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质现象有哪些
㈠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英语: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我国云贵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1)岩溶地质现象有哪些扩展阅读: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1、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2、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
3、流水的流动作用
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
4、气候影响
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喀斯特地貌
㈡ 其他负面效应与地质灾害
由上述可知,北方岩溶水资源的质和量,在近30年的时期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所体现的实质是岩溶泉域水资源循环过程中的补、排关系的长期失衡和环境质量的整体下降,同时这种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与地质灾害。
一、影响供水功能
由于区域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使原有水井吊泵、报废,影响了正常供水。水位下降造成水井吊泵报废的实例有:
拉僧庙泉域岩溶水系统内棋盘井一带3眼井报废。
徐州市七里河岩溶供水水源地,总供水量35万m3/d,2001年5月,水源地中53口水井中发现了四氯化碳,污染面积达17.5km2(韩宝平等,2004)目前该水源地已不能供水。贾汪区自来水公司由于岩溶水严重超采,水位埋深从2~3m降至最深100m以下,导致该水源报废(王光亚,2000)。
汾渭地堑两侧多数泉水主要出露在山前,高程相对较高,成为各盆地农田灌溉水源,泉水流量衰减与断流无疑会影响到农业灌溉。如山西洪山泉20世纪80年代前是8万亩良田的灌溉水源,泉水断流后,洪山灌区已失去灌溉功能。
河南焦作九里山泉域内平广厂、工学院和岗庄水源地的深井,由于Cl-含量的严重超标而无法饮用(潘国营,2000;杨涛,2008)。
在娘子关泉域的平定张庄、锁簧和南坪一带,由于灰岩裸露区工业企业的废渣、废液和南川河污水的入渗,造成了岩溶地下水严重污染(地下水类型均为Ⅴ类水),早期在这些地区的饮用水水井也无法利用。同样著名的小河斜井由于水位下降,不得不在井底打孔取水。比较严重的是2011年5月期间,阳泉市郊区杨家庄一带有4个村的水井突然抽不出水而引起恐慌。
郭庄泉域汾阳北部岩溶含水层呈单斜构造,随着南部区域水位下降(表5-2),形成北部岩溶水疏干带,相子垣供水井10年前已吊泵无法提取水源,该区区域水位大幅度下降已严重威胁到汾酒集团石门沟水源地的正常供水。与此条件类似的三姑泉域东部晋城市泽州区大兴善获、岭上一带,天桥泉域东部补给区神池县大黑庄一带,饱水带厚度仅数十米,在区域水位持续下降条件下(图5-16),同样面临含水层被疏干、水井吊泵的潜在威胁。
二、旅游价值降低、生态功能丧失
北方很多岩溶泉以泉而成为风景旅游点,以鲜活的灵性、山青水秀的优雅景致,成为很多祠庙胜地。然而这些千百年来抚育中华儿女、承载古老文明的大泉在短短几十年的时段内接踵消亡,令人触目惊心。
山东济南四大泉群,赋予了济南市“千泉之城”的美誉,以“家家有泉、户户垂杨”的雅韵景致蜚声中外,然而在1972年趵突泉首次出现了断流后的30年中几乎年年断流,其中1999年3月2日至2001年9月17日,断流长达926天。
山西晋祠泉与我国古老文明一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众多“鱼沼飞梁”的极致古迹,春秋唐伯渠是我国最早引泉灌溉的工程之一,《水经注晋水》篇中对晋祠泉就有“悬翁之山,晋水出焉”的记载。而最令人神往的是晋泉、水磨、荷花、稻田构成的水乡风光,李白留有“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蛾”诗篇;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和欧阳修也洒墨于晋祠“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和“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的美妙绝句。然而流淌了千年的晋祠泉到1994年4月彻底断流,出自《诗经·鲁颂》的“难老泉”最后还是“终老归天”。
与晋祠同为太原姐妹泉的兰村泉群的裂石寒泉,留有宋徽宗瘦金体御书“灵泉”,古人赋诗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该泉在1986年后断流。
河南辉县百泉,因百泉湖而得命,它远溯于三皇时期,盛名于殷商时代。《荀子·儒效》中有“武王之诛纣也……朝食于戚,暮宿于百泉”记载《水经注》中载“白麓东,清水所出也”。历经劳动人民的整修、改造,修建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古建筑达90多处,使百泉景区成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古典园林,与美丽的自然山水一起被人誉为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1979年以来百泉一直处于间歇性断流状态,至2006年不再复出。
娘子关泉群中水帘洞泉,古诗有“风头形势接绵山,为看悬泉数往返。石乳下通沧海地,浪花高叠翠峰间”的描绘,到20世纪80年代末“飞泉中泄九关开,朔令偏崔万壑开”的雄关霸气也随水帘洞泉的断流烟消云散。
内蒙古乌海拉僧庙泉,这颗镶嵌在西北荒原中的明珠,吸引着远游的僧道膜拜,到1984年断流。
邢台百泉,犹如佩戴在邢台的珍珠项链,装点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华贵。2006年9月,干涸了20多年的狗头泉命悬一线,在即将被填埋的刹那,奇迹般的复涌,渴望这生命的延续。
北京玉泉山泉,曾被乾隆皇帝命名为“天下第一泉”,于1974年成为最早断流的北方岩溶大泉。
山西洪山泉,依泉水出流的源神池建有源神庙,庙内碑文、壁画记载了大禹治水、宋潞公兴渠、明清时水利法规、嘉庆年治污、三月三庙会等生动的水文化典故,彰显了我们的先民对泉水的依存与关注。随着泉水流量减少、断流,源神池中杂草丛生,没有了泉水的喷涌声,昔日的生气荡然无存。
三、引发地质灾害
区域持续下降水位下降变动引发岩溶塌陷。经调查统计,共记录中国北方岩溶塌陷114处,塌陷坑总计5879个(表5-9)。其中现代岩溶塌陷72处,塌陷坑1583个,古岩溶塌陷(陷落柱)共有42处,塌陷坑有4296个。现代岩溶塌陷中以水源地抽水塌陷较为强烈,共计59处,1243个坑,占现代塌陷总数的78.52%。
表5-9 中国北方岩溶塌陷统计表
北方现代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东部的3个地区,分别是:①燕山山前平原盆地岩溶塌陷带,包括唐山市、开滦矿区、秦皇岛柳江盆地直到锦西等塌陷区;②辽鲁徐淮丘陵盆地平原岩溶塌陷带,包括淮南、淮北、徐州、枣庄、临沂、泰安、济南、莱芜、肥城、淄博等塌陷区;③辽东半岛塌陷带,包括辽阳、本溪、鞍山、海城、复州及金县塌陷区。
同时由于山区岩溶含水层疏干,向平原含水层补给量减少,在山西太原、河北保定一带促进了地裂发生。山东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和吴林办事处一带,自1986年以来发生地裂缝以来,开裂坍塌房屋13000余间,其原因与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变动有关。淄博大武火车站一带,由于岩溶地下水超采而导致地面开裂。
四、岩溶水系统间的资源袭夺
区域岩溶水位下降过程中,造成泉域间与地下水分水岭边界的移动,导致岩溶地下水系统间发生汇水面积和资源量的袭夺。太行山西侧从北向南分布的娘子关泉域、辛安村泉域和三姑泉域间边界均为可移动的地下水分水岭边界,在区域岩溶地下水位下降的同时,地下水分水岭边界也随之进行移动调整。由于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最低排泄基准(615m)高出北部娘子关泉域(360m)和南部三姑泉域(342m)200m以上(图5-28),因此在经过20余年水位调整后,辛安泉域的南北边界都向内部压缩了20km以上。
图5-28 岩溶水系统资源袭夺示意图
五、进一步加剧岩溶地下水的污染
在相对固定的泉域结构构造内,泉水的水化学组分含量与泉域地下水流场密切相关。理论上,地下水水化学垂向分布规律一般是溶解性总固体随着深度增加而加大。一些地区不同深度的水化学分析结果也可以说明这一点(表5-10)。由此对岩溶地下水水位下降前后泉水水量来源的构成采用解析法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区域水位下降后也会造成岩溶地下水污染的结论。其原因是相对于一定的泉口标高,泉域内地下水位降低、水力坡度减小,一方面使地下水循环速度减慢加长水岩作用的时间,另一方面它会使泉水流量中来源于深部弱循环的“高浓度”的水在泉水流量中的比例相对增加(图5-29),从而引起泉水中各种化学组分含量浓度的升高。这种由于区域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岩溶地下水的污染现象,可称之为“开采性污染”。
表5-10 岩溶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与深度对比表
图5-29 地下水位下降前后泉水流量中源于深部与浅部水量的比例对比示意图
六、海水入侵
在旅大区由于岩溶水过度开采,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海水入侵,当时面积仅4.2km2,1981年增加到178.5km2,1986年达到288.6km2,到21世纪初入侵面积达486km2,入侵距离8.6km。与此同时,地下水中氯离子平均含量为593mg/L,最高达7900mg/L,大魏家供水水源由于海水入侵,供水能力遭到严重影响。与岩溶水不合理开采相关的问题还有岩溶塌陷,在大魏家、复州湾岩溶水集中开采区相继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岩溶塌陷。
此外,岩溶水质、量变化也带来了诸如泉水生态功能的丧失或下降、泉域岩溶含水层调蓄功能降低等一系列岩溶水环境问题。
归纳出不同区岩溶水环境问题如表5-11所示。
表5-11 北方主要岩溶水环境问题分区统计表
如上所述,北方岩溶水环境问题同时表现在水量、水质及其对生态及地质环境的影响的各方面,发展趋势不减,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直接威胁到国民经济建设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用水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㈢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现象资料搜集与整理
2.1.11.1 目的
通过对新中国建立60年来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整理分析,布置本次补充调查内容与范围,为全国环境地质综合评价提供基本素材。
2.1.11.2 基本原则
(1)1955年以来的相关调查资料。
(2)主要搜集与地下水有关部门的各类环境地质问题,按类分别整理。
2.1.11.3 内容
2.1.11.3.1 岩溶塌陷
(1)岩溶塌陷统一编号。
(2)岩溶塌陷野外编号:野外的编号。
(3)经纬度:度-分-秒。
(4)高程:单位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6)塌陷名称:以塌陷所在地的名称命名。
(7)塌陷类型:是基岩塌陷还是土层塌陷,是何种基岩塌陷等。
(8)塌陷时间:发生塌陷的时间。
(9)塌陷面积:以塌陷坑的地表面积计算,单位m2。
(10)陷坑总数:按调查时已出现的陷坑数计算,单位个。
(11)陷坑形态特征:描述岩溶塌陷的单体形态与群体组合的几何形态特征。
①岩溶塌陷单体按平面形态可分为4类:a.圆形或近圆形;b.椭圆形,其长短轴之比为1.5~4;c.长条状,其长度大于宽度4倍以上;d.不规则形态。
②岩溶塌陷单体按剖面形态也可分为4类:a.坛状,口(上)小下大,塌陷坑壁呈反坡向下延伸;b.井状,塌陷壁陡立,塌陷坑上下大小一致或近于一致;c.漏斗状,塌陷坑上大下小,状如漏斗,多发生于覆盖层稍厚的地区,尤其在峰丛洼地中常见;d.碟状,多发生于覆盖地区,土层厚度小,塌陷坑面积大,深度小,呈碟形。
③岩溶塌陷的群体组合及多个单体塌坑的平面分布,有3种情况:a.岛状或零星状分布,小块成群或星散状出现;b.带状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条带状分布;c.面状分布,塌陷呈均匀分布,无明显的方向性。
对于群体组合及多个单体塌坑的平面分布,要求描述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12)最大直径:按所能观察到的最大直径计算,单位m。
(13)最大深度:塌陷坑能够测量到的最大深度计算,单位m。
(14)最大陷坑面积:塌陷坑中的最大地表面积,单位m2。
(15)塌陷坑的塌陷强度:以塌陷密度系数(塌陷范围内单位面积上塌陷坑总数的平均值)表示,单位个/km2,分为:
强烈发育的塌陷密度系数大于100个/km2;
中等发育的塌陷密度系数10~100个/km2;
微弱发育的塌陷密度小于10个/km2。
对于面积小于1km2的塌陷点,密度系数的面积均按1km2计算。
(16)塌陷规模:
①按岩溶塌陷区的面积分为:
大型总面积>10km2。
中型总面积1~10km2。
小型总面积<1km2。
②按塌陷坑直径大小分为4级:
巨型塌陷塌陷直径>20m。
大型塌陷塌陷直径10~20m。
中型塌陷塌坑直径5~10m。
小型塌陷塌坑直径<5m。
(17)发展阶段:主要指活动期、发展期,还是稳定期。
(18)地下水位:指岩溶塌陷区的潜水位埋深,单位m。
(19)塌陷区特征: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组合、水文等特征。
(20)塌陷成因及发展变化调查:
塌陷成因:分为人为塌陷和自然塌陷。人为活动引起的塌陷主要有:①坑道排水或突水引起;②抽汲岩溶地下水引起;③水库蓄水或引水引起;④震动或加载引起;⑤地表水及污水下渗引起。
发展趋势分析:根据人为活动强度、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气象、岩性组合特征、第四系覆盖物特征等分析岩溶塌陷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发展,还是趋于稳定等。
(21)人口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
(22)调查点平面位置图:根据岩溶塌陷坑的大小,比例尺以1∶500~1∶1000为宜。位置图应按塌陷区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23)野外照片编号及说明:照片应予以编号,并给出简要说明,主要记述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3。
2.1.11.3.2 地裂缝
(1)地裂缝统一编号。
(2)地裂缝野外编号:课题组在野外的编号。
(3)经纬度:度-分-秒。
(4)高程:单位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6)地裂缝名称:以地裂缝发生所在地的名称命名。
(7)地裂缝类型:根据地裂缝成因,可以将地裂缝分为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混合成因的地裂缝;根据地裂缝形成动力性质,分为压性地裂缝、扭性地裂缝、张性地裂缝等。
(8)裂缝区面积:单位m2。
(9)主裂缝长度:单位m。
(10)主裂缝宽度:按主裂缝最宽处计算,单位m。
(11)主裂缝深度:按所能观测到的深度计算,单位m。
(12)主裂缝走向、倾向与倾角:按岩层产状测量。
(13)主裂缝错移方向及距离:错移方向按北、北东、北北东等描述,距离单位m。
(14)裂缝变形特征:主要描述地裂缝发生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形特征。
(15)地裂缝成因及发展调查:地裂缝成因分为人为成因和自然成因。
①人为成因主要有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引起。自然成因主要指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等。
②发展趋势:地裂缝发育是增大还是不变,是否会有新的活动,极易发生地裂缝的地区等。
(16)地裂缝平面位置示意图:根据裂缝区的大小,比例尺以1∶500~1∶1000为宜。位置图应按裂缝区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17)野外照片编号说明:应注意给照片编号,并给出简要说明,主要记录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4。
2.1.11.3.3 土地荒漠化
(1)调查点统一编号。
(2)调查点野外编号:课题组调查时编号,可自行制定。
(3)经纬度:度-分-秒。
(4)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5)荒漠化类型:风蚀荒漠化、风积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石漠化。
(6)荒漠化程度:重度、中度和轻度。
(7)起沙风速:单位m/s。
(8)样品采集:样品类型有土壤样、岩石样、水样、冰雪样,对各种样品要简要描述其状态、重量、结构、构造、取样位置、分析项目。
(9)地下水变化及畜牧放养情况。
(10)风蚀风积地貌:风蚀地貌主要有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垄槽(雅丹地貌)、风蚀洼地、风蚀城堡(风城)、风蚀残丘,风积地貌主要有各种沙丘如蜂窝状沙丘、鱼鳞状沙丘、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等,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发育程度、规模、范围、所处位置等。
(11)荒漠化历史:
荒漠化成因:气候、地形、人类活动,其中气候是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是主导因素。
发展趋势:逆转趋势、控制趋势、明显发展趋势和快速发展趋势。调查时应描述当时的现状,结合其他资料确定荒漠化正处在哪个阶段,从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12)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1000):根据调查的水土流失区的位置图应按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13)野外照片编号及说明:应注意给照片编号,并给出简要说明,主要记录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5、附表16。
2.1.11.3.4 土地盐渍化
(1)盐渍区统一编号。
(2)盐渍区野外编号:课题组调查时编号,可自行制定。
(3)经纬度:度-分-秒。
(4)高程: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6)盐渍区类型:原生盐渍土和次生盐渍土类型。
(7)盐分来源:①就地淋滤、汇聚而成;②由流水从远处带来,在低洼地区沉淀积累;③地下水上升蒸发过程中将盐分带至地表积累。
(8)盐渍度分级:轻度盐渍化、中等盐渍化、强度盐渍化和盐渍土。具体指标见表2.1.1。
表2.1.1 盐渍度分级
(9)盐渍区形成条件:盐分来源、水分来源和使盐分向地表运移的机制;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浅等。
(10)盐渍土分区:盐渍土的分布范围、面积等。
(11)盐渍区地物标志:作物是植被的生长状况。
(12)样品采集:样品类型有土壤样、水样,对各种样品要简要描述其状态、重量、结构、构造、取样位置、分析项目等。
(13)潜水埋藏条件:地下水水位埋深、水位埋深的变化、水力坡降、岩土水理性质,如渗透性、含水量、给水度及毛细性等。
(14)盐渍化成因与趋势:
盐渍化成因:①自然因素,了解气象、水文、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②人为因素,重点调查人为因素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如长期灌多排少或有灌无排,潜水径流不畅,大量灌水渗入地下,引起地下水位抬高,土壤中的盐分在强烈蒸发作用下富集于地表。
盐渍化趋势:加剧、发展、减缓、控制、好转等。
(15)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1000):根据调查的水土流失区的位置图应按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16)野外照片编号及说明:应注意给照片编号,并给出简要说明,主要记录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7、附表18。
2.1.11.3.5 地下水污染
(1)污染点统一编号。
(2)污染点野外编号:调查时编号,可自行制定。
(3)经纬度:度-分-秒。
(4)高程:单位m。
(5)地理位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
(6)污染区名称:以污染发生所在地的名称命名。
(7)地下水污染类型: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
(8)污染区面积:单位km2。
(9)地下水污染标志:主要有TDS、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有机物、重金属污染、pH值等,另外还有透明度、气味、颜色等。
(10)污染物含量:单位mg/L。
(11)地下水污染程度:分Ⅰ、Ⅱ、Ⅲ、Ⅳ、Ⅴ五级。
(12)地下水污染物质:
①有机物,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COD、BOD、挥发酚、氰、油类、有机磷、有机氮、CCl4、CH4Cl3及其他有机物质。②无机物:无机磷、无机氮及其他无机物质。③重金属:Cu、Zn、As、Cr、Hg、Pb、Cd等。
(13)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有:①工业结构性污染;②农村农药、化肥等的面源污染;③城市污水污染;④沿海地区的海(咸)水入侵。
(14)地下水污染途径:①地表污废水排放,通过河道渗漏污染地下水;②城市化粪池、污水管的泄漏以及垃圾堆的雨水淋溶等;③农耕面源污染,造成农耕区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超标;④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经常以非水相液体(NAPL)的形式污染地下水,当NAPL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将穿过地表土壤及含水层到达隔水底板,即潜没在地下水中,并沿隔水底板横向扩展;当NAPL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的垂向运移在地下水面受阻,沿地下水面之上的非饱和带横向广泛扩展。
(15)地下水出露类型:井或泉。
(16)地下水位埋深:单位m。
(17)样品采集:地下水样、泉水样,简要说明地下水样的采取深度、水量、分析项目。
(18)含水层特征:含水层的厚度、岩性、深度、时代等。
(19)污染机理及趋势:
污染机理:地表废弃物淋滤、迁移及入渗的特征及对地下水污染的规律,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扩散的时空分布规律。
污染趋势:加剧、发展、减缓、控制、好转等。
(20)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1000):调查区的位置图应按所处的不易改变的地物作为参照,如铁路、公路、房屋等。
(21)野外照片编号及说明:给照片编号,并予以简要说明,主要记述照片内容、拍摄时间、地点、摄影者、照片卷号、张号等。
填写附表19。
2.1.11.3.6 地面沉降
主要填写地面沉降区位置、面积、最大沉降量、成因、发展趋势等内容。
填写附表20、附表21。
㈣ 论述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有哪些影响
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会造成常见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基塌陷等影响。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构成的,但是由于岩石的风化和剥蚀等作用,可以使他们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质发生改变,以致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等地质灾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危害。
地质灾害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及人们的生命。不但增加工程费用,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因此,应分析产生这些地质灾害的原因,从根本上预防此类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4)岩溶地质现象有哪些扩展阅读
防范措施:
1、滑坡:为了避免滑坡灾害,对滑坡进行防治时一般应对症下药,综合治理。常用的滑坡防治方法有:排截水工程、卸荷减载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支挡工程。
2、泥石流: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封山育林,以保护汇水区和可能形成泥石流的地带;调节地表径流,沿坡修建导流堤;设置截挡建筑物,如堤、坝等,也可设置排洪道等。
3、岩溶:在岩溶地区修建公路,应该深刻了解岩溶发育的程度和岩溶形态的空间分布规律,以便充分利用某些可以利用的岩溶形态,避免或防治岩溶病害对路线布局和路基稳定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经验可大体概括为疏导、跨越、加固、堵塞与钻孔充气、恢复水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