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煤层地质构造都哪些

煤层地质构造都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1-21 00:06:39

『壹』 地质构造有哪些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来定义:所源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地质构造类型: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 structures)与次生构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贰』 甘肃武威煤层地质结构

一、地质地貌与构造背景

据《甘肃张掖 地貌暨彩色丘陵省级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 地貌和彩色丘陵发育的地层为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其中: 地貌发育在白垩系中下统下沟组的厚层状紫红色砂岩、砾岩夹砂砾岩中,该地层总厚度大于674m;彩色丘陵发育的地层则是白垩系中下统中沟组的互层状杂色砂质泥岩、泥岩及页岩,厚度1724m。白垩纪早期,本区处于大陆性很强的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盆地下降并扩大,沉积了红色碎屑岩,其中下部以粗碎屑岩为主,整体上呈环状分布,颗粒具水平分带现象,交错层理发育,表现为山麓堆积,相当于区内的下沟组;白垩纪中期,本区处于干燥、湿热相互交替的还原环境中,盆地的长期缓慢下降,使沉积条件转变为湖泊沉积,分布于环状的内部,沉积了红、紫红、黄绿、灰绿、灰黑等杂色砂质泥岩、泥岩细颗粒地层,相当于中沟组。由于当时沉积环境的不同,沉积物中的铁离子不断进行交替的氧化还原,因而形成了这色彩不同、岩性各异的层状地层,并大面积分布,为 地貌和彩色丘陵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 地貌的景观特征

张掖 地貌,主要由三部分不同的景观群组成。

(1)窗棂状宫殿式

窗棂状宫殿式是张掖最为典型的 地貌。它是在水平及缓倾斜红色岩层的陡壁上,水力沿节理下蚀,又在软岩夹层中受包括风力的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楼体状、格子状式的 地貌。其主要分布在芦苇沟-敖河及冰沟一带的沟谷内悬壁上,其规模宏大,景致特别,红色薄层砂岩构成楼体顶、底板,厚层泥岩中的泥柱似窗棂楼柱,清晰可辨,阁阁相扣,层层叠叠,且顶部绿草丛生,气势雄伟,形象逼真,犹如世界建筑大师巧夺天工之作。典型的景点有“神仙宫”、“万佛峡”和“古城堡”等。神仙宫如巨船、如古堡、如摩天大厦、如欧式建筑群,置身其中,仿佛看到了久远而神秘的卢浮魅影;在神仙宫,每层间的阁前冲刷堆积形成的大小不等的泥幕、泥挂扇体群犹如阁前扇帘,紧紧相连,错落有致,阁体大小不同,高低有别,似有大小神仙排定座次之感,令人叹为观止。在万佛峡,数以万计的小佛汇聚于此,情态逼真,有持卷颂经的,有双手祈福的…他们中有东方的得道高僧,也有西方的天竺圣佛,还有天界的观音佛祖,他们在万佛峡济济一堂,仿佛有佛音在谷中回荡,给人一种神圣,一种肃穆和一种心灵上的静谧。

(2)柱状式

柱状式是独立分布的单体拟人拟物景观,其由窗棂状宫殿式 地貌的进一步发展而来。水蚀作用使得垂直节理加宽、围岩坍塌、陡崖坡不断后退且面积越来越小,整个岩体退缩成为“堡状残峰”或孤立的“石柱”,并再次经过水力和风力的侵蚀使之圆润,形成了如柱、如瓶、如鹿、如驼、如龟、如鹰、如灵芝、如情侣、如寿星等千奇百态的拟人拟物景观群落。该地发育的景观主要有:“仙驼迎客”、“双龟聚首”、“盼郎归”等。或人或物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每一处景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些美丽的传说。

(3)巷谷式

巷谷式 地貌,是水流沿原始构造层面或垂直节理下切侵蚀而成的“巷谷”和“一线天”状的景观。这种景观在该地主要发育在神鹰大峡谷。陡峭的赤壁平静而威严,曲径通幽,如梦如幻,走进其中,犹如江南雨巷。其实,这种景观是 地貌发育的最初阶段,是 地貌的少年期。彩色丘陵景观严格受白垩系中下统中沟组地层的控制,在红山湾、南台子、敖河一带呈环状分布。因其风化外貌似丘陵状大面积分布,故已“彩色丘陵”命名。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及页岩互层,紫红色、灰绿色、黄绿色、灰黑色等杂色疏密相生,组合有序,极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后期的构造运动使其表现为单斜山和单斜群峰,再加上该地层极易风化,形成了圆浑丘陵状的地貌景观。地形扭曲了色彩,色彩幻化了地形,形成了这五彩斑斓的丘陵。其形似东方霓裳,如晓露芙蓉。彩色的条纹如丝如带,随着山势的起伏,随着山坡的陡缓挥洒自如,绵延展布,恰似一道锦缎铺就的彩色长廊。置身其中,你会被这些山石的华美,被它的大气魄所震撼。

三、形成原因

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叁』 地质构造对煤层倾角和煤层深埋的影响是什么

煤在埋藏、复形成及其后的变化制中,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煤层的倾角和煤层的埋深会有一定的变化。聚煤盆地在沉降的过程中会继续不断接受沉积物,使得煤的埋深增大。如果盆地所在区域发生构造抬升,那么煤层就会随之抬升,如果表面存在风化和剥蚀甚至会使煤层出露地表。构造运动可以使原始的水平产状的煤层发生倾没或者翘倾,形成倾斜煤层。如果煤层所在地区发生褶皱运动,会使煤层发生褶皱变形。断层的存在会使煤层失去完整性和连续性。

『肆』 高一地理:地质构造与煤层...高手进

是地垒
地垒 地壳中被两侧倾向相反的正(偶为逆)断层所界限而中间断盘上升的槽形断块构造。纵向延伸可达数百千米。地垒的形成与地壳的水平拉伸作用有关,常与地堑相间出现。

『伍』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些

典型的基本构造形态:
一、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1.水平构造
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版岩层,其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权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称为水平构造。
分布:只是局限于受地壳运动影响轻微的地区。
2.单斜构造
原来水平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当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形成单斜构造。
分布:单斜构造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局部地层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
二、褶皱构造
定义: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是地壳表层广泛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
三、断裂构造
定义: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是地壳上层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和裂隙等。
四、不整合
定义:
在野外,我们有时可以发现,形成年代不相连续的两套岩层重叠在一起的现象,这种构造形迹,称为不整合。不整合不同于褶皱和断层,它是一种主要由地壳的升降运动产生的构造形态。

『陆』 矿井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些

断层 层理 褶皱 等

『柒』 常见地质灾害有哪些 常见的地质结构有哪些

常见的抄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地震、地面塌陷与地面沉降、地裂缝、沙漠化、水土流失、煤田地下火灾、水体污染.此外,还有滑坡、泥石流、冻胀、冰融、盐渍化、浸没、海水倒灌、冲刷、沼泽化、淤积、崩塌、热害等.
地质构造是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主要的地质构造有:
1.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
2.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

『捌』 矿井地质构造划分依据有哪些

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水平,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锚索支护,金属拱形支架支护,料石支护,钢筋混凝土支护,当然还有各类支护之间的联合支护。采掘工作面就需要临时支护了,主要有打点柱,液压支柱支护,木支柱支护等方式。采煤一般都采用后退式采煤,边采边加强支护。采空区一般使用填充或者等它自己垮。
用判别分析方法对矿井地质构造类型进行预测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已采区两个不同构造复杂程度的区域为背景,充分利用钻孔资料提供的信息,以不同抗压强度的岩层厚度、岩性组合等为依据,将主采煤层上下70m范围内的岩层以10m为间隔划分层段,确定地质变量,建立判别函数,定量地给出了小断层存在的部位及其可靠程度,并得到了生产实践的验证。该方法突破了现有的仅用岩层底板标高研究断层的局限姓,得出了矿井构造复杂程度与岩性、岩层组合关系有关的结论,为预测矿井地质小构造开辟了新的途径。

『玖』 各类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有什么特征

褶皱和断层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1)倾角不变时,等专高线平行等距;倾角变属化,等高线间距变化;煤层走向变化,等高线为一组曲线
(2)向斜构造:呈一组曲线或封闭曲线,向斜轴两侧等高线对应出现,近轴标高低。等高线封闭时为煤盆构造,不封闭时为倾伏向斜。
(3)背斜构造:性质同向斜,只是等高线近轴部位高短轴背斜:曲线长圆形封闭穹隆构造:曲线最近圆形
(4)断层:煤层遇断层,等高线中断,正断层上下盘煤交线间无等高线,表示煤层缺失,逆断层等高线重造(当断层倾角大于煤层倾角时)。
(5)褶皱构造遇断层向斜遇正断层:上、下盘断煤交线同名等高线平距上盘大;向斜遇逆断层:上、下盘断煤交线同名等高线平距下盘大背斜情况相反。
(6)断层遇断层时:如果煤层底板等高线遇断煤交线中断缺失、缺失部分为无煤区,则该断层为正断层或正断层式移位。如果煤层底板等高线遇断煤交线发生重迭,重迭部分为上下煤层重复区,则为逆断层或逆断层式移位。

『拾』 根据构造复杂程度,煤矿勘查类型划分为哪四类

根据构造复杂程度,煤矿勘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1.简单构造
区内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 火成岩的影响。主要包括
(1)煤(岩)层倾角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
(2)呈现缓倾斜至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构造;
(3)只有为数不多和方向单一的宽缓褶皱。
2.中等构造
区内含煤地层沿走向和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断层较发育,有时局部 受火成岩的一定影响。主要包括:
(1)煤(岩)层倾角平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褶皱,或伴有一定 数量的断层;
(2)发育有简单的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 的褶曲或地层倒转;
(3)发育急倾斜或倒转的单斜、向斜或背斜构造,或为形态简单的褶皱, 伴有稀少断层。
3. 复杂构造
区内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很大,断层发育,有时受火成岩 的严重影响。主要包括:
(1)受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
(2)在单斜、向斜或背斜的基础上,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很发育;
(3)为紧密褶皱,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
4.极复杂构造
区内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有时受火成岩的严重破 坏。主要包括:
(1)紧密褶皱,断层密集;
(2)为形态复杂特殊的褶皱,断层发育;
(3)断层发育,受火成岩的严重破坏。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