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程建设必须地质工作
⑴ 工程建设实践中的地质工程
过去工程地质工作主要是研究工程地质条件的质量定性评价,也就是说评价建筑地区地质条件好坏。在地质工程建设早期的时候,工程规模比较小,对工程地质条件要求不高,作一般的定性评价就够了。现在的地质工程建筑规模比以前大得多了,比如说边坡工程,目前建成的矿山边坡已经高达300~500m,而正在酝酿开挖700m的高边坡,在工程建筑中遇到的自然边坡已达千米以上。工程建筑地基要求是与建筑物高度有关。坝基承受力的大小与坝高有关,目前修建的大坝高度已经高达300m。这么高的大坝坐落在地质体上,对坝基要求就不一般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规模也在发展,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国内已有在土层上建筑88层高层建筑物,高达420.5m;国际上已有在岩层上建筑120层高层建筑物。在地下工程方面,目前地下工程中双轨隧道的跨度是11m,洞高约10m。水利水电工程中地下厂房跨度达20~30m,边墙高度达到50~60m,我国已经建成的二滩电站地下厂房尺寸为280.29m×55.5m×65.38m(长×宽×高)。正在计划建筑的地下工程的边墙高度达到70m,埋深是500~600m;现在已经建成的秦岭隧道最大埋深是1500m。在矿山的矿井设计方面问题就更严重,矿山的一些地下采场跨度常达80~140m,一个使用综合采煤机的采场跨度是120~160m,赵各庄煤矿采深已经超过1200m。
表1-1 工程实践中的地质工程类型简表
上述这些工程实例说明,当前的地质工程规模大、条件复杂,要使地质工程建筑安全、可靠,必须提高对地质体的认识水平,关键在于要掌握住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力学条件。目前,地质工程类型非常繁多,详见表1-1。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地质工程类型多、规模大、条件复杂,地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80%~90%是设计、施工与地质脱节以及地质工作成果不符合地质工程建筑要求造成的。客观地说,地质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完全搞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力学性质在施工前不可能一次彻底搞清楚,但需搞清楚主要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再加上设计与地质紧密地相结合,按地质工程要求办事,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中把握就大一些。因此,必须把地质工程提出来。此外,国际上愈来愈多的人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由于地质工程类型多,规模大,遇到的地质条件愈来愈复杂,必须进行专门地研究,才能提高地质工程建筑水平。
⑵ 知识普及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需要做哪些工作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进行地质灾害专危险性评估。建设单属位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规划部门提交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书面审查意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应当按照规定分级向国土资源部门备案。经评估或鉴定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配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⑶ 重大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研究
近几十年来众多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兴建。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方面,如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报道的希腊Evinos高坝及29.4km长的引水隧道、土耳其幼发拉底河梯级大坝工程、我国的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等。三峡工程的前期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已开展了40多年,主要集中在坝址(坝区)比较、区域稳定性和地震活动性,水库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库岸稳定性,水库移民迁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坝址及建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天然建筑材料等6个方面。研究工作涉及地球科学中近10个学科。工程于1994年12月正式开工,1997年11月大江截流成功。在铁道工程地质特别是深埋长隧道建设方面,据国内外数十个隧道工程实例统计,最长的达19.8km,最大的埋深达2480m。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就有高地温、高地应力、涌水突泥、地震震害、有害气体等。采用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构造应力场分析等综合勘探技术,为隧道建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沿海港口建设方面,如为香港沿岸港口及机场的扩展开展了近海地质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奠定了建立地质资料库及编制基础图件的基础,并成功地应用于填海造地、挡海墙、防洪堤、海底斜坡及管道等的设计和建设中。其它如直布罗陀海峡通道工程、法国阿尔卑斯高速公路、荷兰海岸工程、加拿大达林顿核电站等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实践方面都代表了最新的国际水平。
以往重大工程的工程地质研究主要放在前期论证上,如对坝址的勘测、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预测等方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是施工部门的事。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型工程建设自始至终甚至建成以后都要求工程地质工作者的参与,从而大大的促进了施工工程地质的发展和工程地质研究领域的拓宽。实践证明,施工阶段可以加深、验证前期对一些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的认识。同时,快速采集、分析施工阶段所揭露的大量地质信息,可及时反馈修改设计,指导施工,这种信息化施工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⑷ 为什么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详细勘察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大型的工程项目往往要经过可行性论证和方案对比、优化才能动工修建。
工程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一般包括两大部分:文字和图表。文字部分有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任务,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依据的规范标准,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岩土特征及参数,场地地震效应等,最后对地基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提承载力等。图表部分包括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分层土工试验报告表等。
⑸ 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它影响建筑物修建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如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的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地基岩体稳定问题、地下硐室围岩稳定问题和边坡岩体稳定问题、水库渗漏问题、淤积问题、浸没问题、边岸再造及坝下游冲刷问题,以及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1) 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强度和变形两个方面。此外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和现象都会影响地基稳定。铁路、公路等工程建筑则会遇到路基稳定性问题。
(2) 斜坡稳定性问题:自然界的天然斜坡是经受长期地表地质作用达到相对协调平衡的产物,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道路工程需开挖和填筑人工边坡(路堑、路堤、堤坝、基坑等),斜坡稳定对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及保证地基稳定十分重要。斜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是影响其稳定性的物质基础,风化作用、地应力、地震、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对斜坡软弱结构面作用往往破环斜坡稳定,而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其稳定的重要因素。
(3) 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地下洞室被包围于岩土体介质(围岩)中,在洞室开挖和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地下岩体原始平衡条件,便会出现一系列不稳定现象,常遇到围岩塌方、地下睡涌水等。一般在工程建设规划和选址时要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研究地质体在地质历史中受力状况和变形过程,做好山体稳定性评价,研究岩体结构特性,预测岩体变形破坏规律,进行岩体稳定性评价以及考虑建筑物和岩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防止工程失误和事故,保证洞室围岩稳定所必需的工作。
(4) 区域稳定性问题:地震、震陷和液化以及活断层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自1976年唐山地震后越来越引起土木工程界的注意。对于大型水电工程、地下工程以及建筑群密布的城市地区,区域稳定性问题应该是需要首先论证的问题。
⑹ 拭举一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好比说,人民大会堂的一个角楼就是建立在地质断裂带上的。
所以几十年来都需要内对附近的地质运动进容行观测,并采取一定的加固保护措施。
如果没有工程地质学以及相应努力,恐怕这座国家级的重要建筑的命运就会比较曲折了。
⑺ 工程地质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有哪些作用
工程地质学复是20世纪才建立制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⑻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分别应进行哪些方面的地质工作
地勘类工作主要在工程开始前,要做详细的地勘形成专业地勘报告,提交给甲方及施工设计院即可,之后就不需要二次甚至多次进行地勘了,除非第一次地勘有问题
⑼ 工程建设中为什么要工程地质勘察
呵呵。。问这个有点意思,,地质勘察报告是设计院设计基础的基础资料,太专业的就不说了。。上网找找。。
⑽ 为什么在进行工程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的地质问题,为设计提供地内质资料。假如不知道容地层的埋深和地基土的承载力,那设计怎么去做基础设计呀?还有,场地或其附近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时,如岩溶、滑坡、泥石流、地震区、地下采空区等,这些场地条件复杂多变,如不查明将对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威胁很大。所以,在工程设计之前必须要对拟建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序,也是国家一再强调的十分重要的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