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南北向地质剖面怎么摆放

南北向地质剖面怎么摆放

发布时间: 2021-02-27 22:49:16

Ⅰ 近南北向的典型走廊域地球物理剖面的地质解释

该方向剖面主要横穿近东西构造线和鄂尔多斯克拉通块体的南北两侧和华北似环状裂谷盆地的南北两侧,由于两个块体的中部在近东西剖面中已有叙述,故此这里只在其边缘部位进行解释。主要选择了4条剖面,即伊金霍洛旗—满都拉剖面(5),正蓝旗—唐山剖面(6),随州—新乡剖面(7)和平阳关—宝鸡剖面(8)。由于该方向地球物理资料缺乏,主要引用前人资料来说明华北地区的地壳及岩石圈结构特征。

图9.13 小松山逆冲断层剖面图

9.1.2.1伊金霍洛旗—满都拉剖面的地质解释

图9.14 伊金霍洛旗—满都拉剖面地质解释

(地球物理资料据马杏垣等,1991)

该剖面自南而北穿越鄂尔多斯块体、河套盆地、华北北缘隆起带(过去的内蒙地轴)和兴蒙造山带。地质解释剖面见图9.14。该剖面显示鄂尔多斯块体中生代沿大青山山前断裂上部向阴山块体仰冲,下部向阴山块体之下陆内俯冲,而新生代为简单剪切机制下的大型壳内拆离,鄂北缘中生代发育山间盆地,沉积了T—K的地层,中生代末期发生了局部挤压和拉张左行走滑,形成了河套盆地。大青山北侧发育的侏罗纪过铝高硅花岗岩可能是鄂尔多斯块体向阴山块体之下陆内俯冲的产物。

9.1.2.2正蓝旗—唐山剖面地质解释

该剖面地质解释见图9.15。

图9.15 正蓝旗一唐山剖面地质解释

本剖面通过的一级构造单元是华北似环状裂谷盆地及其北侧燕山山岭和华北北缘隆起带。华北盆地与燕山山岭以燕山山前断裂为界,华北盆地区主要涉及北部边缘,中生代为后造山伸展裂陷,新生代则为大陆裂谷型裂陷。中生代裂陷旋回在华北平原与其他地方是一致的,在此不赘述。华北新生代裂陷盆地的构造演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始新世早期在北台期准平原基础上沿北东或北北东向断裂开始活动形成一系列裂陷盆地,但后生盆地都是彼此分离的。渐新世裂陷作用达到最高潮,盆地范围进一步扩大,构成一些统一的裂陷盆地。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北京—蓬莱断裂沿张家口—塘沽基底弱化带重新活动,控制了沉积盆地的北界和沉积厚度的分布。伴随着强烈的裂陷伸展作用,基性火山岩活动在盆地区也非常强烈,显示了裂谷特征。新近纪与第四纪以整体沉降为特征,但在总体沉降背景上仍有不同程度的继承活动。唐山地震区下部,地震剖面看不见上、中、下地壳的界面,主要反映的是大范围的中地壳低速体和向燕山隆起深入的下地壳低速层。反应燕山期的壳内滑脱面性质。燕山期从燕山山岭中部向南东方向逆冲推覆,形成了复杂的叠瓦状板片,总的特征是呈前展式(背驮式)扩展(郭华等,2002),即分别沿兴隆断裂、赤诚—古北口断裂和丰宁—隆化断裂依次向前陆俯冲,俯冲的拆离面可能沿上中地壳之间。总体地壳厚度依次向背缘增厚。晚白垩世本区主要为后造山伸展为主,发育变质核杂岩。

9.1.2.3随州—桐柏—新乡地球物理剖面地质解释

地质解释图见图9.16。该剖面主要引用孙武城等(1992)的随州—喀喇沁旗地学断面的成果,该剖面自南而北穿越研究区南华北盆地和太行山岭,南侧为北秦岭褶皱系,与南华北盆地以栾川—确山断裂带为界,南侧的扬子块体中生代向北俯冲,形成桐柏超高压带。南华北盆地与太行山岭以太行南麓断裂为界,中生代为逆冲,新生代以地壳伸展拆离为主,岩石圈香肠化,有新生代玄武岩浆侵入。

图9.16 随州—新乡地球物理剖面地质解释

(地震资料据孙武城等,1992)

图9.17 秦岭造山带构造剖面图

(据张国伟等,2001)

图9.18 研究区近东西向地球物理剖面的综合地质解释图

9.1.2.4阳平关—宝鸡剖面解释

该剖面主要引用张国伟等(2001)资料,旨在说明中生代鄂尔多斯块体南部向北秦岭之下陆内俯冲,而南侧的扬子块体向北大型陆内俯冲到北秦岭之下,北秦岭呈正扇形逆冲,在其核部发育中生代花岗岩体(图9.17)。

Ⅱ 请问学地质学的各位大虾们,地质剖面图里,岩层产状的方向怎么确定顺便告知一下角度的计算方法。谢谢啦

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回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答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180°的方位角来表示,如NE30°与SW210°。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直线为岩层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走向与倾向相差90°。岩层的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岩层的(真)倾角。所以,岩层的倾角就是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层面(迹线)与水平面(迹线)之间的夹角。 岩层产状有两种表示方法:①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 ,如205∠65,即倾向为南西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NW65°或SE65°。②象限角表示法。一般测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

Ⅲ 请问地质剖面图上的方位角(也就是剖面方向)咋确定

地质剖面在平面图上与N的夹角既是剖面图的方位角

Ⅳ 画地质剖面方向,从东往西,从南往北画吗

剖面图画完要保证左西右东。

Ⅳ 地质剖面的角度是从哪个方向开始转的

地质剖面是根据要表达的地质现象剖切的图纸。向两个方向延展。如探矿剖面一般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剖切。角度是由矿体走向决定的。
剖面角度标示为方位角。即以北方向为起始方向0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Ⅵ 地质剖面图怎么画及其规则

地质剖面图纵向上有纵向比例尺的控制,横向上有控制点高程线和典型的地内物、钻井标志,这两点掌容握好了,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地质剖面图上必须反映的要素有:地层的岩性、产状、断裂、不整合面、地层接触关系以及矿藏和油气藏的位置、类型等信息。
对联井地质剖面图,主要是将钻井柱状图排列在一起,将地层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但是要注意纵向比例尺和横向对比标志层。

Ⅶ 怎样看地质剖面图

看地质剖面图的话,主要看高度等高线就是同一个高度。

Ⅷ 地质剖面的剖面选择和布置原则

野外工作一般需要5-8人。人员大致分工为:
地质观察、分层兼记录1人
作自然剖面、掌平面图(航片)1人
前测手兼填记录表1人
后测手兼标本采集1人
放射性测量1人
若人员充足时,记录和样品采集均可由专人负责。若测制古生物地层剖面,最好古生物鉴定人员参加,变质岩地层剖面最好岩矿鉴定人员参加,以指导化石、薄片的采集工作。 1.剖面比例尺:根据剖面所要研究的内容、目的、岩性复杂程度等,精度要求诊实际情况具体对待。一般情况下比例尺为1/500~1/10000。
2.剖面上分层精度的要求:原则上在相应比例尺图面上达1毫米的单位(厚度)均需表示。但一些重要或具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化石层、含矿层、火山岩中的沉积夹层等,其厚度在图上虽不足1毫米,也应放大到1毫米表示,并在文字记录中说明。分层间距按斜距丈量。
3.剖面的平移:剖面通过区如遇有大片覆盖、天然障碍或因构造破坏造成测制意义不大的地段,则需要平移。平移应依一定的标志层或实测的顺层追索为准。一般平移距离不大于500米,否则应分开另行测制剖面。 1.地形剖面线的测量:有仪器法和半仪法两种,仪器法有测量人员负责测制;半仪器法由地质人员测制,以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和坡度,以皮尺或测绳丈量斜距。注意将皮尺或测绳尽量拉紧。方向和坡角要用前、后测手测量的平均值,且要求两人测量数据差值不能过大。
2.将测量数据和分层位置及时记入剖面记录表,并表示在平面上,二者相互对照互相吻合。
3.根据剖面测制的目的,按需要配合以物探、化探工作。
4.剖面上样品采集工作:应根据剖面研究的目的,系统采集岩石薄片样、各类标本、岩石化学、人工重砂、古生物样等。特别注意矿化地段样品的采集,严防漏矿现象发生。
5.沿剖面线用定地质点的方法控制剖面起点、终点、转折点、重要地质界线、接触关系、构造关键部位和矿化有利的地段等。地质点和分层号、化石及主要样品应用红漆在实地标记,并准确标绘在图上。
6.居民点、河流、地形制高点、主要地物及探矿工程等,应适当标注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上。
7.在剖面通过部位,遇到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画素描图或拍照地质照片,并在记录上记明地点、时间和要说明的内容、遇到构造、特别是可说明大褶皱构造的次级褶皱构造,应在小构造具体出现位置的剖面图上方,用特写方式附上小构造形态特征特征素描图。 剖面图的绘制常用的有展开法和投影法两种。到导线方位比较稳定多用展开法,当导线方位多变、转折较多时宜用投影发法。
1.展开法:展开法是将各次所拉的不同方向的导线按其水平长度移成统一方向的直线,也就是说将不同方向导线沿线观察的地质现象。当成是整个在一条统一直线剖面线上的观测。
具体方法是据斜距和坡角(±°)把各段导线园滑连接而成。在导线方向与地层走向不完全垂直(交角小于75°)时,需要将直倾角换算成视倾角在剖面上表示。次法宜用于导线方位变化不大。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该法比较简单,便于在野外绘制,缺点是将转折的导线展开,在剖面图上夸大了地质体的实际宽度,以至歪曲了地质构造的实际形态。因而地层厚度只能用公式计算求得。在作剖面中,每次导线方位应在剖面上方予以表示。剖面下的展开导线没有多少意义,成图中可不表示。
2.投影法:首先绘出导线平面图,并把各地质要素标绘到相应的位置上,构成路线地质图。投影基线方位与总导线方向(剖面总方位)一致。将地层沿走向延长到投影基线上,形成各地质要素与投影基线的交点,再将各交点垂直投影到与投影基线相平行的剖面图上,即为剖面上各地质素的界线点。地形线是将各导线点位投影到基线上,再以基线的某已知高程据各导线点的累计高程勾绘而成,此法有人称作二次投影法。
采用地层厚度换算公式计算
D=L(Sinα·Cosβ·Sinr±Cosα·Sinβ)
式中:D-岩层直厚度
L-斜坡距
α-岩层直倾角
β-地层坡度角
r-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地层厚度应分层计算。比例尺小于1∶1000的剖面,分层厚度取整数,大小1∶1000的剖面,厚度数值取小数点后一位。
地层厚度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产状的有效控制距离要求在野外施测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以便室内计算厚度用。
(2)脉岩的剔除:一般情况下,在图上出露宽度<1毫米的脉岩不必剔除其影响厚度;超过1毫米时,则应剔去,采用岩脉两侧分别代表的厚度。若某一地段岩脉虽小,但很发育,且对此地段地层厚度影响较大,可依据岩脉在地层中含量比(线统计法:岩脉厚度与整个统计线段长度的比值),按比率求地层厚度。
(3)同一向、背斜中,地层厚度采用地层较发育的一翼进行计算(柱状图中可表示岩性相变或说明厚度的变化,不可采用两翼岩层中较大厚度的单层建立柱状图)。
4.地层真倾角换算为视倾角
在剖面图中,地层走向与剖面线方向不垂直时,在剖面图上地层产状以视倾角表示,见倾角换算表(表Ⅲ-2)。其产状数字表示仍为真倾向、倾角。
5.实测剖面图中表示的主要内容
(1)导线平面图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地质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导线长度以平距表示。
(2)剖面上表示内容:岩性(以花纹表示)、产状(花纹表示视倾角,下方数字表示真产状)、地质点、导线点、样品代号、层号及地层代号、断层、褶皱、居民点及山峰水系名称等,在剖面上方按需要附构造特写素描图。分层界线可适当划长。产状指引线应指在量取产状的实际位置处。
(3)剖面图必须和投影基线相平行。
(4)剖面图摆法:剖面的左端应为西、北西、南西、南。相应在右端为东、南东、北东、北。
(5)如剖面径平移,则导线平面图上按平移方向、距离另作起点。而剖面图仅按两点的高差决定起点的标高,水平方向酌情断开1-2厘米,以作图方便互不重叠为原则。
(6)如剖面测制中并进行有电、磁测量、伽玛测量等工作,若种类少,或仅一种,可在剖面图上部作曲线图表示,为了减轻图面负担,这些曲线图可另作图表示,但图中地质剖面图应互相一致。 1.前言
(1)剖面测制的目的
(2)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长度、测制方法。
(3)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
(4)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工程工作量、标本××件、样品××件。
2.地质成果
(1)简述剖面测制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及地层、构造特征。
(2)依不同时代,由老到新分别对剖面所见地层进行叙述。
每一时代中地层可按地层组合单元总述其组合特征,再按不同岩性层详述其岩性、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岩性特征,应详细述明岩层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整合接触关系。
(3)岩浆岩及脉岩的描述。
(4)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
分别描述其类型、性质、规模、形态特征、断层对地层连续性的影响,控矿产构造特征。
(5)矿产:对矿产应详述。
(6)新进展、新发现和新见解。
3.存在问题

Ⅸ 地质剖面图

以上回答不够全面
1、图中地层从老到新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系。其中白垩系与二叠系为不整合关系,志留系和泥盆系为平行不整合(D3到S2之间有地层缺失,但D3与S2平行),其它皆为平行整合关系。
2、地质构造有:石榴庵背斜、火石峰向斜、火石峰断层。其中背斜和向斜形成时代相同,发生在二叠纪末到白垩纪初的某一段时间;断层形成晚于上一期,带有逆断性质,将老地层推覆上来。总体来讲这一地区主要以挤压环境为主,白垩纪之后构造活动变温和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