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凸岸内凹什么地质现象

凸岸内凹什么地质现象

发布时间: 2021-03-15 11:31:21

『壹』 河流的凹凸岸怎么判断

根据河流的弯曲情况确定 一河中心做一条直线 河流弯曲出去靠近中心直线的一方为凸岸 对应的河对岸则是凹岸

『贰』 2.不良地质现象有什么各有什么现象发生如何防止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它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等。

滑 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 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滑坡发生的前兆:1、泉水复活;2、土体上隆;3、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4、坍塌和松弛;5、变形发生突变;6、裂缝急剧扩张;7、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泥石流的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1、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要防止地质灾害要分类对付。。。。。。

『叁』 请帮忙解释下这两张图是什么地质现象。谢谢!

第一张图不清楚呀,感觉左边是陡崖,底下是碎石,应该是岩崩产生的倒石堆(重力地貌)吧。
第二张图上面看起来有冰川痕迹,很像是冰川移动产生的中碛。

『肆』 什么是不良地质现象,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哪些

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内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容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伍』 地理中河流凹、凸岸怎样辨别,能画个草图么

凹岸和凸岸是针对河流弯曲处来讲的,凹岸被侵蚀,凸岸沉积。不论河流流向,河岸向哪边弯曲,哪边的岸就是凹岸。

『陆』 如何看河流的凹凸岸

在地图上(在实际中也是一样)区分河流的凹凸岸时,只看河流弯曲的部位:河流向陆地凸出的那一岸就是河流的凹岸;陆地向河流凸出的那一岸就是凸岸。或从河流中心看,向外凸出的一岸是凹岸,向内凹进的一岸是凸岸。

河流两岸一般情况下是不对称的,分两种情况考虑:河道平直时,考虑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右岸陡左岸缓;河道弯曲时,凹岸陡凸岸缓。

(6)凸岸内凹什么地质现象扩展阅读

河流凹凸岸作用原因

河流凸岸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原因是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造成的。

1.弯道水流受到离心惯性力的作用,过水断面存在横向水面坡度或者称为横向超高Δh,即凹岸侧水面高,凸岸处水面低。在河流弯道整治规划设计中,要考虑横向超高对弯道两岸堤防高程的影响。

2.水流在流经弯道时,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断面内形成横向环流,也称为副流,横向环流与纵向主流运动的叠加,使弯道水流呈螺旋流运动状态。

3.弯道横向环流运动,加剧了泥沙在横断面上的输移,使得凹岸不断被冲刷、凸岸不断发生淤积,增加了河道的弯曲程度,危及堤岸的稳定与安全,同时会影响航道、引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河道管理中需对弯道水流特别加以关注。

『柒』 河流凸岸主要表现为 作用原因是

河流凸岸主要表现为 堆积作用原因是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造成的。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弯道水流受到离心惯性力的作用,过水断面存在横向水面坡度或者称为横向超高Δh,即凹岸侧水面高,凸岸处水面低。在河流弯道整治规划设计中,要考虑横向超高对弯道两岸堤防高程的影响。
(2)水流在流经弯道时,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断面内形成横向环流,也称为副流,横向环流与纵向主流运动的叠加,使弯道水流呈螺旋流运动状态。
弯道横向环流运动,加剧了泥沙在横断面上的输移,使得凹岸不断被冲刷、凸岸不断发生淤积,增加了河道的弯曲程度,危及堤岸的稳定与安全,同时会影响航道、引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河道管理中需对弯道水流特别加以关注。
此外,我们也利用弯道水流的水沙运动特性,把引水口门设在凹岸,这样在引水的同时可以尽量减少引沙,从而可以减少引水渠系的泥沙淤积。

『捌』 西湖凹陷地质特征

1)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浙东坳陷的次一级构造单元,西依海礁凸起,东靠钓鱼岛隆褶带,北以虎皮礁断裂与福江坳陷相隔,南以鱼山凸起伸向东部凹陷带的高带与基隆凹陷相邻,面积约5.9×104km2,沉积盖层最厚约15000~18000m。

区内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33.7Ma以前)断坳阶段、渐新世-中新世(33.7~5.3Ma)热沉降坳陷以及挤压挠曲的构造反转阶段和上新世—第四纪(5.3Ma以来)区域沉降阶段。并在每个构造演化的转折时期都伴随有重要的构造运动,控制了西湖凹陷的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历程。以始新世末的玉泉运动、渐新世末的花港运动、中新世末的龙井运动和上新世末的冲绳海槽运动最为重要,对西湖凹陷演化进程、平湖组煤成烃的生成、运聚、保存都有重要影响(表10-38)。

玉泉运动使西湖凹陷从断陷阶段转化为坳陷阶段;花港运动使西湖凹陷整体升起,遭受强烈剥蚀,最大剥蚀量可达千米,并使盆地从坳陷阶段转化为构造反转阶段,使深凹陷区平湖组含煤岩系有机质开始生烃和开始运聚成藏;龙井运动为一次强烈的抬升、挤压与反转构造运动,全区整体抬升,遭受强烈剥蚀,形成了盆地内大量的反转背斜构造,是区内煤成油气藏最主要形成时期。

图10-105 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沉积分布略图

(据“75-54-01”天然气攻关报告)

2)西湖凹陷亦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带块交织”特点,不同构造部位含煤岩系烃源岩的发育特点不同,形成了多个次级生烃凹陷、3 套储盖组合和围绕生烃中心形成了类型众多的局部构造,决定了区内的油气分布格局及勘探前景。

3)区内自西向东分为保俶斜坡、三潭深凹、中央背斜构造带、白堤深凹、天竺低断阶等构造单元(图10-107),并进一步划分为10个次级构造带。其中,保俶斜坡有平湖构造带、木广迎构造带(迎翠轩、木香榭、广意亭)、初阳-宝石构造带;三潭深凹有柳浪构造带、月亭山构造带;中央背斜构造带有苏堤构造带、西泠构造带、龙井构造带;天竺低断阶有灵隐构造带和北高峰构造带。

4)保俶斜坡是西湖凹陷西部与虎皮礁、海礁、鱼山凸起相衔接的构造单元,勘探程度相对较高,发现了平湖、宝云亭、武云亭、孔雀亭等多个煤成气(油)田;三潭深凹位于保俶斜坡东面,是西湖凹陷沉积厚度最大的深凹,为两侧的保俶斜坡和中央背斜构造带提供油气源,是主要的沉降中心和生烃中心;中央背斜构造带上的背斜构造呈雁行排列,其中,苏堤构造带是目前已知的主要油气富集带,西泠构造带及龙井构造带也钻获良好气流;白堤深凹位于中央背斜构造带和天竺低断阶之间,古近系最大厚度超过万米,南厚北薄,凹陷南部断桥构造带上的断桥背斜为中型煤成气田。

-海底)和“二元”沉积充填阶段(始新统及其以前的断陷型沉积充填阶段、渐新统及其以后的坳陷型沉积充填阶段),为西湖凹陷形成以平湖组为主力烃源岩、花港组为次要烃源岩含煤成气(油)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玖』 凹陷内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由第三章可知,我国含油气盆地内地下水,尤其是油田水(包括海相和陆相)的化学组成比较复杂,独具风貌,但在盆地水文地质总特征的格架下,不同凹陷有一定的差异。前已述及,沉积凹陷是含油气盆地内的油源区,循环其中的地下水经历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全过程,油气成藏后,如果没有构造变动,地下水处于动平衡状态。由于受诸多因素(地质条件,地温环境及油气演化程度等)的严格控制,水化学成分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致使各凹陷之间的水化学组成与性质有一定的区别。

1.下辽河坳陷

该凹陷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汇水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充沛,水资源丰富。沙河街组油田水矿化度在较低的总体背景下,各凹陷有明显的分异现象(表5-14),主要离子组合及其绝对含量、rSO4/rCl和rNa/rCl比值等都有一定区别。从表5-15不难看出,凹陷明显控制着油田水的性质和分布。

表5-14 不同凹陷矿化度分布

表5-15 下辽河坳陷不同凹陷水化学成分

值得提及的是,近临凹陷的油田水矿化度增高,原油性质较好(密度低,黏度小)以原生型普通原油为主,天然气中重烃含量增加,而远离凹陷的油田水矿化度降低,原油性质差,以次生型的稠油为主,天然气中以甲烷为主。油田水矿化度这种随距沉积凹陷远近而变化的特点,进一步说明油田水化学成分与性质受凹陷的控制。

本区矿化度含量与埋藏深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即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表5-16),但各凹陷梯度值有一定区别。

表5-16 随深度增加矿化度平均含量变化表 单位:g/L

2.黄骅坳陷

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主要是物源不同),古近系沉积可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凹陷区。各区凹陷内的水化学成分差别很明显,北部南堡凹陷的油田水以淡化类为主,矿化度变化范围多在4~8g/L 之间,属于苏林分类的 NaHCO3型水,离子组合为Cl-·

—Na+

·Cl-—Na+;中部凹陷的油田水趋向咸化类,矿化度变化范围值多在10~18g/L之间,也属于NaHCO3型水,离子组合在Cl-·

—Na+的基础上,出现Cl-—Na+组合;南部凹陷的油田水以咸化类为主,个别达到盐化类型,矿化度变化范围值为19~30g/L,最高超过50g/L,水型变为CaCl2型,离子组合以Cl-—Na+为主,见有Cl-—Na+·Ca2+组合。图5-40概括了本区各凹陷油田水化学成分差异的平面变化特征。

图5-40 黄骅坳陷沙三段油田水化学类型图

(据高锡兴,1994)

1—断层;2—凸起;3—海岸线;4—矿化度等值线(1g/L)

表-17所例是本区主要沉积凹陷(生油中心)含水岩系油田水化学成分的区别及其对比。

表5-17 黄骅坳陷各凹陷油田水化学成分对比表 单位:g/L

(据高锡兴,1994)

3.四川盆地

该盆地中、下三叠统为浅海相碳酸盐岩油田水,从水文地质角度讲,海相油田水化学成分,因受盆地次一级构造单元——副自流水盆地的控制,在平面上也具有分区的特点,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水动力系统和水化学环境。

以须家河组地下水为例,在川中地区矿化度最高,变化范围在204~296g/L,rNa/rCl比值为0.65~0.77;川西地区矿化度变化范围是42~189g/L,rNa/rCl比值增大为0.76~0.92;川南泸州、合江一带自成一个独立的副自流水盆地,矿化度的变化范围较大,为29~119g/L,rNa/rCl比值为0.76~0.91;川东地区被分割为许多小向斜型自流水盆地,矿化度在60g/L左右,rNa/rCl比值接近海水均值在0.87 左右。上述地区须家河组地下水基本上为CaCl2型,个别为NaHCO3型水。

4.江汉盆地

该盆地受北西向基岩凸起及北东向断裂制约,形成“五凸”“七凹”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其中潜江凹陷自上白垩统到渐新统为含盐沉积,以始新统的潜江组合盐最丰富,该组又是本区的主力生油层。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特点是:矿化度高,一般超过300g/L,最高达400g/L,其盐度超过饱和卤水;普遍含有

,最高达36.80g/L(表5-18),在阴离子中跃居第二位,呈现

;Ca2+、Mg2+含量较低,Na++K+占绝对优势(占96%以上),阳离子顺序为Na+>Ca2+>Mg2+;离子组合以 Cl-—Na+和 Cl-·

—Na+为主;Na2SO4型水占有较大的比例,次为CaCl2和NaHCO3型水;rNa/rCl比值变化范围很大;富含多种可利用的微量元素,有的已超过开采品位。油田水化学成分在平面上展布具有凹陷中心高、向四周逐步降低的特点。

表5-18 潜江凹陷油田水中硫酸盐的含量(均值)单位:g/L

与潜江凹陷—凸(丫角新沟)之隔的江陵凹陷,油田水在矿化度较高、向浓缩变质方向发展的盆地总背景上,两个凹陷的水化学成分有较大的差别(表5-19)。

表5-19 潜江与江陵凹陷油田水化学成分对比

(据江汉油田,1970)

5.准噶尔盆地

该盆地从二叠系到第三系发育了三套生储盖组合,已发现的十多个油田,主要分布在生油凹陷的边缘,近年来,在凹陷腹地的钻井中,获得工业油流。

盆地南缘山前坳陷的油田水,主要赋存于渐新统、中新统和上新统中,统属于古近系含水岩系。水化学成分趋向于咸化方向,矿化度变化范围值比较宽,在6~23g/L之间,最高值可达37~42g/L,平均值在15g/L 左右;水的类型混杂多变,见有 Na2SO4,NaHCO3和CaCl2型,主要离子组合为Cl-·

—Na+;含有一定量的H2S。主要离子含量与矿化度由南向北增高,揭示了地下水从南部边缘山区获得补给向内部(北)流动的特点。

该凹陷内水化学特征与盆地内其他次一级构造单元的水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除同含水岩系时代有关外,还与断层发育、泥火山活动有关。

准噶尔盆地其他沉积或生油中心的水化学成分各有特点,就是同一地质时代的含水岩系,在不同油田或凹陷内水化学成分有着不同的演变方向,从表5-20的对比资料看出:克拉玛依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水化学成分趋向淡水方向,而北三台油田同时代的水化成分主要向咸化方向发展,显然,它们不是同一个水文地质环境下的产物。

表5-20 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水化学成分对比

续表

类似与上述凹陷或次一级构造单元控制油田水化学成分演变方向的情况,在其他含油气盆地中屡见不鲜(表5-21)。

表5-21 同一盆地不同凹陷矿化度的变化

综合上述,含油气盆地次一级构造内的油田水化学成分,在保持盆地水化学成分总特征的基础上,都显示了自身固有的风格及发展方向,尤其是生油凹陷是控制油田水化学成分演变的基本地质单元,不同凹陷水化学成分的个性异常突出。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