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纬地怎么输入地质概况

纬地怎么输入地质概况

发布时间: 2021-02-26 22:47:54

❶ 纬地手动输入的高程怎么建立地面线

点击“数模”----“数模应用”---“纵断面插值”即可获取纵断面信息文件“##.zdm”

❷ 使用纬地道路软件(纬地5.88),如何填写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格

点击数据,在下拉菜单中点击“控制参数输入”,出现上图对话框,在土石分类回中输入各答土石比例,我这个是6.6版的,第4、5、6类为石方的三类比例,前3类为土方的三类比例,输入值如图,总和为100。

5.8版的对话框内容可能不一样,但原理是一样的。你在设计中输出的表格是软件默认三类土比列为20:60:20。

对于土石分类须有相关地质资料为依据进行填写。因各段落填挖高度不一,故相同地质的路段土石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❸ 基本地质概况

埕东凸起是埕子口凸起向东南的自然延伸,是在前第三系基岩残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新近系潜山披覆构造。其西南以埕南断层与渤南洼陷相接,东南以埕东断层与孤北洼陷相接,向北逐渐向埕北凹陷倾没。该构造由上、下二套构造层组成: 下构造层由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和陡倾的寒武-奥陶系灰岩组成,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位于凸起的主体部位,寒武-奥陶系围绕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呈环带分布; 上构造层由古近-新近系组成,古近系从四周向凸起逐层超覆,至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披覆于潜山之上。

前第三系潜山顶面在主体部位为一穹隆状构造,高点在埕 4 井附近。向北逐渐过渡为宽缓的斜坡带,其上形成飞雁滩和埕 112 两个大型的鼻状构造。进入新近系沉积时期,馆陶组地层逐层超覆,至馆上段沉积时期,覆盖了整个凸起。在继承前第三系基底构造的基础上,在潜山主体部位形成了馆陶组上段披覆背斜构造,在潜山周边山梁上形成了超覆鼻状构造。凸起及北部斜坡带断层走向以北西向为主,断层总体不发育,且规模较小。

埕东地区四周为生油洼陷所围绕,具有极为有利的油源条件。埕东地区已在馆陶组地层中发现了埕东油田、飞雁滩油田和老河口油田 (图 4-1)。

图 4-1 埕东凸起馆陶组底面构造及馆陶组含油范围

❹ 纬地软件怎样标注桩号,还有横断面数据输入的数据怎么得到

1\纬地在做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就能进行桩号标注,并可在设置版中对桩号的设置进行调整、权如:十米桩、二十米桩、50米、百米桩等
2、横断面数据需要对相应桩号的横向地面线进行测量得出的。纬地的横断面数据格式是:距离(相对中桩) 高差

❺ 地质及开发概况

孤岛油田中一区主力开发层系为馆3~4层系。沉积相研究表明,馆3~4层系为曲流河相沉积,储层为砂泥岩互层,以粉、细砂岩为主,地层压实和成岩作用较差,胶结疏松,储层储油物性较好,渗透率高,非均质性强。

主力油层33、35、42、44发育较好,均为大面积成片分布。油层平均孔隙度0.31,平均渗透率1300×10-3μm2,原始含油饱和度0.6~0.65。

储层中原油为高粘度、低含蜡、低凝点的沥青质石油,平均地层原油粘度为45mPa·s左右,地层水为NaHCO3型,矿化度较低。

馆3—4层系储层经过近20多年注水开发后,经测井研究证明,储层物性发生了巨大变化,1991年打检查井取心证实储层孔隙度、粒度中值、渗透率增大,而泥质含量、束缚水饱和度降低。

孤岛油田中一区于1971年投入开发生产。1974年9月转为注水开发,经过20多年不断进行注采调配、井网完善和开发调整,于1988年进入综合含水超过80%的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在此期间,油藏开发生产经历了下面四个主要开发阶段:①天然能量开发阶段,②注水开发、恢复地层能量阶段,③合注分采行列注水阶段,④分注分采行列控水开采阶段。

该区已进入综合含水超过80%的高含水期开发。至1992年9月,典型区综合含水为90.5%,累积采油176.1×104t,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68.4%。

❻ 道路设计软件纬地中超填段怎么输入

那个桩号是终点桩号,后面每一段都是以前面填的桩号当做起点桩号,默认起点桩号是0,段落就是后面桩号-前面桩号

❼ 纵断面地质概况怎么写

纵断面地质概况的写法:
(一)地形地貌
本工点位于××地区,地势平坦、开阔,辟为农田、果园,工点与既有陇海铁路并行,场地范围分布灌溉沟渠,有乡村道路通过,跨越××公路,交通较便利。
(二)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
工点范围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及上更新统冲洪积形成的黏性土、粉土及砂类土,地层岩性、状态、厚度及其物理力学指标详见横断面、纵断面、地层物理力学指标一览表。
(三)特殊地质、不良地质
1、软土和松软土:在本路基范围内,(2)3-2层软塑粉质粘土、(2)4-2、(2)5-2层稍密状粉土、粉砂层,均为松软土层,结构松软,压缩性高、强度低,工程特性差。
2、地震液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动反映谱周期为0.40s,且地下水较发育,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对上部粉土及粉细砂层进行液化判别,该路基范围内上部饱和粉土、粉细砂层为可液化土,当发生Ⅶ级地震时会发生液化,液化深度2.45m~14.85m,液化指数16.764~74.064,抗液化指数0.443~0.998,设计时应执行《铁路抗震设计规范》相关规定。
(四)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岩溶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局部略具承压性,透水性好的粉土、砂土为主要含水层,主要接受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补给,水量较小;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灰岩节理裂隙、溶隙、岩溶管道中,主要接受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地下径流的补给,水量丰富。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随季节、降水量变化而变化,测时地下水埋深2.8~3.7m,标高35.88~40.39m。地下水主要以地下径流及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

❽ 地质概况

测区地表被第四系覆盖。下伏基岩地层为下三叠统和龙山组。和龙山组下部为黄绿色钙质页岩、青灰色条带状灰岩,夹中厚层灰岩。中部为灰黄—灰黄绿色钙质页岩和青灰色条带状灰岩互层,夹中厚层灰岩、透镜状灰岩及似砾状灰岩。上部为灰—青灰色条带状灰岩、薄层灰岩及泥质灰岩。地层倾向315°,倾角30°~50°,厚123~212 m。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勘查区范围内岩石变质后为大理岩夹角岩。勘查区第四纪地层主要为全新统芜湖组、戚家矶组。第四系全新统芜湖组:普遍分布于勘查区表部,厚6.30~10.40 m,岩性为黄褐色、灰黄色粉质黏土、黏土夹碎石。第四系中更新统戚家矶组:分布于全新统芜湖组下部,厚8.60~12.40 m,岩性为褐黄色残积土。

测区区域断层构造发育,多形成于印支期,主要有北东、北西向两组。测区范围内有一破碎带经过。该破碎带被第四系覆盖,走向300°,倾向北北东,倾角70°以上;长度大于1500 m,地表宽度一般15~20 m,向下变窄,向下延伸超过450 m。破碎带具张性,导、富水性较好。破碎带浅部胶结松散,角砾成分以大理岩、角岩为主,泥质、钙质和少量的铁质胶结,角砾和胶结物普见溶蚀现象。破碎带通过三叠系南陵湖组地层,附近岩溶较发育,易产生岩溶塌陷。和龙山组地层岩溶发育相对较弱。

勘查区北面有一口深度在100 m左右的水井,供附近居民用水。该水井打在上述破碎带上,水量较大。近年来,由于附近矿山的开采,水井水位下降剧烈,现已停采。

综上所述,勘查区岩溶发育,构造复杂,地下水丰富。

❾ 纬地的竖曲线怎么输入,参数是设计院给的,求指导。

可自己新建TXT文档,将后缀改为.zdm

桩号——高程——半径,后面两个都是输入0

结束后在【项目管理器】添加这个文件,保存退出即可。

❿ 纬地道路设计中怎么导入原地面线高程啊不会是分别输入横纵断面的数据吧,我搞测量是可不会记什么里程哦

额 额 首先你得数模-管理-新建模,然后你看看等高线的图层名称以及那些个特殊回点的图层名称,然后三维数答据输入-找你那个图-打开-找你那个图层-特殊点(就是那些数字的)设为地形点-然后等高线设为约束线-然后读入-注意了你要想这时候设计平面了你得先选视图里那个三维视图,视点预制,这时候最好保存数模,然后设为平面图后面就跟平面一样了,然后数模应用里纵断面插值,然后横断面插值(选上那个显示三维的那个)!然后新打开个模版纵断面设计就行了记得计算显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