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的地质勘查公司有哪些
『壹』 地质专业本科生可以进山东的那些单位,最好是事业单位,济南为主,河北的单位也可以
山东地矿局局属单位有: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第三专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第四属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查院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查院 青岛地质工程勘查院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查院 山东省地质探矿机械厂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鲁地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地矿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省地矿地热开发投资公司 机关综合服务中心 。
『贰』 山东省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88号)的有关精神,2007年2月8日~11日,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组织由行业处、地质处以及经研院有关同志参加的调研组,赴山东省济南市,就山东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召集了由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中国建材中心山东总队、山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山东省地调院、山东省地科院、山东省第一地矿勘查院、山东省第六地矿勘查院、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等几个单位参加的关于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的座谈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矿业大环境的改善、矿业市场的复苏,山东省的矿产勘查开发局面逐渐好转,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以及一系列关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更使得山东省地质勘查行业逐渐走出低谷,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勘查投入保持强劲发展
山东省各地勘单位认清形势,纷纷加大了勘查投入力度,仅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6年度就投入了钻探工作量20多万米,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更是达到了41.68万米。初步统计,仅到会的8家地勘单位2006年投入的总钻探工作量即逾百万米,相当于2005年全国固体矿产总钻探工作量的1/4强(2005年,全国固体矿产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为4398152万米——引自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同时其他地勘主业投入也均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
2.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山东省各地勘单位在省内及省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找矿突破。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在山东省莱州市寺庄矿区深部探明金资源储量44.585吨,加上前期浅部探明的资源储量,该矿床规模已达大型。另外,该院在焦家金矿深部也探明了储量为25.6吨的金资源量,招平带南段的勘查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山东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苍山地区找到了1.4亿吨的低品位铁矿。山东省地科院发现了近10亿吨的煤田。此外,各地勘单位积极开发省外及境外市场,在新疆、内蒙古及非洲、东亚等地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
3.经济总量实现迅速增长
随着地勘主业的快速发展,山东省各地勘单位经济总量也迅速地增长。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2002年起,始终保持着40%的发展速度,2006年更是创记录地达到了18亿元的收入,其中,仅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2006年即实现总收入17763万元。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从2006年经济增长率达40.9%,资产总额达到10.32亿元。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2006年总收入也达到了1亿元以上。
经济总量的增长带来了职工收入的增加,2006年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册职工工资平均2.9万元,在岗职工工资为3.6万~4.8万元;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也达3万元以上;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4.32万元,其中从事地勘主业的技术人员工资更是达到5万元以上;山东省地科院人均工资5万元左右,退休职工月工资达4000元以上。
4.不断推进科学创新、技术进步
在经济收入取得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各地勘单位也非常注重科技投资,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006年,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投资8000万元用于更新设备,自2003年起,已累计投资1.6亿,基本实现了全局所有技术设备的更新。近期又投资1200多万元,购置了最大孔深达3000米的石油钻机,并在新疆引进了日本的先进技术进行煤化油,化油比率达1:0.6。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2006年也投入500多万元进行了设备更新,并进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了人员素质。
5.开拓进取,探索自身发展方向
山东省各地勘单位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谋求发展,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针对当前山东省地质工作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各地勘单位在原有地质资料基础上,积极进行深部及外围找矿,部分重点矿区普查深度已经达到了1800米,极大地缓解了省内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各地勘单位积极开拓省外、海外市场,并积极向下游发展,参与矿产开发,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广泛参与新疆、内蒙古等地勘探开发的同时,积极参与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及印度尼西亚的铝土矿勘探开发,并在加纳进行水文地质勘查、阿尔及利亚从事工程勘察施工,取得了较大进展;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也在阿尔及利亚注册了勘查公司,正在积极努力拓展海外市场;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在蒙古、哈萨克斯坦取得了一些找矿突破,并通过合作的方式,以矿权入股开发矿山。
另一方面,各地勘单位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由单一的资源勘查向机械加工、商贸、建筑等多方面发展。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在稳步发展地勘主业的同时,积极开拓工程勘察施工及工贸产业,2006年全院实现工程施工收入1616万元,工贸产业收入1049万元,地勘主业与勘查施工业、其他产业的经营收入比例达到10.11:1.54:1;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不断增强基础地质、工程地质的服务范围,并根据自身优势,开展机械加工维修、商贸、建筑等工程施工服务,其“地源空调”施工安装已经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山东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和机制体制问题,山东省的各地勘单位发展很不平衡,局局之间、队队之间差异都比较大。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于1998以10亿元的价格,将手中的矿权全部转让,导致了目前手中没有矿权,只能靠承担社会工程来维持发展;中国建材中心山东总队、山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和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山东正元公司(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院)等单位反映由于未属地化,无法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等地方政策,同时受体制制约,资金紧缺,无法与属地化的地勘单位竞争;化工、建材等勘查单位受技术力量的限制,无法参与重点矿种的勘查开发。
2.人才短缺
调研中各地勘单位最集中反映就是人才的短缺问题。由于近几年地质勘查投入加大,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加之几年前矿产勘查低谷时期的人才流失,所以目前各单位的地质勘查技术人员都呈紧缺状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档情况,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勘单位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3.研究少
通过调研了解到,由于目前市场情况较好,各地勘单位过分注重眼前利益,重勘查轻研究,地勘单位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有所下降。
4.地方政府干预现象严重
各地勘单位在进行矿产勘查开发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遇到过所在市、县,甚至镇、村政府的干扰。对此,各地勘单位只能运用各种非常规手段进行协调,严重影响了勘查施工的进程,影响了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
『叁』 山东省地勘局个地质大队都在哪几个城市
山东省来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 济南源
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济宁
山东省地勘局第三地质大队 烟台
山东省地勘局第四地质大队 潍坊
山东省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 泰安
山东省地勘局第六地质大队 烟台招远
山东省地勘局第七地质大队 临沂
山东省地勘局第八地质大队 日照
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查院(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德州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查院(第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济宁兖州
青岛地质工程勘查院 青岛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查院 济南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济南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济南
『肆』 请问大家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与山东煤田地质局泰山地质勘查公司进哪个单位较好都有编制
五院可能好一些。我本科毕业那年去煤田地质局的同学都辞职了。去地矿局的都还干着。或许可以说明问题。
『伍』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下属单位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济南)
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烟台)
山东回省第四地质矿产勘答查院(潍坊)
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泰安)
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招远、威海)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临沂)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日照)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
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德州)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兖州)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
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地质探矿机械厂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鲁地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鲁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地矿地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