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有多少道选择题
『壹』 高中地理的几道题
1 干旱是属于气象灾害,与气象联系紧密!而主要的地质灾害只有泥石流,滑坡,地震版,火山喷发!
2 夏秋权季太平洋上、形成热带气旋,我国受东南季风影响,而热带气旋由太平洋移动至我国东南部从而登陆。一般台风移动方向是西北,再向北,然后再向东北。
3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H=90°-纬度差(纬度差就是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的差值。同在一个半球为相减后的绝对值,在不同半球为把两个纬度值相加)按照公式计算应该选B
4 太阳能资源主要是看其太阳辐射强度。青藏高原首先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其次海拔高,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且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背风坡一侧,降水少,晴天多。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
『贰』 几道高中地理题,求详细解析(已附答案)
1.四个国家中最大的商品谷物国是美国,所以明显要选择商品谷物化程度高的图,四个图中3的农业人口、农业产值比重最小、畜牧业比重大最符合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的实际情况。
2.这道题属于区位选择因素题,基础知识条目,自己翻书吧
3.题中提到红利时期是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也就是青壮年人口比例上升,而且结合实际1980年代是中国人口的一个小上升期,题中也说了,抚养指数只是相对较小,因为人口老龄化加速所导致的持续下滑还没有到来,所以不能选b。家庭人口规模减小是计划生育的结果。
4.b选项你看,乙丙产业在90年代我国是没有的,在2000年后才有分布统计,所以必然不是传统产业,而且看分布,两个产业分布比例最大的是北京上海地区及广东,这样的分布就决定了肯定不是资源密集或者劳动力密集型这样的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而决定分布的产业,所以不能选b
5,6两题我不说了,因为我得的答案有出入
7.观察题图可以发现,局部地图显示的是非洲西部的尼日尔河流域,该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图上右边也提示了),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控制,形成具有干湿季的气候,自然景观受气候影响,主导因素就应该选的是a
8.最后这个你可以找中国夏季副高雨带移动那幅图来比较一下就明白了,暖湿气流都是随季风由东南方向向大陆移动的,b明显错了
水平有限,希望你地理能有个好成绩~
『叁』 高中地理一道选择题
答案:抄B.2500千米。
周期5362秒,即飞行器袭连续两次在赤道上的投影时间间距约1.5小时,连续两次在赤道上的投影经度距离1.5X15度=22.5度;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距离约111千米,所以22.5X111=2497.5千米,所以选B.2500千米。
『肆』 问几道高中地理选择题。。。
1,谈不上浪费空间和人力
2,战略考虑要建在高地,而且气候也好。
3,西部大开发不就是经济布局吗?
——可以推知你的逻辑性需要加强,政治读不懂吧?历史多看看吧。
『伍』 出一道高中地理选择题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历史事件是: (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2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 )
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B、有无太阳光的直射
C、有无四季变化 D、人为随意划分
3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均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
A、形成盆地或丘陵 B、形成高大的山脉
C、形成裂谷或海洋 D、形成大的高原
5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广州11月1日的气温为15~21℃.15℃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前后 D、早晨8时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般用什么指标表示:( )
A、人体舒适度 B、紫外线指数 C、污染指数 D、霉变指数
7、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
A南美洲 、太平洋 B南极洲、北冰洋
C亚洲、太平洋 D亚洲、北冰洋
8、下列现象中属于气温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有: ( )
①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子墙厚、窗子比较小,这样可以减少房屋内温度变化
②夏季时,冷饮热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高
③寒冷的冬天,中国东北的农民喜欢呆在炕上聊天
④近两个月没下雨了,农田干裂,无法下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9“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指的是: ( )
A、热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B、寒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C、温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D、五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10、右图,反映了哪个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
1 B 2A 3A 4C 5B 6C 7B 8B 9C 10D
……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从长安(今西安)仓皇西逃至成都走了几个月,现代人已经实现了“早上西安肉夹馍,中午成都小火锅”。据此回答20~21题。
20.“早上西安肉夹馍,中午成都小火锅”是
A.从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 B.从西部地区到西部地区
C.从西部地区到中部地区 D.从中部地区到中部地区
21.唐玄宗西逃路线的两端
A.北端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B.南端红壤发育,土壤肥沃
C.北端地质复杂,地形崎岖 D.南端气候温暖,无结冰期
『陆』 几道高中地理选择题,求解答。
温度高低是相对而言,不是单独看的。一旦有了温度差即可形成。
主要是物品在哪里版形成的,上海处于权下游,流水侵蚀可能性最大。风力并影响不大
台湾东北处于太平洋地区,海水环绕,海风强劲
风蚀指地表松散物质被风吹扬或搬运的过程,以及地表受到风吹起颗粒的磨蚀作用。干燥的土壤和地表上空相对稳定的风力是发生严重风蚀的主要条件。风蚀的主要形态为吹扬、跳跃、滚动、磨蚀和擦蚀。
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区别?
1.风化一般是在原地进行的,侵蚀一般是在运动中进行的
2.风化作用的实质是“大块变成小块”,风化作用是把大块岩石变成碎屑。
侵蚀作用的实质是“小块被搬走,大块越来越小”,其重点在 于“搬走”了, 至于搬了多远, 搬到哪里, 并不是最关心的。搬运作用就要重视“小块”的被搬运过程和距离了。
3.二者的区别主要是:风化主要是指相对静止的事物对岩石的破坏; 参与的因素主要是:温度的变化、大气、水、空气,生物 等;侵蚀是指运动的事物对岩石及风化产特的破 坏。 参与的因素主要是一些运动着的(如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的作用。
『柒』 几道高中地理题
1.只能说是三个城市以及它们的附近地区。杭州:水稻 (最主要) 长春:东北这一带有甜菜阿玉米阿春小麦等 昆明
:主要是热带水果嘛。。
2.这是哪里的题目,,
3. 很明显,,如果是南半球,这个地点是海洋,没自然带了,所以这里是北半球,也就是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 这里 这里刚好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很抱歉,,本人快高考了,,深知不会考这样的题目,,因为实在太弱智了。
5.略行么?数学不好
6.你这题目不明。分别指指什么?如果是地点,如果是我国,那么赤潮最主要渤海湾,后面那个是在干旱半干旱区,严格上是西北内陆地区
7.很明显,破坏环境只是其中一点,被包含于可持续发展中。后面的回答更加专业更地理化不是?地理答题要求很高
破坏环境这种答题太片面化,没有抓住主干
8.关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了,,治理河道一般是上游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中游修建水库,下游再疏浚河道(一般) 淮河下游地势很平坦,水系很复杂,人家修建水库不管怎样要有高差有大坝让水进来吧?淮河下游,,应该疏浚河道,开挖新的入海口。
补充的:
昆仑站好像是去观测星空的吧,,,
因为灯都被熄灭了(不好意思,本人不负责任的臆想中,因为现在失眠)
广义上来说,它当然算是了!!分析区位优势时,有自然资源丰富的
这种说法不科学,改善自然环境?人家只有什么发展立体农业,基塘农业,退耕还林等,如果种苹果和柑橘那是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这里,因为那两个地形区的典型水果是这两样,不过这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保持等,华北平原主要是盐碱地治理和中低产田的治理。
哈哈,睡觉去了,苦劳多多
『捌』 高中地理的一道选择题,求详细解析
看图例,分子是温度,分母是高程,所以是丁
『玖』 关于高一地理的几道选择题
1.在自然界最强的最普遍的侵蚀作用是()
B流水侵蚀
2.从地质构造类型来看,东非大裂谷带是()
A地堑专
3.下列正确的是()
B内力作用是属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4.关于地壳运动正确的是()
B升降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5.世界上干湿度地带分异最明显的是()
C亚欧大陆的中纬地区
6符合沉积岩的两个特征()
A具有层理构造
C含有化石
7目前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C软流层
8某日的7时36分,天安门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这天可能是()
D元旦
9当地面辐射最强时()
C太阳辐射最强
『拾』 高中地理的一道选择题。
选C
解析:A肯定正确,我们搞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目的就是如此。
B向边远内地区集群,是发展趋势,不能把容产业都集中在大城市。而且集群有利于降低成本。
C近年来这个没有转移的趋势
D现在很多产业都转移到内地,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富士康在大陆很多地方都建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