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索中圆砾石怎么描述
㈠ 地质描述中砂卵砾石层用什么符号表示
和砾石的一样,用cg表示。
㈡ 地质勘探中人工填土是怎么描述的
回填主要成分,包含物,含量。以及工程性质。
如:以黏性土回填而成,含约10%左右砖渣,碎石等建筑垃圾,力学性质不均,工程性质差。
如果是铁路描述那你就按照管理人员要求进行补充。
㈢ 工程地质中全风化砾岩怎样描述有砾质粉砂岩吗或者含砾粉砂岩,怎样描述谢谢
既然是粉砂岩,那么颗粒的粒径为为0.0625~0.0039毫米。如果需要“砾”这个专级别,那么颗粒的直径属大于2mm。这两个粒径范围没有交汇点,所以不能这样描述。
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描述然后命名:
1、 砾岩的颜色;
2、 确定砾岩的成分,注意砾石成分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变化规律,描述各种砾石的鉴定特征,统计各种砾石成分的百分含量;
3、 观察并测量砾石的粒度,可以无选择的测量100个以上砾石的视长轴或测量一定范围内所有砾石的视长轴,求出平均粒径。确定那个砾岩的分选性。注意观察砾石粒度在剖面上平面上的变化规律;
4、 观察并确定砾石的磨圆度、球度和形状;
5、 确定填隙物的成分、含量、填充方式等;
6、 确定砾岩层的沉积构造特征,如有无层理和粒序性变化,砾石的排列是否具有方向性,测量砾石长轴的延伸方向和砾石最大扁平面的倾斜方向;
7、 测量砾岩层的厚度、产状,注意观察砾岩层与下伏岩层的接触关系、底面特征等。
8、 综合命名。
㈣ 砾质灰岩怎么样描述
砾岩是指由30%以上直径大于2㎜的颗粒碎屑组成的岩石[1] 。其中由滚圆度较好的砾石、卵石胶结而成的成为砾岩;由带棱角的角砾石、碎石胶结而成的成为角砾岩。
粒径大于2毫米的圆状和次圆状的砾石占岩石总量30%以上的碎屑岩。砾岩中碎屑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粉砂、粘土[2] 物质和化学沉淀物质。根据砾石大小,砾岩分为漂砾(>256毫米)砾岩、大砾(64~256毫米)砾岩、卵石(4~64毫米)砾岩和细砾(2~4毫
砾岩和被生物扰动过的灰岩
米)砾岩。根据砾石成分的复杂性,砾岩可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根据砾岩在地质剖面中的位置,可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底砾岩位于海侵层序的底部,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代表了一定地质时期的沉积间断。如河北唐山震旦系底部长城统石英岩质砾岩。层间砾岩整合地产于地层内部,不代表任何侵蚀间断。如中国北方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竹叶状灰岩。
根据Mclane[1995]分类标准,砾石大小,砾岩分为巨砾(>25.6cm),中砾(6.4~25.6cm),小砾(≤6.4cm)。
形成编辑
砾岩的形成决定于3个条件:有供给岩屑的源区;有足以搬运碎屑的水流;有搬运能量逐渐衰减的沉积地区。因此,地形陡峭、气候干燥的山区,活动的断层崖和后退岩岸是砾岩形成的有利条件。巨厚的砾岩层往往形成于大规模的造山运动之后,是强烈地壳抬升的有力证据。砾岩的成分、结构、砾石排列方位,砾岩体的形态反映陆源区母岩成分、剥蚀和沉积速度、搬运距离、水流方向和盆地边界等自然条件。愈靠近盆地边界,沉积物的粒度愈大,其中陆源碎屑总含量也愈高。这些对岩相古地理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古砾石层常是重要的储水层,砾岩的填隙物中常含金、铂、金刚石等贵重矿产,砾岩还可作建筑材料。
分类编辑
地层中常见的砾岩有两种。
底砾岩
位于某个地层组合底部的侵蚀面上,代表长期沉积间断以后,一个新的沉积时期开始的产物,故在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上时有所见。
在野外如何识别底砾岩?可以根据以下的特点予以
砾岩
判断:①位于侵蚀面上,其砾石成分具有其下伏各岩层所成的砾石。②砾石的成分比较简单,常见的以石英质的砾石最多。③砾石的磨圆度良好,分选也好。④分布的范围不大,但分布的层位相当稳定。⑤同一底砾岩层中的砾石及砂粒,自下而上变细,磨圆度变好。
确定底砾岩存在与否的意义十分重要,因为它既是划分地层(系、统、组)界线的标志,又是阐明地壳运动的标志,是恢复古地理面貌、讨论区域地质发展阶段性等问题的重要资料。某些矿产的赋存,诸如金、铀、铜、金刚石、钼等也往往与底砾岩在一起。
层间砾岩
它的产生大多数是由于沉积过程中局部的环境发生变化,比如水流的冲刷、波浪的冲击、暂时的干涸、岸坡的滑动、地壳的微弱升降等均可导致层间砾岩的形成。
在野外,如何认识层间砾岩呢?主要有以下几项标志:①相夹在普通的岩层之间,与侵蚀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无关。②其砾石的成分与其下最接近的地层岩性相关。③有时层间砾岩层之下有冲刷面。④砾石的磨圆度较差,而且含有石灰岩、粘土岩类等容易溶解或易破碎的岩石所形成的砾石。⑤胶结物、充填物比较复杂。作为最典型的层间砾岩,就是同生砾岩,例如华北地区寒武纪地层中极为常见的竹叶状灰岩。
在观察砾岩的岩石性质时,还可以根据砾石的外形和排列情况判断其形成时的环境。例如在河流中形成的砾石的外形对称性较差,其长轴方向与水流的流向垂直,倾斜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反,倾角较大,可达15°~30°。形成于海滨的砾石,排列的倾斜方向对着海洋,倾角较小,7 °~8 °,长轴方向与海岸平行。还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相关信息编辑
不同成因的砾岩,在砾石成分成熟度、粒度分布、形状、圆度表面特征,以及砾石空间排列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按支撑类型、分选性、组构和沉积造物等4个成因标志,可把砾岩划分为6种成因类型。在F.J.裴蒂庄的砾岩和角砾岩的成因分类中首先按碎屑化作用力和碎屑来源,把岩
砾岩
石分为4类,即外力碎屑的、火成碎屑的、压碎碎屑的和陨石的;其次根据碎屑来源,将外力碎屑的分为层外的和层内的;再按杂基多少,进一步把层内砾岩分为正砾岩和副砾岩。
正石英岩质砾岩主要由稳定性高的石英岩和少量的燧石、脉石英等碎屑组成,呈颗粒支撑,填隙物较少,常被硅质胶结。砾石分选性好,圆度高,砾石粒度偏小,砾岩层厚度较薄。石英岩质砾岩常形成底砾岩。中国北方长城系底部有石英岩质砾岩。岩屑砾岩的砾石成分大多属不稳定组分,如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等。岩屑砾岩的砾石粒度较大,砾岩层厚度较大,砾石分选和圆度较差,反映出碎屑搬运不远,常常在盆地边缘或邻近沉积区快速堆积而成。岩屑砾岩多数是大陆成因的。纹层状砾质泥岩含有稀散砾级碎屑,其中杂基具纹层,纹层在较大的砾石处上凸和下凹。这种岩石常与冰碛岩共生。若分散的砾级碎屑嵌入无纹层的杂基中,这种泥岩称为块状砾质泥岩,它主要是水下重力流沉积。若岩块具磨光面和擦痕,则说明为冰川成因。河流砾岩的砾石通常成分复杂,稳定和不稳定的岩屑均可出现,碎屑分选较差,圆度较低,长轴与水流方向垂直,砾石扁平面倾向上游,倾角一般为15°~30°,砾岩体底部常有冲蚀面。滨岸砾岩形成于滨海和滨湖地区,砾石成分单一,多为坚硬岩石,分选好,圆度高,长轴多平行于岸线方向,最大扁平面向海方向倾斜,倾角一般7°~8°。砾岩层通常呈薄的透镜体产出,常与石英砂岩共生,滨海砾岩有含海生生物化石。
按地质作用和形成条件,砾岩还有许多类型。发育在地形高差很大地区的粘度极大的泥石流,沿斜坡下滑而堆积,可形成泥石流砾岩和角砾岩。由河流携运的粗碎屑堆积在山前的山麓斜坡上,可形成扇砾岩和角砾岩。由冰川作用可形成冰碛砾岩和角砾岩。典型的冰碛角砾岩完全没有分选,砾石棱角尖锐,在部分冰碛角砾岩中,具有典型的“丁”字擦痕。
㈤ 砾石、页岩、板岩、有什么特点
砾岩是指由50%以上直径大于2㎜的颗粒碎屑组成的岩石。其中由滚圆度较好的砾石、卵石胶结而成的成为砾岩;由带棱角的角砾石、碎石胶结而成的成为角砾岩。粒径大于 2毫米的圆状和次圆状的砾石占岩石总量30%以上的碎屑岩。砾岩中碎屑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粉砂、粘土物质和化学沉淀物质。根据砾石大小,砾岩分为漂砾(>256毫米)砾岩、大砾(64~256毫米)砾岩、卵石(4~64毫米)砾岩和细砾(2~4毫砾岩和被生物扰动过的灰岩米)砾岩。根据砾石成分的复杂性,砾岩可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根据砾岩在地质剖面中的位置,可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底砾岩位于海侵层序的底部,与下伏岩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代表了一定地质时期的沉积间断。如河北唐山震旦系底部长城统石英岩质砾岩。层间砾岩整合地产于地层内部,不代表任何侵蚀间断。如中国北方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竹叶状灰岩。
页岩(Shale)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其混入物的成分,可分为: 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硅质页岩、炭质页岩、黑色页岩、油母页岩等其中铁质页岩可能成为铁矿石,油母页岩可以提炼石油,黑色页岩可以作为石油的指示地层。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存下来。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含铁的为红色或黄色;含碳质的为黑色或灰色;含钙的遇盐酸会起泡,因此一般以其颜色命名分类,如会绿色板岩、黑色板岩、钙质板岩等。板岩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古代在盛产板岩的地区常用做瓦片。板岩中一般不含有矿物。
㈥ 地质勘探中土质的描述
建议你将你的帖子从新发一次,因为你在发表的时候选择分类选择错误了,你看你的这个问题是在体育运动中!呵呵!
㈦ 工程地质勘察野外编录中卵石是怎么描述的急
卵 石 :颜色(青灰夹黄色),密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专确定)),湿度属(稍湿/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磨圆度(呈圆形或次圆状),分选性(好,一般),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物(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圆砾:浅灰黄色、灰色,饱和,中密,分选性差,以石英砾、卵石为主,石英砂次之,砾、卵石磨圆度较好,石英砂呈次棱角状。
(7)地质勘探索中圆砾石怎么描述扩展阅读:
主要是对岩性进行描述!如:描述其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及形成条件进行描述,如果有特殊的构造也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还要观察岩石的破裂面,看其是否有划痕,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构造运动的证据!再就是还要量取其主裂面与岩心轴的夹角!最后就是取样,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取样的话,就要取二分之一样,不过有些时候要视情况而定 有的矿山就要求取全样。
具体情况具体来定,有些矿山根本不按国家标准规范干活!
㈧ 勘察外业土应该怎么描述
一、杂填土:
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
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
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
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
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
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
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
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
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
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
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
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
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
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
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
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
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
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
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
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
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二十三、碎石土:
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 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
二十四、 中风化灰岩:
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状,长柱,少量呈碎石块状,碎粒状,土状,长度20~40cm局部溶蚀现像严重,岩芯表面呈峰窝状,溶径5~20mm,最大50mm.
二十五、全风化粘土岩:
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完全破坏岩芯呈土状,含风化碎屑,碎块,手捏易碎,遇水易分解。
二十六、强风化粘土岩:
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岩芯呈碎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
二十七、页岩:
灰黄色,薄层状,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
(8)地质勘探索中圆砾石怎么描述扩展阅读
杂填土工程性质:
一、性质不均厚度变化大。
1、由于杂填土的堆积条件、堆积时间,特别是物质来源和组成成分的复杂和差异,造成杂填土的性质很不均匀,分布范围及厚度的变化均缺乏规律性,带有极大的人为随意性,往往在很小范围内,就有很大的变化。
2、当杂填土的堆积时间愈长,物质组成愈均匀、颗粒愈粗,有机物含量愈少,则作为天然地基的可能性愈大。
二、变形大并有湿陷性。
1、就其变形特性而言,杂填土往往是一种欠压密土,一般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对部分新的杂填土,除正常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外,还存在自重压力下沉降及湿陷变形的特点;对生活垃圾土还存在因进一步分解腐殖质而引起的变形。
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干或稍湿的杂填土,往往具有浸水湿陷性。堆积时间短、结构疏松,这是杂填土浸水湿陷和变形大的主要原因。
三、压缩性大强度低。
1、杂填土的物质成分异常复杂,不同物质成分,直接影晌土的工程性质。当建筑垃圾土的组成物以砖块为主时,则优于以瓦片为主的土。
2、建筑垃圾土和工业废料土,在一般情况下优于生活垃圾土。因生活垃圾土物质成分杂乱,含大量有机质和未分解的植物质,具有很大的压缩性和很低的强度。即使堆积时间较长,仍较松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