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里三角洲有什么构成

地质里三角洲有什么构成

发布时间: 2021-02-28 02:09:37

Ⅰ 珠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三角洲的抄形成,是在河流作袭用超过受水体作用的条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Ⅱ 地理中三角洲地区指什么啊

河口三角洲
英文名:delta,源自拉丁文Δ,意即三角形。

一、简述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上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三角洲根据形状又可分为尖头状三角洲,扇状三角洲和鸟足状三角洲。三角洲地区不但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往往是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从河口区的动力特点来看,在潮流界上下移动的范围内,因河水受潮流的顶托,流速较小,最易形成心滩和江心洲,使河流发生分叉。在河口口门处,因水流扩散,流速减缓,泥沙常堆积成浅滩,横阻河口,故名拦门沙,为河口区航运的主要障碍。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作用超过受水体作用的条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叉道的不断变迁,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许多交错的滨河床沙堤及湖沼洼地。

二、类型
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有尖头状三角洲、扇形三角洲和鸟足状三角洲。①尖头状三角洲,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②扇状三角洲,如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③鸟足状三角洲,如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三角洲很多,主要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以及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等。

在海水浅波浪作用较强能将伸出河口的沙嘴冲刷夷平的地区,常形成弧形扇状三角洲。我国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形成扇状轮廓。直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经时,这段岸线才又迅速向前推进。因此,随着河口的不断变迁,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进的,并在海滨分布许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线路略具齿状。

在波浪作用较弱的河口区,河流分叉为几股同时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积量均超过波浪的侵蚀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由于这种叉道比较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着约束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够继续向海伸长。天然堤一旦被洪水冲积,就会产生新的叉流。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个典型的鸟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见有鸟足形三角洲。如我国的鄱阳湖、滇池等湖泊沿岸发育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鸟足形三角洲。

三、形成
如果你仔细地观察世界地图,会发现在世界各大河的入海处,大都有一个三角洲。如埃及尼罗河(世界第二大河)入海处,就有一个巨大的三角洲,面积达24000平方千米;美国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大河)入海处的三角洲,呈鸟足状,面积达26000平方千米;我国的长江(世界第三大河)、黄河(世界第五大河)以及珠江入海处,也都有面积很大的三角洲。

三角洲是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是河流入海时所夹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世界上每年约有160亿立方米的泥沙被河流搬入海中。这些混在河水里的泥沙从上游流到下游时,由于河床逐 渐扩大,降差减小,在河流注入大海时,水流分散,流速骤然减少,再加上潮水不时涌入有阻滞河水的作用,特别是海水中溶有许多电离性强的氯化钠(盐),它产生出的大量离子,能使那些悬浮在水中的泥沙也沉淀下来。于是,泥沙就在这里越积越多,最后露出水面。这时,河流只得绕过沙堆从两边流过去。由于沙堆的迎水面直接受到河流的冲击,不断受到流水的侵蚀,往往形成尖端状,而北方水面却比较宽大,使沙堆成为一个三角形,人们就给它们命名为“三角洲”。

三角洲地区一般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因而多为良好的农耕地区。如我国的珠江、长江等河口的三角洲,皆是农业高产区。黄河三角洲虽然土地肥沃,但由于受到盐碱的影响,农耕条件稍差一些。

当然,也有一些河流的入海口没有形成三角洲。如我国的钱塘江口就没有三角洲。这是因为钱塘江水里的泥沙含量稀少,而且河口是非常宽阔的喇叭口形的江口,涌潮 的巨大冲刷力,使泥沙不能沉积下来,即使有些泥沙侥幸留下来。堆积在钱塘江口,也难以加高,只能在水面下形成一道水下沙坎,形不成露出水面的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地区,河流以单股入海,或只有小规模的交叉,在此情况下,只有主流出口处沉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使三角洲以主流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长,称为尖形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即属这一类型。

此外,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钱塘江挟沙少,河口海岸下降,潮差大,不仅使河流携带的泥沙不能在河口堆积,而且引起强烈的冲刷,使河口加深与展宽,逐渐形成三角港。三角港更加大了潮差,因而形成著名的钱塘江涌潮。涌潮使泥沙在河口区上段堆积成凸起的拦门沙。

四、长江三角洲(图)
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和上海市东南部、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县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时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蚕丝、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五、十大河流三角洲
(1)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孟加拉国、印度):80000平方千米
(2) 长江三角洲(中国):50000平方千米
(3) 湄公河三角洲(柬埔寨、泰国):44000平方千米
(4) 尼日尔河三角洲(尼日利亚):36000平方千米
(5)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缅甸):30000平方千米
(6) 勒拿河三角洲(俄罗斯):30000平方千米
(7)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美国):26000平方千米
(8) 奥里诺科河三角洲(委内瑞拉):26000平方千米
(9) 尼罗河三角洲(埃及):24000平方千米
(10) 红河三角洲(越南):15000平方千米

岛屿名

三角洲在惠东县南,大亚湾中部,东北距陆地1.1公里。面积0.088平方公里。海拔45.3米。由两小岛连接成三角形,故名。

三角洲总体概述
位于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质变迁、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又有黄金三角洲之称。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是由河水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的。从平面上看,形状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层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带下的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附近,底边向东逐渐扩大,一直伸展到海边。在距今大约两3千万年前,长江口地区还是一个三角形的港湾,长江自镇江以下的河口像一只向东张口的大喇叭,水面辽阔,潮汐很强。长江每年带下的四五亿吨泥沙要向大海倾泻,由于入海口的流速减小,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使得大部分泥沙在河口地区逐渐沉积下来,最终形成一个尖角形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态复杂多样。除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尖头形三角洲外,还有像扇面状和鸟足状的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罗河,从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稳,三角洲在入海口处呈扇面状展开,面积达2.4万平方千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东西宽300千米,南端在平面上呈鸟爪形,每两趾之间为一条河。各支流附近每年都沉积大量冲积物,因而使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它仍以平均每年75米的速度向墨西哥湾延伸。
三角洲地区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Ⅲ 三角洲相的地质构造

三角洲相的特点是具有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层理,以砂质沉积物为主,陆生植物、淡水动物和海洋生物化石混杂在一起。
三角洲底部,沉积物质变细,以粉砂质及粘土为主,层理水平,富含海生动物化石。

Ⅳ 什么是三角洲地质作用请详细说明

黄河三角洲这片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二)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三)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四)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五)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六)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七)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八)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九)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份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十一)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十二)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十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Ⅳ 三角洲地貌和三角洲堆积物

(一)三角洲的基本概念

在河流与海洋(或湖泊)的汇合处沉积形成的平面上呈三角形的堆积体,通常称为三角洲。如果河流带来的泥沙超过海洋或湖泊的搬运能力,则形成向海(湖)突出的堆积体,平面形态像一个尖顶向陆的三角形,称为三角洲。如果河流、海洋或湖泊的侵蚀作用大于河口区的堆积作用,就形成一个喇叭形的河口,称为三角湾或三角港。

(二)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三角洲是由于河口区的堆积作用超过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它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根据世界上许多三角洲的河流含沙量测定,如河流年输沙量约等于或大于年径流量的1/4,就能形成三角洲;②河口附近的海洋侵蚀搬运能力较小,河流带来的泥沙将沉积下来,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③口外海滨区水深较浅,坡度平缓,一方面对波浪起消耗作用;另一方面浅滩出露水面,有利于河流泥沙堆积。

三角洲的发育过程是先形成水下三角洲,它是由一系列水下浅滩和河口沙嘴、沙坝等组成。当河流进入广阔的海洋时,河水很快分散,形成较大的水面比降,尤其在洪水期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而在河口前方发生强烈冲刷,形成深坑,并把冲刷的物质带到浅海,形成心滩(图9-23)。如果河流入海处的水下坡度平缓,流速很慢,河流所携带的一部分冲积物便发生沉积,河口两侧形成沙嘴,河口的前方水下斜坡上形成沙坝(图9-24)。沙坝和心滩发育成堆积岛,使河床分汊,三角洲进一步增长。

图9-23 河口洼坑和心滩形成示意图

(据H.B.萨莫依洛夫)

图9-24 河口沙坝

(据H.B.萨莫依洛夫)

在三角洲生长过程中,三角洲外缘不断向海伸展,在三角洲内部则形成许多小海湾和澙湖。澙湖因植物繁殖而成沼泽,或因泥沙填充而成低地,最后与河口沙嘴和堆积岛一起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岸线向海伸展的速度,各个时期不同,甚至在同一时期,某些地段淤积,而另一些地段侵蚀。长江三角洲从全新世以来平均每年向海推进约40m,在距今6000年前至公元3世纪这段时间内三角洲岸线基本未变,以后逐渐外伸(图9-25),靠杭州湾一段岸线由于受潮流和波浪的侵蚀而不断后退,原先陆地上的玉盘山,今天却在大海之中。

图9-25 历史时期长江三角洲的演变

(转引自《中国自然地理、地貌》,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科学出版社)

另一种情况河流带来的泥沙量多,潮流和海浪作用很弱,三角洲增长速度快,我国的黄河即属于这种情况。黄河是一条多沙河,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达16亿t,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t。这里的潮汐作用很弱,河口潮差通常只有0.8~1.0m,潮区界距河口不过20~30km,潮流界在口门附近,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口门附近淤积,河口沙嘴每年以2~3km的速度向海伸展。从1855年黄河改道由利津入海以来,三角洲已向海增长了约50km(图9-26)。

(三)三角洲结构及各沉积层的主要特点

根据三角洲的地貌特征可将其在平面上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带、三角洲前缘带和前三角洲带3个单元。

三角洲平原带 为三角洲的陆上部分,主要为河流、牛轭湖、决口扇、湖泊、沼泽和澙湖沉积,往往还有风成沙沉积。

三角洲前缘带 位于水边线以下,围绕三角洲平原带的边缘呈环带状分布,它处于海岸和河流带入的沉积物混合地段,经海洋作用的再改造、再分配,形成比较纯净的沙质沉积,而泥质和有机质较少。

图9-26 黄河三角洲古岸线和古河道变迁图

(转引自《中国自然地理、地貌》,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科学出版社)

前三角洲带 位于浪基面以下三角洲前缘的向海一方。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和泥质,它是河流搬运来的细小粘土悬浮物质和胶体溶液在海底沉积而成的,含海相化石。

从三角洲沉积物的剖面结构来看,自上而下可分为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3层(图9-27)。

顶积层 包括陆上和水下两部分。相当于河口段的沉积,是冲积、湖积和沼泽堆积的交互沉积。以砂、粉砂为主,间夹粘土及泥炭。有明显的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沉积物横向和纵向变化大。

前积层 它是水下三角洲斜坡部分的堆积物。岩性以粉砂、粘土为主,有时二者呈互层状。砂的含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增多,具有较薄的斜层理和波状层理。以含海相生物化石为主。

底积层 多为悬移的物质沉积于三角洲的最前端。主要由粘土、亚粘土组成。具有微薄的水平层理。海相生物占绝对优势,是良好的生油层。

图9-27 一个三角洲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A—顶积层;B—前积层;C—底积层

(四)三角洲的主要类型

按河流输沙量由多至少,海岸动力冲蚀由弱至强顺序,可把三角洲的形态划分为4种类型:鸟足状三角洲、扇形三角洲、尖头形三角洲和岛屿形三角洲。

1.鸟足状三角洲

在潮流作用、沿岸的海流和波浪作用都微弱的河口区,河流挟沙量较高并分成几股汊河入海,各汊河口泥沙迅速堆积构成向海伸出较长的沙嘴,平面形态很像鸟足,因此得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典型的鸟足状三角洲(图9-28)。

图9-28 鸟足状三角洲

2.扇形三角洲

在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并经常改道,口外海水较浅等条件下,多形成扇形三角洲。大量泥沙通过各条汊河带到河口堆积,由于汊河很多并常改道,使整个三角洲岸线大致均匀地向海增长。这类三角洲比较多见,如我国黄河三角洲(图9-29),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三角洲和埃及尼罗河三角洲。

图9-29 黄河三角洲

3.尖头形三角洲

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只有一条主河道,没有汊流或者虽有汊流但规模不大,因而在主河道河口两侧堆积成沙嘴,向海中突出形成尖头形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图9-30)和西班牙的埃布罗河三角洲都是这种类型。如果波浪作用方向与海岸斜交而河流泥沙较少,或者岸边海水较深则形成掩闭的三角洲,如非洲南部的奥兰治河三角洲。

4.岛屿形三角洲

河流含沙量不多而有潮汐作用的河口区,泥沙堆积成许多向海伸延的垄状沙滩和沙坝,沙坝之间为冲蚀的潮汐水道。星罗棋布的沙洲和沙岛以及纵横交错的汊河构成三角洲的主体,故称岛屿形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是典型的岛屿形三角洲。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基础

除了以上几种典型的三角洲外,还有介于两种三角洲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三角洲。例如我国长江三角洲就属于这种类型,从大的轮廓看,长江三角洲河口北部有启东沙嘴,南部有南汇沙嘴并向海突出,形似一尖头形三角洲,但在河口区有许多沙岛和浅滩,河道分汊,又像岛屿形三角洲(图9-31)。

图9-31 长江三角洲

Ⅵ 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

位于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质变迁、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又有黄金三角洲之称。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是由河水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的。从平面上看,形状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带下的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附近,底边向东逐渐扩大,一直伸展到海边。在距今大约两三千万年前,长江口地区还是一个三角形的港湾,长江自镇江以下的河口像一只向东张口的大喇叭,水面辽阔,潮汐很强。长江每年带下的四五亿吨泥沙要向大海倾泻,由于人海口的流速减少,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使得大部分泥沙在河口地区逐渐沉积下来,最终形成一个尖角形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态复杂多样。除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尖头形三角洲外,还有像扇面状和鸟足状的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罗河,从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稳,三角洲在人海口处呈扇面状展开,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东西宽300公里,南端在平面上呈鸟爪形,每两趾之间为一条河。各支流附近每年都沉积大量冲积物,因而使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它仍以平均每年75米的速度向墨西哥湾延伸。

三角洲地区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Ⅶ 什么叫三角洲

位于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质变迁、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又有黄金三角洲之称。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是由河水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的。从平面上看,形状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层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带下的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附近,底边向东逐渐扩大,一直伸展到海边。在距今大约两3千万年前,长江口地区还是一个三角形的港湾,长江自镇江以下的河口像一只向东张口的大喇叭,水面辽阔,潮汐很强。长江每年带下的四五亿吨泥沙要向大海倾泻,由于入海口的流速减小,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使得大部分泥沙在河口地区逐渐沉积下来,最终形成一个尖角形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态复杂多样。除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尖头形三角洲外,还有像扇面状和鸟足状的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罗河,从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稳,三角洲在入海口处呈扇面状展开,面积达2.4万平方千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东西宽300千米,南端在平面上呈鸟爪形,每两趾之间为一条河。各支流附近每年都沉积大量冲积物,因而使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它仍以平均每年75米的速度向墨西哥湾延伸。
三角洲地区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Ⅷ 三角洲是什么

位于大河河口的三角洲,是地质变迁、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又有黄金三角洲之称。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是由河水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的。从平面上看,形状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层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带下的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附近,底边向东逐渐扩大,一直伸展到海边。在距今大约两三千万年前,长江口地区还是一个三角形的港湾,长江自镇江以下的河口像一只向东张口的大喇叭,水面辽阔,潮汐很强。长江每年带下的四五亿吨泥沙要向大海倾泻,由于入海口的流速减小,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使得大部分泥沙在河口地区逐渐沉积下来,最终形成一个尖角形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态复杂多样。除了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尖头形三角洲外,还有像扇面状和鸟爪状的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罗河,从阿斯旺以下到地中海入海口,河流落差很小,水流平稳,三角洲在入海口处呈扇面状展开,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东西宽300公里,南端在平面上呈鸟爪形,每两趾之间为一条河。各支流附近每年都沉积大量冲积物,因而使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它仍以平均每年75米的速度向墨西哥湾延伸。

三角洲地区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Ⅸ 三角洲的内部构造特征是什么滨海带和浅海带地质作用的特点板块构造的主要内容

三角洲:顶积层、底积层和前积层。另外两个废话很多不想打字,书上都有啊...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