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野外调查安全注意哪些

地质野外调查安全注意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1-21 02:24:50

❶ 野外记录是地理调查规范最基本的要求,野外记录有哪些基本要求

一、野外记录内容必须按工程地质勘测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内容主要为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现象,既有建筑物状态及访问记录等。描述方法可参考铁路工程地质手册。
二、野外地质测绘的观测点数量,可参照勘测细则要求进行。观测点的编号、位置要标注在平面草图上。
三、百米标调查时,野外记录本的左页必须按里程顺序,由小到大,由下而上,按一定比列(一般为 1:10000)绘制地质平面示意草图和代表性地质剖面示意图(纵向、横向或其他方向)及局部放大的平面或剖面图。必要时绘制地质素描图。记录本的右页由上而下进行文字记录。左页草图与右页记录原则上应对照一致不够记时,可按下右页,但不宜超出半页以上,否则该左页相应部分应空出。
四、左页带状平面草图中的地形、地物仅绘与地质直接有关的,如穿越或紧靠村庄、河谷、沟渠、井泉、断层露头、人工开挖坑穴、水坝建筑物、地形等高线等。为考虑日后钻机进出工点,必要的道路交通情况亦应绘于平面草图上。
五、左页平面草图中的图例符号应采用工程地质图例中的统一符号表示,如 C(黏土、L(老黄土) h(页岩)等。
六、初测导线或定测中线应注明里程,如每公里须注明公里标,每100 米或 500 米须注明百米标。里程要衔接,记录要全线贯通,否则须注明上承下接页数,便于核查。
七、每一测绘单元终了应作一小结。综合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稳定性的初步评价等。
八、野外记录要文字简洁,清楚。要有定量的记载,要便于判断分析、有充分的记录依据。如发现遗漏或不足时,要去现场初充测绘。
九、野外记录必须在现场及时填写,如有错记部分,不能用像皮涂掉,应用铅笔划去,将正确的记录在上部或后边。切不可在室内回忆补描、补记。记录不论文字及图示,均限用软硬适宜的铅笔(硬度 2H 或以上),不准使用钢笔或签字笔,以保持字迹的清晰,便于长期保管。
十、野外记录薄一般从第 3 页开始使用。第 1、2 页留待最后编制目录顺序用。记录薄中页数要保持连续编号,严禁撕去或作别用。
十一、外业派遣地质组长,对原始记录质量负总的责任,应每周检查一次野外记录情况,并鉴定意见。外业勘测验收时,野外记录薄是重要项目之一,并进行评定,指出优缺点,以利提高,调查者必须鉴字,以示负责。
十二、阶段任务完成后,野外记录薄应统一编号,随勘测资料一同上交归挡。

❷ 野外地质勘察要注意哪些事项

岩性、地层产状、构造情况,地貌特征,矿化、蚀变特征。。。基本就这些了

❸ 野外地质调查中,作业人员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说说我自己遇到的吧 不一定正确

  1. 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地调的在野外回时间多,这些都可答能遇上 ;

  2. 各个地方到处跑,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车祸;

  3. 大野怪遇不上,但是偏僻地区遇到毒蛇是很正常的事;

  4. 当地村民为了防范野猪啊、熊啊之类设置的捕兽夹,不清楚当地情况的可能会遇上;

  5. 疾病,地调去的地区可能气候异常,长期体力活可能身体吃不消;

  6. 当地的村民见你是外地人,不了解你的工作,以为你是骗子,小偷或者是偷猎的,他们可能对你有恶意;

  7. 其他可能就是自身的因素,长期在外面跑,思乡,压力大,心理素质不好的话也很危险。

    暂时就想到这些

❹ 野外地质工作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首先遇到的是爬山涉水,“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最真实的写照。你将走过内前人没有走过的道容路。路就在你的脚下,让你随时的选择,会让你疲倦不堪的。解决的办法就是端正思想,不怕苦,不怕累。
第二是春天出去的时候经常的遇到老蛇,解决的办法是,地质锤的把子长一点,走路尽量的不要选择潮湿的山凹,注意路上的动态。
第三是住房生活的困难,出去野外工作,往往是租住老百姓的空闲的房子,住宿,洗澡,吃饭等方面都会遇到不少的困难。解决的办法是习惯了简单的生活就好。
当然,在野外工作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还可能会有一些预测不到的困难,如果你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你就会慢慢的习惯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的。
如果要彻底的解决这些困难,第一,你不要学地质的,第二如果你已经学了地质专业的,你可以改行或者半改行,半改行就是调到地质行业的机关里去,改行就是脱离地质行业,找其他的工作做,这个解决的办法才是最彻底的。
以上回答,希望你喜欢。

❺ 如何安全地从事野外地质考察

野外地质考察,一双质量好的地质鞋是必须的。有的地质单位强制下属部门的地质工作者购回买由单答位统一采购的、质量差劲的地质鞋、包、服装,是不负责任的,在野外地质鞋的破损对地质工作者是非常危险的。此外,质量上乘的地质锤是必须的,既要坚硬得砸下石头,又要在砸的过程中不掉铁碎片,高速的铁片会像子弹一样伤人。国内许多人用的地质锤不够好。工具的质量是重要的。
一个好的地质学家,必须会打样,采到新鲜的岩石标本。打样很有学问,“声东击西”最好,要什么地方的样就不能锤击那个地方。以前有个博士生(现在也是教授了)去野外考察,采回几箱风化蚀变严重的岩石,我很生气,只好让其对蚀变岩石与新鲜岩石的地震波性质做个对比研究。

❻ 野外基础地质调查人员掌握哪些安全防护知识

说说我自己遇到的吧 不一定正确
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地调的在野外内时间容多,这些都可能遇上 ;
各个地方到处跑,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车祸;
大野怪遇不上,但是偏僻地区遇到毒蛇是很正常的事;
当地村民为了防范野猪啊、熊啊之类设置的捕兽夹,不清楚当地情况的可能会遇上;
疾病,地调去的地区可能气候异常,长期体力活可能身体吃不消;
当地的村民见你是外地人,不了解你的工作,以为你是,小偷或者是偷猎的,他们可能对你有恶意;
其他可能就是自身的因素,长期在外面跑,思乡,压力大,心理素质不好的话也很危险。暂时就想到这些</ol>

❼ 野外地质调查

区域遥感地质调查的野外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几个阶段完成。首先在区调任务确定之后必须进行踏勘性实况调查; 在岩石、地层、构造地质剖面测量和重大地质问题研究过程中必须进行解译标志专题研究性实况调查; 在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进行检查、验证性实况调查。

( 一) 野外地质踏勘性实况调查

1. 野外踏勘内容

野外地质踏勘是在前人资料分析研究和遥感影像单元图编制的基础上,对调查区进行全面的野外踏勘,具体内容包括:

( 1) 影像单元岩性特征、岩石类型组合、边界性质、形成的地质作用、规律;

( 2) 宏观影像单元分区与三大岩类空间的对应关系;

( 3) 影像单元与地层单位、岩体单位、构造之间的对应关系;

( 4) 影像单元特征标志与地质体的关系;

( 5) 了解区域矿产概况,初步掌握矿产种类、矿源场类型、主要成矿类型和矿化标志。

2. 踏勘路线布置原则

野外地质踏勘方法采用影像单元———剖面法。踏勘路线及实测剖面线布置应遵循总体控制,重点突出的原则,具体要求为:

( 1) 剖面选择要求层序完整,露头连续,构造简单,接触关系清楚,岩性组合和厚度在区内有代表性的地段;

( 2) 剖面线位置尽量选择影像单元种类齐全的地区,当受地形地貌、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可采取分段选线,以达到总体控制;

( 3) 踏勘路线选择应以控制所有影像单元为佳;

( 4) 路线可以不连续,但影像单元不能遗漏,对标志特征明显,延伸稳定的影像单元,必须单独安排一条控制路线,查明其地质特征。

3. 实测主干剖面的测量

实测主干剖面测量的目的是通过剖面测量、分析研究,以了解各影像单元的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变质类型及各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填图单元,为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的编制服务。因其填图单位构成的复杂性,不同剖面的测量要点不尽相同。

( 1) 沉积地层剖面测量,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分层: 实测主干剖面以 “层”作为基本描述单位。它可以是单一岩石层,也可是岩石复合层,内部基本连续,与上下相邻层宏观可分,影像特征基本一致。垂向上岩性和任何差异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志,但要求分层一定要与影像标志相吻合,保持影像与岩性的一致。

岩性: 分层的岩性,可用颜色、结构、成分综合命名方式予以概括。尤其是颜色,除描述新鲜面之外,风化面颜色也很重要,对影像岩石单元标志意义较大。结构描述应注意不同岩性的差别和变化,这样对分析岩性形成的环境、成因有利。

沉积-成岩构造观察: 注意层的形态、层理类型、单层厚度、各种交错层理,层顶面的波痕、冲蚀痕、干裂,层底面和各类印痕、印模等的描述。

化石: 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不仅是生物地层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且还是沉积环境最灵敏的指示物。描述内容为化石门类组合特征、个体形态、保存状况、分析状态与岩性及沉积构造的关系、排列的优选方位。

正常层序的识别和接触关系: 识别岩层的顶、底方位是确定其新老顺序的关键,而许多沉积构造能够指示岩层的原始顶、底方向,如斜层理、冲蚀痕、干裂、遗迹化石等。岩层间的接触关系可分为连续沉积、不连续沉积。对连续沉积的岩层,要注意岩性如何渐变过渡; 不连续的沉积界面,应注意其形态,包括平整的、起伏的、有印痕或印模等,上、下岩层是否交切,有无底砾岩或古风化壳,是否存在不同的构造变化及变质现象,并查清不连续沉积原因。对于不整合,应注意在临近界面上下寻找地层时代的依据。

样品: 样品采集和系统采样是剖面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采样的种类和数量要根据地质情况和需要来定。通常采集岩矿鉴定、岩石化学、同位素样品等。

野外记录和作图: 包括丈量记录和剖面描述部分,丈量记录包括导线号、长度、方位、坡度角等; 剖面描述包括厚度、岩性、结构构造、倾向、倾角 ( 真倾角) 、取样位置及编号等。

( 2) 变质岩地层剖面测量: 变质岩地层剖面测量一般应在填图单位确定之后实施。具体内容包括岩石类型、变形变质特征、特征矿物、变质结构、单元接触关系等观察描述及样品采集记录。

( 3) 火山岩地层剖面测量: 火山岩地层剖面测量应依据火山喷发作用特点,结合影像特征显示,按火山盆地或火山机构分别布置实测剖面线。剖面测量重点为岩石类型组合、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旋回特征及样品采集等。

4. 剖面测量资料分析整理

主要对不同影像单元剖面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建立填图单位,确定不同填图单位的影像标志及划分依据,为编制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服务。

( 二) 解译标志专题研究属性实况调查

1. 影像岩石单元属性调查

通过野外调查,了解和掌握不同影像岩石单元的岩石类型,岩石类型组合,岩性变化规律、形成特点、相互关系及层序。对具有填图单位意义的影像岩石单元直接作为填图单元填制。而对那些与填图单位建立划分标准差距较大的影像岩石单元,经修订后使其符合填图单位建立划分标准,并填制之。

2. 构造现象调查

( 1) 褶皱构造: 调查位置、形态、产状、两翼地层单元的层序。

( 2) 断裂构造: 调查地层单元的缺失、破碎、位移或平移、方向、产状性质。

( 3) 节理: 调查位置、类型、发育程度、密度等。

( 三) 检查性、验证性实况调查

检查性实况调查,应着重研究地质属性不明和多解的影像的地质意义; 查明由于地质体产状变化、岩性岩相变化、褶皱形变或自然地理景观变化等引起填图对象的影像特征变化特点; 补充、完善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的解译标志。

验证性实况调查,主要验证图幅中应用遥感填绘的地质图中地质体属性判定正确与否,地质界线定位的准确程度。

❽ 野外地质调查面对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根据国土资源部394号令,必然面对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版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六种权,然后根据不同区域适当确认一些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风蚀沙埋等。因为你不可能所有的灾害都碰到,在六大灾害不存在的情况下,要分析当地其他可能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其他地质灾害

❾ 野外地质调查

野外地质调查是遥感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环节。调查方法为影像岩石单元剖面法。调查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填图单元的地质属性,为填图单元合理建立与划分提供地质依据。由于填图单位划分方案不同,对不同种类的影像岩性单元野外调查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

(一)地质构造调查

主要是根据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中圈定的不同类型的构造现象,按主次分类,选择影像规模大,有代表性的构造现象进行野外调查,系统收集地质证据,为构造单元划分,构造规律、构造演化规律分析研究提供数据。

1.断裂构造调查

该类构造野外调查的要点为:断裂存在的地质根据、活动性、性质及时代。

(1)地质依据。岩石的破裂程度(断层角砾岩挤压透镜体、糜棱岩等),断裂面特征(平直、舒缓、锯齿),断裂产状(倾向、走向、倾角)、断裂规模、断裂两侧地层位移、变形情况等。

(2)断裂活动性。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和改造性。其直接根据为沿断裂早期活动面充填物质的再破碎现象。

(3)性质。主要依据地质依据来确定。

(4)时代。野外调查可依据其切割最新时代地层确定其上下时限,同时可采集样品,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如U/Pb法、Rb/Sr法、14C法等。

2.褶皱构造调查

褶皱构造是地壳岩石在挤压应力作用条件下的塑性变形结果。根据卫星图像显示清晰程度,野外调查可分为可视褶皱和非可视褶皱进行。其调查的方法和内容应有所差别。

1)可视褶皱构造

可视褶皱系指在卫星图像上显示形态清晰的褶皱。野外调查的主要内容为位态、形态、时代和性质。

(1)位态。通过轴面倾角、枢纽倾伏角和侧倾角调查,确定其属于直立褶皱、倾伏褶皱、平卧褶皱、斜伏褶皱、斜卧褶皱等类型中的哪一种。

(2)形态。通过褶皱两翼间的夹角大小调查,确定其属于开阔褶皱,还是紧闭、等斜褶皱或复式褶皱。

(3)时代。通过卷入褶皱变形地层单元的数量和层位与非变形地层单元层位,确定其形成时代。

(4)性质。通过卷入褶皱地层单元新老分布顺序、复杂程度,确定其属于是向斜、背斜还是复式向斜、复式背斜等。

2)非可视褶皱构造

该类褶皱系指卫星图像难以判别,而通过路线调查而确定的一类褶皱。其调查内容为地层单元对称有序排列、岩层产状有序变化、构造改造特点等。

3.逆冲推覆构造调查

逆冲推覆构造属于一种收缩变形。调查中应注意直观地质依据、结构要素发育程度、形态特征等依据的观察与收集。

1)直观地质依据

(1)飞来峰。多为老地层飞移新地层之上,但新地层飞移老地层之上也很常见。后者定位取决边界性质。

(2)滑脱裂地块。属于伴随收缩作用产生的局部松弛作用产生,即重力滑脱作用。其结构特征相当于拉裂槽或拉裂楔。滑移界面为主滑断裂。

(3)滑落地块。属于引张作用过程中,逆冲岩席前移之滑落物质。其形态不规则,产状多变。

(4)层间水平滑移断裂。断裂面水平,滑动痕迹及岩石磨碎现象明显。

2)结构要素

(1)逆冲断裂。呈弧形展布的脆性变形构造界面。

(2)逆冲岩席。不协调构造块体边界性质及与下伏地层的新老关系。

(3)前缘褶皱带。地层的变形特征,褶皱的位态与形态表现形式。

(4)后缘拉伸盆地。盆地形态特征、地层发育与缺失。

(5)主滑面。产状平缓的面形断裂发育程度,断裂内岩石的破碎程度,断裂面运移滑动依据。

3)形态特征

(1)弧形逆冲断裂系显示依据。

(2)弧形山系、构造地体的存在。

4)推覆作用方向

由于逆冲推覆构造属于侧向挤压应力的作用的结果,其系列弧形体突出方向代表推覆作用方向。

5)时代与期次

卷入逆冲推覆构造最新地层时代为厘定推覆作用时代确定的上限。

构造要素的叠置关系、切割关系及不协调分布关系是期次分析与确定的主要依据。

(二)地层单元调查

1.第四纪沉积物影像岩石单元调查

从遥感角度而言,第四纪沉积地层易于解译划分,这主要与其空间分布与成因联系密切相关。基本表现出不同成因类型的沉积物在卫星图像上以特定的影像单元特征显示。因此,以其为基础建立的影像岩石单元具有地层单位划分意义。而且,代表着特定的成因类型或复合成因类型。所以说第四纪沉积物的野外地质调查,也就是对影像岩石单元的调查。由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复杂、沉积物的岩性、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所含动、植物群和含矿性均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调查中观察的内容和要点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

(1)岩性调查。对不同岩性的第四纪沉积物,应观察描述其厚度、产状、颜色、结构、构造及变化情况。

(2)成因类型调查。主要依据影像岩性单元特征,结合第四纪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及所含动、植物群进行成因类型的判定。

(3)含矿性调查。当发现的泥炭、砂矿等矿产时,应查明其产状、分布规模,并进行适量的样品采集,为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

(4)生物化石采集。在适当的地点和沉积物类型中注意寻找哺乳动物化石或孢粉样、微体古生物样品的采集。

(5)新构造运动表现。从阶地结构特点、剥夷面的变化、第四纪变形以及地形切割强度等方面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强度。

(6)地形地貌的特征。通过第四纪沉积物地形地貌特征变化,总结影像岩石单元特征变化规律,进行成因与形成年代分析。

通过上述第四纪沉积物野外地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修改、补充和完善影像岩石单元的建立与划分,使其符合第四纪地层填图单位建立划分特点。

2.影像岩石地层单元调查

该类地层单元系指呈层状形式产出的影像岩石单元,主要包括火成岩的沉积岩和浅变质岩区的影像岩石单元调查,其具体内容为:

(1)岩性调查。通过点线观测,系统了解影像岩石单元内的岩石类型、岩性组合的基本类型,以及厚度、产状、结构、构造特点。

(2)影像岩石单元建立的合理性。主要通过单元岩性调查,查明其是否满足或基本符合影像岩石地层单位建立划分的标准,进而确定影像岩石单元是否为填图单位。

(3)含矿性。直接矿化现象观察、蚀变类型划分、地层岩性含矿性规律。

另外,可以进行波痕、交错层理、冲蚀槽的调查,以了解古河流流向。

3.影像构造地层单元调查

主要指变形变质、构造改造强烈的变质岩区影像岩石单元的调查。具体内容为:

(1)岩性。查明影像岩石单元内变质岩石类型、岩性组合的基本类型。

(2)影像岩石单元边界性质。多以断裂围限界面显示,查明其产状、性质及规模。

(3)变质变形特征。加强面状、线状构造,矿物生长与构造关系及变斑晶内面理与晶外面理之间的关系。

(4)矿物组合。注意特征矿物、常见矿物及矿物组合调查。

(5)结构构造。注意变质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薄片)、变形结构、定向构造的观察。

(6)不整合构造界面。

(7)变质原岩。收集变质结构、构造及具有成因意义的岩石类型或岩石类型组合。

4.侵入岩体调查

1)花岗岩类侵入体填图单元调查

该调查系指对花岗岩类侵入体填图单元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包括:

(1)岩石类型。对不同特征的影像岩石单元,查明其岩石类型,有利于单元的建立与划分。

(2)矿物成分。查明单元岩石的矿物成分,实现正确命名,是单元建立划分的基础。

(3)结构构造。结构构造的变化,可直接反映侵入岩单元的生成顺序,有利于序列归并。

(4)接触关系。注意查明岩体之间侵入与被侵入关系,有利于侵入顺序的确定。

(5)时代:通常采用地层年代法。主要根据单元岩体所侵入地层单位年代厘定。但也可以通过样品采集,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

(6)含矿性。注意直接矿化现象观察。查明矿化种类、蚀变类型、成矿条件。

(7)其他。主要指表面风化面颜色、地形地貌特征、易风化程度的观察与描述。

2)变质深成侵入体填图单元调查

该调查系指深成变质岩体影像岩石单元调查。具体内容为:

(1)岩石类型。查明影像岩石单元内的岩石类型、岩石类型组合。

(2)空间结构。通过模糊形态标志,定位调查边界部位的矿物成分变化与差异,厘定影像岩石单元界线。

❿ 野外地质调查面对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差别非常大,完全不是一回事。
你先要了解灾害评估的基础知识,资源评估的基础知识。
再了解野外灾害评估和压覆矿产评估的规范和要求。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