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专业说的致密层是什么意思

地质专业说的致密层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1-20 17:27:39

1. 致密岩油地质特征

致密岩油多表现为以下特征:

1)源储共生,圈闭界限不明显,优质生油岩区致密岩油大面积分布。

2)主要发育致密湖相碳酸盐:致密砂岩两类储层。储层物性差,基质渗透率低,一般空气渗透率≤1×10-3μm2,孔隙度≤10%;有利沉积相带控制储层发育,由于沉积物成熟度低,颗粒细,分选差,胶结物含量高,后生成岩作用强烈,使储层变得十分致密。

3)持续充注,非浮力聚集,油气以短距离运移为主;油层压力系数高、油质轻;生油岩成熟区(0.6%≤RO≤1.3%)气油比高,易高产。

4)按成因分为原生致密岩油和次生致密岩油。原生致密岩油主要是受沉积作用的影响,一般沉积物粒度细,泥质含量高,分选差,以原生孔为主,储层大多埋深较浅,未经历强烈的成岩作用改造,岩石脆性低,裂缝不发育,孔隙度较高,而渗透率较低,多数为中高孔低渗型。次生致密岩油主要是各种成岩作用改造的结果,这类储层原是常规储层,但由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大大降低了孔隙度和渗透率,原生孔隙残留较少,形成致密层。

5)孔喉半径小,纳米级孔喉系统发育,主体直径40~900nm;毛细管压力高,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一般含水饱和度30%~40%,个别高达60%,原油比重多数小于0.85,地层黏度多数小于3MPa·s。孔隙结构复杂,喉道小,泥质含量高,水敏、酸敏、速敏严重,导致开采过程中易受伤害,损失产量可达30%~50%。

6)油层砂泥交互,非均质性严重,由于沉积环境不稳定,砂层的厚薄变化大,层间渗透率变化大,有的砂岩泥质含量高,地层水电阻率低,给油水层划分带来很大困难。

7)天然裂缝相对发育,岩性坚硬致密,存在不同程度的天然裂缝系统,一般受区域性地应力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对油田开发的效果影响较大,裂缝是油气渗透的通道,也是注水窜流的条件,且人工裂缝多与天然裂缝方向一致。

8)油层受岩性控制,水动力联系差,边底水驱动不明显,自然能量补给差,产量递减快,生产周期长,稳产靠井间接替,多数靠弹性和溶解气驱采油,油层产能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只能达到8%~12%,采用注水保持能量后,二次采收率可提高到15%~25%。

2. 致密砂岩气地质评价方法

对于致密砂岩气的评价,分3个层次:首先是致密砂岩气井的确定,单井目的层段岩样覆压基质渗透率中值≤0.1×10-3μm2,单井目的层段试气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气流下限,经采用压裂、水平井、多分支井等技术后达到工业气流井下限;其次是致密砂岩气层的确定,目的层段所有取心井,岩样覆压基质渗透率中值≤0.1×10-3μm2,致密砂岩气井数与所有气井数之比应≥80%;最后是致密砂岩气的地质评价,主要包括资源评价、储层评价、储量评价、产能评价四部分内容。

资源评价:在区域地质研究基础上,运用地震、钻井、测井、取心、分析化验、测试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查明区域及盆地演化的构造旋回、区域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分布、烃源岩分布,确定主要含气系统、成藏组合和圈闭类型;对全区可能含气系统、远景区带和重点圈闭进行系统评价、风险分析和排队优选;确定天然气聚集有利区,评估资源潜力。

储层评价:在地层层组划分基础上,描述储层岩性、物性、非均质性、微观孔隙结构、黏土矿物、裂缝发育状况、储层敏感性等内容。依据储层物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和有效厚度等指标,综合考虑储集体形态和分布范围,结合产能情况,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评价。

储量评价:在勘探取得发现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各种资料,对致密砂岩气形成主控因素与储量规模进行评价。

产能评价:根据储量规模与储层特征,结合气井生产动态,确定合理产能规模。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