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高考地理答案
1. 2012年高考地理卷子答案
你好!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第I卷 1、B 2、A 3、D 4、D 5、C 6、A 7、C 8、C 9、B 10、D 11、C
第II卷
36、(1)
提高原材料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数目;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
(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
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37、(1)
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
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
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紧缺。
42、(1)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43、(1)
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
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44、(1)
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
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以上就是全国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的全部答案,希望可以帮到你!
2.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测试模拟卷
据统计,全省共有474229人报名参加高考,较2011年同期报考数499284人减少了25055人,减少5.0%。应届毕业生占报内考总数的90.5%,比2011年的容89.7%上升了0.8 %。往届生报考人数则下降0.8%;从考生的毕业类别来看,参加高考报名的基本都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仅有1.1%的其他学生报考。离高考还有最后的2个多月了,高考冲刺复习很重要,在这个阶段最忌讳无章法乱用复习资料,要选择基础性强、针对性强、最适合你的复习资料,让资料成为你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3. 2012年江苏小高考的地理答案有没有,我想看看能不能过关。高手自己做的,发给我也行。
2012年江苏省普通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参源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ADBCC ;BBDBA; ADBCD ;ABDBB ;DDCCB ;BDCAC
二、判断题
误正正正误; 误正正正误
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7分)(1)甲>乙>丁>丙(2分)
(2)乙 西北风(2分)
(3)降低 升高 转晴(3分)
42.(7分)
(1)东部(2分)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1分)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环境良好(任答2点给2分)
(3)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1分),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任答1点给1分)
43.(8分)
(1)混合农业(2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市场适应性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恢复地力(任答4点给4分)
(2)扩大 市场(2分)
44.(8分)
(1)种类多 数量大
(2)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机械制造(任答2点给2分) 水源(1分)
(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 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3分)
4. 求江苏2012年小高考地理答案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ADBCC ;BBDBA; ADBCD ;ABDBB ;DDCCB ;BDCAC
二、判断题
误正内正正误;容 误正正正误
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7分)(1)甲>乙>丁>丙(2分)
(2)乙 西北风(2分)
(3)降低 升高 转晴(3分)
42.(7分)
(1)东部(2分)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1分)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环境良好(任答2点给2分)
(3)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1分),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任答1点给1分)
43.(8分)
(1)混合农业(2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市场适应性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恢复地力(任答4点给4分)
(2)扩大 市场(2分)
44.(8分)
(1)种类多 数量大
(2)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机械制造(任答2点给2分) 水源(1分)
(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 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3分)
5. 跪求江苏省2012小高考地理的选择题试题和判断题的试题发几张图片好不好!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 理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1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1—2题。
1.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主要天气特点是
A高温晴朗 B低温晴朗
C阴雨连绵 D狂风暴雨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图2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 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 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 D凯尔盖朗
4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图有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甲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11甲处谷地成因是
A 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12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B结冰期缩短C年径流量增大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图7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甲处发育了冲积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
14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气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D植被和土壤
1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开山取石,发展建材工业B围垦湿地,增加粮食产量C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图8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
17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B热量C地形D洋流
图9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我国
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
19.目前,我国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图10为“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矿产资源 D地域文化
21为合理规划功能区,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表1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22——23题。
表1
城镇人数(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长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长百分点
苏南地区 1467 2283 4.54 59.6 70.3 10.7
苏中地区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苏北地区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22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23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 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24——25题。
24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25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7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台风活动频繁 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 D季风的不稳定性
28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良种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
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2),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13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13中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 C.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天体系统级别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32.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3.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
34.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5.世界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36.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37.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
38.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9.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40.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综合题
41.图14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甲地此时风向为 。(2分)
(3)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 ,气压 ,阴晴变化为 。(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材料一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材料二 图15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最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东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
(2)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3分)
(3)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多个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有利于企业 。(2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为适应市场需要,推广高产杂交玉米良种,改良奶牛品种,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产品。玉米除大量销售外,还用作饲料,牲畜粪便作为肥料归还到耕地中,节省了对化学肥料的支出。2006年农机数量高达8881台。
材料二 图16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农业生产类型”
(1)南安大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其主要特点是 。(6分)
(2)与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区各类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2分)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本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除数列入本部重点开发地区。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二 图17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 。(2分)
(2)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除发展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外,还发展 工业、 工业等。制约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3分)
(3)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3分)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ADBCC ;BBDBA; ADBCD ;ABDBB ;DDCCB ;BDCAC
二、判断题
误正正正误; 误正正正误
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7分)(1)甲>乙>丁>丙(2分)
(2)乙 西北风(2分)
(3)降低 升高 转晴(3分)
42.(7分)
(1)东部(2分)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1分)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环境良好(任答2点给2分)
(3)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1分),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任答1点给1分)
43.(8分)
(1)混合农业(2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市场适应性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恢复地力(任答4点给4分)
(2)扩大 市场(2分)
44.(8分)
(1)种类多 数量大
(2)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机械制造(任答2点给2分) 水源(1分)
(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 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3分)
一定要给分啊,好容易找到的
6. 江苏省2012小高考地理试卷
全部考完网上会有
7. 2012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地理试卷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 理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1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1—2题。
1.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主要天气特点是
A高温晴朗 B低温晴朗
C阴雨连绵 D狂风暴雨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图2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 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 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 D凯尔盖朗
4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图有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甲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11甲处谷地成因是
A 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12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B结冰期缩短C年径流量增大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图7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甲处发育了冲积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
14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气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D植被和土壤
1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开山取石,发展建材工业B围垦湿地,增加粮食产量C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图8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
17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B热量C地形D洋流
图9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我国
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
19.目前,我国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图10为“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矿产资源 D地域文化
21为合理规划功能区,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表1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22——23题。
表1
城镇人数(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长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长百分点
苏南地区 1467 2283 4.54 59.6 70.3 10.7
苏中地区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苏北地区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22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23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 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24——25题。
24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25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7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台风活动频繁 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 D季风的不稳定性
28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良种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
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2),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13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13中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 C.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天体系统级别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32.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3.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
34.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5.世界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36.环境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37.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
38.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9.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40.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综合题
41.图14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甲地此时风向为 。(2分)
(3)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 ,气压 ,阴晴变化为 。(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材料一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材料二 图15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最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东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
(2)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3分)
(3)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多个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有利于企业 。(2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为适应市场需要,推广高产杂交玉米良种,改良奶牛品种,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产品。玉米除大量销售外,还用作饲料,牲畜粪便作为肥料归还到耕地中,节省了对化学肥料的支出。2006年农机数量高达8881台。
材料二 图16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农业生产类型”
(1)南安大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其主要特点是 。(6分)
(2)与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区各类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2分)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本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除数列入本部重点开发地区。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二 图17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 。(2分)
(2)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除发展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外,还发展 工业、 工业等。制约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3分)
(3)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3分)
8. 2012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我建议你勤一点,自己去搜
9. 江苏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有最近几年的,我现在不在电脑前,应该是01-10年的,要的话,先采纳。明天发,今天没法上网
10. 2012江苏地理高考第9题为什么选D
背斜谷是背斜岩层被侵蚀形成的,所以地表应该是山谷,同一岩层埋藏深度小专,背斜顶部应该属被侵蚀,①和④褶皱明显被侵蚀,地表以上岩层缺失,所以选D。
③⑤处同一岩层断开,明显是断层。
②处岩层褶皱不明显,可能不是背斜,不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