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中国姓黄的地质学家有哪些

中国姓黄的地质学家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28 22:25:37

A. 中国历史上姓黄的名人有哪些

三国有名将黄忠、黄盖;
唐末有农民起义首领黄巢;
北宋有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版权
南宋末有思想家黄震;
宋元之际有音韵训诂学家黄公绍;
元代有女纺织技术家黄道婆和书法家、音乐家、画家黄公望;
明代,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女文学家黄娥;
明清之际有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为三大儒之一;
清代有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围棋国手黄龙士,篆刻家、书画家黄易,诗人黄景仁;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
近现代有作家黄人,革命家黄兴等等。

B. 姓黄的有那些名人

1,黄圣依

黄圣依(Eva Huang),1983年2月日出生于上海徐汇区,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出品人、商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3年出演首部电视剧《红苹果乐园》。

2,黄明昊

黄明昊(Justin),2002年2月19日出生于浙江温州,中国内地男歌手、词曲创作人,男子组合NINE PERCENT成员。2017年4月,参加韩国选秀节目《Proce 101 第二季》

3,黄渤

黄渤,1974年8月26日出生于山东青岛 ,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歌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配音专业。黄渤早年曾有过驻唱歌手、舞蹈教练、影视配音等多种工作经历。

4,黄梦莹

黄梦莹,1990年12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9级表演系本科,中国内地女演员。201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盛夏晚晴天》,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5,黄志忠

黄志忠,1969年3月5日出生于天津市和平区,原天津体工大队青年队篮球运动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2005年,主演都市情感剧《靠近你温暖我》。

C. 你知道哪些地质学家的名字

李四光先生(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

刘东生
刘东生,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

地质学家刘东生
院院士,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学籍)地质地理气象系,后来又旁听生物系的课程。1944年先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地质部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探和工程地质工作。1949年南京大学生物系肄业(原中央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吉林大学兼职教授。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李捷
(1894~1977),中国地质学家。号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于河北成安县,1977年1月30日卒于宁夏银川。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矿

产调查队队长,河北建设厅厅长,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水利部勘测设计管理局地质总工程师,水电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早年李捷在华北、鄂北、豫南、陕南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他是周口店北京猿人发掘工作最早的主持人,1927年著有《周口店之化石层》等文。30年代他先后在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和江西等省进行地质矿产调查。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鄂西第四纪冰川初步研究》(1940)一文中划分了鄂西山区的冰期,至今仍被沿用。1949年以后,他主要从事水利电力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工作,为国内众多水库、水坝、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矿产》(1919)、《秦岭中段南部地质》(合著,1930)、《广西罗城黄金寺附近地质》(合著,1936)和《河南陕县三门峡第四纪冰川遗迹》(1959)等。

D. 中国有哪四位地质学家

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
刘东生
刘东生,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

地质学家刘东生
院院士,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学籍)地质地理气象系,后来又旁听生物系的课程。1944年先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和地质部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探和工程地质工作。1949年南京大学生物系肄业(原中央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吉林大学兼职教授。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李捷
(1894~1977),中国地质学家。号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于河北成安县,1977年1月30日卒于宁夏银川。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矿

产调查队队长,河北建设厅厅长,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水利部勘测设计管理局地质总工程师,水电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早年李捷在华北、鄂北、豫南、陕南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他是周口店北京猿人发掘工作最早的主持人,1927年著有《周口店之化石层》等文。30年代他先后在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和江西等省进行地质矿产调查。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鄂西第四纪冰川初步研究》(1940)一文中划分了鄂西山区的冰期,至今仍被沿用。1949年以后,他主要从事水利电力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工作,为国内众多水库、水坝、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矿产》(1919)、《秦岭中段南部地质》(合著,1930)、《广西罗城黄金寺附近地质》(合著,1936)和《河南陕县三门峡第四纪冰川遗迹》(1959)等。
张宏仁
高级工程师。江苏镇江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毕业于苏联第聂伯罗波得罗夫斯克矿业学院地质系。历任云南省地质厅地质队技术负责,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主任工程师,北京市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队长、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司长、部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撰有论文《解渗流问题数值方法对比》等
中国代表、地质学家张宏仁教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地科联主席。这是中国地质学家首次担任这一职务。
张宏仁教授曾任中国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现任国际地科联提名委员会、出版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地科联杂志《地质幕》主编。中国代表当选为国际地科联的主席,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地质大国的地位,说明了国际地学界对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赵金科
地质学、古生物学家。河北曲阳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30年代,提出震旦纪地槽呈环状分布于极区泛大陆周围和内部的理论。30年代后期对广西西部开展区域地质调查,证实地质力学理论阐述的广西山字型构造的位置及形迹。40~50年代,研究头足类化石和二叠、三叠纪地层,取得突破性进展。晚年领导并具体参与对华南二叠系最高层位长兴阶的层型以及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的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E. 中国地质专家都有谁

姓名:李四光制
生卒:1889.10.26-1971.04.29职业:科学家,教授

姓名:万天丰

生日:1938年4月职业:科学 构造地质学家

彭润民,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床学专业。36届岩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第四届冶金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姓名:王铁冠
生日:1937年12月职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简介:王铁冠,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姓名:王成善
职业:教授
简介:王成善,男,汉族,中国科学院院士,硕士。

陈岳龙,男,教授,1962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1986年、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11月-1993年3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地球化学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4月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2001年5月晋升为教授。

F. 姓黄的名人有哪些

黄姓是汉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中国大陆第八大姓,台湾第三大姓(异体字黄姓则为第七十三大姓)。黄姓人口在广东省最多,占全国总黄姓人口的约19%,是广东和香港第三大姓。
春秋、战国
黄歇 - 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著名政治家。
西汉
黄霸 - 武帝末时官拜丞相,封建成侯。
东汉、三国
黄宪 - 贤士,德称于世,时人以颜回比拟。
黄香 - 官拜左丞、后迁尚书令、东郡太守、魏郡太守。
黄琼 - 官拜太尉,卒后追赠车骑将军,谥忠侯。
黄琬 - 黄琼之孙,官拜光禄大夫,后转司隶校尉。
黄祖 - 刘表宿将,领江夏郡太守。
黄盖 - 官拜武锋中郎将。
黄忠 - 蜀汉名将,官拜后将军,封关内侯,卒谥刚侯。
黄权 - 官拜车骑将军,谥景侯。
黄皓 - 黄皓先成为中常侍并得到后主宠幸,官至奉车都尉,总揽朝政并排挤位在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导致蜀汉朝政败坏,“操弄权柄,终至覆国。
黄元芳 - 黄氏入闽始祖
唐朝
黄守恭 - 唐睿宗时入拓闽南的富商,乐善好施,舍其宅为泉州开元寺,为紫云黄氏始祖。
黄巢 - 唐末黄巢之乱的发起人。
黄峭山 - 唐末人,宋代侍郎。
黄峭 - 后晋天福元年人,号峭山,字实郎,宋真宗祥符元年第九名赐进士,初仕江夏太守有功,迁奎章阁待制直学士历尚书后追赠少保赐谥文烈娶官氏、吴氏、郑氏三妻,诰封夫人,各生七子,共廿一子、八十三孙。
宋朝
黄筌 - 宋初著名画家。
黄庭坚 - 文学、书法名家,江西诗派开创人。
元朝
黄道婆 - 海南岛纺织学家。
黄公望 - 赵孟頫弟子,著名画家。
明朝
黄观 - 明朝状元,官拜礼部右侍郎、右侍中,明惠帝忠臣
黄道周 - 明朝大学士 ,崇祯十年丁丑春王正月中浣甲子钦点翰林院内阁大学士。
黄宗羲 - 明朝末清 ,字太冲号黎洲,历官大明御史为政忠端归益肆力于学公,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
黄森屏 - 明朝,福建人,后出使文莱,娶当地公主,生一女,其女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后裔Sultan Sharif Ali,黄后来被封为Maharaja Lela。葬文莱。为文莱历代苏丹始祖。
清朝
黄以周 - 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
黄遵宪 - 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龙士 - 清顺治时围棋棋圣
黄钺 - 清大臣、画家、文学家、教育家
黄景仁 -字仲则,清朝著名诗人,自幼颇有天赋,一生穷困潦倒,与洪亮吉为好友。
晚清
黄培松 - 光绪六年武状元,广东琼州镇总兵,记名提督,卓勇巴图鲁。民国后历任福建护军使,福建彰泉总司令,清乡会办,北洋将军府培威将军1922年9月4日,陆军上将。
黄贵朝-台湾福德祠会、黄香公黄峭公后裔管理人,桃园西庙佛祖会、桃园钧天社发起人之一。
黄希隆-台湾日治初期祭祀业主黄香管理人。

G. 地质学家的人有哪些

李四光,赵鹏大,殷鸿福,等

H. 近代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是谁

中国近代著名的地质学家很多,如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丁文江等

I. 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有哪些

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有
李四光、刘东生、孙枢、李廷栋

J. 中国的名人中有哪些是学地质的

中国地质学家除了李四光之外还有:★李捷(1894~1977),中国地质学家。号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于河北成安县,年1月30日卒于宁夏银川。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矿产调查队队长,河北建设厅厅长,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水利部勘测设计管理局地质总工程师,水电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早年李捷在华北、鄂北、豫南、陕南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他是周口店北京猿人发掘工作最早的主持人,1927年著有《周口店之化石层》等文。30年代他先后在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和江西等省进行地质矿产调查。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鄂西第四纪冰川初步研究》(1940)一文中划分了鄂西山区的冰期,至今仍被沿用。1949年以后,他主要从事水利电力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工作,为国内众多水库、水坝、水电站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直隶易、唐、蔚等县地质矿产》(1919)、《秦岭中段南部地质》(合著,1930)、《广西罗城黄金寺附近地质》(合著,1936)和《河南陕县三门峡第四纪冰川遗迹》(1959)等。
★张宏仁张宏仁,高级工程师。江苏镇江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毕业于苏联第聂伯罗波得罗夫斯克矿业学院地质系。历任云南省地质厅地质队技术负责,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主任工程师,北京市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队长、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司长、部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撰有论文《解渗流问题数值方法对比》等
中国代表、地质学家张宏仁教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地科联主席。这是中国地质学家首次担任这一职务。
张宏仁教授曾任中国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现任国际地科联提名委员会、出版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地科联杂志《地质幕》主编。中国代表当选为国际地科联的主席,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地质大国的地位,说明了国际地学界对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赵金科
地质学、古生物学家。河北曲阳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30年代,提出震旦纪地槽呈环状分布于极区泛大陆周围和内部的理论。30年代后期对广西西部开展区域地质调查,证实地质力学理论阐述的广西山字型构造的位置及形迹。40~50年代,研究头足类化石和二叠、三叠纪地层,取得突破性进展。晚年领导并具体参与对华南二叠系最高层位长兴阶的层型以及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的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