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2009四川地理高考题

2009四川地理高考题

发布时间: 2021-03-07 00:34:20

⑴ 四川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hozoo.com.cn/gk/ShowArticle.asp?anclassid=171&nclassid=1081&ArticleId=96085

⑵ 我现在急要2009四川高考地理答案,只要现答案,不要网站

这是加解析的,希望科研帮助你。
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图1
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瀑布飞流 B.湖光山色 C.云海日出 D.奇峰峡谷

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

3.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三角洲 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
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1.图中大部分为低山深丘,南边(右下角)为一湖(判断理由:河流流至200米等高线处中断),因此图中区域最突出的旅游资源应为湖光山色。选B。
2.根据提示“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可断定本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在河谷湖边平地,应以耕地为主,育用材林应选择在山顶部分。乙位于山顶处,而且橡胶为热带植物,排除。丙处等高线密,坡度大,不适宜开垦为耕地,也就不宜种棉花。丁为山地,发展茶园较好。一是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土壤呈酸性红壤,适宜茶树生长;二是坡地排水条件较好;三是靠近湖区,多云雾,利于生产优质茶。选D。
3.①地位于河流下游靠湖区,并不是三角洲。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同,都流向西南。(根据等高线在河谷地带朝上游弯凸判断河流流向)。图中湖泊面积较大,存在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易形成水陆风。夜晚水上气温高于陆地,所以陆地上存在的气压高于水面,存在从陆地吹向水面的风。所以选C。乙和甲处相比,应该是甲处靠近湖泊水面,空气湿润,水汽丰富,更易形成雾。
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图2
4.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5.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6.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4.图示地区应该是美国中部东西方向的气温分布图。图中②地为落基山脉的山区,海拔不会很低,且位于内陆,因此A和C项均要排除。至于B答案是描述整个纬度的地带性情况,与图中②地特殊的非地带性情况不符。所以应该选D.
5.⑤地在阿巴拉契亚山地,④地在中部平原。所以同纬度的山地应该比平原的气温日较差小。①地为落基山脉的山顶部分,海拔高,③地位于内地平原,山顶部分比同纬度平原气温年较差小。①地和③地的气温均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而出现差异。北半球海拔低的地方,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拔高的地方等温线向南凸出。所以本题选A。
6.②地与③地之间为美国中西部,人口稀少。③地与⑤地之间天然草原广,已经被开垦为大面积耕地发展商品农业。⑤地以东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靠大西洋边,又有夏季海风影响,不会高温少雨。所以选B。
根据表1资料,回答7-9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7. 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7.苏为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开发历史久,林地很少。陇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林地很少。黑龙江商品农业发达,黑龙江和江苏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于其他两省。三省中甘肃水资源最少。所以选A.
8.A选项没考虑土地面积总量;B选项推理错误,水资源总量应该与河流径流总量有关,降水量不能决定河流径流量多少,因为还有蒸发量因素和流域面积的大小因素影响径流总量。C选项同样没考虑森林面积。所以选D。
9.①省西部为青藏高原,②省东部为三江平原种小麦,③省南部为亚热带,一年两熟。选D。
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10-11题。

图3
10.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11.图辐范围内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片枯黄
10.由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断定N在P的东边,由此断定此处为南半球。70度纬度以内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南纬20度。再过8小时N到达当天太阳高度最大,说明N点东经30度此时为4点,则右下角西经30为0点,所以太阳直射经度为东经150度。在澳大利亚东部海区有暖流。所以选C.
11.图中有零点出现,所以不可能选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或向南移均不知,所以无法选C。N地为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南纬20度,N地南部非洲应该为夏季,其热带草原应该是植被返青的时候。选B。

36.(36分)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分)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6分)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分)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12分)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12分)

36.答案要点:
(1)(2分)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2分)。
(2)(6分)庐山(2分) 对流(2分) 多发生在夏秋午后(2分)
(3)(4分)流水(2分) 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 (2分)
(4)(12分)
成因不同:
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2分)。
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2分)。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2分);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2分)。
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 (2分)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2分)。
(5)(12分)
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2分);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2分)。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
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2分);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2分);武汉(乙地)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2分)。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39.
材料四

材料五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地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4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
(5)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8分)
(6)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8分)
39.
(4)(4分)昆曼公路与成昆铁路连接,构成了四川出海(与东南亚联系)的又一条通道(2分);四川与东南亚(或泰国)分别位于亚热带、热带、物产(或自然、人文景观) 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该公路为两地贸易的发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2分)。
(5)(8分)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2分);北部冬暧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垂直变化大(2分);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2分);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样性(2分)。
(6)(8分)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2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2分)。
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列举正确一例给2分,正确两例给4分)。

⑶ 09年四川高考试卷

发消息给你了,,,真怕管理员说我灌水 。。。算咯。。修改一下

现在就有了啊,很容易找的,整理了一下,希望帮到你

http://e.sina.com.cn/gaokao/2009gdgaokaoztjdp/index.html 新浪教育

http://learning.sohu.com/s2009/gkstda/#beijing 搜狐教育

http://e.qq.com/zt/2009/2009gkst/index.shtml 腾讯教育

其他网站还有,先参考这几个,误差和标准答案没多少的,祝你金榜题名

⑷ 解析下2009年的四川高考试卷

我是参考者来,简单说一自下吧。和平时学校练得题难度差不多。会和一些实际的东西有点联系,语文的阅读答案比我们想的肤浅(同学都这样说),数学平时练习能上130的120就没问题。英语超简单(虽说我英语不好)。物理难,二卷的题有点绕,化学有机化学学好实验多做几个应付四川高考不成问题。生物和平时常见的大体差不多就是有点多了几个平时没见过的问题,多想想就行

⑸ 2009年四川高考题难不难

理综简直是。。。
不想说了 我本来理综是很好的~
都没做完~~

⑹ 2009四川高考答案

语文:DCDCD,AABBB
数学:CCBDA,DBCBD,BA
文宗:BDCDA,BADDC,BDBAC,CDAAC,BBCDD,QCBDC,ABDCC
外语:CABAD,BCBCD,ACCBC,BDAAD. BDBCA,ADACB,DABBA,CDCDA. BCDCA,BDABA,DDBCC,DCAAB. BDFGE. the-an,对,by-from,去掉had,glass-glasses,her-his,but-and,threw前加who,cries-cried,normally-normal
我在网上抄的,有点看不清。不过回应该没答错哈

⑺ 2009年四川高考题。

f(x)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
xf(x+1)=(1+x)f(x)
令x=0代入得
f(0)=0
令x=-1/2代入得
-1/2f(1/2)=1/2f(-1/2)
由于偶函数内f(1/2)=f(-1/2)=0
令x=1/2代入得
1/2f(3/2)=1/2f(1/2)

f(3/2)=0

再来容一次
令x=3/2代入得
f(5/2)=0

f(f(5/2))=0

⑻ 2010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答案:1.C 2.D
解析:根据四川的能源生产结构判断①天然气比重在四省中突出,同时拥有煤炭和水电判断为四川,②原油比重占主导地位判断为黑龙江,③煤炭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判断为甘肃,④原煤占比重最大为河北。
1.原煤、原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A错,只有水电是清洁能源,比重很小B错,原煤、原油、天然气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对,煤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会增加酸雨的危害D错
2.根据判断结论①为四川,综合比较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是正确的。
图2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3~4题。
答案:3.C 4.B
解析:关键是抓住图的变化趋势,图中显示城市的最大降温高度数值越大说明高度越大,在看其纬度变化会发现,整体上维度的地方降温高度偏大,具体地点需要具体分析。由此判断C是正确的,辽河平原在图中能代表的城市是沈阳,洞庭湖平原看以借鉴处于30°N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
4.据材料分析最大降温高度是连续3年中最强的
15次冷空气影响的平均值,再加上上题中分析的最大高度南北方向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主要影响因素是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答案:5.D 6.A 7.B
解析:5.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为台湾,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跃,地震频繁,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属于地震造成的断层谷。
6.根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可以判断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因为西侧河流较长,东侧河流短促。
7.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台湾河流众多,但是比较短促,不便于发展内河航运;海岸线曲折。利于建港口;处于迎风坡降水多,光照差,不利于晒盐。
答案:8.B 9.C
解析:8.据图分析图示气温最低在0以上不具备凌汛条件,一般少受寒潮影响,降水主要集
中在6-9月份,雨水比较充足少受沙尘影响,最容易诱发的是泥石流(降水集中时若地形较陡地表松散就容易发生)。
9.以温定带,最低温0以上为亚热带气候,锁定昆明和新奥尔良(天津是温带季风气候,加尔各答是热带季风气候),两城市不同的是潜水水位。图示潜水水位在5米左右,昆明在云贵高原上,新奥尔良在墨西哥沿岸,潜水水位浅说明是新奥尔良。
答案:10.A 11.D
解析10:若图所示6月22日状况,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北纬40°-50°昼长大约为15小时-16小时20分,而南北半球则关于赤道对称,即北半球的昼长就是南半球的夜长。所以A正确。11.若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根据曲线随纬度变化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当北京时间12点时,30°E为6点,150°W为18点,所以根据判断D是正确的。
36.(36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答案:(1)①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②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优势:光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
(2)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
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3)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
作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4)平原广阔;地形坦荡;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
(5)见图的箭头

解析:(1)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据两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左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右图为中亚地区。①河流为松花江,②河流为锡尔河。①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②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由于②河地处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糖分的积累。
(2)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可以看出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根据闭合等温线的位置,可以看出,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等温线之所以发生弯曲是因为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使得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高纬)弯曲。
(3)乙地为三江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加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致使地表长期有积水。
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
(4)丙地地处亚欧大陆内部,由于纬度较高,多沼泽,且地势平坦,分布有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5)丙地的河流属于外河流,因此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包括海洋水的蒸发、大气的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
39.(60分)

答案:(1)(10分)
都城的区位优势:位于太湖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达(2 分);位于京杭运河南端,水运方便,利于对外联系;北部大江(或长江)天堑,有利于安全防卫(2分)。
旅游资源集群状况:西湖山水,钱塘江大潮、古运河(或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现代都市风光(2分),构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的景观群,集群状况好(2分)
铁路交通条件:位于沪杭、浙赣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旅游通达性好(2分)
(2)(10分)
原因与方向:城、郊气温差产生了成、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2分);上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2分),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2分)
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布局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2分),提高郊区绿化率(2分)
解析:(1)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和区域地理特征。杭州作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等优势。
杭州拥有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的西湖,有举世瞩目的钱塘江大潮,同时还位于京杭大运河上,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很好。加之位于沪杭、浙赣铁路交汇处,交通便捷,旅游通达性好。所以杭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2)从表1中可以看出城市比郊区气温高,成为一个热岛,与郊区间形成城乡风。由于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污染物也随之到达城市上空,并向郊区扩散,到达郊区,并随着热力环流由郊区流向城市。如果要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就需要郊区把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同时提高郊区绿化率。

⑼ 2009年四川高考试题

525

⑽ 2009高考四川卷各科试题

数学题:谁是SB
A:向南
B:王思龙
C:王国旭
D:大蟒子
语文题:作文,《玩什么C不能后仰3分》
英语题:who
is
your
daddy
greed
is
good
99999999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