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作用和地貌有哪些

地质作用和地貌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1-21 08:55:26

㈠ 地质作用:风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别形成什么地形和地貌

风力作用 雅丹地貌

㈡ 地貌类型有哪些以及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
2、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风力、冰川、海浪)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

㈢ 地貌有哪些

我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有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此外还有丹霞地貌、冰川地貌和风成地貌、雅丹地貌、流水地貌。

黄土地貌: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仓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地域,面积约6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以黄土高原最集中。黄土在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下,沟壑纵横,岗丘连绵,形成地面十分破碎的黄土地貌。

喀斯特地貌:把石灰岩受地表或地下水侵蚀、溶浊的各种各样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是由岩溶作用形成的,所以又为岩溶地貌,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尤其以广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等最典型。喀斯特地貌风景秀丽,是著明的旅游资源。

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成的景观。敦煌附近有一处国内已经发现的最大的一处雅丹地貌———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敦煌西北部,西与罗布泊连通,面积约400平方千米。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红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世界上丹霞地貌以我国分布最广。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千米。

冰川地貌:冰川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为冰川作用,它包括冰川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为冰川地貌,包括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由冰川侵蚀作用所造成的地貌为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峡湾等。冰川消融后,冰川所携带的大量冰碛物就地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冻冰土地貌:冻土指温度处于0℃或0℃以下,因冻结而含冰的各种土层或岩层。冻土地貌也称冰缘地貌,是在寒冷且雨雪很少的气候条件下,经冻融作用而形成的一些特殊地貌。

流水地貌:流水是塑造地表态最活跃、分布最广的外力之一。在温暖湿润地区,其作用更突出。地表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地面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由此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流水地貌。包括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峡谷等)和流水堆积地貌(山麓冰积扇、中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㈣ 地质作用形成哪些地貌

除了人工形成的地貌,其他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㈤ 请教“地质”与“地貌”有什么区别

地貌 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按其自然形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版、盆地等

什么是地质权遗迹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包括旅游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

㈥ 地形地貌由哪些地质作用形成

1、河流侵蚀作用:形成河谷地形(侵蚀河谷)
2、河流的搬运、堆积作用:在山区形成冲内积扇;河流容沿岸形成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河流三角洲。
3、河流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不同的阶地。

㈦ 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是什么

是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共同结果
内力地质作用既发生于专地表属,也发生于地球内部.地球的地表现状是地质作用对地球表面长期改造的结果.
外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 .外力地质作用几乎都有重力能参与.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可分成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按照其发生的序列还可分成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发展.

㈧ 地质与地貌的关系

地质与地貌哦的关系不是很明确,一般是指地质作用造就了地貌,之间存在关系。塑造地貌的地质作用一般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它包括风化作用,下坡运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
塑造地貌的外动力,主要受气候因素的控制。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外动力的性质、强度和组合情况皆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地貌类型组合。外动力组合和主导外动力随各气候带而有所不同。由于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带性,因此地貌也相应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垂直带性。
在寒冷气候区,降雪量大于消融量的情况下,发育成冰川。在外动力组合中,以冰川作用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冻融风化、块体运动、冰融水的作用等,这里以冰川地貌为主要特征。山地经冰川作用后,形成角峰、刃脊、冰斗、冰川谷等地貌。在降雪量较小,不足以补偿消融量的条件下,则不能形成冰川,而是发育为多年冻土与冻土地貌。多年冻土的分布大致与冰缘气候带相吻合。冰缘气候带的主导外动力是冻融作用,其次是流水与风的作用。冰缘地貌主要为冻土地貌,常出现阶状台地。
在温润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化学风化作用、块体运动也较普遍。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常见岭脊突起、山坡下凹、和缓的山丘等。
在湿热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外动力,但化学风化也很强烈。发育有厚层的红色风化壳的湿润热带,在森林没有破坏的情况下,缓丘上几乎没有水土流失型的沟谷侵蚀,仅以片状流水、土壤蠕动和热带泥流(土溜)作用较强,山体以波状连绵起伏的凸形坡的缓丘地貌为主要特征。在平原或缓丘上,往往出现由抗蚀性较强的基岩组成的穹状或钟状岛山。
在干旱气候区,以风或间歇性洪流为主要外动力。主要形成风沙地貌和间歇性洪流地貌。此外,还形成山麓面,在山麓面上残留着孤立的岛状山。山地河流往往在山麓或盆地边缘发育的洪积扇或冲洪积扇上隐没,地下水从洪积扇的前缘渗出,这里成为干旱区的绿洲。
地貌的垂直带性,和气候的垂直带性有一定的相似,从其所处的水平地带开始向高处递变。例如,有些高山深谷区,下部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和重力地貌,上部气候寒冷,主要发育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
总之,在干旱气候区,风沙地貌比较发育;在湿润气候区,流水地貌比较发育;在寒冷气候区,冰川、冰缘地貌比较发育;在石灰岩出露的温暖、湿润气候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得比较好。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㈨ 河流地质作用形成哪些地貌

1、河流侵蚀作用:形成河谷地形(侵蚀河谷)
2、河流的搬运、堆积作用:在山版区形成权冲积扇;河流沿岸形成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河流三角洲。
3、河流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不同的阶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