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初中政治历史地理课程的整合

初中政治历史地理课程的整合

发布时间: 2021-03-08 11:19:03

㈠ 历史地理政治可以只学高中的不学初中的吗

一、初中文综和高中文综区别:初中文综都是一些很基本的知识,高中文综里面的知识都是在初中的基础上理解的深度提高了。
二、如果只学高中的文综考试大概能得多少分?高中的文综知识是建立在初中文综知识的基础上的,高中文综课本上的知识很多在初中都学习过,但是知识深度加深了。
以我的经验来说,历史、政治如果不学习初中的,问题不大,关联性比较小。地理是一定要学习初中的,之前我都是将初一到初三的地理书订成一大本来复习的,地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给大家理一遍初中的知识,但是关键靠自己复习。
考试能考多少分我告诉不了你,我只能告诉你地理关联性大,政治和历史不学习初中的影响不大。
三、史地理政治分别主要记住哪些知识点
这个一般你要记住课程的大纲,然后记一下黑色字体部分的文字,最后重要的细节知识点或者说是术语你也要记住,举政治课本中的例子说明下: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㈡ 在高中,把政治历史地理结合在一起对学习有什么好处

相让学生全面发展,样样精通

㈢ 政治历史地理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啊初一初二还是初三

政治就是思想品德。。。预备开始就有了。地理是预备开始,初二结业考。历史是初一开始,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完四本后结业考。只有政治是到初三的。。。

㈣ 想去初中教历史、地理、政治这三门课当中的任何一门课,请问要学什么专业

学校肯定抄是师范教育类的。
学习过程袭中,文科类。大部分的师范类学校会严格将这3个科目区别开来。(如历史系,地理系。政治系。)不排除个别院校会以文综形式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学科之间的交集。要看你报志愿时候的首选。
当老师过程中的说法就比较多了,按照正常程序是学校需要科目的教师招聘什么科目的教师,任教什么科目的教师。但是如果你比较有"办法"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㈤ 求教哪里有初中全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可以在手机上学习的

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网络文库就都有了

㈥ 怎样学好初中的历史地理生物和政治啊

不管是哪个科目,学习分为两个环节,反复行之必能学好;那两个环节呢?就是“学”和“习”;学就是弄懂课本基本知识的过程,高一点境界的话,那得把课本内容按章为单位整理浓缩成为一个提纲,假如你能按照提纲回忆起相关的内容,那基本过关了。学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以章为单位,每一个知识点设计一个问题,该问题的答案就是这个知识点,比如初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就有个知识点是学生物的特征,共有八点如需要营养、对外界刺激有反应、需要排泄废物等等,为了记忆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问题:生物都有哪些特征?或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或者“生物有哪八点特征”等等,针对每个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设置一个问题,这个过程不可马虎,因为我们在分析、整理、设计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最投入的学习过程,而看所列问题尝试回忆相关内容就是简单的复习巩固过程,必须重视列提纲或者设计问题的过程,再次提醒,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完成这个过程。
当你看着提纲或者问题集,基本能回忆相关内容的话,恭喜,第一个环节你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习”这个环节。学习中的习,意思就是练习,意思就是让你去做练习,让你刷题。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练习算是“习”的环节吗?当然算,但想学好、达到学霸的境界,单考老师布置的这些题量,远远不够,尤其是教育当局不解教育规律,一味强压“教育减负”,很多老师都不敢布置“优秀学生”该做的题量,想学好任一科目,得另外给你自己做更多数量的练习题,在练习题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问题是,自己私下完成的这么多的练习题,做完了需要一个长者来帮忙批改,否则,不知对错,如何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若何发现自己基础知识缺陷?若是完成练习而不知对错,不能根据错题来展开针对性的复习,那“习”这个环节,不算完成,怎么才能完美地完成“习”这个环节呢?有个网站,能很好的帮助你。这个网站叫做学霸训练系统。
学霸训练系统内置有100多万道题目,都是历年单元考试、期中期末考试、以及中考、高考卷里面的题目,就是行业里说的“真题”,学霸训练系统按照课本的章节来录入题目,专门用来考察某章内容你是否过关的,他检查的方式有“课后习题”“强化训练”“模拟考试”“正式考试”四种考核方式,不管你选择哪种方式,当你完成了试卷,提交之后,系统自动批改试卷,立刻给你打出考核的成绩分数,而且你所有做错的题目自动归集为“错题本”,那么错题本里每一道题目所对应的知识点,就是你尚未过关的内容了,你就可以展开有针对性地去复习巩固和提高了,反复自我检查多次,直至出现多次满分的情况,才勉强算是完成了“习”这个环节。
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则来一次学和习,减少遗忘,这样,你必定能学好它。此方法尤其适用于记忆性的科目,理科也能行,只是设计问题需要更高的思维分析及提炼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需要更强的阅读、理解、提炼知识点的能力。
学霸训练系统,可以微信搜索关注“学霸训练系统”,里面有app下载

㈦ 初中历史、生物、政治、地理,各科课外学习的网站,内容尽量丰富些,推荐几个好的

可以推荐你去菁优网,这个是针对数理化的课程的,但是里面什么试题都有,很不错

㈧ 谈谈你是如何进行教材的整合和取舍的 初中历史

如何科学合理地把握初中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历史教师所持的教材观、处理教材的能力、处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教师过去翻开教材就开始讲,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地教学的情况已成过去;所以新的历史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就是真正摆脱“教教材”的模式,思考怎样去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适当的进行取舍,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

一、高屋建瓴把握教材

(一)把握主题立意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新教材以“主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领会和把握教材,必须领会和把握各个主题的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把本主题的众多内容统率起来。各主题的主旨往往有深邃的含义,需要我们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其中尤需注意的是两点:一是主题标题的含义,二是各课是如何阐释主题主旨的。如第六主题为“繁荣和开放的社会”。该主题的主旨是,从“繁荣”、“开放”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视角讲述隋朝和唐朝的历史,“再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段。为此,本主题安排了以下内容:描述开皇、贞观、开元时代的繁荣(第1、2、3课),描述对内开放(第5课)和对外开放(第6课),说明科举制度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的保证(第4课),描述隋唐文化的繁荣及其成果(第7、8课)。

(二)把握各课内容

新教材各主题下设“课”,各“课”下设若干“子目”。教师应在课与《标准》、课与主题、课与课,课内各子目的联系中去把握各课教材的内容。

1、依据主题内各课联系,明确各课地位,把握各课内容。如《开元盛世》和《辉煌的隋唐文化》讲述的都是隋唐时期的盛世景象,只不过角度不同,一课是从经济的角度讲,一课是从文化的角度说。

2、依据课内联系把握各课内容

(1)依据课名和子目,把握本课中心。《贞观之治》一课中心自然是“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及出现的原因。

(2)依据子目之间的关系把握本课内容。《科举制的创立》一课,依次讲述的是科举制的诞生、完善(过程)、影响。

(3)依据课文和插图把握本课重点。插图多是围绕重点设计的,《辽、北宋、西夏形势》、《金、南宋对峙形势》、《岳飞像》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的重点。

二、实事求是整合教材

1.紧扣课标,合理取舍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但没有完美的教科书。由于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教学目标不同,任何教科书都有改变和调整的余地。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借鉴教学参考资料的合理成分,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创造性地编制教学方案。对于那些《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内容比较简单的、不利于教学整体设计的教材内容,或者少讲,或者不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如五代十国、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对于那些学生不好理解又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教师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血染卢沟桥”一目和“南京大屠杀” 一目之间跨度大、跳跃性强,补充淞沪会战内容)。整合教材即知识整合,这样处理完教材后知识完整,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克服教材内容杂乱的不足。

2.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切忌降低或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拓展课程内容,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科书的知识点多,如果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既增加学生负担,也不符合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丰富,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应该少而精。

3.细节的整合和舍弃

纷杂的历史事件中,学生不易理出头绪。因此对于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其条理化、清晰化。教师对于教材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舍弃,也可以重新编排教材内容上课。

三、精雕细琢,合理运用

教科书采取课题体,每课由主干系统和辅助系统两部分组成。主干系统由课题、宋体字正文和楷体字阅读课文构成。辅助系统由导入框、文献资料、图画(含历史地图)、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构成。

(一)如何使用课前提示

1、可作为导语。导语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如戏剧中的“序幕”,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的课前提示:……“契丹是怎样兴起的?宋朝又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称这个时期为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样的课前提示简直就是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类似的课前提示几乎每课都有,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适时采用。

2、可作为教学提纲或作为指导学生自学的阅读提纲。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为教师准备好了本课的教学提纲。对学生来说,一打开课本,首先看到的是语言精炼生动、又富于启发性的课前提示,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学生可带着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步步进入历史知识的王国。根据“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的提示引导学生阅读“开元盛世”一目,“当时社会又繁盛到何种景象呢?”的提示可引导学生阅读“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就这样学生依据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去寻觅答案,就会了解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

3、指出了重点、难点。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本课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如“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就是本课的重点,而“隋朝为什么能完成这样大的工程?”则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导入框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可作为课后小结的依据。结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不可忽视的最后环节。好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和谐、完善。第14课《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和战》的导入框引用了董必武的诗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如果在教学中把董老的诗放在昭君出塞后的小结部分来讲,说明古人和今人对这件事都给予了很高评价,这样就显得自然顺畅了。

总之,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有利于教和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提示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如何处理正文和小字

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是全课的骨架,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象、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活泼、具体形象,是一课的血与肉,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学要求层次更加鲜明了。(“大字”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得出相应结论,“小字”激发学生兴趣。)那么,怎样去把握并恰当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呢?我以为,应该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下,在保证大字教学的基础上,将小字内容有选择地揉进教学、以实现大小字的交融统一。在《“和同为一家”》一课中,“大字”写“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只有四句话:但这一句话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意义等知识构成要素,需要学生精读,老师也可以精讲。但如果教材仅写这几句话,就太枯燥了,所以还写了一段“小字”,具体记叙文成公主的事迹,数字为“大字”的几倍。大小字结合这一目教材就因为有骨架有血肉而丰满起来。但小字一段由学生阅读,教师不必再讲述或补了.利用小字内容有助于强化重点、突出主题,如岳飞的事迹的小字对大字具有很好的解释和补充作用。

(三)图像和文献资料

图像丰富是本教材的特点之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教材文字,还要注意图像的利用。很多语言难以描述的历史现象,看了图一目了然。运用图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抓住重点图像。由于各课的图都不止一幅,不抓重点会分散学生的注意。教师应从每课的图中,选出二三幅作为重点,要求学生重点识读。如第一课有各种图5幅,而重点应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第九课有图8幅,重点应是《对峙》、岳飞图像。

2、引导学生对重点图像进行“解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话适用于读图,要看门道就要对图进行“解图”。如在《大变革的时代》一课思考题中的“牛尊”:“牛的鼻上套一圈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这就解读了“牛”与“牛耕”的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其他各课的重点图像进行类似的解读.主要方法:(1)描绘法。《赵州桥》桥型优美,结构新颖,很像古人所说,如出云初月,雨后彩虹。可用明人祝万祉诗“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等句子,增强这一古建筑的艺术感染力。(2)联想法。讲《焚掠后的圆明园残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想像,一方面,虽然只是残砖断瓦,但仍然可以想像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另一方面,它也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就会挨打”的证明。 联想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想象力。 (3)启发法。历史插图能使比较抽象的史实事因或史事意义具体起来。如对阎立本的《步辇图》演示,可组织讨论以下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唐初对少数民族的开明政策和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①坐在步辇上的人是谁?②为什么唐太宗要接见吐蕃的使者?③从这幅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社会现实?试举例说明。

(四)动脑筋

对于教师来说,此栏目要注意两点:第一、备课一定要备“动脑筋”,对发散思维强的题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设想学生可能做出多个答案。对此,教师用书上一般都作了提示,可供参考。第二、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说“不”。凡是有一点道理的,老师都应肯定或鼓励。一时弄不清楚的,老师可指出这也是一种看法,对与不对,可以继续研究。轻易否定,往往会使自己被动。但对学生也不能无原则的“捧”,对明显的错误也应指出,不过态度一定要谦和,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五)练一练: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必做的内容。
(六)自由阅读卡和活动与探究

自由阅读卡:可视为补充的阅读材料,要求接近于课文中的“小字”,但更强调由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与探究:有1—3项,可任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校因班因人制宜。

总之,教材的把握对于上好每一堂课都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教学才华的舞台。

㈨ 初中阶段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所学的内容中,有很多知识点直接关联,请你从已学过的内容中梳理知识点

只要你的语文、化学等一样,其关联的性质与物理、历史、英语这几门课没有落下。

初中地理和高一的地理结合不大,二是你上课完全就不听,这三门课不是你上课完全听不懂、生物、生物这三门课地理,那完全是可以用做梦的时间就可以赶上的。
历史与生物那是有关联的,都是深化、历史,所以说完全不用担心、数学,至于地理、理化。相反,高一地理应该是天体地理。
地理和生物的话,还蛮重要的,初中的都是基础性知识,历史还好,有点关系的初中的差不多是属于铺垫,打基础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分为两条线索:一个是空间线索,一个是时间线索,那么空间线索,就需要你有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做后盾。举个例子:中国期的原始人类是云南元谋人;北京人;浙江河姆渡人;山西半坡人等,他们大多都生活在大河大江流域,位于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其原因就是沿岸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有利于人类发展。你说历史地理两者有没有联系呢?
其实是有关联的,比如地理地图不熟悉不光会影响你的地理成绩,也会影响你的历史成绩;历史高中是初中的深化,基础弱会影响你对高中教材的理解。不是必须得上辅导班,可以先自学看看最基础的知识,必须得先入门 ,然后再决定上不上辅导班,要不然贸然上辅导班,万一不适合,就会浪费你的金钱和时间。不是吗?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