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石漠化

高中地理石漠化

发布时间: 2021-03-10 17:25:18

A. 高中地理总知识点

可以参考我上传的网络文库里的地理基础教材。画线部分是考试重点。
自然地理(大气,水文,地形,土壤,植被)(重点把握气候分析因素,水文地形分析)
大气:(自然地理重点难点,把握分析因素等)
1,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气温降水特征:总量,季节分配,空间分布。
气候分析因素:大范围(纬度,季风,风带气压带),小范围(地形,洋流,人为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纬度(纬度低气温高,0°附近多热带雨林气候,南北回归线到30°大陆西岸多热带沙漠气候,30°-40°大陆西岸多地中海气候,40°-60°大陆西岸多温带海洋气候),大气环流(低压带,西风带多降雨),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陆(距海近多降水,距海远降水少),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下垫面(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水源地绿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于裸地),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年较差日较差比云雨少的地方小),人类活动(热岛效应,不合理利用导致沙化等).
2,太阳辐射与气温,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地势高低,天气状况,空气密度。气温,日变化大陆性>海洋性,平原>山峰,晴天>阴天,最低温日出前后,最高温14点左右;年变化大陆性>海洋性,高纬度>低纬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太阳高度角小且日照时间短)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类型:地形雨(迎风坡),对流雨(赤道或午后),锋面雨(冷暖锋交汇),台风雨。雪线高度:温度(雪线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降低,同一山地阳坡高阴坡低),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反比,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地表起伏(平坦缓坡雪线易遭风吹而抬高,陡坡往往发生雪线而使雪线下降)。
3,①热力环流,气压高低指同一平面,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影响气压的因素(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气流上升导致气压较低,气流下沉导致气压较高).
应用于海陆风(冬夏,夜昼),山谷风(夜山风,昼谷风),城市风。
②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印度洋环流流向,印度西南澳大利亚西北冬夏风向变化。
副极地副热带是动力原因,极地高压赤道低压热力原因,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副热带高压带与赤道低压带是无风带。
③常见天气系统,冷暖锋:判断理由(高低压中心,冷气团有无后退,月份,图标,看雨区范围及位置,看坡度),天气变化(气温,气压,降水,风力风向)
冷锋,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春暖多晴,春雨一场暖一场;准静止锋,6月初江淮梅雨,昆明冻雨云南晴朗温暖,天山冬季暴雨雪。
低压,夏秋季台风;高压夏季长江伏旱,秋季北方秋高气爽,冬季北方干冷。
4,气候类型判读①根据气温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温度带(最冷月>15°热带,最冷月0-15°亚热带或者温带海洋性,最冷月-15°-0温带,最热月<15°寒带。③确定具体气候类型:多雨型年>2000热雨,年>700温海;夏雨型年>1500热季,年750-1000亚热季,年500-800温季;冬雨型年300-1000地中海,少雨型<250热沙,温大陆,极地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只分布于北半球:热季,温季,亚寒带大陆性,苔原;只在大陆东岸:热季,亚热季,温季;只在大陆西岸:热沙,地中海,温海;受单一气压带影响:热雨,热沙,冰原;受单一风带:温海;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草,地中海,热季,亚热季,温季。
独特性: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巴西高原东南,中美洲东北形成热雨(迎风坡地形抬升与暖流影响);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热草(海拔高,气温低形不成对流雨);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安第斯山阻挡西风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西海岸阿塔卡玛,索马里热沙主要因为寒流影响,中亚及我国西北因深居内陆,撒哈拉澳大利亚西亚因副高,信风带形成热沙。
7, 补充:气候与生活:街道方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便于采光),北方降水少屋脊线平缓南方陡,大陆性气候越强墙壁越厚。交通建设要考虑暴雨泥石流强度,云雾等。低温时农业采取间作套种,塑料大棚,立体农业等。树桩年轮越疏代表这年份气温降水越丰富。树冠延伸方向代表风向。春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8, 补充:中国雨季4,5月份华南雨季,6月长江雨季(6月初梅雨,6月中下旬伏旱),7,8月份华北东北雨季,9月南撤至长江以南,10月份消失。夏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来得晚退得早,南涝北旱(我国锋面雨带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
9, 补充:风压定律:高空,在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平行于等压线,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方,低压在左方,南半球反之.近地面,若考虑摩擦力作用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斜穿等压线,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反之.等压线疏密一致时,风速在近地面受摩擦力影响,风速小,高空摩擦力小或者没有摩擦力,风速大.
8, 补充:气象灾害,①全球变暖,影响使海平面上升,使干旱洪涝更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导致生态系统调整,改变农作物制度,改变水循环。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全球合作,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②逆温,海拔上升气温下降幅度小于0.6°C或气温升高,往往出现在地面气温较低时,因地面辐射冷却,空气平流,空气下沉,锋面活动。影响,光化学污染,污染不易扩散。③暴雨,日降水50mm以上。措施,监测预警,应急撤离计划,防洪保险,修堤坝,整治河道,修水库,分洪区,洪泛区管理。④干旱,措施,改善农林牧农业结构,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营造防护林。⑤酸雨(多发于冬季,因冬季烧煤取暖),危害,河湖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腐蚀建筑危及人体。措施,减少人为硫氮氧化物排放,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料技术,植树造林。
8, 补充: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影响陆地等温线分布主要因素:纬度位置(纬度低气温高,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海陆分布(夏季内陆增温快,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等温线大致与海岸平行),地形起伏(地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凸出,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洋流性质(暖流影响气温高,等温线弯曲程度略有不同),下垫面(水面比热容大,植被其次,裸地比热容小),其他(比如热岛效应).
9, 补充:对流雨强度大,伴有雷电暴风,多出现在赤道地区,其他地区夏季午后,锋面雨多出现在温带地区,台风雨多出现在副热带海域西部的夏秋季节.
水文:(自然地理重点,河流,洋流,水资源)
1, 河流:①水文特征:含沙量(取决于植被覆盖率),水位变化(取决于补给类型及水利工程及湖泊调节),东北春汛夏汛,澳大利亚东南冬汛夏汛),流量(取决于降水及流域面积),水能(取决于落差,流速,冰期,凌汛(低纬流向高纬,高纬河段结冰,即中国东北及黄河两段),补给类型,内外流河。②水系特征:流程,流向,支流,流域,弯曲平直度,河床平整度(落差),水系形状。③河流开发方向:中上游淡水供给,发电,旅游,中下游淡水养殖,航运。④水能开发条件:水文条件(流量大,流速快,汇水面积大,多峡谷地貌狭窄河段)地质条件(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经济条件(资本,技术,市场,交通,考虑是否需要移民减少移民)。⑤河流航运价值:自然(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流量大水深,宽阔平直)人文(资源众多,经济发达,人物流量大,合理布局交通网,连通四方)。⑥河流补给类型:湿润地区雨水补给,夏汛或冬汛;高纬地区雪水融水,春汛;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山冰雪融水,夏汛;地下水则在全球普遍,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地上悬河都只存在河水补给地下水。⑦河流地貌与聚落:高原地区河流V形河谷,聚落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河漫滩平原;山区山前洪积扇冲积扇两岸河漫滩平原,聚落呈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江河流两岸;平原沿河或沿海岸分布。
河流洪涝灾害成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含沙量大;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河流河流的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 洋流:①海水盐度由副高向两侧递减,波罗的海最低(淡水注入,降水多蒸发少,封闭海湾),红海最高。影响盐度因素(气候降水蒸发,洋流暖流高寒流低,淡水注入,封闭度,结冰高融冰低,60°N比60°S低因为60°N陆地淡水注入多。②盐场:降水少蒸发大,日照时间长,多风;平坦广阔海滩,淤泥质沙滩。③渔场:寒暖流交汇或者上升流将营养盐带到表层,大陆架地区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河流注入带来丰富营养盐,海水温度适宜,海岸线曲折多港湾。④港口:水域条件(港阔水深,不冻不淤,封闭海湾),筑港条件(地质地形,坡度适当),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交通便利),政策条件。⑤赤潮:5-10月温暖,洋流缓慢,封闭海湾,营养盐丰富。危害水产养殖业和捕捞业,损害海洋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旅游业。⑥洋流判断:根据等温线确定南北半球,高高低低。⑦洋流对环境的影响:水热平衡,对气候(热沙,热雨,温海),海洋生物(渔场),海运(顺逆流),海港(摩尔曼斯克不冻港),环境(加快净化,扩大污染)。⑧洋流流向:直布罗陀海峡表层大西洋→地中海,底层地中海→大西洋;曼德海峡表层印度洋→红海,底层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夏季印度洋→南海,冬季南海→印度洋;卡特加特海峡海水由波罗的海→北海。
3, 缺水原因:降水少,蒸发大,季节分配不均;地表径流流量小;人口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利用率低,污染和浪费严重。
水资源合理利用(解决缺水问题),开源(人工降雨,海水淡化,开发地下水,修水库,跨区域调水),节流(宣传教育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治理污染,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进行水价调节)。
水库作用: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利于发展旅游业,防洪作用,发电价值,灌溉功能,提高航运价值。
4, 补充:潜水(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埋藏浅,水位受气候影响大,易受污染过度使用会导致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沿海海水倒灌,地面下陷,灌溉不当地下水上升易盐碱化,承压水(两个隔水层之间)水量稳定,不易受污染水质好,过度使用或者污染则恢复困难。陆地水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补充更新,海上循环规模最大但是不能补给陆地水体.海洋中纬度平均降水远小于蒸发,呈负值,高纬地区蒸发很少,呈正值,陆地各地平均降水大于蒸发,呈正值.
5, 补充:中纬地区表层洋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呈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中高纬海区呈气旋型大洋环流.厄尔尼诺现象是圣诞前后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异常升温,暴雨洪涝,太平洋西部异常低温,多旱灾森林大火.拉尼娜相反,发生时我国夏季风增强,北方多降水,台风增多.
6, 补充:重要的海峡运河,台湾海峡,朝鲜海峡,马六甲,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7, 补充:海洋资源,矿产,生物,化学,能源,空间资源.海水性质包括盐度和温度.
地形(土壤,植被):(了解地形分析)
1, 地形地势特征:地形类型(及集中分布),地势(高低趋势),地表状况,地貌,平均海拔,海岸线。
地形形成:内力(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火山断层褶皱);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褶皱:背斜(中间老两边新,岩层上拱,储油储气,打隧道,易侵蚀成谷地);向斜(中间新两边老,地下水,储煤铁,易建大坝,因岩性坚硬易成山)。
断层:一侧上升如华山,庐山,泰山,一侧下降如汾河渭河谷地;大断层如东非大裂谷。
流水作用:①侵蚀,形成V形谷,红色沙漠,石漠化。②溶蚀作用,形成漏斗,暗河,溶洞,石林,峰林如桂林,路南石林,云贵喀斯特地貌。③搬运作用,泥沙俱下。④沉积作用,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土壤深厚肥沃不旱不涝,属高产田;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但易涝易旱;入海口海滨地区多呈三角形,河网稠密,易盐碱化,堆积作用,海水顶托作用)。
风力作用:①侵蚀,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城堡,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搬运,飞沙走石。③堆积,沙丘,黄土高原(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冰川作用:①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如五大湖,芬兰,挪威峡湾。
2, 地形判断:根据水系,向心状水系为盆地,辐射状水系为山顶;等温线,闭合,中心低为山顶,中心高为盆地。
3, 补充:地形与生活:与聚落,北方平原多组团式,南方丘陵为分散疏松式;与交通,在山区则多选择和缓地带如河谷,山间盆地,线路短且要穿过尽量多的居民点,少占农田;与航天,航天发射基地,低纬高海拔,多晴天,交通便利,返回基地,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无大河大湖。
4, 自然带发育,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多;垂直自然带阳坡高阴坡低;阳坡自然带数多于阴坡;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加而分布高度降低。
5, 补充:植物与环境:酸性土壤,铁芒萁,马尾松,杉木,油茶,茶树,油桐,漆树,毛竹,樟树;碱性土壤,碱蓬;湿性环境,芦苇,叶片大柔嫩根系不发达;干旱环境,骆驼刺,叶小有蜡质,成针状叶,根系发达;SO2污染,矮牵牛花叶出现斑点;树桩年轮疏说明降水大且向阳温度高;旗状树冠延伸方向代表风向。
6, 补充:开发喀斯特地貌地区注意,发展农业注意保护水源合理利用地下水,开采矿产修道路时认真勘探防止坍塌,兴修水利拦水建坝防止渗漏,开发旅游资源时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和破坏溶洞植被.
人文地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重点把握工业农业区位分析理论)
人口:(注意选择题题型)
1,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过渡型(出生率大量减少),现代型(低低低);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经济发达,良好的福利,受教育水平高),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经济落后,福利差,养儿防老)。
人口年龄结构:65岁以上大于7﹪或老年人大于10﹪为老龄化,老年人少于4﹪或者少儿超过40﹪则为过渡型。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为过渡型,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
人口问题:过度增长(发展中国家,需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老龄化(发达国家,需推迟退休,吸纳移民,鼓励生育),人口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合理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相协调)。
2, 人口数量变化:包括自然增长或人口迁移,人口自然增长决定人口变动,人口机械增长由人口迁移引起,对全球总人口并无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资源,科技,人口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我国人口线:腾冲-黑河一线,苏鲁豫台是人口密集区。
3, 人口迁移原因:①自然(气候,水源,土壤,矿产),②人文(就业,收入,教育,医疗,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转移)。
人口迁移方向:①二战前,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未开发,如欧非→美洲,中日印→东南亚,美洲;二战后,发展中→发达,如亚非拉→北美,西欧或石油产区;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②中国,乡村→城市,内陆→沿海。③美国,东北→南部,西部(因为南部西部地区为阳光地带,环境优美)。
人口迁移影响:①对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城市管理难度。②对迁出地,加强联系,发展经济,缓解人地矛盾,开发土地资源,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4, 补充:影响人口出生率(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社会风气),死亡率(自然灾害,恶劣气候,疾病,医疗).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墨西哥.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省份:江苏,山东,河南,台湾,京津沪.人口稀疏省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城市:(注意城市化问题及应对及城市合理规划)
1, 城市化特点:①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80%),发展均衡,逆城市化。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不均衡,水平低(40%),速度快。
城市化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失业增加,社会治安差;措施:合理规划,布置绿化带,建设新城区,拓展交通,新建商品房,搞好社会治安。
城市化意义:利于人口转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推进科技进步信息化,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2, 城市合理规划:①城市总体布局形态(山区或河流分散疏松式,平原集中组团式),②功能区合理布置(便利的交通,留有发展余地,保护历史名城;合理安排工业区: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有绿化带,向市外移动,沿交通干线分布;住宅区:用地达,高级低级分化;商业区:位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下层多为零售,上层为办公,建筑高大稠密,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
农业:(人文地理重点,把握农业区位分析模块)
1, 农业区位:①自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②人文,技术,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工业基础。
限制性因素:低温(高纬地区,高海拔地区,需温室大棚,耐寒作物,地膜覆盖,增大水体面积),干旱(干旱半干旱地区,需滴灌,耐旱作物),盐碱化(黄淮海及低洼沿海,需合理排灌),肥力低(红壤地区,需种绿肥),地形限制(山区,需发展梯田)。
气候:橡胶高温多雨,水稻雨热同期,小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棉花光热充足,玉米生长期长,甘蔗高温多雨,甜菜温凉,苹果梨暖温带。土壤:茶,柑橘,油菜,杉树,铁芒萁酸性土壤;甜菜,沙棘,枸杞,碱蓬碱性土壤。
2, 粗放农业(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产量),集约农业(投入更多资本,技术,劳动力来提高产量)。
农业地域类型:①季风水田农业,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区位,气候,劳动力,人们喜好;生产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规模。②大牧场放牧业,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区位,草场丰富,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措施,改善交通,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饲料。③商品谷物农业,分布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区位,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地广人稀,工业先进,科技发达;特点,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化,农业一体化;问题,成本高,能耗大。④混合农业,分布于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区位,自然条件好,地广人稀,政策支持,技术先进,市场广大;特点,良性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灵活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⑤种植园农业,分布于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区位,高温多雨,海运便利;特点,单一的经济作物,大规模密集农场;措施,加强自主性,减少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依赖。⑥乳畜业(奶牛黑白相间,肉牛单一颜色),分布于北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大城市周围;区位,市场,饲料,交通,科技,水源,政策。
3, 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原则(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措施(农林牧副渔,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工业:(人文地理重点,把握工业区位分析模块)
1, 工业区位:地理位置,资源(土地,水源,气候),农业基础,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政策,工业基础,管理,资本,社会协作,环境,军事因素及个人偏好。
按主导区位因素划分,原料导向型(制糖厂,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市场导向型(啤酒,家具,瓶装饮料厂,印刷厂),动力导向型(冶金,炼铝),劳动力导向型(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制伞),技术(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市场,劳动力素质,通信网络影响上升,交通原料影响下降。
2, 工厂选址:环境因素(大气污染工厂建在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盛行风垂直郊外;水污染工厂建在河流下游或者远离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工厂建在远离农田和居民区)。(合理布置绿化带)。经济因素(交通,市场,原料,劳动力)。社会因素(国防,民族团结,为城市发展留有余地,保护老城区)。
3, 工业聚集:加强信息交流协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工业分散:发挥各地优势区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工业发展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业,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链;自主创新,创自主品牌,增加核心竞争力,增加附加值;加强管理,加强分工协作。
5,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①传统工业区,分布于德国鲁尔,中国辽中南,美国东北,英国中部;特点,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铁机械化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区位,资源,水源,交通,市场;问题,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堵;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因地制宜开发各地资源;拓展交通;发展科教;加强规划,美化环境。②新兴工业区,分布于意大利东北和中部,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日本九州岛,筑波,英国苏格兰,德国慕尼黑,台湾新竹科技园。意大利(区位,无传统工业基础,廉价劳动力,发达银行信贷,经济高度开放,政府支持;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低,工业分散在小城镇;措施,专业分工协作,形成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美国(区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创新文化,高等院校,便捷交通,军事订货;特点,从业人员水平高,发展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问题,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高;措施,把工厂迁移至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区建厂)。
交通:(了解交通选择及选址)
1, 交通方式的选择:水路(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连续性差,成本低,多运输大宗远程货物),铁路(运量较大,运价较低,运速较快,灵活性差但连续性好,所需投资大,常用于远程量大的货物),公路(运量较小,远程运价教高,运速较慢,灵活性连续性好,用于短途鲜货运输),航空(运量小,运价高,运速快,灵活性连续性差,投资大,用于贵重急需量小货物),管道(损耗小,平衡安全,管理方便,灵活性差,连续性好,成本大,用于流体的运输)。
2, 交通发展条件评价:①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资源条件),②经济社会条件,科学技术条件,③区位条件(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战略地位)。发展交通的作用:社会(保障国家统一与安全,提高综合国力,完善交通网),经济(促进科技文化交流,加强工农城乡联系,加快区域开发资源利用,促进生产规模市场扩大)。
3, 交通点的选址条件:港口(水域条件:不冻不淤,港阔水深,封闭海湾;陆域条件:平坦开阔,筑港条件好;社会经济条件:广阔腹地,交通发达,完善的配套设施,高效的运作机制)。航空港(平坦开阔,坡度适当,地质良好,少暴风狂风,能见度好,与城市有一定距离且有交通干线连接,人物流量大,科技雄厚)。
人地关系:(了解世界重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1, 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表现①资源短缺,②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音,放射性,海洋),③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盐碱化,湿地破坏,石漠化,臭氧层破坏)。

B. 减少石漠化的措施高中地理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

石漠化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防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防治石漠化须多管齐下。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C. 高中地理 要解析 国土资源部2012年4月28日发布全国土地石漠化报告

1.B

2.A
分析:
1.云贵高原主要是石灰岩底,石灰岩是海相沉积岩。地质历史是汪洋大海,海底矿物质的不断沉积形成石灰岩,后地壳上升隆起形成高原,由于气候湿热,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选B正确。
2.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降水,且集中在夏季,湿热的环境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解;受流水侵蚀的作用强,土层薄,水土易流失;加之不合理的农业活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更大面积的石漠化。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成因及石漠化问题。

D. 我国西南地区形成石质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

自然原因:风力大,植被稀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森林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乱占耕地,围湖造田。

石漠化具有区域性、渐发性、潜发性、生态破坏性、难恢复性等特征。植被退化过程是土地石漠化过程中最为直观的先导过程,由此可造成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

(4)高中地理石漠化扩展阅读

石漠化治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科委组织的全国性岩溶攻关,选择广西都安、贵州普定、湖南洛塔、山西娘子关四个典型区为试点进行岩溶石山地改造,取得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完成了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普查。

90年代,中科院两次提出推进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建议,在西南喀斯特地区许多点上开展了岩溶石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多种治理模式。

如实施水源、土地、生态整体战略,在不同岩溶环境类型区建立石漠化治理典型示范试验区;以岩溶峰洼丛地区为代表的湖南龙山洛塔乡模式,实现了资源、生态与人口、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E. 高中地理题,关于滑坡,常识

滑坡不是洪流,所抄以A不正确;滑坡频繁原因有很多,地质灾害增多,地震,石漠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所以题目中有“是......原因”,需要注意是不是以偏概全,所以C不正确;滑坡可分为自然滑坡和灾害性滑坡,滑坡不一定是自然灾害,但可能是地质地貌的一种变化方式,只有产生破坏和损失时才算作灾害,自然灾害造成滑坡要比人类工程造成的滑坡多得多,程度大得多,所以说是主要原因不正确。B为滑坡的定义,正确。

F.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

▲环境可持续发展
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
1、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 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 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
1. 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3.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2)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
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固体废物减量化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
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
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
②燃煤 ③机动车尾气
④建筑工地扬尘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
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
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③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
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 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
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我国酸雨80年代出现在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怎样防治酸雨
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 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 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
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淡水资源短缺:
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世界主要分布在中东与非洲。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
1、原因:
自然原因: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 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
②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 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 大、美国、印尼、中国
人为原因:③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长快
2、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国家,试分析其原因
①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 ②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
①制约经济发展②影响粮食生产安全③损害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
▲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⑵我国不同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
原因:水污染严重
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
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西北地区: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
3、长江以北地区人多,地多,水少,水土资源不匹配,水资源最紧张,缺水问题最突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
⑥人工降雨
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海水淡化――――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
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调整产业结构

▲耕地日渐减少
1、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
②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
③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2、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
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
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
3、我国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
6、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
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土地退化的防治

▲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
1、石漠化: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
人为: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
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中不注意环保
④人地矛盾突出
江南丘陵:红色荒漠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③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
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
3、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
外力作用------风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出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
①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
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
③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电能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
▲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的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
2、煤带:世界---------欧亚大陆煤带: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南半球的煤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最多,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3、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主要油田分布区

世界

东半球

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尼

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西半球

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中国

东部

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

西部

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4、思考:你认为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西气东输是21世纪初中国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协调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水能资源前五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水电比重最大国家:挪威,巴西
生态环境保护
▲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森林破坏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
原始森林:①亚寒带针叶林:存在于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②热带雨林:存在于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东南亚等洲
▲森林的生态价值:①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噪声,吸烟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④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⑤保护农田⑥美化环境
※▲明确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6、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
▲7、森林破坏的原因: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森林火灾
▲3、我国森林保护有哪些措施
①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②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③计划采伐,采育结合④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⑤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

▲草地概念区分:
(1)草原——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
(2)草场: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3)草坪: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4)草甸:湿润条件下发育的多年生草本植被
(5)草地是一种泛指,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
▲2、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⑴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③鼠害,虫害严重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④滥捕滥猎野生动物⑤人工管理少⑥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⑵治理措施: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③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④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⑤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⑥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湿地的生态价值------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冻土广布,阻碍地表水下渗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④河流泛滥);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哪三江?),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时间漫长):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
人为原因(时间短暂):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该向,导致水量减少
▲我国湖泊面积减少
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产生的影响:调温、减少洪水、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往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
案例: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
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②饮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
中亚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②饮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
中国西部湿地比较少的原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
▲保护湿地措施
①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④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热带雨林和珊瑚礁
人类社会不同时期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早期---狩猎和采集;现在---污染和破坏生态
▲保护生物多样性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建动物园,植物园③离体保护,建基因库,种子库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1、图4.16
地区名称

自然背景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

认为

大兴安岭西侧

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
旱草原区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风蚀)、草地退化

半干旱草原地区,
降水少

过垦,过牧,过樵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西北干旱半
干旱荒漠
绿洲区

草地退化,土壤侵蚀

降水少

过度樵采,过垦,

黄淮海平原区

暖温带半
湿润黄淮海
平原区






风蚀,次生盐碱化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春旱严重,
蒸发旺盛,多大风,地势低洼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不合理灌溉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

南方亚热
带丘陵区

水土流失

亚热带丘陵,降水 丰富, 河流发育
侵蚀强烈

毁林开荒,过度樵柴,陡坡开荒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
高原

西南横断山区,
云贵高原
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

土壤侵蚀(水土流 失),森林破坏,
物种灭绝,
生物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
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坡度陡峻,
土层浅薄,降水丰富

毁林开荒,过度樵柴,陡坡开荒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高
寒地区

土壤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
草地退化

高寒地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活动的影响

▲6、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属半干旱干旱草原区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属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边缘地区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
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属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a)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b)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c)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d)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e)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G. 高一地理:为何贵州山区出现了石漠化

贵州全省石漠化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将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许多地方不得不考虑“生态移民”,类似贵州省的麻山地区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据调查统计,贵州全省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由于生态恶化已不具备生存条件而需要移民搬迁的还有约45万人,目前正采取措施逐步进行移民搬迁。 贵州省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3592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0.39%。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22733平方公里,中度石漠化面积10518平方公里,强度石漠化面积2669平方公里。另外,尚有43714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潜在石漠化趋势。从石漠化在县级行政单元的分布来看,除赤水、榕江、从江、雷山、剑河5县(市)无明显石漠化外,其余都有明显的石漠化现象。从空间分布看,石漠化土地多集中分布在喀斯特发育的南部和西部,以六盘水、黔西南、黔南、安顺、毕节所占面积最多,呈现出南部重北部轻,西部重东部轻的特点。以县级行政单元分,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40%以上的有9个县,小于10%的17个县,其余均在10%--40%之间。在贵州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20%以上的有30个县,而且凡是石漠化严重的地方,都是贵州最为贫困的地方。 至2005年底我国的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2.96万平方公里,占(监测区)岩溶面积的28.7%。

H. 【高中地理】石漠化和红色荒漠化有区别吗

红色荒漠造成原因
1.由于人多地少,过度开发,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并在不少地区严重退化,形成“红色荒漠化”。
2.南方山区丘陵 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
3.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红色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区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红壤裸露

石质荒漠化土地

石质荒漠化土地(简称石漠化土地),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的影响,森林植被反复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水蚀作用:即被水侵蚀了土地.

形成的人为原因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 。
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我国丘陵山区,“红色荒漠”的形成是水土流失的结果,其自然原因从外力作用看应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所致。

红色荒漠的词义:红色荒漠是指再我国南方红土地区的荒漠化,放眼望去一片红

红色荒漠实例:红色的荒山秃岭曾经山清水秀,而今地上河现象竟在这里出现。
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公里,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汀江流过县城。离县城22公里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阴、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I. 石漠化(地理)

代表地:卡斯特地貌区!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及其发育的内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容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相关的沙漠化,盐碱化,荒漠化!

J. 【高中地理】什么叫生态环境脆弱做题时怎么判断这个地方是不是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概念有很多种,也不统一(随便查点期刊文章看看就明白了)。有人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概念做了总结,认为目前存在3种理解和认识:
第1种是以自然属性或生态方面的变化类型和程度来定义的,认为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性自调节的“阀值”并由此导致反馈机制的破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变化,从而失去恢复能力的生态环境,称为“脆弱生态环境”。
第2种理解属自然(地学)一(狭义)人文理解,认为当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影响当前或近期人类的生存和自然资源利用时称为“脆弱生态环境”。这种理解把人地关系系统视为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系统,从中去探求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和人文条件的变化及其后果。
第3种理解,属广义的人文理解的范畴。它认为当生态环境退化超过了在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和发展的水平时,称为脆弱生态环境,也就是在保持和增大人类利用环境的程度和规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改革和调整,也可以靠外来资源和向外输出来缓解环境退化和资源耗竭。

最明显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和结果就是土地退化,脆弱生态环境的出现,可以说都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比如,土地荒漠化,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森林植被减少,这些结果都跟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关。你还记得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吧,原因可以从中得到揭示,也直接导致我们国家从此后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再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西南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等,都是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