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地理 » 高中地理气候区

高中地理气候区

发布时间: 2021-03-06 01:03:56

A. 高中地理 中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
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南省、雷州半岛、台湾省南部、云南省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B. 高中地理关于气候区的分类

高中教材将气候分成13类,其它的学者还有别的分类法。高中教材这么内分:
热带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苔原气候
还有种特别的,就是高山高原气候

C. 高中地理,世界范围内气候特点比较特殊的有哪些地区

一、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以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以及我国南方地区.
从全球来看,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和干旱的草原,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亚的阿拉伯沙漠、北美的亚利桑那沙漠.可是,同样是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形成料热带季风气候;而我国南方地区也不但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反而形成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究其原因,这得益于它们得天独厚的位置条件.它们处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交界处,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进而导致冬夏风向的变化.由于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高,冬季大陆上形成高压,风又陆地吹向海洋,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而夏季情况则相反;这样在大陆东岸,形成了季风气候.在大陆内部形成了大陆性气候.
二、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东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热带雨林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如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马来半岛.因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上述四个地区虽然远离赤道,却也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更多地取决于它们特殊的地形和位置.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上又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再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不但气温较高,降水特更为丰富,所以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三、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特殊气候.
智利南部的安第斯山西坡年降雨量为2500㎜,而同纬度东坡的巴塔哥尼亚年降雨量只有250㎜,形成干燥的沙漠地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迥然不同,这是因为南美大陆40°~60°大陆西岸面向大西洋,处于西风的迎风控制下,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虽离海较近,但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屏障作用,西来气流产生焚风效应,空气中水汽消失,很难致雨,降水量大大减少,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扩张”的气候类型——以欧洲西部挪威沿岸、澳大利亚中部、非洲撒哈拉为例.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纬度位置介于北纬35°~60°之间,面向大西洋,大陆轮廓破碎,深受海洋影响.而且地势低平,无高大山脉阻挡西风的不断深入;再加上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因而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降雨量较丰富,季节分配较均匀.这一气候类型北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南到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分布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世界其它大洲的同类型气候.尤其是与同纬度相比,其北界纬度偏高,在挪威沿岸北纬60°以北直逼北极圈附近,因而导致其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南界纬度比同纬度大陆东岸偏高.这是为什么?我们注意到西欧沿岸有一股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它常常被人们喻为欧洲的重要“热源”,它使欧洲西部的冬季气温远远高于同纬度的平均温,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由于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他使得较低纬度的气候向较高纬度扩张;使得沿海湿润气候可能一直延伸到至陆地离海较远处.
同理,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较高纬度的气候向较低纬度扩张,如亚欧大陆东岸北纬60度附近;使得内陆干旱气候可能一直扩张至寒流经过的沿海,如澳大利亚中部大沙漠直逼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寒流);非洲撒哈拉沙漠几乎三面都直逼海洋;当然强劲干燥的信风吹拂和副热带高压代的直接控制也促使了沙漠面积的扩张.
五、地形的“魔法”——以南北美洲西岸气候、我国横断山区、东非高原为例.
局部地区气候分布的异常现象,其原因中还必须充分注意到地形这一要素.在南北美洲西海岸地区,以北美洲为例,气候类型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或者热带草原气候;以南美洲为例,自北向南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自北向南作有规律的更替,但又作狭长状的南北延伸.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到内地而只能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在我国横断山区高山峡谷相间分布,地形复杂,地势高峻,因而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该气候类型最大的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正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而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理应处在赤道低压的控制下,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D. 高中地理 气候类型

1为热带季风气候,4为温带季风气候,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先根回据最冷月温度确答定1大于20度在热带,5大于0度在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气候,4小于0度在温带,1年降水量1500-2800之间,不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热带雨林气候(年雨量大于2000)热带草原气候(年雨量750-1000)所以1是热带季风气候;5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所以亚热带季风气候;4雨热同期,年雨量500左右,不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只能是温带季风气候;6最热月温度大于10度可确定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54季风气候只在大陆东岸,6大陆东西岸都有,所以按纬度地带性排列为1546或6451.

E.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及分布原因

下面是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寒带
副极地大陆性气侯
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这里年可能蒸散量在35cm到52.5cm之间.冬季长,一年中至少有9个月为冬季.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小,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冬温极低.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

F. 高中地理。。气候~!

海陆受热不均是什么意思?同纬度太阳直射时间太阳高度角相等,辐射热相等,海陆受热一样。
但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热力性质有差异,热的时候陆地升温快,冷的时候陆地降温快。

G. 高中地理13种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
天气单调。全年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风力微弱,季相无变化,基本每日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雨倾盆,雨后天气稍凉,第二天又复如此。
2、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大致每年5-10月大陆低气压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从几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又称几内亚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湿季。
11月到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北回归高气压带的信风(哈马丹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南半球热草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3、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季风显著,旱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4、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很多,比如晴天多,阳光强,干燥,夏季热,昼夜温差大,风沙多等等。终年干旱炎热,尤其热季更是酷热难耐。
5、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6、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13种气候类型中唯一一种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
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如果将地中海地区全年降水量制成条形统计图,就会发现它会形成一个盆状弧线。
7、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削弱。季风性显著,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冬季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较差达62.3℃。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9、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雨季,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在热带海洋多风暴,多云雾天气,湿度大。
10、亚寒带针大陆性气候
冬季长而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这是因为本区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且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又有积雪覆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受不到海洋气团的调节。
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蒸发弱,相对湿度高。降水量少是因为本区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多,但这里蒸发弱,所以仍属于湿润气候。
降水集中于夏季是因为夏季温度较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有气旋雨和对流雨;冬季温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陆反气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
11、极地冰原气候
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2、极地苔原气候
因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C,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13高原山地气候
在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等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自海平面起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最重要的有两个:海拔高、气温低。

H. 有关高中地理气候类型

不知道你的疑问从哪里来,美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回水量约1300毫米。
中美地峡降水答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加勒比海侧(东侧)山麓年降水2000—3000毫米,太平洋沿岸和内陆盆地年降水500—1000毫米。
因此美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少于中美地峡东侧(热带雨林气候)。

I.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 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J. 求高中地理的几个常出气候区,和它们的划分及特点,我基础差,说详细点,谢了。

我高中的时候出的最频繁的就是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回答字数有限,所以不能写太多,你可以查一下网络。
记下如下几点:分部纬度,气候特点,湿热特点,降水特点,及世界上这种气候的最主要区域~哈哈~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