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最深的原因高中地理
『壹』 贝加尔湖深1637米,世界第一深湖,为何每年还在加深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神奇的星球,因为它孕育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生命还有美丽的大自然。它不仅风景优美而且造福人类。环境日益受到污我们喝的水来自淡水湖泊。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也是世界第七大湖。该湖水质良好透明度达40.5米深。该湖的总体积约为23.6万亿立方米,最深部分达到1637米包含地球淡水的20%。
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非常非常热的核心。因为它的温度非常高,核心的材料是熔化的,就像刚刚从火山喷出的材料一样。当地球内部释放的热量和能量上升到低温岩石圈时,就会被岩石阻挡,积聚的物质形成一个软流动层。可以说软电流层阻止地球内部的热量辐射到地球表面,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低温坚硬的陆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上面生活。因为软层不是硬固体而是流体,所以它可以移动,但是它的移动方向非常特殊这与它的密度有关,这也就是贝加尔湖加深的原因之一。
『贰』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世界上有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湖泊的形成原因存在相同点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如美国就有著名的五大湖区,而在俄罗斯也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深度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那么贝加尔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贝加尔湖形成的原因和其他很多湖泊都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是由地球上的两个板块相互背离着运动张裂形成的。
所以说贝加尔湖不论是在占地面积还是深度上面都很非常惊人的,它里面所容纳的淡水资源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可以供世界上的很多人使用并且能够持续供应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么要对贝加尔湖进行特别的保护,否则如果哪一天它被污染了的话世界上的淡水资源将会减少很多,人类社会的水资源资源供应和安全问题就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将失去很大一笔财富。
『叁』 有一个地理问题贝尔加湖的成因是什么
望采纳,谢谢
贝加尔湖属于断陷构造湖。
由地壳运动内力的作用,包括地质构版造运动所产权生的地壳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凹地,如向斜凹地、地堑及其他断裂凹地所产生的构造湖盆,经贮水、积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构造湖。
构造湖具有十分鲜明的形态特征,即坡陡: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比较平直;水深:湖水一般都很深;湖泊平面形态比较简单:长度大于宽度,呈长条形;面积较大。同时,还经常出现一串依构造线排列的构造湖群。这些特征贝加尔湖都具备。
从地质构造上看,贝加尔湖是亚洲地壳沿着一条断层慢慢拉开的断谷凹部,一个深入到地下15至20公里深处的大裂口。贝加尔湖裂缝在大约2500万年前的前冰河时代形成,所以贝加尔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湖之一。贝加尔地区还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地震最大达到里氏11级。贝加尔湖是地球上最深的湖。
『肆』 贝加尔湖最深处多深
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一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
贝加尔湖狭长弯曲,呈东北西南走向,距蒙古国边界仅111千米,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37米,湖面海拔456米,形状为新月形,总蓄水量23.6万亿立方米。
(4)贝加尔湖最深的原因高中地理扩展阅读
地质:
贝加尔湖两侧有1000-2000米的悬崖峭壁,构造罅隙四周围绕着山脉,周围多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贝加尔湖的湖岸每年以两厘米的速度向两边拉开。
贝加尔湖有作为许多海洋的典型特征——深不可测,巨大的库容、暗流、潮汐、强风暴、大浪、不断变大的裂谷、地磁异常等等。贝加尔洼地是不对称的,西部的坡面比东部更加陡峭。
生物:
贝加尔湖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湖中有2000多种特有的淡水湖动物,尽管海水不咸,但生活着大量的海豹、鲨鱼、龙虾、海绵、海螺等海洋动物。
湖中有约50种鱼类,分属7科,最多的是杜文鱼科的25种杜文鱼,重要的鱼类有:杜文鱼、大马哈鱼、茴鱼和白鱼。有贝加尔湖特产湖鱼:胎生贝湖鱼。湖区有320多种鸟。
『伍』 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
贝加尔湖形成于约2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后的强烈地震,湖盆形成于2000~2500万年前。
前苏联科学家维列夏金根据古生物和地质方面的材料推测,中生代侏罗纪时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曾有过一个浩瀚的外贝加尔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留下了内陆湖泊-贝加尔湖。随着雨水、河水的不断加入,咸水变淡。
(5)贝加尔湖最深的原因高中地理扩展阅读:
一、位置境域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一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狭长弯曲,呈东北西南走向。
距蒙古国边界仅111千米,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37米,湖面海拔456米,形状为新月形,总蓄水量23.6万亿立方米。
二、地质构造
贝加尔湖裂谷与东非大裂谷一样,在区域地质构造方面是全球著名的张裂区之一,位于中亚大陆内部变形区的北部,是欧亚大陆区内最大的活动性大陆裂谷。沿着S形的古生代缝合带,贝加尔湖裂谷区绵延2000多千米。
贝加尔湖地区是欧亚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间的裂口地区,由于两个板块不断分开,贝加尔湖也就不断扩展。贝加尔湖地区同时又是地震多发区,平均每年要发生大小地震2000次。
贝加尔湖地区整体上处于近西北向的拉张状态,拉张速度为4.5±1.2毫米/年左右,拉张方向为西北-东北向,东西两端的应变大于中部地区。
『陆』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积
贝加尔湖 (地理湖泊) 编辑 讨论39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1-2]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贝加尔湖形成于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5张)
约2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后的强烈地震,湖盆形成于2000~2500万年前。前苏联科学家维列夏金根据古生物和地质方面的材料推测,中生代侏罗纪时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曾有过一个浩瀚的外贝加尔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留下了内陆湖泊-贝加尔湖。随着雨水、河水的不断加入,咸水变淡。20世纪90年代初期,科学家根据贝加尔湖钻井取出的岩芯样品中未发现任何关于中生代的东西。有一些材料证明,没有中生代的沉积层,只有新生代的沉积岩层,贝加尔湖地
冰封的贝加尔湖
冰封的贝加尔湖
区长时间以来一直是陆地,贝加尔湖是在地壳断裂活动中形成的断层湖,从而否定了贝加尔湖的海洋生物是海退遗种的说法。 [7-8]
地球膨裂说认为,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后,在39亿年前,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这整个地球,深度1.2万米。5.2亿年前,由于地球发生了大的膨裂,海水流入地壳的裂缝,海水从大陆上逐步退出,大陆逐渐露出海面,一些海洋生物就留在了大陆上低洼地区的湖泊里。5.2亿年前的海水是咸的,因此贝加尔湖的湖水也是咸的,但由于大量的雨水、河水不断流入贝加尔湖,湖水逐渐变淡。一些在海洋咸水中生存的海洋生物,逐渐适应了贝加尔湖中的淡水环境。 [7]
『柒』 贝加尔湖成为最深的湖的原因
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中国古称“北海”,曾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主要活动地区,汉代的苏武牧羊即在此地。
贝加尔湖狭长弯曲,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处79.4千米,好似弯弯的月亮镶嵌在东西伯利亚翠绿的崇山峻岭之中。贝加尔湖面积约315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8位。贝加尔湖总容积23600立方公里,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5,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科学家们曾作过假设:若无其他河流注人贝加尔湖,而以安加拉河目前的年平均流量流出,需4O年才能把贝加尔湖水流干;若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贝加尔湖注入,则约需1年时间才能灌满,该湖的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贝加尔湖容积巨大的秘密在于深度,该湖平均水深73O米,最深1620米,湖面海拔456米。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年均流量仅为1870立方米/秒。湖水注入安加拉河的地方,宽约1000米以上,白浪滔天。河口中间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圆石,在滚滚洪流中,巨石似翻滚游动,气势宏伟,是湖区的一个奇特景观。
贝加尔湖位于一个很深的构造地带,四周高山围绕,有的山高出湖面2000米。湖底沉积层厚达6100米。岸边有死火山遗址。地壳运动尚在继续,偶尔发生强烈地震。1862年的一次地震淹没了色楞格河三角洲北部约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使贝加尔湖出现了一个称为普罗瓦尔的新湾。地壳断裂处不断有新的热泉产生。
湖底谷地两岸地形不对称,西岸为陡坡,东岸坡势较缓。8%的湖底很浅,只有50米深。曲折的湖岸线总长2100公里。东岸 有一半岛伸入湖中,名圣角。湖中共有27个岛屿,最大的奥尔洪岛(面积725平方公里)。湖区气候比周围地区温和得多。1至2月气候平均零下20度左右。湖面1月结冰。5月解冻。表面水温在8月约为13度,湖水浅处达20度。浪高可达4.6米。湖水清洌,水深40米处清晰可见。矿物质和盐分含很少。
贝加尔湖动植物品种和数量很多,在不同深度共有1200多种动物,在水面或接近水面有约600种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贝加尔湖特有的品种,是世界其他湖泊无法比拟的。尤其使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生物的古老性。约有50种鱼,分属7科,最多的是杜父鱼科的25种杜父鱼。大麻哈鱼捕获量很大。唯一的哺乳动物是贝加尔海豹。有一种贝加尔特产湖鱼,名胎生贝湖鱼,属胎生贝湖鱼科,由母鱼直接产下仔鱼。贝加尔湖有320多种鸟。许多淡水生物在西伯利亚其他江河湖泊找不到踪迹。贝加尔湖是淡水湖,但湖里却生活着许许多多地道的海洋生物。如海豹、海螺、海锦、龙虾等。贝加尔湖底还有l~15米高像丛林似的海锦,这在其他湖泊里是找不到的,奇形怪状的龙虾就藏在这个“丛林”里。而一般鲟鱼都生活在沿海,贝加尔湖的鲟鱼却已经完全变成淡水鱼了。在欧洲的典型湖泊中,通常只有几种端足类动物(虾状甲壳动物)和扁虫,而贝加尔湖却有Z00多种端足动物和80多种扁虫。不仅数量多,有些种类还十分奇特引人。如最近发现的一些端足类动物呈杂色斑驳,与环境色彩混为一体;同时,还有人在湖中捕到体长达38厘米的巨扁虫。
贝加尔湖的野生动物,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淡水海豹了。它数量特别多,喜欢成群结队 活动。如今,每年仍可捕获近5000头。但是,贝加尔湖海豹是怎样来到这个湖中定居的,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个谜。一年中,贝加尔湖面尽管有5个月封冻约90厘米厚,冬季气温平均零下38摄氏度。但阳光却能透过冰层将热能输入湖水,形成“温室效应”,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温,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各类水生物提供了食物,促进水生物发育成长。
贝加尔湖中的海豹数量已经从1994年的10.4万头锐减到目前的6.7万头。如不采取切实的保护性措施,5~7年后贝加尔湖海豹家族中的环斑海豹将濒临灭绝。海豹数量锐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工业污染,特别是贝加尔纸浆造纸联合企业对湖水的污染,致使动物中毒、免疫力下降;二是偷猎行为,猎杀一头海豹平均伤及三头,受伤的海豹大多活不了多久就会死亡。此外,猎杀者往往不择手段地猎杀幼小海豹,致使海豹群体的构成老化。
专家们为此向政府提出严格禁止商业性捕杀贝加尔湖海豹的建议,希望遏制住这种破坏性活动。
贝加尔湖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湖区附近还有采矿、纤维加工、造纸、造船、捕鱼和木材等工业。由于工业的发展,贝加尔湖一度到污染,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活动的害处,并着手纠正。 该湖已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和自然保护名录。美丽富饶的贝加尔湖,在世人心中,一直藏着神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