.交通发达 D.资源丰富
答案:A
13.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D.管道运输
答案:D
14.图2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③表示的是

A.搬运作用
B.侵入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答案:C
15.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的现象有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大阳高度角增大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D.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
答案:C
16.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不具备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植被 B.岩石 C.气候 D.土壤
答案:B
17.能够正确描述地球自转的是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自转的周期是1年
C.不同纬度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D.自转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答案:D
18.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日常行为中不值得提倡的是
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自备购物袋购物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19.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答案:D
20.决定一定区域内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民族构成 C.人口密度 D.城市化水平
答案:A
21.9月10日我国教师节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答案:A
22.城市内部商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气候类型 B.科技发展水平
c.居民受教育程度 D.市场和交通状况
答案:D
23.图3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台风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24.聚落分布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山区聚落
A.呈带状分布在宽阔河谷地带 B.以团块状集中分布于山脊
c.呈放射状分布于陡坡 D.以同心圆状分布在山间峡谷
答案:A
25.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B.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c.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D.乡村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答案:B
26.对工业区位布局影响日益减弱的因素是
A.原料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 D.科技
答案:A
27. -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迂回城市,是由于
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 B.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答案:C
28.我国北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目的是
A.增加降水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日照时数 D.改善热量条件
答案:D
29.下表为某地农民平均年收入构成情况,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C.混合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C
30.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有
A.青藏高原抬升 B.海平面上升 C.南极永久冰川面积扩大 D.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答案:B
31.下列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是
A.有色冶金厂、制糖厂 B.啤酒厂、面包厂
C.服装加工厂、水泥厂 D.电子设备制造厂、火电厂
答案:B
32.图4所示风带,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图4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33.下列地区的气候不受沿岸洋流影响的是
A.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 B.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
C.非洲热带荒漠气候 D.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A
34.下列在同一区域集聚的各组工厂中,彼此之间在生产上完全没有产业链联系的是
A.钢铁厂、汽车厂、橡胶厂 B.面包厂、制伞厂、水泥厂
C.服装厂、机械厂、造船厂 D。塑料厂、织布厂、印染厂
答案:B
35.假设某河流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北岸的侵蚀比南岸严重,而且在该区域一年中有两次
太阳直射,则该河流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A.20°S B.20°N C.30°S D.30°N
答案:A
36.我国南方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比北方大,主要是考虑
A.热量差异 B.降水差异 C.文化差异 D.人口差异
答案:B
37.大型物流企业的中转仓库一般位于
A.城市中心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近郊区
答案:D
38.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定期休渔 B.竭泽而渔 C.毁林开荒 D.刀耕火种
答案:A
39.在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进行
A.城市水域面积计算 B.工农业生产总值估算
C.商业网点选址分析 D.环境质量实时监测
答案:C
40.下列河流中,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是
A.塔里木河 B.珠江 C.淮河 D.海河
答案:A
4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木材产量 B.改善生态环境 C.确保薪炭林供应 D.提供就业机会
答案:B
42.图5为台湾岛铁路分布示意图。影响台湾岛铁路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河流 C.气候 D.地形
答案:D
43.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日照时数 B.海拔高度 C.年降水量 D.风速大小
答案:C
44.下列行为中,能造成明显水体污染的是
A.蓄水发电 B.网箱养鱼 C.封山育林 D.南水北调
答案:B
45.下列区域通常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旱区 B.自然带 C.气候带 D.行政区
答案:D
46.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数量 C.科技 D.原料
答案:C
47.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
答案:B
图6是某地近地面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8~49题。
 
 
48.7—9日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B.温带反气旋 C.急行冷锋 D.准静止锋
答案:A
49.该天气系统控制期间,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细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秋高气爽 D.艳阳高照
答案:B
50. -艘货轮在大洋中航行,为了准确找到它,必须知道该货轮
A.排水量、体积 B.航向、航速
C.所处经度、纬度 D.所处海域风向、洋流流向
答案:C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
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据此回答51~52题。
51.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杭州 B.广州 C.南昌 D.石家庄
答案:D
5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
题突出。其污染物未源不包括
A.化肥农药残留物 B.生活污水 C.原油泄漏 D.工业废水
答案:C
53.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将来可能会
A.一月份0°C等温线将整体向南推移
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海南岛的陆地面积将会比现在小
D.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答案:C
图7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54—55题。

54.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砍伐 D.过度养殖
答案:A
5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开垦陡坡,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填水域造耕地,扩大种植规模 D.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答案:D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
观。据此回答56—58题。
56.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东方不夜城”
答案:B
57.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D
58.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答案:B
59.图8为城市某功能区工作日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此判断该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答案:B
60.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南疆的棉花种植—热量
C.河西走廊的棉粮种植—水源
B.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市场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光照
答案:C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O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61.某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将生产基地由广东迁往湖南,是因为湖南
A.气候适宜 B.水质优良 C.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 D.原材料丰富、廉价
答案:CD
62.我国西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原因是
A.位于中高纬度,光照充足 B.位于中低纬度,水热充足
C.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 D.人工栽种的外来树种多
答案:BD
6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下列防护
林与其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
C.沿海防护林—防止赤潮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消烟除尘
答案:AB
64.图9所示局地热力环流,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答案:AC
65.下列省区有大范围石质荒漠化现象的是
A.黑龙江省B.贵州省 C.云南省 D.江苏省
答案:BC
66.下列水域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的是
A.地下河 B.湖泊 C.山间溪流 D.河口
答案:BD
67.若要监测和分析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最快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电子通信
答案:AB
68.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沿岸湖泊面积萎缩,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A.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剧 B.长江上游枯水期流量减小
C.湖区地下水位上升 D.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AD
69.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有
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答案:AC
70.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
A.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 B.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C.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 D.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
答案:BD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