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图怎么进行分析
① 实习六 读水文地质图
一、实习目的
1. 了解水文地质图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阅读水文地质图的方法。
2. 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二、实习内容
1. 阅读 《东王 村 地 区 水文地质 图》、水文地质 剖 面 图 (附 图三) 及 有 关 资 料(表Ⅱ6-1、表Ⅱ6-2) ,完成岩层含水性说明表 (表Ⅱ6-3) 。
2. 参照读图提纲,每人写一份发言提纲,进行小组及全班讨论。
3. 提交一份题为 《二 叠 系 灰 岩 含 水 层 的 补 给、排 泄、径 流 条 件简述》 的文 字报告。
附 读图提纲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 地形: 根据水文网的分布及剖面图上的地形和标高,分析本区地势及汇水条件。
2. 气候: 根据表Ⅱ6-1,分析本区降水特征和气温特征。
3. 水文: 水系发育情况,水系分布与地形、岩性、构造的关系,河水的补给来源,不同河段的流量变化等。
二、区域地质条件
1. 地层: 层序、时代、岩性、接触关系、出露及分布情况。
2. 构造: 褶皱特征、断层走向、断距及性质。构造对地层分布、地形及水文网分布等的控制作用,以及构造对地下水形成过程的控制作用。
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 岩层含水性: 从下列各方面逐层分析哪些是含水层,哪些是隔水层; 对含水层进一步分析比较区分强含水层和弱含水层。
1) 岩性 (根据岩层含水性说明表中的描述) ;
2) 裂隙发育情况 (根据岩层含水性说明表中的描述以及钻孔资料) ;
3) 岩溶发育特征 (根据岩层含水性说明表中的描述,钻孔资料,图面上岩溶发育及分布状况,岩溶地区水系发育特征) ;
4) 泉的出露情况及流量;
5) 钻孔单位涌水量。
2. 各含水层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泉的分布及泉、钻孔的水位与流量;泉、钻孔的水化学及水温资料 (表Ⅱ6-2) ; 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分析下列各项:
1) 各含水层的出露分布特征;
2) 泉的出露条件、类型及命名;
3) 二叠系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
4) 中侏罗统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
5) 含水层的补给、排泄、径流条件 (包括补给来源、补给方式、排泄方式、径流强度等) 。
3. 断裂带的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两盘岩性、出露于断裂带上泉的流量、水质、水温以及河水流量等,分析断裂带的导水性及其对二叠系和中侏罗统含水层的影响。
4. 地下水资源的概略估算: 在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清晰概念的基础上,估算东王村盆地地下水的补给量及二叠系含水层的年补给量。
表Ⅱ6-1 东王村地区多年 (1951 ~1970 年) 平均降水量及气温资料
表Ⅱ6-2 东王村地区地下水化学成分
注: t 的单位为℃。
表Ⅱ6-3 岩层含水性说明表
② 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怎么分析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来:
工程地质条件自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对不同地区进行具体分析:
1、对工程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分析、评价。
2、对工程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在评价场地自然条件的同时,还应预测工程与场地的相互影响及可能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
3、为设计提供地质参数。
4、根据场地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工程措施意见。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
因此根据分析地点具体特征根据以上要素进行分析。
③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依据水文地质的调查分析,主要分析是否有井泉露头,水位、补给的源头是内什么?含水层的厚容度和岩性?区域水文地质的特征如何?地质资料的分析注意地层岩性的特点和导水性、渗透性、保温性、热导率等指标,基本判断该区断裂的分布和走向,可能赋存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和特征。
④ 地形地貌分析图怎么画!
都做到毕业设计了,还不晓得地形地貌分析些什么?
实在很无语啊回……答…………………………………………………………
好吧,地形地貌分析主要就是:高程分析,坡度坡向分析,水文地质分析,场地剖面分析,三维地形鸟瞰这些,其它的要看场地性质可以多画些与设计有关的。
⑤ 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怎么分析
工程地质条件分抄析:
工程袭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对不同地区进行具体分析:
1、对工程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分析、评价。
2、对工程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在评价场地自然条件的同时,还应预测工程与场地的相互影响及可能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
3、为设计提供地质参数。
4、根据场地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工程措施意见。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
因此根据分析地点具体特征根据以上要素进行分析。
⑥ 东王村水文地质图分析
http://wenku..com/link?url=-
⑦ 水文地质测绘的方法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工作方法,主要是通过野外填图来完成。首先合理地布置观测路线,用来控制全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其次是正确地选择观测点,深入分析研究有代表性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现象,然后准确地填图,把每个观测点上的各种实际资料和测定的各种界线确切地标记在地形图上。
水文地质测绘一般是在比例尺大于或等于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基础上进行的。当无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时,应在水文地质测绘的同时进行地质测绘。测绘的比例尺应与勘察阶段相适应。一般初勘采用1/5万~1/2.5万,详勘采用1/1万或更大的比例尺。
观测线路的布置应当是:沿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方向,以获得最佳效果。如山区,垂直地层、构造线走向,穿越补给区和排泄区,沿沟谷等地下水露头较多的地段;平原区,垂直现代河谷和古河道,沿地貌变化最大方向;山前,沿冲洪积扇轴方向穿越补给带和泄出带;在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不明显的平原和沙漠地区,也可按网状平均布置。
观测点应当布置在:地质、地貌、地下水变化最大的或具代表性的地段。如地层、地貌界线,断层、裂隙密集带,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线,泉、井、钻孔、矿井、暗河出入口,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密切地段,以及岩溶形态、滑坡、盐渍化、沼泽化等物理地质现象发育的典型地段。
观测点的密度、观测路线的长度,应按规范“对不同比例尺测绘精度的要求”执行。
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是以文字报告和图件表示的。基本图件应包括:实际资料图、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地下水水化学图及综合水文地质图等。
整个水文地质测绘应划分为:准备工作、野外调查、室内整理3个阶段,有序地进行。各阶段的中心工作分别是:设计、野外编录和成果编制。抓好各阶段的中心工作,是质量的保证。这一工作方法与思路也适用于整个水文地质勘察。
⑧ 请教~~~~~根据水文地质平面图,如何做水文地质剖面图
作图步骤:1、根据要求在平面图上确定剖面线的位置和方向。2、确定回剖面图的比例尺。3、收答集整理资料(全面收集剖面线上及其邻近钻孔柱状图、含水层、隔水层、抽水试验资料、地形地质图等有关资料)。4、设计图面和绘制高程网。5、投绘平面与剖面的对应线(先将平面图上的经纬线与剖面线的交点投绘到剖面中)6、绘地形剖面.7、投绘钻孔柱状。8、投绘构造点。9、根据各地层时代,连接各点,连接各含、隔水层,有抽水试验资料,将抽水层段数据标出即可。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一张地质剖面图,在此基础上,将水文资料放上就可以了。
⑨ 水文地质图怎么做
主要反映: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埋藏、水质、控制性点的图件。把上述4方面内容绘制在地质图的底图上即可。详细请教当地专家。
⑩ 老师给了水文地质图和地质图让分析两图的异同
水文地质图是反映某地区的地下水分布﹑埋藏﹑形成﹑转化及其动态特征的地质图件(主要表示地下水类型、产状、性质及其储量分布状况等的地图)。
地质图是表示地质现象及构造特征的专题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