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计算黄赤交角
① 黄赤交角怎样计算
23°26'
② 太阳高度的计算黄赤交角
太阳上中天时高度=90-当地纬度+天体赤纬
74度30分=90-地理纬度+夏至赤纬专
28度10分=90-当地纬度+冬至赤纬
将两式相减得
46度20分=2黄赤属交角
所以黄赤交角为23度10分
可能楼主会问为什么和现在不同,这是岁差的缘故
黄赤交角在22度30分和24度30分之间不断变动,周期26000年
③ 黄赤交角怎么计算
赤交抄角目前是23°26',这个袭角度就是南北回归线的角度,所以黄赤交角变大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也会变高,所以在太阳直射半球,除赤道昼夜平分外,其他地方昼变长,夜变短.而太阳没有直射的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则反之!
夏至日太阳高度角:
和太阳直射点同半球时:H=90°-『B-C』;和太阳直射点不同半球时:H=90°-『B+C』;B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C是所求当地的纬度,『』是绝对值符号,我手机没有找到绝对值符号,所以用它代替!
希望帮到你!
④ 高中地理黄赤交角的影响是什么
一、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产生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版的周年变化,从而产生了权四季的更替。
二、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有的地方有极昼极夜,有的地方有太阳直射。这样就有了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三、当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的时候,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当黄赤交角变为23度30分时,北京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比现在要大;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幅度比现在也大。
四、当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的时候,地球上五带的范围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当黄赤交角变为23度30分时,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会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五、特别注意,回归线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相等;极圈的度数与黄赤交角互余
⑤ 高中文科地理问题——黄赤交角
1.这个全球都是一样的啊~
2.正午影长的变化实质上就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回年中,正午太阳答高度角变化幅度越大,正午影长变化的越大,这就是为什么纬度越高,正午影长变化幅度越大的原因。
3.黄赤交角变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就会减小了啊,所以正午影长的变化随黄赤交角的变小而变小。举个例子,如果黄赤交角变为零,正午影长就不会有变化啦~~~
⑥ 高一地理(黄赤交角问题、晨昏线)
当黄赤交角变大时 晨昏线摆动幅度就会 _大__ 反之_小__ 为什么?理由是,黄赤交角变大,导致回归线数值变大,以及地球倾角增大,故太阳直射范围变化增大
⑦ 高中地理,黄赤交角变大,为什么极圈度数会减少,画图说明,谢谢
黄赤交角的度数和极圈的度数相加得90度。所以黄赤交角相应的变大变小,会使极圈度数相版反的变小变权大。
因为规定黄赤交角的度数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等,与极圈的度数互为余角。
即南、北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
⑧ 高一地理题 黄赤交角
选择B。范围确实小了。
⑨ 高中地理,怎么觉得这么难,如黄赤交角缩小
热带为有直射现来象的地方,黄赤交源角变小,则直射范围变小,故热带变小.寒带为存在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纬度范围为90°减去回归线的度数,如黄赤交角变小,则寒带变小.故热带寒带的变化趋势与黄赤交角变化一致,温带相反.
地理知识还是比较散的,其实地理难就难在选择题上,与政治历史相比灵活性强。这些知识主要靠平时做题积累,做题时没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图就要翻地图册,可以在地图册上画出或者标上出题的地方;选择题还有就是图表,根据图表和所学来判断答案的题,这种就决不能死记硬背,一定要培养看图能力,主要就是多做题,过程中多翻书。时间计算我觉得现补是来不及的,况且这种题难度大,可以视情况而定,时间来及建议不要太集中复习这一部分。地理大题还是比较好拿分的,抓住要点,不用写多少字。答大题能分点一定要分要点,没明确要求一般都要从自然(气候、土壤、水分、天然资源、地顶地势等)和社会(交通、市场、劳动力等)、优点和缺点考虑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相比之下大题还是容易拿分,选择则要硬功夫,靠积累,一般不能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