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中考地理黄河长江综合

中考地理黄河长江综合

发布时间: 2021-03-10 13:13:22

1. 初中地理会考中国省级行政区示意图,长江示意图,黄河示意图,全面一点,谢谢了~~~~~~

黄河示意图

谢谢采纳O(∩_∩)O~

2.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的知识

1
水土流失。地上河。堵塞。
2
由于中游水土严重,水力把沙土运到下游,在河面变宽水回流变缓情况下答,沙土沉积,逐渐堆高,堤坝也相应加高从而形成。
3
中游是农业区,工业区,用水量大,而且黄河在半干旱区,蒸发大,降水少。
4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种树植草。治沙。
希望能帮到你吧~

3. 黄河长江的地理知识

黄河:
1.上中来下游的分界点:
2.水电站自、水利枢纽;
3.中游的水土流失(原因,措施);
4.下游的“地上河”(原因,措施);
5.支流:
长江:
1.支流;
2.洪涝灾害;
3.荆江的治理;
4.沿江经济;
5.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6.上游的水能资源

4. 长江,黄河(初二地理内容)

长江: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
黄河:
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
注入渤海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流经主要地形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海河平原

5. 初二地理上的 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的知识点

黄河
上游:荒漠化 凌汛 原因:气候干旱 草地退化 受纬度位置影响 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版冻 河水挟冰块而权下 水势凶猛 导致水位猛涨 可采取措施:多植树造林等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人为 自然原因(如果有书,见p49第二段) 可采取措施:保持水土 植树造林
下游:地上河 原因:书p49最后一段 可采取措施:疏通河道 修建大坝等

长江
宜昌到江西湖口的中游段,河道弯曲 湖泊多 支流多 特别是荆江段 多浅滩和沙洲 水位高于两岸陆地,加上曲流发达 地势低洼 水流不畅 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新中国以来 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 疏通长江航道 加强沿江港口建设 提高了长江运输能力

简单打了一些,因时间问题,有些不全

6. 我想找一下八年级上地理黄河和长江的知识结构,比如中上下游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问题原因等。谢谢

黄河的主要贡献:
(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师引导学生推出答案。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建站)
(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说明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
(4)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的旅游资源。)
第三幕 “忧黄河、救黄河”
假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危机(险情),并因地制宜,分别提出治理方案
症状 治理方案
上游: 荒漠化问题、凌汛 建设大型水库
中游: 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
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黄河大堤

长江概况:
⒈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
⒉注入海洋:东海。
⒊长度:6300多千米。
⒋流经11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⒌流经四大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⒍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游:宜昌以上。
中游:宜昌至湖口。
下游:湖口以下。教师引导] 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突出特征:
上游:多峡谷、水流急,落差大,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河道蜿蜒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⒎主要支流及湖泊:
北岸:岷江、嘉陵江、汉江。
南岸: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二水能宝库
⒈水电站及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多修建在哪部分河段?为什么?
上游,多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所以被称为“水能宝库”。
长江干流航运能力强,称为“黄金水道”
五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⒈原因
自然原因:降雨丰富,支流湖泊众多。
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植被破坏严重。
⒉治理措施:
退耕还湖,植树造林。

7. 初中地理长江黄河的知识点

长江
(1)源自唐古拉山,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口--
(2)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通常是与黄河比较,如两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出选择或填空)
(3)地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充沛
(4)上游特点: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特点:地势低平,重点:"九曲回肠"
下游特点:地势更低平,江面开阔,水网如织,湖泊多
(5)总括特点:支流多,流量大
(6)有"黄金水道"之称的原因: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7)最长的支流是汉江
(8)鄱阳湖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黄河
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源自巴颜喀拉山
1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
2 主要支流,汾河 渭河
3 上游特点:(1)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出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两岸有平原
中游特点:水位落差大
下游特点: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形成原因;7,8月雨季冲刷黄土高原,使其水土流失,人为破坏

治理和利用
上游:梯级开发,建立水电站
中游:治理__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下游:加修堤坝,引水灌溉

8. 初中地理关于黄河与长江的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长江
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
③向东流入东海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从歌词中的“雪山”、“春潮”、“向东海奔去”,可体会到长江的发源地地势高,春季水量上涨,向东流入海洋。
2.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和水量最大的河流
B.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运输量居各河之首
C.长江是我国水能蕴藏量最大的河流
D.长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解析】选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上游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有“水能宝库”之称,流域内有巨大的航运价值,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不结冰。
3.下列省区长江没有流经的是()
A.四川省B.江西省
C.河南省D.重庆市
【解析】选C。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河南省不属于长江流经的省区。
4.“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
A.太阳能资源B.水能资源
C.煤、石油资源D.森林资源
【解析】选B。长江水量大,在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5.兼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是()
A.四川B.江苏C.湖北D.江西
【解析】选D。江西省的湖口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因此,江西省兼跨长江的中、下游。
6.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
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区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解析】选B。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往下游依次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7.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富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解析】选C。分析该题的题干选项可看出,造成近年来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中,①、④属于人为原因,②、③、⑤属于自然原因。
9.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疏浚航道B.发展灌溉
C.防洪D.沿岸绿化
【解析】选C。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丰富,支流多,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易形成特大洪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10.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大,中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不包括()
A.汉江洪水
B.宜昌以上长江干支流的洪水
C.洪泽湖洪水
D.洞庭湖、鄱阳湖洪水
【解析】选C。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主要的三个来源: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洪水。洪泽湖位于淮河上。
黄河
1.下列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隔着太行山脉,所以与华北平原的形成无关
B.黄河下游支流众多
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 500千米
D.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
解析: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因此接纳的支流很少。黄河的长度虽居我国第二,但其年入海水量远远不如长江和珠江大,因此只能称其为第二长河。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军。
答案:D
2.黄河有“地上河”的河段是()
A.黄河上游 B.黄河 C.黄河下游 D.黄河中游
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一遇暴雨,大量泥沙随雨水一起汇入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流流速减慢,从中游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答案:C
3.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河流的共同特征为()
A.流量大 B.有结冰期 C.水能资源丰富 D.含沙量大
解析:长江的流量大。黄河有结冰期,含沙量大。因此共同的特征为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C

9. 长江和黄河的地理知识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比黄河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孙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全长6211.31公里。不过人们习惯性的称为6300公里。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丰富资源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
地形特点
长江流域的地形:多级阶梯地形。
气候特点
1、 气温
【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长江流域气温是在太阳辐射能量。东亚大气环流、青藏高原和北太平洋大地形以及各地区不同的地形条件影响下形成的。长江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江南高于江北,江源地区是全流域气温最低的地区。由于地形的差别,在以上总分布趋势下,形成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金沙江谷地等封闭式的高低温中心区。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6~18℃之间。湘、赣南部至南岭以北地区达18℃以上,为全流域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和汉江中下游在16℃附近;汉江上游地区为14℃左右;四川盆地为闭合高温中心区,大部分地区在16~18℃之间;重庆至万县地区达18℃以上;云贵高原地区西部高温中心达20℃左右,东部低温中心在12℃以下,冷暖差别极大;金沙江地区高温中心在巴塘附近,年平均气温达12℃,低温中心在埋塘至稻城之间,平均气温仅4℃左右;江源地区气温极低,年平均气温在-4℃上下,呈北低南高分布。
【逐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长江流域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4月和10月是冷暖变化的中间月份。
【1月】中下游地区大部分为 4~6℃,湘、赣南部为 6~7℃,江北地区在4℃以下。四川盆地在6℃以上。云贵高原西部暖中心普遍在6℃以上,中心最高达15℃左右,东部在4℃以下。金沙江地区西部为0℃左右,东部地区为-4℃左右。江源地区气温极低,北部气温平均在-16℃以下。
【4月】中下游大部地区在16~18℃:之间,江北及长江三角洲为14~15℃,南岭北部达18℃以上。四川盆地在18℃以上。云贵高原西部暖中心高达25℃左右,而其东部低温中心为12℃。金沙江西部地区在10℃以上,东部则在4℃以下。江源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北部达-4℃左右。
【7月】中下游地区普遍在28℃以上。四川盆地在26~28℃之间。云贵高原西部气温中心在24~26℃之间,而东部地区在20℃以下。金沙江地区西部为18℃,东部为12℃左右。江源地区平均气温为8℃上下。
【10月】中下游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江北和长江三角洲为17℃左右。上游四川盆地在18℃上下。云贵高原西部暖区为16~18℃,中心地区高达21℃,东部冷区在12℃以下。金沙江地区西部为12℃,东部在6℃以下。江源地区北部达-4℃以下,南部为-2℃左右。
【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布特点】年平均最高气温:中下游地区普遍在20~24℃之间,比其年平均气温高4~5℃。四川盆地为20℃左右,仅比其年平均气温高2~3℃,是全流域气温年际变化最小的地区。云贵高原、金沙江和江源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较大,一般比年平均气温高6~8℃。年平均最低气温:中下游大部地区为12~14℃,四川盆地与中下游地区相当,云贵高原的冷暖中心区分别为8℃和12~16℃,金沙江地区东西部的冷暖区分别为-2℃和8℃左右,江源地区在-10℃上下。
【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布特点】极端最高气温:中下游地区普遍在40℃以上,最大值出现在江西修水站,达44.9℃。长江三角洲和洞庭湖区、江汉平原一般在40℃以下。四川盆地大部地区在40~42℃之间。云贵高原和金沙江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仍然存在东西并列的高低值中心区,其差值达10℃以上。江源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在22~24℃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四川盆地一般在-2~-6℃之间,中下游大部地区为-10~-16℃之间。川西和金沙江地区极端最低气温的地区分布梯度最大,等温线密集。江源地区普遍在-30℃以下。
2、降水
长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1067mm,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十分典型,年降水量和暴雨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江源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干旱带;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在800~1600mm,属湿润带。年降水量大于1600m的特别湿润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和东部边缘、江西和湖南、湖北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的半湿润带,主要位于川西高原、青海、甘肃部分地区及汉江中游北部。年降水量达2000mm以上的多雨区都分布在山区,范围较小,其中四川荣经的金山站年降水量达2590mm,为全流域之冠。
区名组成:金沙江 岷沱江 嘉陵江 乌江 上游干流区间 长江上游 洞庭湖 汉江 鄱阳湖 中游干流区间 长江中游 太湖 下游干流区间 长江下游 全流域
降水(%) 18.0 9.3 7.9 5.2 6.1 46.5 19.2 7.0 13.4 6.3 45.9 2.1 5.5 7.6 100.0
面积(%) 26.0 9.1 8.8 4.8 6.7 55.4 14.5 8.6 9.0 5.3 37.4 2.1 5.1 7.2 100.0
【年雷暴日数】雷暴的单位是天,不管是打一声雷或打一天雷,都记一个雷暴日。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的分布特点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雷暴最多的地区在流域西部、金沙江丽江至元谋区间及雅砻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为70~90天,其中,四川的盐源站达90.6天,是全流域雷暴最多的地区,赣江上游、南岭山地为70~80天。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最少的地区是秦岭南部陕西汉中地区及南阳盆地,雷暴日数不足30天。
云南、贵州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年各月均可出现雷暴,其他地区有8~10个月可出现雷暴,但流域各地雷暴主要发生在七八两个月,七八月雷暴日数可占全年的50%~60%。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10. 地理中考铁路干线资料——!!【急!!追分!!】

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急湍,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为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江支流上建起了许多座水电站,并已在干流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全竣工后,它的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将达到840亿千瓦时

长江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世界大河中首屈一指。但是,现在它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水利资源开发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对于在河流上建设大规模的水利设施的争议越来越激烈。

长江洪水的原因分析

1998年6~8月份,长江出现的全流域组合型的特大洪水,有专家认为与厄尔尼诺现象有直接的关系。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导致了全球大气环流活动的异常;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导致大量暖湿空气输向我国大陆,印度洋海温异常使得孟加拉湾的湿热空气变强,吹向中国,使长江流域维持了一个明显的降雨带,造成了长江上、中、下游都降强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水。

但是,这次特大洪水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

1.森林破坏惊人,水上流失严重,造成长江中上游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长江的含沙量剧增,加大了因暴雨而酿成洪灾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自然界本身的抗灾减灾能力。据1957年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为36.38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20.2%;30年后的1986年,森林覆盖率减少了一半多,为10%,水土流失面积却猛增1倍,达73.94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41%。

2.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和人们大量围湖造田,为长江流域承担蓄洪重任的八大湖泊面积剧减。从20世纪40年代未到80年代初,八大湖泊面积减幅1半,容水体积减少5500多立方千米,超过了建设中的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的两倍。

3.“人水争地”现象突出。长江流域现有4亿多人,本不应该有人定居的泄洪区内都住满了人,并发展了相当规模的经济。这种现象势必加重洪水的灾害程度。

通过这次大水灾的教训,国务院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烷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灾后重建32字方针。实际上就是要实施长江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使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河各河段的特点

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河段,由于地势平坦,泥沙沉积,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自古就因劳动人民修渠引水,发展灌溉农业,使这里成为富庶的“塞上江南”。

黄河中游自内蒙古河口至河南旧孟津。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泥沙俱下,大量泥沙沿着各支流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黄河也因此而得名。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是长江的60倍,与世界含沙量高的河流相比,也遥遥领先。黄河在中游的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等。

黄河下游从河南旧孟津至人海口,由于进入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比两岸地面高出3~4 m,有的河段甚至高出10 m,成为世界闻名的“地上河”或“悬河”。“悬河”中的河水靠人工大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陡涨,大堤随处都有溃决的危险。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决口泛滥和改道,受灾范围北起天津,南到淮河,给灾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黄河在下游由于“地上河”的原因,无支流汇入,流域范围狭窄。

黄河入海口附近,由于泥沙沉积,不断发展成为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土地等资源丰富,目前正在加强开发。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