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行业优良传统有哪些

地质行业优良传统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3-14 05:38:37

❶ 地质类的行业前景

地质最火的那几年恐怕已经过去了,最起码以后的发展不会像前几年那样疯狂了。
我们毕业的时候某个专业课的教授给我们的分析:

地质的发展很快很快,尤其是前几年,所以该行业也就趋于饱和,很多大型的地质单位,像中国黄金等单位的触头已经延伸到西南部甚至西北部的偏远地区,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深山老林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单位的资金几乎全部放在了项目投资上,职工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就是因为这种大量项目上马,很多单位才会疯狂地招人,当人员配置达到它的项目需求,而这些项目又不能在短期之内收益时,地质人才的需求量便会大大减少。地质项目的收益周期,一般是在2--3年。

经济危机表面看来对地质的影响不是很大,这是因为很多在做的地质项目是几年前投资的,当前别的行业处于严冬,而地质项目却依赖前期投资稳步发展。但是,08年以来,地质方面的投资大幅下降,这在未来的3--4年间是肯定会有所显现的,这期间是有一个滞后期的。

我是学资源勘查的,不知道你们专业就业的具体细节,以上是一些简单信息,希望对你有用!

❷ 什么是优良传统

优良传统是继承下来的好的习惯、习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 。

❸ 中国有哪些优良传统

1、爱国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节气。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2、利义

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3、仁爱

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4、尊老、爱老、敬老

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尊敬、孝敬老人的习俗。不但,爱自己家的老人,而且热爱生活中其他老人,这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5、互帮互助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这样、那样困难。每当困难方式时,总会有人站出来,伸手相助。互帮互助精神在现在主要表现在雷锋精神、志愿精神。

❹ 新中国成立前地质调查所的历史发展与优良传统

陈梦熊

(国土资源部)

一、前言

前地质调查所成立于1916年,是旧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声誉的一个全国性地质机构。它对新中国地质科学与地质事业的发展,也具有较大影响。199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七届全体院士大会时,地学部部分在地质调查所工作过的院士,在随意聊天时,都深感新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与前地质调查所有密切的承前启后的关系,因此提出倡议要编写一本有关地质调查所发展历史的文集,得到大家的赞同。由于大家的积极支持,该书在1996年就顺利完稿出版,书名为《前地质调查所(1916~1950)的历史回顾——历史评述与主要贡献》,全书共有54万字,篇幅较大,为了便于了解全书概貌,作者对内容精心调整压缩,写成一篇比较详细的节要,供同行参考。

二、发展时期划分

地质调查所从1916年正式开始工作,到1950年宣告撤销,一共经历了35年的时间,其整个发展过程,约可划分为4个时期:①萌芽时期(1900~1916),地质学知识开始从国外引入国内;②奠基时期(1916~1930),开始在全国展开地质矿产调查;③发展时期(1930~1940),各研究室先后建立,机构逐渐健全,工作有所扩大;④成熟时期(1940~1950),机构趋于稳定,科技力量有所增强,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如果按所址的迁移,也可划分为:①北京(北平)时代(1916~1935);②南京时代(1935~1937);③北碚时代(1938~1945);④南京复员时代(1946~1950)。新中国成立后,地质调查所的历史虽然告一结束,但为新中国的地质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新中国的地质事业获得空前巨大的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三、主要特色与优良传统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在建所的35年时间内,为前期中国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与它严格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学术风气,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分不开的,分述如下:

1.机构精简、任人唯贤

从建所开始,就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每年通过考试,招收2~3名地质人员,所以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地质调查所的规模虽自然已有很大发展,但连同两个分所的总人数仍不过200余人。关于地质调查所的考试制度,几十年来除极个别的人是通过特别推荐入所的外,几乎没有例外,即使是北大地质系第一批的毕业生,如著名古生物学家孙云铸,也毫不例外的是通过考试进所的。孙老到了晚年,谈起当年参加考试的经过,仍然津津乐道。著名新生代地质专家、“北京猿人”的发现者裴文中,1927年从北大毕业,满怀希望地投考地质调查所,不料因成绩不佳而落选。裴文中并不因此而灰心,第二年继续参加考试,终于被录取。不仅地质技术人员入所要通过考试,对一般新招收的职员,同样要通过考试。如“抗战”胜利后,图书馆需要增加几位管理员,都是通过黄汲清亲自面试以后,才被录用为正式职员的。

地质调查所从建所开始,不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人员的编制,都是按照机构精简的原则,由小而大,由少而多,逐渐地稳步发展。即使在十分艰难的“抗战”时期,不仅没有裁减人员,相反还有所扩大,如在兰州建立了西北分所。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新生代研究室最为兴旺的时期,当时的研究人员,包括外国专家在内,不过六七个人,外加修理标本和制作模型等技术人员,总共不超出20人,但却作出了惊人的成绩。“抗战”胜利后,作为所内最大的一个研究室——区域地质研究室,大概也不到20人,但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完成了14幅1:100万分幅地质图与一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的编图工作。

在建所的30多年时间内,所长和各研究室的领导成员,基本保持稳定,很少有重大变动,因此各研究室均有相对固定的努力目标,各项业务能按计划逐步完成。各个研究室的领导成员,也相对保持稳定。除上述区域地质室与古生物研究室以外,如杨钟健始终担任新生代与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程裕淇长期担任岩石矿物研究室主任,李善邦从建室开始就担任地震及地球物理研究室主任,曾世英一直担任测绘室主任,熊毅、马溶之、李庆逵等都长期担任土壤研究室主任,等等。他们既是国内各个专业的权威专家,在国际上也是知名学者,这是各个研究室在业务上都能分别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领导成员中,值得一提的是副所长周赞衡,他是唯一的一位副所长,同时也是唯一一位从建所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都始终坚持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岗位上的人。另一位值得赞扬的是图书馆馆长钱声骏,他是1920年北大地质系的第一批毕业生,与孙云铸同时进入调查所,工作勤勤恳恳,前后担任馆长近20年,把图书馆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对图书馆的藏书与资料了如指掌,就像一本活字典。

地质调查所还有其他许多值得称颂的人,特别是一批担任辅助性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多半一专多能,技艺精湛,并有一手绝活,非他人所能顶替。如测量专家颜惠敏,他用平板仪测图,速度之快与精度之高,非一般人可比拟。胡宝琳是一位技艺出众的能工巧匠,“抗战”期间,协助秦馨菱用土办法竟制造出一台灵敏度很高的地震仪。李时俊是一位出色的照相专家,余国钧是所内著名的切片、磨片专家。新生代研究室的胡承志,是一位模型制作专家,在国内称得上是权威。此外,图书馆的打字能手韩文蔚,绘制古生物模拟图的画家蔡一,以及清绘中国地质图的绘图员鲁巨川、白耆彬、李子平等,他们的高超技术都是有目共睹的。总之,地质调查所在地质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就,都与二线人物作出的重要贡献是分不开的,他们是地质调查所的无名英雄。

2.学术空气浓厚、治学环境相对稳定

不论在北碚,还是在南京,到晚上大多数办公室总是灯光通明。他们夜以继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这并不是强迫加班,而是自动地到办公室钻研业务,或撰写论文,已经形成风气。尽管如此,每天上午上班,进门首先要签到,还要写上到所时间;这是建所以来的老规矩,不论职位高低,都要严格遵守。每周第一天的上午,照例全体人员要聚集在会议厅开周会,实际是学术报告会,由所长主持,主要请出差回来或项目工作告一段落的人,介绍野外调查的收获与体会或阶段性或最终成果的主要内容;因此也相当于工作汇报会,讲完以后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对所内年轻地质人员来说,这些活动都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而且无形中受到了学术空气的熏陶。同时各不同专业,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互相交流,扩大知识领域。

新入所的地质人员称为实习员,对外称调查员,一般要经过两年的实习,才能升到技佐(相当技术员);再经3~5年的实际锻炼,才能升到技士(相当工程师),一般只有升到技士以后,才有可能单独承担任务。所以入所后一般头五六年的时间,大多基本上都是跟班学习,练基本功,当好助手,可以称为学徒阶段。地质调查所十分重视野外工作,所以必须首先在野外工作中经受锻炼。总之要培养成一位多面手,只有真正的徒满出师,才能算得上一位够资格的地质工作者。

3.人才辈出、重在培养

地质调查所多年来人才辈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条,是重视人才培养。在地质调查所成立之前,3位创始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高瞻远瞩,首先举办名为地质研究所的培训班,并亲自担任教职,经过3年的严格训练,把这批学生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代的地质学家。这第一代的地质学家,又培养出第二代的地质学家;如此代代相传,一代比一代强,所谓名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确实是一条真理。

培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前所述,入所后首先要度过约5年严格的学徒生涯,主要目标是通过跟班学习,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功。地质调查所的一项主要优势,就是每个研究室都有一位或多位的权威专家,他们总是毫无保留地主动把知识传授给年轻人。不仅是在工作中言传身教,而且还带领年轻地质人员到野外实习。例如,在北碚时代,黄汲清就曾带领一批入所不久的年轻人,到天府煤矿学习如何绘划剖面;在威远地区,带领一批年轻人,练习如何测绘地质图。在室内,老一代指导新一代如何写论文,并且亲自一句一句地进行修改,就像老师修改小学生的作文一样认真。

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三位创始人都曾留学国外,他们十分重视选派留学生到国外深造,作为培训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地质研究所毕业的我国第一代的地质学家中,就有叶良辅、王竹泉、谢家荣、周赞衡、谭锡畴、朱庭祜、李学清等,通过不同途径,在历届所长的积极支持下,出国留学,并在国外取得优异成绩。他们学成回国后,都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重视地质出版事业,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按专业划分的出版系列

主要包括汇报、专报、古生物志、专刊或特刊及地质图等五大类,其中专报还分地质、土壤、地震等类别,古生物志又分为甲、乙、丙、丁四大类等等。此外还包括地质学会主编的《地质论评》与《地质学会志》。以上各类出版物对外开放,即所外人士的研究成果,也可列入系列出版。由于重视地质出版事业,使大量调研成果能及时传播于世,这也是地质调查所能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声誉的重要原因之一。

5.学习外国经验,注重国际合作

丁文江、翁文灏十分重视学习外国经验,聘请了不少外国著名专家来华担任顾问。例如,聘请美国葛利普担任古生物室主任,瑞典安特生从事新生代与西北史前文化考古研究。丁格兰从事矿床学研究,著有《中国铁矿志》、《中国汞矿纪要》等重要专著。加拿大学者步达生、法国学者德日进、瑞典古脊椎动物专家布林等,参与了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与研究工作。此外,还有美国土壤专家梭颇、瑞典古植物专家赫勒等来华协助工作。他们对提高我国地质科学的理论水平,促进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6.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图书馆与地质陈列馆,被称为地质调查所的两大宝库

新中国成立前夕图书馆存书77732册,是我国地学方面存书最齐全的图书馆,特别是存有大量珍贵图件。该所图书馆与陈列馆成为地学工作者最向往的地方,能提供各类其他机构难以找到的资料。

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地质事业进入到一个大发展时期,虽然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少痛苦的教训。目前我国地质机构正在进行重大改革,如何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面向新世纪的挑战,重新回顾20世纪地质科学的发展历史,对今后地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地质调查所从1916年正式成立,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地质矿产调查,至l950年由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接管、改组和分流,前后仅35年时间。在此短短35年的时间内,该所在地质矿产调查和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如区域地质、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学、矿床学、大地构造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对新理论、新学科与新技术的创立与开拓,成就尤为突出,为新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例如,区域地质方面,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和15幅1:100万分幅地质图。地层古生物学方面,完成了大量古生物研究成果,比较完整地建立了中国的地层系统。在大地构造方面,划分了中国的造山期,提出了多旋回构造理论、应用地质力学理论,构成了中国的大地构造体系。岩石矿物学方面结合造山运动,深入研究了各造山期的岩浆活动(包括火山活动)与岩性特征。在矿床学研究方面,如北方煤田地质的调查研究,长江中、下游铁矿床与成矿带的研究,江西钨矿、湖南铅锌矿的调查研究,以及西北陕、甘、新等省与四川盆地油气田地质的调查研究等,都为新中国地质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上述地质科学传统项目的理论研究以外,努力开拓创立地学范畴的新领域,是地质调查所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主要包括:

1)创立我国最早的地震研究室(1930),并在北京西山鹫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震台,称为鹫峰地震台,又称鹫峰地震研究室。“抗战”期间改称“地球物理研究室”,把研究内容扩大到除地震外的物理探矿与地磁测量等方面,奠定了我国地震学与地球物理学的基础。

2)创立我国第一个土壤研究室(1930),开展全国性的土壤调查,结合野外工作,完成大量研究成果,为新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创立我国第一个新生代研究室(1929),后改称“新生代及古脊椎动物研究室”,除研究新生代地层外,还重点研究古人类、古脊椎动物、古植物及史前文化考古等内容。“北京人”的发现惊动了全世界。

4)创立我国第一个燃料研究室(1930),命名为“沁园燃料研究室”,主要从事石油及煤岩的研究,建立了煤岩学的基本理论。该室还附设一个设备比较完善的化验室,担任岩石、矿物的分析研究工作,是我国第一个岩矿化学分析室。

5)创立我国最早的制图研究室(1930),1934年编制出版我国第一本按等高线分层设色的《中华民国新地图》,即著名的申报分省地图集,开创了具有三维特征的地图制图法。

6)创立我国第一个工程地质研究室。

五、结束语

地质调查所从l916年正式成立和开始工作,到l950年由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所接管,前后仅有35年的历史。但老一辈的地质学家,在爱国主义思想指导下,热爱中国地质事业、热爱科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成绩显著,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虽饱经战乱,工作条件十分艰难,但始终坚守岗位,艰苦创业,为发展中国的地学、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中国的地学、地质事业,奠定了较好基础。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对中国地层系统的划分、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轮廓、中国各类矿床的基本类型与成矿规律,以及中国造山运动与岩浆活动的相互关系等,通过地质调查工作,也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为新中国大规模开展地质科学研究与地质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地质调查所的陈列馆与图书馆完整地移交给地质部,为进一步发展新中国的地质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财富与精神力量。地质调查所传统的刻苦钻研、治学严谨与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对新一代的地质学家,也有较深远的影响。

地质调查所对新中国地质事业最重要的贡献,是输送了一批比较成熟的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一部分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声誉的知名学者,他们在新中国地学和地质科学的有关领域以及各个不同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地质调查所(包括兰州、北京两个分所)经过约一年的军管和内部调整,即由1950年成立的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接管,并进行全面的改组和分流。其中,土壤研究室和新生代研究室分别演变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性研究室(地震、地球物理室)构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组成部分,地质陈列馆与地质图书馆基本上成建制全部转移为地质部的地质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图书馆。原有其他科技人员,绝大部分成为1952年成立的地质部系统各有关部门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的地质骨干力量。据统计,曾在地质调查所工作过的地质科技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的共有47位,他们都分别在各有关部门担任重要职务。

❺ 我国有哪些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把人要遵守的道德归纳为七个字:忠、孝、仁、义、礼、智、信。
这七个字曾经被反复批判,但从其积极意义上说这七个字正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传统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传承数千年的奥秘,时至今日重新解读后同样是今天中华儿女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忠,爱国; 孝,孝敬父母,即父慈子孝,推广到整个家庭还有兄友弟恭;仁,大爱,博爱,爱天下人;义,对朋友忠诚;礼,讲究礼节礼貌;智,要有智慧有文化;信,做人要讲信用,讲信义。
认为这个误国的人说一说,这七个字那一点误国了?恐怕大家都说中国人缺少公德心正是忘了这七个字的缘故。
别说我偷换概念,其实我重新解读的不过是“忠”和“礼”两个字。“忠”在古代有“忠君”和“爱国”两个意思,现在没有君王了剩下的不就是爱国一个意思了吗?“礼”在古代可能还有遵守一些礼仪的意思,今天我们虽然抛弃了一些繁文缛节,但必要的礼仪还是需要的,大的像外宾来了鸣礼炮,小得像朋友离开要送出门,这不都是基本的礼仪吗?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自有它的正确性和生命力,别把老祖宗的东西都当糟粕,没了这些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❻ 地质行业前景

昨天看到新闻来说,由于中国源经济放缓,世界上最大的矿业巨头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放弃一项100亿美元的矿山投资项目,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要分析地质行业的前景还是得和整个经济大环境和市场需求联系起来,总体来说短期内,由于目前整个世界经济环境不是很好,地质行业不会很景气,但是矿产资源是有限资源,所以从长期来看,还是值得去探讨,但是如果你想以此作为职业,要看你的选择,即使发不了大财,这个行业让你衣食无忧还是不成问题的

❼ 地质行业介绍

地质勘探考察,寻找矿床.天文和气象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机构,学校内进行教学工作,在地容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个专业挺苦的
不过基本工资都挺高的

❽ 地质行业的发展趋势

地质行业,大概可划分为地质勘查和工程勘察两种。地质勘查就是俗称的找矿,工回程勘察就答是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
地方建设项目多,工程勘查就很吃香,现在国家规定建设项目必须有前期工程勘查以及一些相关的评估工作(地质灾害、压矿等),地方发展,建设项目多,工程勘查活就多。
个人发展从大环境上来讲是受局限的,机会会较其他行业少很多。

❾ 属于这种优良传统的有哪些

传统是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三言两语不能说清。“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击,其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与生命力,其精华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亲)、尊师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在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达到鼎盛的唐朝恰恰是中华国力鼎盛的时期,科学也因此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当时欧洲、中东、日本等地都派人去长安学习,周边国家则以中国为宗主国,万国来朝,重译款塞。秦朝以后,中国常常被少数民族占领,包括隋、唐、元、清和其他少数民族割据的朝代,但是他们几乎都被汉化,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同化力所致。恰如孔子所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入世”的部分,重视家庭伦理,其中“孝”又占了极重的分量,“百善孝为先”。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但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家族伦理可以自然扩展为社会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大臣对君主的“忠”,所谓“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悌”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可以横向延伸成朋友之间的“义”。儒家倡导在家族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慈”可以向下延伸为君主对大臣的“仁”。只要家族中的传统得以保持,社会伦理也就自然得以维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总而言之,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很多的,包括茶文化、酒文化、各种曲艺剧种、书法、诗词、围棋等等。

❿ 地质工作的分类

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有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是国土的概念,即在本国国土上开展的所有地质工作统统归为国家地质工作;另外一种是投资的概念,即由国家出资开展的地质工作称为国家地质工作。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是上述两种基本概念的混合,几乎所有的地质工作都可称为国家地质工作,因为所有地质工作的投资覆盖了所有的行业、区域和领域,包罗万象的地质工作全部纳入在国家财政的计划之中。在国家地质工作的大概念和大前提下,按照工作的性质、专业、领域、阶段再进行分类和分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地质工作的概念和内容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地质工作作为社会化分工的一类基础性质的经济工作,逐渐上升为国民经济成分构成中的类别。根据工作的性质、目的和资金来源,把所有地质工作分为公益地质工作和商业地质工作两大类别,由政府出资的公益地质工作属于国家地质工作。

一、按资金来源的性质划分

1.公益地质工作

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预算,少量来自于企业及个人的捐助,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成果资料无偿提供社会使用。如基础性的地质工作、地学知识的科学普及和战略性矿产勘查等地质工作均属于公益地质工作。在企业和个人捐助所占数额极少的情况下,公益地质工作是国家地质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商业地质工作

也可以称为经济地质工作,以盈利为最终目的所开展的地质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属于企业的投资行为。以矿产资源勘查为例,普查程度以上阶段的地质工作均属于商业地质工作,靠市场手段调节,用企业方式运营。

公益地质工作与商业地质工作的分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地质工作的基本划分。在两分的基础上,将会逐步形成与两类地质工作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组织体系。在这一分离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体是商业地质工作,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性质和企业行为特征;国家投入基本的公益地质工作,为商业地质工作提供基础的资料保障,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二、按地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划分

按地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地质工作可以划分为地质调查、地质勘查、地学研究三类。

1.地质调查

属于基础性的地质工作。对某一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地质观察和地质填图是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辅助样品分析、遥感解译等手段对区域的地层、构造、岩石等基本地质内容进行写实性的描述,并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填图过程中,可以根据用途有所侧重地详细调查某个方面的地质情况,如岩石的稳定性、矿化情况、地层的结构等。

2.地质勘查

属于生产性的地质工作。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以提供工农业生产的原料基地和工程建设的地质资料为目的,在一定的地区内,运用一定的工程手段,查明并评价矿产资源的赋存情况和地壳的稳定性。

地质勘查通常由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工作阶段构成,每一个阶段都有严格的工作规范,从普查到勘探形成地质勘查的整个过程。经过勘探所取得的矿产的储量和评价,可以作为工业建矿开采的地质依据。地质勘查并不总是从普查到勘探经过所有阶段,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工作目的的需要,地质勘查可能仅仅进行其中的某一个阶段。

3.地学研究

属于研究性质的地质工作。包括地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主要是利用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查取得的地质资料,进行野外重点路线观测、室内深入研究和高精度测试,认识地质规律,创新地质理论,为地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

三、按地质工作阶段划分

按地质工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工作原则,地质工作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形成独立的一类地质工作。

1.区域规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地质工作的总体部署。

地质区域规划属于地质工作战略部署研究的成果范畴,是在一定的区域开展地质工作之前需要切实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规划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和发展状态的构想;二是行为决策,是确定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动内容、顺序和步骤。

2.地质填图

在实地观察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或在航空像片地质解译并结合地面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尺,将各种地质体及地质现象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而构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它是地质调查的一项基本工作,是研究工作地区地质和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

3.地质普查

又称普查找矿,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工作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预测矿床产出的可能性,综合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找矿方法,在有利的地段进行找矿,并对发现的矿点或矿床进行初步的研究,就其地质和经济意义作出评价,阐明工作地区的矿产远景,为进一步的矿产普查或布置矿床勘探工作提供资料依据。

根据工作的详细程度,地质普查可细分为初步普查和详细普查两个阶段。

初步普查是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在认为可能找到预期矿产的地区内所进行的矿产普查工作。一般用较小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及其他找矿方法在圈定范围内进行。主要任务是初步查明工作地区内的地质构造和矿床生成的条件,并对发现的矿点和其他显示矿产存在的线索进行初步检查,作出初步评价,进而圈出最有成矿远景的地段,为进一步的矿产普查提供资料。

详细普查是在初步普查的基础上,用较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及其他方法,在较小范围内进行。主要任务是比较详细地查明工作地区内的地质构造和矿产特征,对已知和新发现的矿点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作出远景评价,并为进一步的矿床勘探指出方向,提供地质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资料。

4.地质勘探

在矿产普查的基础上或在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为查明一个矿床的工业价值或保证矿山的顺利建设和生产,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其他必需工作的总和。地质勘探的主要任务是要进一步查明矿床(体)的质量和数量,了解开采的技术条件,提出矿山建设设计或矿山生产所需的矿产储量、地质和技术经济资料。

一个矿床,从发现并初步确定其工业价值直至开采完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勘探研究工作。为了提高勘探工作及矿山生产建设的成效,避免在地质依据不足或任务不明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勘探、建设或开采所造成的损失,必须依据地质条件、矿床的研究和控制程度,以及技术服务的方法手段等,将地质勘探分为初步勘探、详细勘探和开发勘探3个阶段。

四、按服务领域划分

根据应用领域和服务对象,地质工作可以有很多的分类。如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依据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为大型工程项目提供岩石稳定性依据的工程地质调查评价、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为政府经济规划提供依据的综合地质调查评价等。下面列出几类经常遇到的主要的地质工作。

1.矿产地质工作

以寻找并评价对人类有益的地质体和地壳物质为目的所进行的地质工作。这些物质包括燃料、金属、非金属和水。也有人把矿产地质工作认为是经济地质工作。

2.农业地质工作

为农作物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域规划提供地质方面基础资料服务的地质工作。目前以多元素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为主。

3.城市地质工作

为城市规划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服务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包括在地下水、地面沉降、地壳稳定性、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等诸多因素的方面,查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城市环境容量、区域稳定性和工程地质安全等重大地质问题,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废物处理、环境保护和减灾防害提供服务,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地质工作根据应用领域划分的类别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应用地质工作的显著特点是有明确的服务部门和对象,其工作的内容就是应用领域的真实需求。这种需求是具体的,由需方提出并与供方以一定的书面形式确定下来,而不是由供方凭想象或经过综合分析推测出来。

五、按矿种划分

寻找和探求矿产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矿物原料的需求,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矿物原料产出于不同的地质单元或地质体,受不同的地质规律控制,需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手段来开展地质工作,因此,不同的矿种往往有自己独立的地质工作,主要有以下分类:

1.油气地质工作

对已有油气显示,或尚未发现油气显示但根据油气地质理论预测可能赋存油气的地区所进行的油气资源综合地质调查。一般按7个步骤进行:

(1)指出油区;

(2)选定油区;

(3)开展地球物理勘探;

(4)进行地质钻探;

(5)预测油田;

(6)圈定油田;

(7)评价油田。

普查、勘探和开采是油气地质的主要工作。

2.煤田地质工作

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和认识,预测、发现、评价和开采煤炭资源的地质工作。煤田地质工作可以划分为煤田预测、煤田普查、煤田勘探等工作阶段,煤田建设和开采阶段也需要地质工作的配合。

3.核工业地质工作

以调查和评价核原料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4.非金属地质工作

以调查评价化工、建材等非金属原材料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5.金属地质工作

以调查和评价金属材料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6.水文地质工作

以调查和评价地下水资源为目的的地质工作。

六、按国土地理地貌范围划分

1.陆地地质工作

在大陆陆地范围内开展的所有地质工作。

2.海洋地质工作

在海洋范围内开展的所有地质工作。

3.行星地质工作

在宇宙范围内对包括月球在内的可探测的行星所开展的地质工作。

七、按专业划分

按照地质科学的学科构成,地层、古生物、构造、岩石等传统地质的分支专业,都可以作为独立的地质工作开展调查或研究。大学和专门的研究机构所从事的地质研究工作多数按专业进行分类。主要的有以下几类:

1.地层学研究

属于地质学的基础学科,是地史学的基础理论,是研究成层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分布的地质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地层的层序、时代和地理分布,地层的分类、地层对比以及各种岩石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层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古生物学研究

是研究地史时期中的生物及其进化的科学,即根据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进化关系等。古生物学研究对于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历史、地层的地质年代、普查勘探各种沉积矿床等具有重要意义。古生物学研究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构造学研究

属于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为地壳中岩石的构造形象、空间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研究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4.岩石学研究

属于地质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成因、成矿关系以及岩石的演变历史和演变关系。从成因的角度,岩石学可以分为火成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和变质岩岩石学等。岩石学研究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八、按方法手段划分

开展地质工作需要使用许多技术方法和工程手段,它们也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有:

1.地球物理勘探

简称物探,就是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地质问题的方法。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和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的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赋存情况。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放射性和航空遥感等。

2.地球化学勘查

简称化探,是系统地按不同比例尺与规模研究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同位素及其化学特征空间变化的活动。在地质工作中,地球化学勘查是一项重要的手段,除了应用于地质找矿外,还为基础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3.实验测试

实验测试技术是地质工作者的眼睛,是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野外采集的标本、样品,都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鉴定或测试,获得显微镜下的观察或数据,对地质体的类别、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成因进行定量分析。地质工作经常运用的实验测试手段有:岩矿鉴定、化学分析、同位素分析和岩石力学分析,其中的岩矿鉴定与化学分析是地质工作的常规技术手段。

4.探矿工程

亦称勘探技术,一般泛指地质勘探工作中有关的工程技术,凡是为了完成地质勘探而必须进行的如钻探、坑探、井探、槽探以及配套的交通运输、动力配备等,均属于探矿工程。其中,钻探、坑探是主要的工程手段。

应该说,上述地质工作的各种分类均可以单独形成地质项目,并以项目形式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有的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形成一个独立的项目,用一种简单的组织形式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如一项小的专题研究项目;有的则为了实现一个长期计划或规划目标而形成由众多项目组成的项目组、项目群或项目树(项目体系),在一定的时期内需要一个完善的机构来组织实施,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就是这样的一类项目。无论地质工作怎么分类,在将地质工作规划设计形成地质项目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地质规律、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规律,还要符合项目的内在要求: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地质工作实行公益地质工作和商业地质工作两分法,而公益地质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科学、公正的地学数据和地质评价。

(2)无论公益地质工作还是商业地质工作,均应遵循地质工作规律来设置地质项目。项目的形成与设置必须符合地质工作的规律要求。

(3)所有应用地质项目,均应有项目成果应用领域和部门提供的真实需求。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