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考地理海洋

高考地理海洋

发布时间: 2021-03-07 02:31:49

㈠ 福建高考海洋地理考哪几课

我们老师建议选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海洋陆地比热容

海陆比热容的不同影响海陆风的形成 自然能影响温度了 每个季节吹不同的海陆风

㈢ 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提纲

去看书呀

㈣ 浙江省高考要考海洋地理吗

浙江省高考要考海洋地理吗该是要考的。

高考地理一般考哪些海那些海峡哪些湾哪些运河等等。

各省来的情况不一样,你们省份的考源纲应该会有说明

海洋:

1.太平洋的考察会涉及到人文地理的问题,和经济联系起来

2.由于大多数省市都是文综试卷,所以大西洋的考察容易和历史联系起来(这个主要的知识点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问题)

3.还有主要的南海和黄海的问题,还有地中海也是一个重点。

4.要理解好“五海三洲地区”的相关地理知识

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白令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都是比较重要的

湾:波斯湾是重点,还有墨西哥湾(这个一定是热点),几内亚湾基本上不怎么考。

运河:苏伊士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比较多,后者和历史联系密切

主要就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到你,各省的情况不一样,仅供参考

㈥ 高中地理 海底地形与海洋资源

①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专)、冰川和风的搬属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砂锡与砂铁矿,及钛铁石与锆石、金红石与独居石等共生复合型砂矿;

②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重晶石、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以锌、铜为主);

③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及煤等。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经济意义最大。

㈦ 求高中最重要的最常考的地理关于世界陆地与海洋的图和知识点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回
2、七大洲:亚洲、非答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㈧ 【高中地理-海洋地理】海水盐度 海冰 寒流。

相比较而言 ①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②位于副热带海区,南回归线穿过,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寒流流经,从某种程度上讲降低了盐度,但和①、③相比,盐度仍然最高;说无海冰和冰山,是和③相比。③位于高纬度海域,蒸发弱;加上有海冰和冰山降低了盐度。

㈨ 高中地理知识点:海底地形

①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②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③海沟、④洋盆和⑤海岭等地形。

㈩ 高中海洋地理人教版的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节 地球上的海与洋
一.海与洋的区别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隔和包围,形成大陆和岛屿。海洋却是连续的、相通的,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流,从而形成统一的世界大洋。
海洋是海和洋的总称。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也是海洋的主体;海是海洋的边缘附属部分。洋远离大陆,深度大、面积广、受大陆影响小,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和潮汐系统,以及强大的洋流系统。海则靠近大陆,深度浅、面积小,兼受洋、陆影响,具有不稳定的理化性质,潮汐现象明显,没有独立海流系统。
二.四大洋
全球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太平洋轮廓近于椭圆形,南北窄,中间宽;东部海岸平直陡峭,西部海岸较曲折,岛屿多,是全球岛屿最多的大洋;平均水温19.1℃。大西洋轮廓略呈“S”状,东西窄,南北延伸;北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岛屿,南大西洋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较少;平均水温16.9℃。印度洋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北部因被较多半岛和岛屿穿插分隔,岸线曲折,形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峡,南部岸线平直; 平均水温17.0℃。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它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也最浅。
三.海、海峡、海湾
海位于大洋的边缘,按照它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陆间海。海峡指连通海洋与海洋的狭窄天然水道,如直布罗陀海峡等。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如比斯开湾。
海靠近大陆,是联系周围陆地和沿海国家的海上通道,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例如,波罗的海为周围众多国家的经济交往带来了海运之便,同时也为沿岸各国提供了出海通道;地中海、红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洲、非洲和欧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海峡则是海上交通运输的咽喉之地,许多海峡被人们称为“海上生命线”。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一.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不同的阶段,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15世纪以前,人类对于海洋与陆地关系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是“天圆地方”,认为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早起能够接触海洋的人,主要是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居民。他们利用海洋的活动主要是采拾贝类和捕鱼、海水制盐、沿海航行等。靠海吃海和就近航海的实践,是人类形成了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
1405~1433年,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创世界远洋航海之壮举。随着远洋航海的技术与理论逐渐成熟,自15世纪末开始,世界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进行了环球航行,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近代殖民掠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挡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渐打破,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战争时期,海洋成为屯兵、作战的重要场所;战后海洋又成为食品基地、油气开发基地、旅游娱乐基地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随着海洋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海洋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重要阵地。人们由此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当今社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谋求的最优先目标。这也促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解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时至今日,可以说海洋的价值认为被充分认识。研究、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实践还在不断发展,人类对海洋价值的认识也会继续深化。
二.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
海洋探险时代,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仅局限在于航海探险相关的海面气象要素、洋流等方面。航海家们从已知陆地出发,跨越广阔的海洋,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此过程中,人们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地球表面整体面貌,。最终人们发现,地球上面积最大、人类所知甚少的恰恰是海洋。
经过几个世纪前仆后继地进取、探索,人类对海洋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关于海洋的科学发现对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872~1876年,人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球中和海洋考察,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与海底钻探计划的实施,人们对海底地形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由此诞生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是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新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进入21世纪,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海洋已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各国科学家全面、系统地对海洋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海洋科学成果层出不穷。
海洋记载着人类的过去,海洋预示着人类的未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