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旅游地理试题
① 2017旅游地理高考试题怎么答题
地理 做选择题善用排除法 1.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往往试题专要求你以果推因属,有时是以因推果;二是采取排除法,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比如让你选择正确答案,你可以排除那些有明显错误的,有时这样解题会更快一点。 2.综合题的解答要有整体性思维 综合题一般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层面来设问。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有整体性思维,围绕着“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回答。 地理,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要遗漏提干和问题里的每一个信息。地理题应该可以算作是文科中的理科,理解计算的能力要求高一些。如果是自然地理类的,首先就是准确地判断出地理位置,然后才能根据基本知识点答题,使很容易拿到全分的;如果是人文地理的话就要注意要点一定尽量答全。
② 近三年高考地理综合题命题的选材,设问有何特点
试题情境承载着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新发展,决定着试题的考查方向、版范围及层次,蕴含权着试题的考查、选拔功能,肩负着对中学教学的影响与导向,体现着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功能。考生通过阅读试题材料,获取试题信息,调动、整合知识;通过对试题情境的分析、揣摩,推断、领会命题意图,确定素材与设问的关系。命题素材直接关乎设问的质量与答案的生成,是试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近三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Ⅰ中国区域地理综合题命题素材特
③ 旅游地理试题,谁知道答案请回答:多谢了!
正巧我学的旅来游管理自呀 呵呵
1.据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的两分法分类系统共包括两大类、14个基本类型、63个类型。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分为地质、地貌、水体、气象气候与天气、动植物、综合景观六类。而人文旅游资源分为历史古迹、古建筑、陵墓、园林、宗教文化、城镇、社会风情、文学艺术八类。
2.原因:第一、京畿要地旅游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第二、旅游开发历史早,景点知名度高;
第三、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强,行业行为规范程度高;第四、政府主导,全民支持意识强。
3.黄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黄山的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另有日出,晚霞,佛光,奇峰等众多奇景。
④ 地理必修一二的近三年高考题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真题地理必修一,必修二部分
1、图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和新乡 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 D、郑州和洛阳
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学科网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考点:河流)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 C、1/6 D、1/9
11.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学科网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第Ⅱ卷
40.(24分)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的国际著名酒店进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11)
材料二: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且在100-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
(1)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4分)
(2)冬季,黑海西北部还去常常波涛汹涌,形象壮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4分)
41.(32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入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图12)
材料二: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图13)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枯水期一般出现在 季。(4分)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 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3)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大多属于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 。(6分)
1【答案】C
【解析】根据图例的提示,济源和开封两个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
2【答案】B
【解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3【答案】D
【解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减弱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风速降低,则拦截风沙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4.C 5.A
【解析】 4.认真读图可知,对照不同海拨和不同坡度所对应的聚落数量的大小,可知在各海拨段中,海拨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5.根据该地聚落空间分布都是在1250米以上的地区,说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黄土高原。
6【答案】C
【解析】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了,春运长途客运量将减少,所以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7【答案】D
【解析】拆坝后,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水库调蓄作用不存在了,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8【答案】D
【解析】某地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E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是120°E向东到180°E,跨度为40°,占全球360°的1/9。
9【答案】B
【解析】图中显示,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向我国东北移动,所以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东北地区。
10【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晴天正午时刻,公路表面温度最高,所以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也是最亮的。
11【答案】B
【解析】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水增多,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上升流为寒流,则气温增高,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
暖流减弱,气温偏低。
40【答案】 (1)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2)冬季,黑海西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且西风势力较强;风力使黑海西部形成波涛。
(3)黑海周围降水多,蒸发量少;黑海周围径流注入,直到稀释作用;表层海水受降水和径流的影响大;海水中盐类物质下沉,使深层海水盐度大;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存在密度流,盐度较大的地中海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使深层海水盐度大。
(4)伊斯坦布尔地跨亚欧两洲,地理位置优越;伊斯坦布尔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观光旅游人口多;土耳其最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海港城市,水陆交通便利;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人口的流动量大。
【解析】 黑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同时汇集了欧洲一些较大河流的径流量,年平均入海水量达355立方千米(其中多瑙河占60%),这些淡水量总和远多于海面蒸发量,淡化了表层海水的含盐量,使平均盐度只有12~22‰。黑海淡水的收入量大于海水的蒸发量,使黑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盐度较小的黑海海水便从海峡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中盐度较大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由于海峡较浅,阻碍了流入黑海的水量,使流入黑海的水量小于从黑海流出的水量,维持着黑海水量的动态平衡。
(1)从纬度位置分析,该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
(2)波涛汹涌是受风的影响,联系该地冬季风向回答。
(3)影响坡度因素是降水、蒸发和径流,主要从这三个角度分析其原因。
(4)影响国际酒店的因素主要是市场,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该地人口集聚的原因。
【答案】 (1)大气降水 冬季 (2)梯级开发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丰富;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3)劳动 资源 木材加工业 (4)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丰富,支流流域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珠江入海口处地势低平;珠江干流河道短,所以大大支流八口入海。 (5)梧州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大型造纸厂排放污水量大;梧州市治污能力差;梧州周围水域自净能力差,大型造纸厂的迁入会使西江污染,甚至危及珠江三角洲。
【解析】 (1)因该地降水丰富,所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雨水)补给,冬季降水少。(2)西江沿岸地势起伏大,适合梯级开发,其水能资源应从流量和流速(落差)去分析。(3)梧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资源。 (4)从该流域的降水,河流流速及珠江河道特征分析其原因。(5)联系造纸厂对水污染严重分析不合理的原因。
⑤ 自考旅游地理试题
课程代码:001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心理学家罗伯特•麦金托什的分类方法,下列哪种旅游活动属于交际动机?( )
A.保健旅游 B.刺激旅游
C.民俗旅游 D.展览旅游
2.2003年我国SARS传染病爆发,它属于影响我国旅游客流因素中的哪一类因素?( )
A.来自旅游客源地的因素
B.来自旅游目的地的因素
C.来自客源地—目的地相互作用的因素
D.突发因素
3.沿海与内陆的差异属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等级的差异?(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4.我国下列景区中不是赏梅胜地的是( )
A.北京香山 B.无锡梅园
C.南京梅花山 D.杭州孤山
5.中国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三个朝代是( )
A.秦、隋、明 B.秦、汉、唐
C.秦、唐、明 D.秦、汉、明
6.上海和平饭店是哪一类西式建筑的代表?( )
A.罗马式建筑 B.巴洛克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文艺复兴式建筑
7.下列有关皇家园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奇石秀水,轻盈秀丽
B.一般面积比较大,并保持自然景色
C.力求在较大的水域上布置三个岛屿,以形成“一池三山”的意境
D.为了满足政治活动的需要,常有局部的中轴线
8.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到游客人均占用空间的是( )
A.旅游活动的性质 B.旅游者的社会经济地位
C.旅游活动时间 D.旅游者的文化背景
9.国家旅游规划、省市旅游规划、市地旅游规划、县市旅游规划、乡镇旅游规划等是按照下列哪种分类角度分类的?( )
A.地域范围 B.规划的层次
C.规划涵盖面 D.规划的历史沿革
10.下列刺绣作品中哪个是苏绣的代表作?( )
A.虎 B.双面绣《小猫》
C.《芙蓉鲤鱼》条屏 D.金银绣《百鸟朝凤》
11.下列不属于我国“文房四宝”之精品的是( )
A.湖笔 B.徽墨
C.宣纸 D.临洮砚
12.广州的别称是( )
A.蓉城 B.榕城
C.羊城 D.泉城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3.属于我国入境旅游洲内一级客源市场范围的国家是( )
A.德国 B.新加坡 C.美国
D.日本 E.越南
14.下列哪两座名山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 )
A.华山 B.武夷山 C.雁荡山
D.江郎山 E.泰山
15.下列湖泊中从成因上看属于潟湖的是( )
A.千岛湖 B.鄱阳湖 C.新疆喀纳斯湖
D.太湖 E.杭州西湖
16.我国下列陵墓中属于山陵式墓葬的是( )
A.明十三陵 B.唐乾陵 C.绍兴越王陵
D.明孝陵 E.长沙马王堆汉墓
17.根据罗惠斌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下列属于自然环境评价范围的要素是( )
A.气象 B.水质 C.水文
D.噪音 E.动植物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8.相对于中老年旅游者而言,青年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特点较为模糊。( )
19.中山和低山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大众性的登山旅游和滑雪旅游两个方面。( )
20.泉水中水温高于当地平均气温的泉叫温泉,而超过当地沸点的泉被称为“沸泉”。( )
21.在江浙一带,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而设立的纪念日。( )
22.在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旅游心理容量是惟一一个反映旅游供给的容量概念,其余均为涉及需求的容量概念。( )
23.长期以来我国国内游客较远距离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铁路旅游交通。( )
24.我国当前的名茶是以红茶为主的。( )
25.苏州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我国宋、元、明、清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 )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目前我国将国内旅游者定义为: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_____________个月的国内游客。
27.旅游资源评价就是选择某些____________,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作出评判和鉴定。
28.我国的避暑名山主要有“奇秀甲天下”的江西_____________、有“清凉世界”之称的浙江_____________、“东南第一山”雁荡山以及“海天佛国”普陀山。
29.古城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城旅游景观的代表,西安可以说是典型代表。
30.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成为一个整体。
31.旅游交通差价主要有批零差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质量差价等。
32.旅游商品可以分为旅游实用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型。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3.旅游地理学
34.近邻效应
35.旅游资源容量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简述我国入境旅游者的流向特征。
37.试述旅游景观的审美方法。
38.简述旅游饱和与超载给旅游地带来的负面影响。
39.简述目前我国旅游度假区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0.试述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41.请结合实例说明旅游交通的特性。
⑥ 请问你有近三年的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题吗
一、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
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
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
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
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
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二、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
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
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
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
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
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
恢复植被三、农业区位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
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
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
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
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
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4、畜牧业
典型地区:
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
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
典型地区:
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见必修下册书16)
8、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
上海市郊区农业
分析区位: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四、工业区位分析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
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
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
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
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
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 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