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地质储量怎么得到
『壹』 储量预测模型
2.5.1.1 发现史模型法预测储量发现趋势
根据盆地油气储量发现史与相邻地区油气储量发现规律的比较分析,并结合盆地的地质条件,建立盆地储量发现阶段的划分模式。分析国内外含油气盆地油气储量发现规律,认为其油气勘探和储量发现过程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和长期性。一般认为,盆地储量发现高峰期可能在探明程度达到30%~35%时结束,在高峰期内的年探明速度一般在1.0%以上,随着探明程度增加年探明速度会逐渐降低。
2.5.1.2 龚帕兹(Gompertz)预测模型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储量的增长必然经历从初期的缓慢增长到勘探中期的高速增长,直到勘探后期的逐渐递减这样的发展演化过程。龚帕兹预测模型可以用指数方程的形式表示这种过程[54,55]:
中美石油生产与消费历史对比研究
式中的求和是对α年来所有储量数据进行的,这样可以求得每年相对前一年的储量增长的比例。如果α取90,就可以求出油气田在90年里的储量增长系数。
USGS在研究中所采用的储量增长函数是石油储量增长函数和天然气储量增长函数的平均值,并假定储量增长系数在油田发现90年后为1.0,即油田发现并开采90年后就没有储量增长了[59~62]。图2.4为储量增长函数的曲线特征。
USGS储量增长预测方法的流程见图2.5。
『贰』 油田的地质储量是怎样算出来的
在石油勘探的不同阶段都要进行储量估算或计算。为了给油田开发做好准备,必须提供比较准确的地质储量。所提交的地质储量是石油勘探最终成果的综合反映,是油田开发的物质基础。
计算储量有好几种方法,一般采用容积法、物质平衡法和统计法。
容积法应用比较广泛,只要把含油面积圈定准确,把第一性资料求准,就可以算出可靠的储量。物质平衡法是在油田开采一个阶段以后才能应用,在油层性质差别很大时,准确程度就不高了。统计法往往是在地下岩层比较复杂,油、水层交互出现或裂缝性油层中才使用。
这里仅就容积法介绍一下怎样计算油田的石油地质储量。按这种方法,首先要把各种计算参数搞清楚,每一个参数越准确,储量也就越接近于实际。参数中最主要的是含油面积和油层厚度。
油层厚度是指油层有效厚度,即经过油层单层试油能采出的有开采价值的原油的那些油层的厚度。
油层有效孔隙度是用岩心测量出的岩石孔隙容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我国多数油田砂岩油层孔隙度在20%左右。
含油饱和度是指在储油岩石的孔隙体积中石油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原油的体积在地下油层中与地面上不同,在地下时因为原油中溶有大量气体,体积比较大;喷到地面后,压力降低,气体从油中跑出,原油体积就会缩小。地下体积与地面体积之比叫做体积系数。
一些国外油田资料中所讲到的石油地质储量实际上是指可采储量。这是考虑到地下的原油不能百分之百地采出,只计算可以采出的储量,就是可采储量,它不包括预计不能采出的那部分石油地质储量。可采出的储量与地下全部地质储量之比叫做采收率。实际上,由于各油田特点不同,油田开发方法和采油工艺不同,采收率也不同。
油田情况基本上搞清楚了,石油地质储量基本上计算准确了,油田就可以投入开发。到此,可以讲石油勘探的任务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但是为了进一步查明油井生产能力和开采特点,在石油勘探后期,往往要开辟生产实验区,以取得油田开发的实际经验。在生产实验区里,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几种不同的开发方式进行开采实验,以便于比较,为油田全面开发提供依据。这样才能制定出以地质为基础,以生产实践为根据,综合考虑各种条件的符合多快好省原则的油田开发方案。
『叁』 地质资源和地质储量一样吗
地质资源和地质储抄量不一样:
地质资源——是地质内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
地质储量geological reserves——1959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根据地质和矿产的研究程度及相应的用途所划分的一类储量。是指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矿床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结合已知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所预测的储量。
这类储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经必要的工程验证,一般只能作为进一步安排及规划地质普查工作的依据。
在矿山设计及生产部门,为区别于生产矿山的三级矿量(又称生产矿量),一般都将矿山建设和生产以前,由地质勘探部门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统称地质储量。对于在矿山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矿体的储量,有时也称地质储量。欧美各国的储量分级中,有时也将可能储量称作地质储量。前苏联的地质勘探工作中,有时把C2级储量也称地质储量,但有时又把根据地质勘探工作查明的矿床的总储量称地质储量。
『肆』 一般各省市的煤炭资源信息都怎么披露比如说探明储量,预计储量,资源类型啊之类的。
1992-1995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当时已探明的地质储量约1万亿吨,其中山西回约2600亿吨,内蒙古答约2200亿吨,陕西约1700亿吨,新疆约950亿吨,贵州约500亿吨,宁夏约300亿吨。(目前内蒙古探明储量2800多亿吨超过了山西)
许多煤田实际无法开发,例如:易垮塌构造,受地下水威胁的煤田,城区地下的煤。
一般都在煤炭年鉴中公布。
『伍』 eclipse的地质储量怎么得到
在质谱图中,横坐标是质核比,而纵坐标表示离子的强度,一般用相对丰度表示,即以最强峰版(基峰)为权100,其他的峰则以此为标准,确定其相对强度。 relative abundance 性质:又称同位素丰度比(isotopic abundance ratio)。
『陆』 寻找关于地质储量计算比较容易明白的方法
矿产储量计算来
mineral reserves,calculation of
根据自地质勘查工作获得的矿床资料,通过计算,以确定有用矿产的数量。这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估算矿床经济价值、确定矿山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等的基本依据。矿产储量计算的步骤是:①通过对矿体露头、探槽、浅井、坑道和钻孔岩心的编录、采样和测试,求得储量计算中需要的各种地质图件及矿石的品位、体重等数据资料。②将上述各项数据资料,按三维空间坐标位置,投放到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件上,并按地质构造和矿化规律及矿产工业指标的要求,圈定矿体范围。③根据矿体形态和矿石质量分布特征,考虑勘探工程分布格局或采矿场的布局,将矿体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几何形矿块,用体积公式计算每一矿块的储量(矿块体积×矿石平均体重×矿石平均品位),然后汇总成全矿体和全矿床的储量。矿产储量多以有用组分或金属的量来表示,如若干吨铁、若干吨铜等。以上主要指固体矿产的储量计算方法,液体(石油、地下水等)和气体(天然气)矿产的储量计算方法和有关参数不全相同。
『柒』 什么是地质储量
1959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根据地质和矿产的研究程度及相应的用途所划分的一类储量。是指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矿床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结合已知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所预测的储量。这类储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经必要的工程验证,一般只能作为进一步安排及规划地质普查工作的依据。在矿山设计及生产部门,为区别于生产矿山的三级矿量(又称生产矿量),一般都将矿山建设和生产以前,由地质勘探部门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统称地质储量。对于在矿山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矿体的储量,有时也称地质储量。欧美各国的储量分级中,有时也将可能储量称作地质储量。前苏联的地质勘探工作中,有时把C2级储量也称地质储量,但有时又把根据地质勘探工作查明的矿床的总储量称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又称预测储量,是指经过地质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资源数量,指根据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并结合已知矿产地的成矿规律进行预测的储量。是矿产资源储量中探明程度最差的一级储量。根据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矿床地质储量目前分为B(331)、C(332)、D(333)四级。其中B、C、D三级称工业储量,E(334)级称远景储量。
地质储量在矿产储量中属第四类——不列入探明储量的级别。它只能作为编制普查工作远景时的参考,或作为地质普查找矿设计及矿山企业远景规划的依据。
油气藏地质储量——一个特定地质构造中聚集的油气数量,如油区地质储量,油田地质储量和油藏地质储量等。
『捌』 物质平衡方法和产量递减方法分别得到的地质储量有何差别
物质平衡法 Meterial balance method
是依据“在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开发时间内,流体的累积采出量回与剩余在地下的流体储答存量之和等于流体的原始储量”这一物质守恒定律,利用油气藏开发动态资料来计算油气储量并预测油气藏动态的一种方法。对于以天然气、气顶气和溶解气混合驱动的油藏的计算公式如下:
同义词:物质守恒法Meterial conservation method
注:油气的体积均为换算到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玖』 请教地质储量、探明地质储量的准确定义算采收率、采出程度、采油速度的公式
1 地质储量又称预测储量,是指经过地质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资源数量,指根据区内域地质测量、容矿产分布规律、或根据区域构造单元并结合已知矿产地的成矿规律进行预测的储量。是矿产资源储量中探明程度最差的一级储量。根据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矿床地质储量目前分为A、B、C、D四级。其中A、B、C三级称工业储量,D级称远景储量。
地质储量在矿产储量中属第四类——不列入探明储量的级别。它只能作为编制普查工作远景时的参考,或作为地质普查找矿设计及矿山企业远景规划的依据。
2 探明储量 proved reserves
是指经过详细勘探,在目前和预期的当地经济条件下,可用现有技术开采的数量。
3 采收率
油田采出的油量与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采收率=采出的油量/地质储量
4 采出程度
油田在某时间的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采出程度=某时间的累计采油量/地质储量
5 采油速度
年采出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采油速度=年采出油量/地质储量
『拾』 什么是三级储量
预测地质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内有进一步勘容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田),计算求得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预测地质储量计算时,应初步查明构造形态、储层情况,预探井已获得油气流或钻遇了油气层,或紧邻在探明储量(或控制储量)区并预测有油气层存在,经综合分析有进一步评价勘探的价值。
此外,在探明或控制储量之外预测有油气层存在的同一圈闭,以及与探明储量或控制储量紧邻的尚未钻探的圈闭,经综合分析有进行评价勘探价值时,也可估算预测储量。
预测储量是编制勘探规划和计划的依据之一,应从预测储量的规模、品位及测试产量等方面,初步评价进一步勘探的可行性;建立预测储量数据库,搞清升级核减关系;根据勘探计划,合理安排预探或评价工作量,使评价有效益的预测储量进入勘探升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