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地质制图软件有哪些
『壹』 地质工程专业需要3d绘图吗
大部分都不需要,工程上会CAD绘图熟练使用就能做很多事情了,还有,mapgis有些单内位会用,用的也比较容多。剩下的就是一些计算的软件,比如pkpm等。最后就是一些模拟的软件,有限元的和有限差分的,比如岩土方面的flac,地下水方面的feflow、GMS 等。
『贰』 3d地质作图软件
3Dmine软件
『叁』 3D-Grid属性建模
1.数据兼容
建立属性模型时,需要输入大量的数据,包括水文地质剖面信息和钻孔数据等。要将不同的数据统一整合,充分利用已知数据,使模型尽可能遵循原始数据。但是,大量的不同的数据源之间必然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建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避免因数据不统一而使模型出现大的波动和畸形的情况。如图6—5中,两个剖面上的属性不能很好对应,采用等时面划分的方法可以很好解决这种问题。
2.根据属性分布规律建立模型
地层和各种属性信息(岩性,污染物等)都是经过长期沉积而形成的,在没有断层的区域具有均匀连续的特点,属性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的层面代表着相同时代的沉积属性,所以,如果在纵向上建立足够密的平面,这些平面可视为等时面,等时面上的属性分布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此外,由于地质因素的不同,存在沉积相、河流相和湖泊相等地质问题,在建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将这些地质因素融入到建模过程中,这样模型才能更好地符合地质规律,更准确。
图6—5 剖面上岩性不完全匹配
3.解决大数据量问题
属性建模的原始数据量非常大,而且包括各种不同的数据源,如水文地质剖面、钻孔等。在建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不同数据源,使模型遵循原始数据。一方面,要有效地组织这些大量的数据,使得数据方便建模计算;另一方面,要将计算结果存储起来,以便再利用。我们在建模过程中,采用栅格数据结构对原始数据进行统一化管理、计算,计算结果也采用栅格数据存储,这样不仅提高了建模过程中的计算速度,也解决了大量结果数据的存储问题。
4.层位关系定义
建立属性模型的原始数据一般来源于水文地质剖面和钻孔信息。在建立岩性分布模型(透镜体)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不同剖面或钻孔上的岩性相匹配,即人工定义层位关系表。但是,不同剖面上的岩性信息分布情况复杂,很难正确定义。如图6—6和6—7所示。当断层较多时,这个关系表更加难以定义。因此,建立岩性分布模型时,我们采用了等时面划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能够自动、准确、有效地将不同剖面或钻孔上的岩性层位关系相匹配。
5.断层问题
断层一直是地质建模中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含有大量、复杂断层(如逆断层)的地质区域,属性建模同样面临断层问题。一般,属性分布在断层处是不连续的,但是在断层两侧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属性建模时,要能够正确处理断层处的分布情况(见图版相关图件)。
6.动态数据
属性模型建立后,如果用户获得了新的数据,或者对已有数据进行更新时,系统可以自动重新计算,快速地重建模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以往交互输入所有信息都可以被重用,避免了重复工作。
7.可视化手段
将属性模型与构造模型相结合,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手段(如剖面、剖切等)观察建模结果,最终正确了解属性的分布情况。
图6—6 相交的两个剖面图上复杂的岩性分布情况
图6—7 相邻的两个剖面图上复杂的岩性分布情况
『肆』 3D-Grid的结构建模
1.处理复杂的地质现象
在一个三维地质模型中,地层与地层之间可能相交,且地层在相交处有不同的切割情形,从而出现尖灭、侵入体等现象。
2.提供灵活的交互编辑可视化手段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建模所需要数据信息量的局限性,必须结合对地质情况比较了解的地质人员的经验和地质知识,而这些经验和知识难以用数学方法描述出来,在建模过程中,随着模型的建立以及地质人员对地下情况认识的深入和更新,必须对不合适的层面进行调整,才能最终得到一个合理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3.保证模型的拓扑一致性
一个三维地质模型中存在着多个地层与断面,根据实际的地质构造情况,如地层尖灭、断面相交,可能需要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户可以指定相交层面之间的主辅关系,系统自动生成切割后的地质层面,保证在层面相交处的拓扑一致性。
4.模型与原始数据信息具有兼容性
在建立模型过程中,通常要依据原始数据信息生成地质模型,如根据离散点数据生成地质层面,这时所生成的地质层面要与离散点数据吻合。
但是当原始数据信息不一致时,要能够保证所生成模型的合理性。当用户发现生成的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数据进行编辑以生成正确的模型。如在空间同一位置的两个剖面上的同一地层的剖面线不相交,通过交互编辑和插值根据这两条剖面线生成的地层应当兼顾两条剖面线的位置。
5.复杂断层情况的处理
断层一直是地质建模中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含有大量、复杂断层(如逆断层)的地质区域,属性建模同样面临断层问题。一般,属性分布在断层处是不连续的,但是在断层两侧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属性建模时,要能够正确处理断层处的分布情况。如图6-4为断块模型。
图6—4 断块模型中复杂断层的处理
6.能够保证建模过程快速有效
生成三维模型时,由于依据的原始数据信息数据量大,建模是一个交互过程,地质人员在建立模型时希望能够较快看到所建模型的效果,因此建模过程必须快速有效。
『伍』 3D建模、地质建模使用的电脑配置
主板就用个2000出头的X570,配上3900X,内存先插两条16GB的,再来个1060。其他杂七杂八的一起
超预算的话可以把主板砍到X470或者B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