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等高线题型
❶ 初中地理等高线
密集说明高程的变化大,坡度也比较陡。
稀疏说明高程的变化小,坡度也比较缓。
向高内凸自然容是说明高地,向低凹说明是低地。
从等高线可以看出整个的地理高程特征。等高线也就是说有相同高程(或者说是海拔)的点的连线。
从等高线可以分辨出山地、平原、陡坡、缓坡等等。
❷ 关于地理等高线的问题[初中]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渐缓,是凸形坡;
5.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是凹形坡。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以正确地表示地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坡度的大小以及地貌形态等。根据它可以计算地面坡度、估算水库库容、平整土地、设计道路以及国防施工等等,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❸ 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都有什么 像什么盆
1、闭合曲线,除陡崖外不相交,不重叠.
2、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相同.
3、等高线越密,地势越陡,反之,地势越缓.
4、两条等高线之间出现的等高线圈,它的海拔应该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5、根据高度判断,凸向高处为山脊,凸向低处为山谷.
6、示坡线,表示斜坡方向,在没有数值的等高线上,示坡线在外面为山地,在里面为盆地.
❹ 地理等高线测试题,速求,要有难度的,带答案
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内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瀑布飞流B.湖光容山色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
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D.丁——发展茶园
3.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三角洲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
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1、【解析】图中的河流②、④在200米等高线处注入湖泊,湖泊周围是山脉。
【答案】B
2、【解析】橡胶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它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树种,喜高温、高湿、静风、沃土。目前,主要的橡胶产地是海南岛和云南的西双版纳。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不能种植棉花,应当种植林木。甲处地势相对平坦,可以发展种植业。
【答案】D
3、【解析】①地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同。深秋的清晨甲地临近湖泊,更容易出现雾。
【答案】C
❺ 初中地理等高线
水库坝址的抄选择
①库袭区:应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在“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②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
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即弯高中低为谷地),成反V字形;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希望常交流
❻ 急!!!高分初中地理有关 等高线 一题
两相邻等高线之抄间的距离是50米袭,5条等高线重叠,说明断崖的高度应当比5个50米即250米高,这样只有CD两个选项符合要求.
假设选D的话,那么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应当是7条而不是5条.
5条等高线重叠,意味着高度在5*50到6*50之间
❼ 初中关于等高线的地理知识。
海拔:
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海拔也称为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内
地面上某一点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度。
等高线:
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称为等高线。
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线连接起来,叫做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1.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2.等高线为闭合的平滑曲线;
3.等高线的疏密决定坡度大小;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地形图的分类:
常见的地形图有三种,等高线地形图、等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沪发高菏薨孤胳酞供喀,能最直观反映地表起伏的是地形剖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平原,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分别是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地形图的识读:
1.判断地势高低: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等高距在同一等高线地图上是相等的。地面越高,数值越大;反之,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2.判断坡度的陡缓:同一等高线的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海底等深线越密,坡度越陡。
❽ 问几个初中地理关于等高线的问题~好的加分!
1.修筑大坝类的题目主要从修筑大坝的工程量和修筑大坝的库容两方面考虑:影响大坝工程量(内长度)容的主要是峡谷的宽窄,一般选择峡谷口(峡谷最窄处,峡谷两侧同一高度连线最短处);影响大坝库容的主要是河谷的闭合情况,也就是在大坝上面(河流上游)的等高线能围成最大的体积,要求水库深而且水面面积大。
2.容易汇成河流的是山谷,做这类题主要是区分山脊和山谷两种地形,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形成山脊的等高线向低处(海拔低处)凸出,山谷则相反等高线向高处(海拔高处)凸出。
3.判断修建梯田的题目主要考虑等高线密度,修建梯田要在坡度缓的地方(一般在小于40度的坡地上),等高线密度越大坡度越大(如果遇到复杂些的问题需要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坡度来决定)。
❾ 初中地理 等高线方面的问题
A。
什么叫倾斜啊。。
比如东高西低,就叫做从东向高倾斜。。
❿ 七年级地理题(等高线)
第5题:
既然题目告诉我们a﹥b﹥c﹥d,那么干脆设a=600m,b=500m,c=400m,d=300m。
甲在400m-500m之间,乙在300m-400m之间,所以A错。专
甲处等高线弯向海拔低属的地方,为山脊,所以B错。
乙处等高线弯向海拔高的地方,为山谷,可能发育成河流,所以C对。
丙处海拔由中心向四周递减,为山顶;丁处海拔中心低,四周高,为盆地,所以站在丙地很可能看到丁地。
第6题:
还是一样的方法,设a为20℃,b为19℃,c为18℃,d为17℃。
地理里面有一条规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由此可知,海拔d>c>b>a,情况就跟第5题反过来了。
丁处海拔最高,应该是山顶,A错。
丙处海拔最低,应该是盆地,B错。
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错。
D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