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比例尺怎么算
❶ 实习一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一、实习目的
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和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方法。
二、实习要求
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以及水平岩层的编制原理并作地质剖面图。
三、实习内容
(一) 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正式出版的地质图应该包含 4 部分的内容: 地质图(主图) 、比例尺、图例及地质剖面图(图1) 。有些正式出版的地质图和正式报告中也常附上综合地层柱状图。
1. 地质图(主图)
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某部分的地质体 (如地层、岩体、地质构造单元、矿床等) 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上 (地形图上) ,反映出该地区各地质体和地质的形态、产状、规模、时代及其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除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层、岩石和地质构造的普通地质图外,还有按工作性质和任务要求测绘内容不同的专门地质图,如构造地质图、矿产图、矿区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和第四纪地质图等。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源等) 。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一般采用图区内主要城镇、居民点或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小,地名小不为众人所知或同名多时,则在地名上要写上所属的省 (区) 、市或县名,如 《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四川省江油县马角坝地质图》。图名一般位于图幅上端正中。
2. 比例尺
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图1 地质图格式
3. 图例
图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地质图各有其表示地质内容的图例。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图例通常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的空白处。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造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 “图例”二字。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 如放在图的下方,一般是由左向右从新到老排列。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方形格子排成整齐的行列,长方形格子长宽比为 3∶2 (一般长为 1. 2 cm,宽为 0. 8 cm) 。方格内的颜色和符号与地质图上同层位的颜色和符号相同,并在方格外适当位置注明地层时代和主要岩性。已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要按其时代排列在地质图例相应位置上。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老排列,时代未定的岩体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构造符号的图例放在地层、岩石图例之后,一般排列顺序是: 地质界线、褶皱轴迹(只在构造图中才有) 、断层、节理以及层理、劈理、片理、流线、流面和线理产状要素,除断层线用红色线外,其余都用黑色线。地层界线、断层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图例与图内一样,应有所区别。
凡图内表示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其他地质符号应无遗漏地有图例,图内没有就不能列入图例。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标注在地质图上。
在小比例尺图上要画上经纬度以表明其地理位置。如果地质图是地形图国际地图分幅中的一幅,则应与该地形图一样用其图名和分幅图号。
4. 地质剖面图
正规地质图常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的剖面图。剖面图也有一定的规定格式。
剖面图如单独绘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通常是以剖面所在地区地名及所经过的主要地名 (如山峰、河流、城镇和居民点) 作为图名,如 《周口店 (指图幅所在地区) 官邸-大砾岩山地质剖面图》。如果是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只以剖面标号表示,如 I-I'地质剖面图或 A-A'地质剖面图。
剖面在地质图上用一条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 I-I'、A-A'等。有时为了避免细线切割主图的地质内容,只在图上画出细线的两端。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如剖面图附在地质图的下方,可不再注明水平比例尺,但垂直比例尺应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垂直比例尺下边可以选比本区最低点更低的某一标高 (可选至 0 以下) 水平线作基线,然后以基线为起点在竖直线上注明高程数。如剖面图垂直比例尺放大,则应注明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剖面图两端的同一高度上必须注明剖面方向 (用方位角表示) 。剖面所经过的山岭、河流、城镇等地名应标注在剖面上相应位置。为醒目美观,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剖面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南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该一致。如剖面图与地质图在一幅图上,则地层图例可以省去。
剖面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该根据该处地层厚度、层序、构造特征适当推断绘出,但不宜推断过深,一般只推断离剖面线上最低点往下 1 cm。
5. 地层柱状图
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作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图。地层柱状图可以附在地质图的左边,也可以绘成单独一幅图。比例尺可根据反映地层详细程度的要求和地层总厚度而定。图名书写于图的上方,一般标为 《× × 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按工作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子。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一般只绘地层 (包括喷出岩) ,不绘侵入体。有时也将侵入体按其时代与围岩接触关系绘在柱状图里。用岩石花纹表示的地层岩性柱子的宽度,可根据所绘柱状图的长度而定,使之宽窄适度,美观大方,一般以 2~4 cm 为宜。
(二)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名、比例尺和图例。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 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的长度和面积大小,并可反映地质体大小及详略程度; 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究史。
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首先要熟悉图幅所使用的各种地质符号,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读图例时,最好与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结合起来读,了解地层时代顺序和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整合与不整合) 。
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在比例尺较大 (如大于 1∶5000)的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点。在中小比例尺 (1∶10000~1∶50000) 地质图上,一般无等高线,可根据水系分布、山峰标高的分布变化,认识地形的特点。
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地区各方面的地质情况。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分析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 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及其先后顺序; 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有关各种构造形态的具体分析方法,将在下面实习中分别介绍和练习。
图2 水平岩层出露特征
图3 水平岩层地质图读图练习(等高线单位为 m)
(三)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在地面和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是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在沟谷处界线呈 “尖牙”状,其尖端指向上游; 在孤立的山丘上,界线呈封闭的曲线 (图2B) 。在岩层未发生倒转的情况下,老岩层出露在地形的低处,新岩层分布在高处。岩层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当地面坡度一致时,岩层厚度大者,露头宽度就宽 (图2A) ; 当厚度相同时,坡度陡处,露头宽度窄; 在陡崖处,水平岩层顶、底界线投影重合成一线,造成地质图上岩层发生 “尖灭”的假象。
四、作业
在图3 中,图区西北部已经给出一些岩层露头,可以看出岩层为水平岩层,并且其出露界线与等高线平行。填出图区全部的地质界线,并画一条 A-B 的地质剖面图。计算每个不同岩层的厚度。
❷ 编制比例尺大于等于1:万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
(一)资料要求
编制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必须是在全面完成对编图区1:25万实际材料图和1:25万建造构造图的编图基础上进行。具体对编图资料的要求详见本要求的第三章第一节“三”和“四”。除上述要求外,特对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编制所需资料补充如下几点:
1)系统收集编图区第四系钻孔资料、区调填图实测剖面和路线调查资料。
2)系统收集专题科研和专项调查出版的专著、科研论文和研究生论文中有关第四纪地质资料。
3)运用高精度遥感数据,经图像处理、信息提取与增强等技术方法,提取第四纪地质(成因类型、断裂等)和地貌信息,形成编图资料。
4)运用数字高程方法,将大比例尺地形数据与高精度遥感数据融合处理,形成高精度的正射数字高程模型图(DM图),用于对各类地貌类型的直观解译,形成针对地貌、尤其是针对与成矿有利的微地貌的编图资料。
(二)编图边界与目的层位
与第四纪沉积矿床相关的目的层位及其预测工作区边界相一致。具体的目的层位及其编图边界由矿产预测组提供。
(三)编图内容
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的表达内容详见本要求第三章第一节“五”之“(四)”。
(四)编图步骤
1)将1:25万建造构造图中与第四纪沉积矿产预测目的层分布区相关的所有第四纪地质构造内容,放大到1:10万(或更大比例尺),在进一步查阅补充大比例尺(≥1:5万)地质填图、专题科研资料和遥感解译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编图的底图。
2)其他与矿产预测无关的前第四纪地质内容可淡化处理(如不上色、不上岩性花纹,将地质界线淡化等)表示。总之,一定要十分突出地表达预测目的层。
3)编绘前第四系基岩区含矿的岩石建造(简称“含矿岩系”):如第四纪残坡积堆积型矿产(如广西苹果式铝土矿),与基岩区的含矿岩系密切相关。因此,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中要将基岩区的前第四系含矿岩系突出表达到图中。其方法是:①从1:25万建造构造图中直接提取含矿岩系的岩石地层单位(“组”或“段”),放大(=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比例尺)转绘到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上;②将“组”或“段”中的“含矿岩系”用突出的岩性花纹和色调予以表达;③适当选择“含矿岩系”的岩性岩相剖面柱,按精确的剖面点位置编绘到主图面内。
4)编绘第四纪地层:主图面内有关第四纪地层单位和成因类型要尽量细化表达,特别是与成矿相关的第四纪地层单位和成因类型要突出表达(用更醒目的色调或花纹)。
5)编绘第四纪地层剖面:将有关第四纪地层单位和成因类型的剖面柱和钻孔剖面柱,全部按精确的位置编绘到主图面内。
6)地貌单元划分与编绘:主要利用高精度遥感图像和高精度的正射数字高程模型图的解译来实现,如针对我国西南大面积岩溶分布区第四纪堆积型铝土矿的预测,常见堆积型铝土矿赋存的岩溶地貌单元是与峰丛和峰林相关的洼地和谷地:如峰丛洼地、峰林谷地等。
7)编绘已知矿层、矿(床)点或矿化点。
8)编绘同位素测年点、化石分布点。
9)编绘各类与第四系分布相关的断裂构造。
10)编绘物化遥解译推断资料(各种边界、断裂和隐伏地质体等)。
11)图例与图面整饰。
12)数据库建设。
(五)图式
主图框内按上述的内容表达(图3-7);主图框左侧为编图区的第四纪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主图框下方附编图区第四纪地层剖面对比图,重点对比含矿层。主图框右侧为各类图例及简要说明。
图3-7 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万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图式
责任表格式与图3-3中的相同。
❸ 矿区地质图及测量图有哪几种,其主要图面要素和常用比例尺是什么
矿区地来质图有:(1)矿山地形地质源图,包括矿区地形等高线,地物地貌等;钻孔探槽等;矿区边界线,勘探线等;地层信息等矿山生产信息;(2)地质剖面图,图面要素有剖面地层信息,矿体形态等;(3)地质平面图,图面要素有矿区地质现象,煤层或岩层的分布情况和地质特征;(4)综合柱状图,图面信息由矿区内的地层信息和地质资料,比例尺一般为1:500,1:200;(5)地板等高线,图面要素有地层产状,地质构造等。
矿山测量图:(1)井田区域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或1:5000;
(2)工业广场平面图,比例尺为1:500或1:1000;
(3)井底车场平面图,比例尺为1:200或1:500;
(4)采掘工程(分层)平面图,比例尺为1:1000或1:2000;
(5)主要巷道平面图,比例尺为1:1000或1:2000;
(6)井上、井下对照图,比例尺为1:2000或1:5000;
(7)井筒断面图,比例尺为1:200或1:500;
(8)主要保护煤柱图,包括平面图和断面图,比例尺为1:1000或1:2000.
❹ 区域地质图的比例尺
地形图是区域地质图的载体,因此地形图的比例尺决定了区域地质图的图幅范围、边界和面积。
按照国际地形图分幅原则,一幅1∶100万地形图经度为6度,纬度为4度。一幅1∶100万地形图包含了4幅1∶50万地形图,16幅1∶25万地形图,36幅1∶20万地形图,144幅1∶10万地形图,576幅1∶5万地形图,2304幅1∶2.5万地形图。因此,通常进行的区域地质调查图中,一幅1∶25万地质图经度为1度30分,纬度为1度,一幅1∶20万地质图经度为1度,纬度为40分,一幅1∶5万地质图经度为15分,纬度为10分。即:16幅1∶5万地质图构成1幅1∶20万地质图,36幅1∶5万地质图构成1幅1∶25万地质图。
国际上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图幅比例尺,A代表1∶100万、B代表1∶50万、C代表1∶25万、D代表1∶10万、E代表1∶5万、F代表1∶2.5万、G代表1∶1万。地形图的详细行列式编号方法等参考有关测绘学知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898—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依比例尺的不同,区域地质图主要分为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三种。
小比例尺区域地质图,比例尺为1∶50万~1∶100万,主要为研究全球、洲际等大范围内的概略地质构造情况等服务,通常由概略地质调查编绘而来,或是由中大比例尺地质图缩编而来,不属于区域性调查的成果。我国已全面完成了1∶100万地质编图,近年相继完成了各省和各大区的小比例尺地质图的编图工作。
中比例尺区域地质图,比例尺为1∶25万、1∶20万、1∶10万。主要用于研究省际、中大区域内较详细的地质构造情况和矿产分布概况,调查各种矿产的分布规律,圈定找矿远景区。此类地质图多由区域地质调查而来。我国于1952年筹建首个区调队,1955年成立中苏合作区调队,1958年在全国组建各省专业区调队,开展了重要构造带、成矿区带的1∶20万区域地质图(多数还同步开展了同比例尺矿产图)的调查工作,到1990年已完成约占国土面积的72.0%区内的1∶20万区域调查工作,此后停止了1∶20万调查工作。1996年我国开始了1∶25万试点图幅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并于2000年展开了全国重要成矿区带尤其是原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我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主要有实测、修测、编测三种方法。对已完成的新一轮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区以修测为主;未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区以实测为主;而地形条件极为复杂、交通极为困难的地区主要参考前人科研、矿调等资料并结合遥感地质解译等手段以编测为主。
大比例尺区域地质图,比例尺为1∶5万~1∶2.5万。我国的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以1∶5万为主,一般优先安排在成矿远景区带、国家重点项目区、重要经济建设区和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以及需要解决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地区。仅在部分国家重点项目区如核电选址区等开展了1∶2.5万的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按照国家统一规划进行。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统一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都必须由国土资源部进行统一登记管理,使其按照国家统一规划进行。
❺ 地质行业中地质图大小比例尺怎么划分
1:10000以上为小比例尺地图,1:5000以上为中大比例尺地图
❻ 地质图先有大比例尺还是小比例尺
当然是先有大比例尺,就是1:1万的,因为1:1万的图基础上可以粗化,删除一些等值专线、细微图元等,就形成了属形成1:5万的。
但是1:5万的图上,细化形成1:1万的,就是人为想象,不符合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地质绘图中被严格禁止的。
祝好!
❼ 地质行业中地质图大小比例尺怎么划分
我目前知道的是:1:1万-1:5万为中比例尺(包括1万和5万),
大于1万的是大比例尺,
小于5万的是小比例尺。求证实!
❽ 什么是地质图
1、什么是地质图?
它是一种图件,由一定符号、色谱和花纹等来表示地壳版某部分各种权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产等的)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2、地质图的组成
(1)图名:取名主要依据图件所在地区、内容和特征等;
(2)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如1:200,类型数字比例尺,线条比例尺;
(3)图例:是一些规定的符号和线谱、色谱。
(4)顺序:一般是地层、岩石构造和其它,其中地层从上到下,由新到老,从左到右,有新到老。岩体:从酸性到基性到超基性。
3、分类:
(1)根据内容:构造地质图、地质图、岩浆岩图、变质岩图、盆地分布图、矿床分布图,油气资源分布图、地球物理图等。
(2)根据形状: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A剖面图:一般形式,剖面线(按标高),方向,地质界线
B柱状图:一般交地质图时都需要附柱状图。
❾ 用MAPGIS制作的地质图如何更改比例尺
1、单击“文件”菜单下”打开图库“命令,打开演示数据”Ku10.DBS“。
❿ 地质图中比例尺1:200000单位是cm吗
比例尺是1:200000,它表示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200000厘米,
即它表示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是200000厘米;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