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哪些工程的地质是岩溶地貌

哪些工程的地质是岩溶地貌

发布时间: 2021-03-01 00:50:36

Ⅰ 岩溶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三类:

渗漏问题;

地基稳定性问题;

地下洞室稳定和突然涌水、涌泥问题;

Ⅱ 岩溶和土洞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1、下伏基岩是可抄溶岩袭;
2、地下水对可溶岩作用形成各种岩溶现象;
3、构造对岩溶发育往往起控制作用;
4、可溶岩上覆松散土体,盖层厚度3-20m易产生土洞;
5、地下水位有升降变化;
6、地形地貌特征是低洼区岩溶更发育。

Ⅲ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及其研究意义.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三类:渗漏问题;地基稳定性问题;地下洞室版稳定和突然涌水、涌泥问题权。
研究意义:岩溶地区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如地下蕴藏丰富的喀斯特水资源;地下洞穴中富集石油、天然气、砂矿及矿泉资源;各种奇特的地貌现象常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曾是人类祖先的栖居地,蕴藏着宝贵的考古资源。但是,岩溶也带来许多问题,如喀斯特山区耕地少、地表水少,洼地易积水成灾;采矿、地下开挖工程会遇到喀斯特涌水;地面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工程地基的地面塌陷、水库漏水和喀斯特气爆水库地震、坝基溶蚀引起溃坝等,这对工农业建设是不利因素。总之,对岩溶地区工程地质研究有利于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量保证工程安全等。

Ⅳ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三类:渗漏问题;地基稳定性问题;地下洞室稳定和突然涌水、涌泥问回题.
研究意义:岩答溶地区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如地下蕴藏丰富的喀斯特水资源;地下洞穴中富集石油、天然气、砂矿及矿泉资源;各种奇特的地貌现象常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曾是人类祖先的栖居地,蕴藏着宝贵的考古资源.但是,岩溶也带来许多问题,如喀斯特山区耕地少、地表水少,洼地易积水成灾;采矿、地下开挖工程会遇到喀斯特涌水;地面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工程地基的地面塌陷、水库漏水和喀斯特气爆水库地震、坝基溶蚀引起溃坝等,这对工农业建设是不利因素.总之,对岩溶地区工程地质研究有利于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量保证工程安全等.

Ⅳ 岩溶地貌、地质环境

6.2.1.1 具有明显的区域地理优势

蒙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图6-4),东面与文山、屏边接壤,西南与个旧、元阳、金平为邻,北接开远、砚山。北距开远55km,距昆明309km(铁路)、289km(公路);南抵国家级口岸河口210 km(铁路)、168km(公路),距越南海防港 442 km。境内有昆—河、蒙—宝、草—白三条铁路通过,是通往越南、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公路四通八达,昆—河公路、蒙—文公路在境内交汇。航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现有两个机场,可开辟民用客、货运。

图6-4 蒙自交通位置图

蒙自县辖5镇9乡(图6-5)、86个村公所(办事处)、690个自然村、976个生产合作社。2000年末农村总人口253523人,人口密度135人/km2。全县有汉、彝、苗、壮、回等 19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 126633人,占总人口的42.76%;少数民族人口169546人,占总人口的 57.24%,其中彝族占30.26%。是红河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

1992年11月16日,云南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蒙自经济开发区。1992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蒙自为对外开放县。1997年11月15日,省政府批准蒙自为农业现代化综合试验示范区。

6.2.1.2 自然资源丰富

蒙自地处低纬高原,跨北热带至南温带气候,大多数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1300m左右的蒙自坝区,年均气温18.6℃,年均降雨量815mm,≥10℃的积温达6255℃,≥10℃的天数长达 318d,年日照时数2234h,全年无霜期337d,属省内光热高值区,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境内已探明有银、锡、铝、锌、锰、磷、煤、大理石等矿种,其中老寨乡白牛厂多金属矿,银金属储量达5000t以上,规模为世界级银矿。雨过铺煤田含煤面积120 km2,蕴藏量达20多亿吨,芷村褐煤储量达400余万吨,水田大理石储量达1.2亿m3

全县土地总面积 321.03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09.93万亩,人均3.6亩,现有耕地40.48万亩,人均1.34亩;园地3.13万亩,林地 120.24万亩,牧草地 6633.9亩,城镇村庄工矿用地7.15万亩,交通用地3.36万亩,水域5.63万亩,未利用地70.92万亩。

县境内有风景如画的南湖、缘狮洞建筑群、“西南联大”旧址、龙宝坡天然溶洞、古猿人遗址“马鹿洞”,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明清古建筑、碑刻、古廊、海关旧址等。形成以五里冲水库、南湖、长桥海水库、万亩石榴园、北回归线标志、缘狮洞等为主的旅游景点,开发旅游业前景广阔。

图6-5 蒙自县所辖行政区图

有高等植物200多科,500多属,2500多种。常见的树种、竹类、野生药用植物分别有70余种、15种和90种,此外,常见的野生花卉、野生菌种和草本植物也分别有9种、14种和16种之多。

6.2.1.3 独特的断陷盆地地质背景

蒙自盆地为一近似矩形的断陷盆地,面积253km2。盆地内地势较平坦,海拔1284~1323m。北边以溶丘与草坝盆地相隔,东、南、西三面为中山环绕,与盆地相对高差440~1400m。

断陷盆地位于康滇菱形断块的东南边缘,为发育于斜滑活动带上的地堑断陷盆地,主要受控于两条南北向断裂,即东部的蒙自-草坝东山断裂和西部的开远-个旧断裂。新构造运动期间,早期形成的断裂带重新活动,原来以压性为主的断裂转化为张性断裂,从而在拉张斜滑作用下形成断陷盆地。

盆地内部被第四系、新第三系覆盖,第四系松散岩类堆积物厚3~100m,新第三系为泥灰岩沉积,夹煤层、砾岩和砂岩,最大沉积厚度达700m(长桥海-雨过铺一带)。

区内出露的地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碳酸盐岩建造为主的前新生代地层;另一类是松散岩类沉积的新生代地层。其中寒武系分布于蒙自东部至鸣鹫一带,厚764.8m,以页岩、砂岩、白云岩为主;泥盆系分布于黑龙潭以东地区,厚860.3m,以砂岩、灰岩、白云岩为主;石炭系分布于芷村、鸣鹫一带,厚度534.5~1035.1m,以灰岩为主;二叠系分布于大庄以东地区,厚779.4~1519.7m,以灰岩为主,上统为玄武岩和硅质岩,夹煤层和页岩;三叠系分布面积广,厚3200~6638m,下统飞仙关组为砂质页岩和粉砂岩互层,下统永宁镇组以泥灰岩为主,中统个旧组以白云岩和灰岩为主,岩溶发育强烈,为区内主要含水层位;中统法郎组分布于鸡街及驻马哨等地,岩性为页岩和砂岩。

新生代地层主要分布于盆地及盆地边缘地区,其中老第三系分布于新安所以东、城红寨等地,分布零星,厚300m。岩性为灰色砾岩、钙质泥岩;新第三系随盆地的沉降而沉积,在盆地中广泛分布,厚达500~7000m,主要由泥灰岩组成,夹砂岩、煤和泥岩;第四系广布于各盆地中,在山区零星分布,累计厚282.66m,平均83.63m,盆地中第四系堆积物主要为湖泊、湖沼及河流相沉积,盆地边缘则以洪冲积和坡洪积为主,山区主要以冲积和残坡积为主。

Ⅵ 岩溶地貌的概念和特征

本专题的两个作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这块内容,在讲选修六森林分布时,做了重点学习。而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我们没接触过,学生比较陌生,如果上,怎么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什么内容,又必须掌握哪些内容?我认为很有意思,所以我根据所带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两个小科班),我就云贵高原这一区域“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这一内容做了如下教学过程设计,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指正完善!!一、直观感受:多媒体播放平时学生耳熟能详的《刘三姐》的故事,明确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喀斯特地貌图片,让学生认识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二、概念总结: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概括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即“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从概念认识上对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溶蚀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三、阅读指导:了解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四、课堂讨论:从概念和分布地区出发,讨论归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无非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质、地形、水文和土壤等)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方式有没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五、指正完善:从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地形特征、土壤特征、生物特征等方面归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进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六、方法练习:分析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看其是否满足以总结的条件?七、小结: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自然条件1、地质条件: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2、地形条件:以高原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地壳运动活跃;3、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满足了岩溶条件,气温年较差小,岩石风化侵蚀明显;4、水文条件:河流径流量丰富;5、土壤条件:土层较薄,肥力相对较低,植被附着困难;人为加剧: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加剧,岩石更易受外力侵蚀。


Ⅶ 喀斯特 丹霞 岩溶 雅丹地貌分别有什么地质特征

喀斯特地貌主要为氧化钙类物质,是在水侵蚀下溶解成,如广西的桂林山水。
丹霞地貌是因为含有氧化铁类物质成红色,如广东的丹霞山。
雅丹地貌在干旱地区风化作用使得石灰岩呈现独特的形状,如甘肃的雅丹魔鬼城。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