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质怎么行成的
⑴ 新疆五彩滩的地质成因
五彩河岸由流水侵蚀切割与风蚀作用共同形成。在阶地斜坡上沟壑纵横,沟谷与小土梁相间发育,间宽5—10米,土梁高一般为5—15米,最大高度约25米,高低错落,分布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这里地处干旱多风地带,由于河岸岩层间抗风化能力的强弱程度不一,形成参差不齐的轮廓,岩层以红色、土红色、浅黄和浅绿色砂岩、泥岩及砂砾岩组成,岩石色泽各异,五彩缤纷,状如彩色古堡、怪兽、峰丛等奇特造型的风蚀地形,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大风起时,会发出怪异的声音,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它的开发建设无疑对喀纳斯景区是景上添花,客流量及经济效益可观。五彩河岸将以其典型和独特的雅丹地貌形态,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
五彩滩地貌特殊,长期干燥地带,盛行大风,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变异出许多陡壁隆岗(墩台)和宽浅的沟漕相间的地形和陡壁险峻的小丘,维族称之为“雅丹”又名“雅尔当”。“雅丹”一词就成为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故此称之为“雅丹地貌”。五彩滩因此成为同类地貌的典型代表。五彩滩风景区内的“雅丹地貌”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雄风大气,刚柔十足,造型奇艳,风尘不染,超凡脱俗,别具一格,鬼斧神工,形成一幅锦绣山河的壮丽图画。
⑵ 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的地质形成
新疆天山天池是古冰川运动创作的冰碛湖,在地球上第四纪以来的冰川运动共有回四次,天池的形成大致可答划分为三个阶段;经三次堆积后,在群山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洼地,堵塞了冰雪融水和高山降水,终碛垄高达286米,就这样产生了天池 。
⑶ 新疆怪石峪是怎样形成的属于什么地质现象
那里的石头有些是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风化作用的一种,也有些是因为风力的沉积作用,比如蘑菇石
⑷ 新疆地质队是干吗的
你说的地质队应该是地矿局下属的地质单位,新疆有1~9队,9队1队最好。。。主要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矿调,钻探,水文等,大多野外工作,辛苦,但待遇好,一年十几万轻轻松松
⑸ 新疆地质:盆地 ,资源 ,等 求详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新疆地处73°40′E~96°18′E,34°25′N~48°10′N之间。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166万平方千米),边界线长度占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积比江苏省和浙江省加一起总和的八倍还多4万平方公里。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为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县。
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为东疆。新疆的最低点吐鲁番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国的陆地最低点)。最高点乔戈里峰位于克什米尔边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纬46度16.8分,东经86度40.2分)是陆地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2648千米(直线距离)。
新疆-吉尔吉斯边境横贯着天山山脉。吐尔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于边境。
新疆北部有阿尔泰山,南部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天山。天山作为新疆象征,横贯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
新疆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孕育汇集为500多条河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较大的有塔里木河(中国最大的内陆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玛纳斯河、乌伦古河、开都河等20 多条。许多河流的两岸,都有无数的绿洲,颇富“十里桃花万杨柳”的塞外风光.新疆有许多自然景观优美的湖泊,总面积达9,700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0.6%以上,其中著名的十大湖泊是:博斯腾湖、艾比湖、布伦托海、阿雅格库里湖、赛里木湖、阿其格库勒湖、鲸鱼湖、吉力湖、阿克萨依湖、艾西曼湖。
新疆境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计1.86万余条,总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面积的42%,冰储量2.58亿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体水库”。新疆的水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前列。大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的2/3,其中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为33.6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卜哈利沙漠。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000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沙漠。
新疆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大宗,全疆大多数地区均可种植,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0%以上。伊犁谷地气候温和,雨水较多,土地肥沃,更宜谷麦生长,素有“新疆粮仓”之称。新疆的水稻50年代以后有很大发展,阿克苏、米泉等地的优质大米洁如玑珠,质细味美。在新疆的粮食作物中,还有高粱、大麦、谷子、黄豆、豌豆、蚕豆等等。
新疆主要产品有棉花、油料、甜菜、麻类、烟叶、药材、蚕茧等,其中新疆棉花尤以质优而闻名全国,1998年,棉花产量137.5万吨。在全国,几乎三分天下居其一,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棉花产区。北疆玛纳斯河流域、吐鲁番盆地和南疆广大地区是棉花的集中产地。经济价值较高,对生长环境、耕作措施要求苛刻的长绒棉(又称海岛棉),60年代才开始大面积栽培的新疆啤酒花,蚕茧产量已达3800吨,比新中国成立时增长75倍。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之称。由于这里的气候对瓜果糖分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因而,所产瓜果特别甘美爽口。据调查,新疆是中国瓜种植面积较大、品种和品质均居前列的一地区,年产各类鲜果数万担。
新疆常见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杏、桃、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优良品种达数百种之多。其中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鄯善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库车和轮台的白杏,阿图什的无花果,喀什的樱桃、核桃、光皮桃、叶城的石榴、旗盘梨,和田的蜜桃,伊犁的苹果等,均享有美誉。新疆葡萄干、哈密瓜、香梨更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品。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黄金、宝石、玉石等资源种类繁多,古今驰名。
新疆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10.28亿亩,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后备耕地2.23亿亩,居全国首位。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太阳能理论蕴藏量1450~1720千瓦时/平方米·年,年日照总时数2550~3500小时,居全国第二位。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兹别克族、土克曼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13个。 现在还有其余东乡族、壮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等55个民族。
⑹ 新疆地理概况有哪些
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它的东面和南面,与甘肃、青海、西藏相邻。全区面积为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均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她相当于45个台湾省,或相当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省区面积的总和。新疆除东南部连接甘肃、青海、南部连接西藏之外,其余均与邻国交界;东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毗邻,西北部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部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界。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总长度的四分之一。她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新疆各族人民大多居往于水土丰沃的绿洲和山地草原。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有9.2人,是中国地广人稀的省区之一。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四周有阿尔泰山、帕米尔、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高山环绕。天山横亘中央,把新疆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把吐鲁番、哈密一带称之为东疆。
新疆的地形轮廓是三大山系包围两大盆地。山脉内部又有许多山间盆地和谷地。阿尔泰山,蒙古语意为“金山”,因产金而得名。它位于新疆北部和东北部,呈北西——南东走向,主体在蒙古境内,中国境内属中段南坡,长约五百公里。阿尔泰山以断块活动为其主要特点,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阶梯状断块山地,从过境山脊到额尔齐斯河谷地,有三——四级阶梯,山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而山前平原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山脊线不到海拔三千米,最高的友谊峰海拔四千三百七十四米。
天山横亘中央,高大雄伟,势与天齐,故名天山。东西长约三千五百公里,新疆境内部分,长达一千七百公里,由三列东西向的褶皱山和陷落盆地组成。山势西搞东低,西宽东窄;西段宽达四百公里,东段变窄,宽仅一百公里,山脊线在海拔四千米以上,最高的托木尔峰为海拔七千四百四十三点八米。平行山脉之间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谷地,即拜城、焉耆、吐鲁番、哈密及尤勒都斯等盆地,伊犁、乌什等谷地。其中,吐鲁番盆地是东天山南侧的断陷盆地,它南部的广大低地在海平面以下;最低的艾丁湖面在海平面以下一百五十四米,是中国最低的洼地。
南部昆仑山脉是西藏高原的一部分,包括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山体宽广,山势高峻,山脊线超过海拔六千米。很多山峰超过七千米,中巴边界上的乔戈里峰海拔八千六百一十一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在宽广的山体中,有较大的山间盆地,即塔什库尔干、阿克赛钦、阿牙克库木、喀拉米兰等盆地。
准噶尔盆地在阿尔泰山和田山之间,西面有萨吾尔、塔尔巴哈台、巴尔鲁克、阿拉山等低山;东面有北塔山;西面有几个地势较低的缺口,所以被称为板封闭性内陆盆地。
盆地轮廓呈不等边三角形,地势向西倾斜,平均海拔不到五百米,最低处艾比湖海拔一百八十九米。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绝大部分是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其面积占整个沙漠的百分之九十七。植被覆盖度在固定沙丘上达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半固定沙丘上达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为良好的冬季牧场。
塔里木盆地在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其面积约占新疆总面积的一半,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平均海拔一千米左右。盆地东面有宽几十公里的谷地通向甘肃的何西走廊,为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盆地的中部,面积约三十二万四千平方公里,为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多为高大的新月形流动沙丘,高度一般为一百至一百五十米,最高达二百至三百米。流动沙丘面积约占沙漠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五。
在流动沙丘边缘和河谷附近,有生长着柽柳的固定小沙丘,又叫“红柳包”,高约二至四米。罗布泊洼地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部分,为盆地水系的最后归宿,海拔仅七百八十米,广大湖积平原的东部和东北部,在流水侵蚀的基础上,在长期风蚀作用,形成与风向大致平行的风蚀墩与风蚀凹地相间的“雅丹”地形,因其形似龙,顶不多有白色的盐壳层,故又称“白龙堆”。
在远离海洋和高山环抱的影响下,新疆气候具有典型的干旱气候特征。集中表现为降水稀少,相对湿度低,冬季漫长,春秋短,日照长,温差大。
新疆的平均降水量为一百四十五毫米,为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六百三十毫米的百分之二十三,不但低于全国平均值,同地球上相同纬度其他地方相比也是最少的。
降水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新疆盛行西北风,水分输送方向是从西向东,而地形上南疆西部受帕米尔高原的阻隔,北疆西部地势较低,所以降水量是从西向东减少。北疆平原区为一百五十至二百毫米,西部可达二百五十至三百毫米。
南疆平原在七十毫米以下,最少的托克逊只有七毫米。平原区的降水在北疆对农业有重要意义,夏季平原降水能供给作物水的一部分,如小麦从返青到成熟,降水能满足的需水量阿勒泰为百分之二十七、塔城为百分之五十六、伊犁为百分之四十五、乌鲁木齐为百分之二十九。冬季北疆降水量,占全年的百分之二十五到四十,积雪厚度达五至二十五厘米,既有利于小麦越冬,也为冬麦返青提供了水分。南疆平原降水稀少,对农业供水没有多达意义,作物出苗期间的微量降水,还可能引起土壤返碱。新疆的山区降水较多,年降水量为四百毫米以上的大降水中心均集中在山区。天山被称为荒漠中的湿岛。
北疆中山带以上年降水量为四百至六百毫米。伊犁谷地个别迎风坡可达一千毫米。天山南坡中山带以上年降水量为三百至五百毫米。昆仑山北坡年降水一般为二百至三百毫米,局部迎风坡可达五百毫米。夏季山区降水直接形成径流,汇入河道,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新疆农田用水百分之八十来自河流。冬季山区积雪,次年春季冰雪融化,成为春季河流主要的水源。
在热量方面,因阿尔泰山山势较低,北方的干冷气流可以到达北疆,而天山又阻挡了它的南侵,因此南北疆差别较大。天山以北为寒温带。北疆冬季漫长严寒,年平均气温在6—7摄氏度。冷月(一月)为零下15—20摄氏度之间。青河县城极值最低气温为零下49.7摄氏度(一九六一年三月二日的纪录。无霜冻期北疆平原一般为一百五十天左右。南疆年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一月份平均气温多在零下8—10摄氏度之间,无霜冻期为二百至二百五十天。夏季南北疆温度差别不大,七月份平均气温在22—26摄氏度之间。四月至九月个月平均气温,除北疆北部外,一般都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吐鲁番盆地地势地洼,周围高山环绕,六月至八月平均气温均在30摄氏度以上,级值最高气温为47.6摄氏度,是中国夏季最炎热的地方,被称为“火洲”。
由于空气水分含量低,地面覆盖度小,容易受热和散热,气温差较大,年平均日较差11—15摄氏度,最大日较差20摄氏度以上,所以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谚语。白天温度高,作物同化作用加快,夜间温度低,作物呼吸作用缓慢,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所以新疆瓜果比较甜。
新疆境内河流很多,以出山口处的河流数目为准,约有三百二十多条,较大的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玛纳斯河、乌伦古河、开都河等二十多条。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其它都属于内陆河,流入内陆盆地和山间盆地的低洼部位。新疆河流水源的补给主要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永久雪线以上的高山带,终年积雪,有冰川发育,新疆境内的山系共有冰川一万多条,总面积约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蓄水量约两万亿立方米,是天然的固体水库。有冰川调节的河流,径流比较稳定,但过分集中在夏季,春季水量小。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它由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汇合而成,沿塔里木盆地北缘从西向东流,以罗布泊为最后归宿,全长二千一百七十九公里。习惯上把叶尔羌河与阿克苏河汇合点以下的河段称为塔里木河,长九百七十公里。塔里木河无固定的河床,南北两岸的干河床及大小支流纵横分布,互相穿流,沿程损耗引蓄达,从上游到下游水量逐渐减少,上游水库附近年径流量五十多亿立方米,到大西海子水库只有只有两亿立方米。过去塔里木河尾部在罗布泊与台特玛湖之间的摆动,现在一般年份大西海子水库以下的塔里木河已断流。
伊犁河是新疆水量最大的河流,上游为特克斯湖、巩乃斯河和喀什河,在雅马渡汇合以后称为伊犁河,年总径流量一百五十八亿立方米,约占新疆河流总径流量的百分之二十,但流出过境的水量达一百二十多亿立方米。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支流均由北岸大致平行纳入干流,是典型的梳状水系。最大的支流为布尔津河,次为哈巴河。年总径流两翼白二十六亿立方米,流出过境的近一百亿立方米。是中国的唯一的北冰洋水系。
新疆湖泊有一百多个,大多位于河流的终点。在干旱气候的地理环境中,湖泊矿化度一般较高,大都是咸水湖,当主要补给水源发生变化时,湖水就可能发生剧烈变化,有的湖泊水位下降以致干涸。有的湖泊位置改变,最典型的是罗布坡,历史上被称为“游移的湖”。现在随着塔里木河下游农垦区用水的不断扩大,孔雀河下游已断流,因而罗布坡已干涸,玛纳斯湖叶由类似情况。现在实际上有水的大湖只有博斯滕湖、布伦托河、赛里木湖、巴里坤河等。
新疆自然植被的特点是:平原植被稀疏,山地垂直带明显,森林面积有限,不同环境下形成不同植物群落。植被稀疏是干旱环境中平原和低山丘陵的常见景观,反映生态系统的脆弱。北疆沙漠和砾漠的植被覆盖度约30%-40%,南疆不到10%。荒漠上限海拔,北疆900-1000米,南疆1500-5000米,东南疆山地达3000米。平原植被是水文现象的标志,林木分布于河谷、渠道两侧;荒漠草地的出现,反映地下水位较高或有季节性洪水,如塔里木河千流河谷较远处。山地植被垂直带自下而上一般是:荒漠半荒漠草原、低山草原、森林草原、亚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垂直分带的控制因素,主要是水分与热量的综合作用。山地降水较多,但高山热量少,因此植被覆盖度中山带最高,北疆山地80%以上,南疆山地60%-80%,向上向下略减。
新疆森林面积约占土地面积1.03%。森林面积的分布是:北疆占75%,南疆占25%,山地森林占85%以上。平原林多为护田林网及河渠公路两侧的线状林带。山地森林的上下限海拔,天山北坡为2800-1500米,阿尔泰山南坡比天山北坡低200-300米,天山南坡比天山北坡上升500米,昆仑山北坡林地稀疏,皮山县以东无片林。
新疆植被的环境适应性很明显。云杉喜阴湿,只见于年降水400毫米以上的山地阴坡,胡杨原是阴湿环境的中生植物,干旱环境下只见于大河河谷。湖泊、水库周围的沼泽地,常见成片的芦苇、香蒲等喜湿植物。山前砾石带地下水位深,植被稀疏,偶见麻黄等。平原荒漠上,北疆常见梭梭和蒿属,南疆常见红柳。
新疆现有5000多万亩耕地,还有1.4亿多亩宜农荒地。新疆有地面水年径流量900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250多亿立方米。合计相当于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水资源的总和。新疆有充足的阳光,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在全国各省区中名居前列。由于有土地、水源、日照、气温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以新疆非常适宜发展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甜菜、葡萄、瓜果、蚕桑等经济作物。新疆现已成为我国棉花特别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新疆的陆地棉(细绒棉),洁白绒长、产量高,条杆均匀,拉力好;海岳棉(长绒棉)可纺100支以上的细纱,为全国的唯一产地,可与苏丹,埃及棉媲美。新疆素以“瓜果之乡”著称,所产的哈密瓜、西瓜、无核白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图什无花果、库车白杏、叶城石榴、喀什樱桃、伊犁苹果、和田核桃等,均享有盛誉,远销外地。
新疆三山都产宝,地下聚油煤,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配套比较齐全的少数省区之一。全疆已探明储量的矿种122种,占全国探明矿种的79%。矿点(床)3000多处。已探明的矿产中储量达16000亿吨,占全国煤炭远景储量的三分之一强,居全国首位。
全疆石油储量虽然还未探明,但从地质构造和生油条件看来,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三大盆地是我国最有找油远景的内陆盆地。近年来,除了北疆准噶尔盆地不断找到新油田,扩大了克拉玛依的开采规模外,在南疆塔里木盆地西部相继发现了依希克里克油田和柯柯亚油田;在吐鲁番盆地也打出了油。现在全疆累积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达145800万吨。新疆的石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除煤、油外,其他矿产资源如黑色金属铁、锰、铬、有色金属铜、锌、铅、稀有金属金、银、铍、锂、非金属云母、石棉、芒硝、盐、建筑材料石灰石,砖用粘土、沙、石、陶土,化工原料自然硫、钠硝石,还有水晶、冰洲石、宝石、玉石、玛瑙等,真是应有尽有,其中不少矿产的采量、品位,在全国名列前茅。
新疆确确实实是富饶美丽的好地方,是我国西部尚待大规模开发的一块宝地。她正在四化建设的跑道上展翅起飞,并将在下个世纪中成为我们国家建设的又一个重要的基地。
⑺ 新疆的地质结构
这个题目太大了!怎么说呀!三山夹两盆!
⑻ 新疆玉石是怎么形成的新疆玉石是怎么形成的
这篇文章讲得虽然是和阗美玉,但是其他玉的形成也是同样的。
和阗美玉,历代所宝。作为世界软玉之王,和阗玉在中华8000余年的玉文化史上占据统治
地位。本文从纯地质学角度对和田玉的形成予以分析,试图揭开长期蒙在和阗玉上的神秘面纱,
使更多玩家从更科学的角度认识此种来自我美丽故乡的珍贵特产。由于本人非理科出身,有错漏之处,还请方家多多指摘。
和阗玉产自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形成于2亿5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晚期。是由中酸性侵入岩侵蚀交代白云石大理岩而形成的。提及其形成,就不能不对和田玉产区的远古时代的地质演化作一大致的介绍。按先后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重要时期:
一、白云岩沉积阶段
在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约十几亿年),在塔里木古陆南缘,也就是今天昆仑山脉北缘所在的位置,曾经是一片浅海地带,那里有大量的碳酸盐沉积,其中含镁质的白云岩为成玉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二、白云岩区域变质阶段
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纪,塔里木运动造成全区强烈的褶皱断裂活动,从而最终形成了塔里木大陆。在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此后,该地区的陆块隆起,成为我国最早露出海面的陆地之一,其上也没有原层沉积物覆盖。
三、白云岩交代蚀变阶段
在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晚期,一次世界性的地壳运动发生了,被称为“华力西运动”。华力西晚期,在塔里木大陆的南缘,古陆块的陆缘地块和活动带中间地块中有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沿断裂带有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在侵入体顶部残留的白云石大理岩捕掳体或舌状体与岩浆侵入体和热液接触交代后,形成透辉石化、镁橄榄石化和透闪石化蚀变,成为成玉的物质条件之一。
四、成玉阶段
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派生的浅成中酸性岩脉侵入到白云石大理岩蚀变带时,再次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在适当的地质条件(300—350摄氏度左右,2.5千巴以下和一定的扭压应力)下,和阗玉最终形成。
以上四个阶段可概括如下:
A、中元古代晚期陆缘海沉积/沉积白云岩(成玉物质来源之一)
B、元古代末期塔里木运动,区域变质作用/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成玉物质结构改造)
C、华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活动,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白云石大理岩蚀变带(成玉物质基础)
D、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派生中酸性岩脉接触交代作用/和阗玉形成
和阗玉形成的特点
与世界其它软玉一样,和阗玉的组成矿石为透闪石,但和阗玉有其独特的有序分布:靠近侵入岩一侧为青玉,随着氧化亚铁含量的减少,依次过渡为青白玉和白玉。而世界其它软玉多呈绿色,还没有发现能达到和阗白色软玉级别的。
上等玉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真假的主要鉴别方法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无结构,可以看出气泡。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常言“黄金有价玉无价”。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久会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从两个方面来鉴别,老玉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秋梨的皮,与玉的天然色有明显的区别,而新玉是没有的。再可从雕刻的题材来看,古代玉是等级、权利的象征,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题材为多。
自古以来玉便与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国人喜以玉护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则主要欣赏玉的优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玉的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 - 翡翠。
鉴赏翡翠:
鉴赏翡翠要注意色泽及种质,当中可细分为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及裂纹,一般都会先从其颜色入手。
颜色
颜色是影响翡翠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可从以下四个畴评估翡翠的颜色:
要纯正:纯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绿色翡翠为例,纯绿色者为最佳,绿色中带黄或带蓝者较次,带灰者则最差。
要浓淡得宜:论及颜色的深浅度,当然是越浓越好,然而颜色过浓却会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质。
要鲜明:翡翠的颜色越鲜艳明亮越吸引,内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颜色就越暗淡
要均匀:颜色分布越均匀越佳,价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当光线进入透明而质地细腻的翡翠,会反射出美丽的光芒,让人感到翡翠的晶莹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线遇上一颗透明度低而质地粗糙的翡翠,就会反射出呆板的光线,令翡翠的吸引度大减。
净度
净度指翡翠内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两种,乃其他矿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对来说黑色瑕疵比白色碍眼。翡翠内含的杂质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制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两大类。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没有遮掩,故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除了不能有裂纹,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对称亦非常重要,足以影响翡翠制成品的外观。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过厚或过薄,「卜」位处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适中。
评价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细度,通常有裂纹的硬玉会以雕花方式处理,以掩盖其瑕疵。
裂纹
裂纹可以大大减低翡翠的价值。倘若翡翠饰件有裂纹,稍一碰撞便可能会沿着裂纹整件裂开。故此购买翡翠饰件时需额外小心,一般来说,用电筒照射很容易便会察觉裂纹是否存在。
⑼ 新疆的地形地貌的详细特点有哪些
新疆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内山夹两盆”。北为阿尔泰山,容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⑽ 新疆玉石是怎么形成的
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回到地球表面,冷却答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它们的形成距离我们十分遥远,距今8000年的辽宁省查海遗址,出土了最有价值的玉块。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玉珠、玉管和玉块等。玉器的起源,应该说比这还早,不过,当时的人并不懂得玉器的价值,他们只是选用那些坚硬和精美的石块磨制成武器或工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