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河南有哪些地质构造

河南有哪些地质构造

发布时间: 2021-03-13 19:30:51

❶ 河南有哪些地质类的单位啊

地矿系统:机关服务中心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第一地质调查队第三地质调查队第一地质勘查院版第二地质勘查院第权一地质工程院第二地质队第十一地质队第三地质探矿队第四地质探矿队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区域地质调查队地球物理勘查队测绘队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河南省经贸工程技术学校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技术中心河南省地矿信息中心发展研究中心有色系统: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二地...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四地...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河南有色地质矿产(集团)有限公...河南有色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有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河南鑫汇矿业有限公司河南鑫相融投资有限公司河南鑫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❷ 河南省主要构造单元及其演化历史

河南省在地质构造上跨越中朝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包括华北板块的华北陆块及其南缘的北秦岭褶皱带和扬子板块北缘的南秦岭褶皱带。在综合分析各构造阶段沉积岩相与沉积建造组合、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区域变质程度及成矿作用等特征的基础上,可将河南省划分为2个一级、10个二级、29个三级大地构造单元(河南省地矿局,1990)(图2.2)。其中河南铝土矿主要产于中朝准地台(华北陆块)华熊台缘坳陷渑池-确山陷褶断束、嵩箕台隆和山西台隆太行山拱断束。

图2.2 河南省大地构造纲要图

各大地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1)华北陆块。南界为栾川-明港韧性剪切带,基底为新太古代和早元古代不同变质程度的各种变质岩系;盖层包括中、新元古代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寒武纪—中奥陶世广海碳酸盐岩、石炭纪—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系、中—新生代陆内断陷盆地型沉积(主要为陆源碎屑岩和各种成因类型的松散堆积)。陆块内发育3条大型上地壳构造带:济源-焦作断裂带,为白垩纪形成的断面南倾的正断层;三门峡-鲁山逆冲构造带,为白垩纪形成的由南向北逆冲推覆带;马超营-确山韧性剪切带,为多期活动构造带。陆块南部发育晋宁期俯冲型花岗岩和燕山期后造山花岗岩。

2)北秦岭褶皱带。它为华北板块南部活动大陆边缘,是华力西-印支褶皱带的一部分。北部为中元古代陆缘裂谷沉积的宽坪群;中部为早古生代裂谷型蛇绿岩带——二郎坪群及晚古生代类复理石沉积的柿树园组、小寨组;南部为古元古代陆缘沉积秦岭群和新元古代陆缘沉积峡河群,以及古生代雁岭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外来体。以上三部分之间为两条大型构造带:瓦穴子-毛集上地壳逆冲构造带,为晚古生代—三叠纪向南推覆带;朱阳关-大河韧性剪切带,为多期活动超地壳构造带。该带内发育古生代弧型花岗岩以及碰撞型花岗岩。该带南界镇平-龟山韧性剪切带为多期活动的超地壳构造带。

3)南秦岭褶皱带。它为扬子板块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是华力西-印支褶皱带的一部分。该带具有扬子型基底,震旦纪—晚古生代浅海相沉积发育。带内有3条大型构造带:西峡-周党韧性剪切带为上地壳构造带,分隔龟山组和南湾组;内乡-商城韧性剪切带为超地壳构造带,分隔南湾组与苏家河群;大陡岭-浒湾构造带为上地壳断裂,分隔苏家河群与陡岭群、大别群。带内发育新元古代弧型花岗岩、碰撞型花岗岩及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酸性岩类、基性-超镁铁岩类。

河南省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较为复杂,自新太古代以来历经嵩阳、中条、王屋山、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9个构造活动旋回,可归并为6个大的构造发展时期,最终形成现在的构造面貌。嵩阳旋回至中条旋回为地槽发展时期,也称为前造山阶段;王屋山旋回至印支旋回为槽台并存发展时期,也称为造山阶段;燕山旋回至喜马拉雅旋回为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时期,也称为后造山阶段。

嵩阳旋回是地壳全面活动时期,其火山沉积物经嵩阳运动形成了河淮和桐柏-大别两个陆核,并在北部河淮陆核内的嵩箕地区形成冒地槽;河淮陆核以南,桐柏-大别陆核周围广大的秦岭区则变为原始优地槽。中条旋回是陆壳迅速增长阶段,末期的中条褶皱造山运动,两地槽褶皱回返,北部中朝准地台基底已经形成,南部秦岭区结束了原始优地槽发展史,洋壳活动带推向南秦岭及其以南地区,河南省内绝大部分地区已转变为陆壳,其时南北分异已明朗化。王屋山旋回,原先形成的陆壳在深断裂剧烈活动影响下开始解体。中朝准地台南缘华熊地区断拗下沉,形成台缘坳陷。原始秦岭褶皱系中间西峡—南湾一带,裂陷为断陷地槽。王屋山运动使华熊台缘坳陷褶皱,中朝准地台进入地台演化阶段。西峡-南湾断陷地槽回返成褶皱带之后,地槽向南移至南秦岭区,形成坳陷优地槽。与此同时,北秦岭二郎坪—刘山岩地区,裂陷成断陷地槽。晋宁旋回早期,是优地槽和断陷地槽同时发展阶段。强烈的晋宁运动,南秦岭优地槽褶皱,转变为冒地槽;二郎坪-刘山岩断陷地槽可能延续到加里东运动才褶皱。经过晋宁运动,河南全省结束了大洋地壳发展史,变为陆壳。晋宁旋回晚期—华力西旋回是南秦岭冒地槽演化阶段,石炭纪末的华力西运动使南秦岭冒地槽和北淮阴断陷褶皱隆起,河南省内秦岭地槽最终封闭,转变为褶皱带隆起。燕山旋回是河南省地质构造发展史中又一重要的变革时期。强烈的燕山运动,造成准地台盖层全面褶皱,结束中朝准地台发展阶段,重新活动。其时河南省内中朝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已无多大差别。自燕山旋回晚期起,在太平洋活动带影响下,河南省西部上隆成山,东部大幅度急剧沉陷,形成坳陷盆地,成为我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的组成部分,构成河南省西隆东坳、西高东低的构造地貌形态。

综观河南省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具有如下规律:从时间上来讲,在9个构造阶段演化过程中,以中条和燕山两次构造运动为重要转折,由老到新大致分为地槽(嵩阳—中条旋回)、地槽与地台并存(王屋山—印支旋回)、大陆边缘活动带(燕山—喜马拉雅旋回)三个大地构造发展时期。各个发展时期之间皆表现为突变式转化,其起始和结束时间各地不大一致。每个发展时期都有特有的发展过程,与其相应形成独特的沉积建造组合、岩浆岩、构造变形及矿产。从空间上来看,中生代以前,河南省地质构造南北分异比较明显,地槽回返及陆壳增长总的趋势是由北向南依次推进,但由于地壳引张及深断裂作用,往往出现局部向北返迁移现象。中生代以来,河南省地质构造东西分异显著,东部活动强烈,西部相对比较稳定,反映了河南省地质构造多旋回不均衡发展的特点。在其演化过程中,自中条运动以后,深断裂对其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河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林德超等,1998)。

❸ 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和区域构造分布特征

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总体位于华北板块的中南部。河南省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含煤面积约有18710km2,共计有19个煤田,目前主要开采石炭系—二叠系煤层,其次是侏罗系下统义马组。目前全省煤炭开发主要集中在平顶山、新密、禹州、临汝、登封、荥巩、偃龙、宜洛、陕渑-义马-新安、焦作、鹤壁、安阳、永夏矿区,分布于全省的东、南、西、北四周和中部,也就是说几乎河南各地区都赋存有可采煤层(图2.3)。

图2.1 中国大地构造略图

图2.2 塔里木斗剖仁地区构造分区略图

图2.3 河南省煤矿区分布图

以郑州为中心,河南的东、西、南、北各大矿区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不同,主体可分为太行山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豫西强变形带和鲁西南豫东断隆(图2.4)。

(1)太行山造山带东缘主要包括焦作矿区、鹤壁矿区、安阳矿区,主要受北北东向展布的太行山造山带的控制。北北东向构造燕山早中期受到强烈地挤压、剪切作用,喜马拉雅早期至喜马拉雅末期拉张断陷,现代构造应力场又表现为压扭作用。

(2)豫西强变形带,主要包括新密、禹州、登封、临汝、荥巩、偃龙、宜洛、陕渑—义马、新安等矿区,较长时期受到秦岭造山带对华北板块南缘的推挤作用,并在燕山早、中期叠加了北北东向褶皱断裂构造,先期挤压、剪切,燕山末期至古近纪又表现为拉张断陷,发生大规模地滑动构造作用,为豫西“三软”煤层发育区,煤层厚度变化大,构造煤全层发育,其中的义马矿区赋存的下侏罗统义马组煤层,主要储存低变质烟煤。

(3)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主要包括地处豫南地区的平顶山矿区、确山矿区和周口含煤预测区,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中生代以来受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的控制,较长时期受到由南西向东北方向的挤压、剪切作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构造煤发育(图2.5)。

(4)鲁西南豫东断隆,地处豫东地区的永夏矿区,位于鲁西断隆的西南部,主要受鲁西断隆和燕山期北北东向构造的控制。鲁西断隆隆起较早,二叠系上覆缺失三叠系的地层,瓦斯保存条件较差,瓦斯风化带较深(图2.6)。

图2.4 华北地区活动构造与块体运动学模型

图2-5 河南东秦岭山脉及北部邻区地貌分区图

图2.6 华北地区三叠系分布情况(据杨起等,1996)

❹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的地质构造是怎么样的

自然地理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沙颖河上游,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西北部略高,海拔64 m,东南版部稍低,海拔36 m,境内权河流主要有沙河,颖河,贾鲁河等,年平均气温14.52℃,年平均降水量569.3mm,全年无霜期204天。河南省地热资源较为丰富,近二十年来除了在豫西山区发现地热

❺ 河南自然资源有哪些

土地资源:河南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其中耕地面积7179.2万公顷。地势基本上是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在全省面积中,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和多咱经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矿产资源: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6种(含亚矿种为157种);探明储量的73种(含亚矿种为81种);已开发利用的85种(含亚矿种为117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38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4种。其中,钼、蓝晶石、红柱石、天然碱、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霞石正长岩居第1位,铸型用砂岩、耐火粘土、蓝石棉、天然油石、玻璃用凝灰岩居第2位,镁、钨、铼、镓、铁矾土、水泥用大理岩居第3位,铝土矿、石墨、玻璃用石英岩居第4位,锂、铯、电石用灰岩、岩棉用玄武岩、玉石居第5位。河南还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气居第11位。

水资源:河南横跨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水资源人均占有量440立方米,居全国第22位,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世界的二十分之一。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千瓦。

目前,全省已修建水为2347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农业有效灌溉面积479万公顷。中国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已于2001年度全部竣工。

旅游资源: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少林寺、龙门石窟、龙亭、相国寺、殷墟等历史人文资源响誉海内外,嵩山、云台山、黄河等名山大川纵横。以古(古文化)、河(黄河)、拳(少林寺、太极拳)、根(寻根觅祖)、花(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近年来开辟的“三点一线”沿黄之旅,已成为我省旅游精品线路。河南可供观赏、旅游的景区、景点有100多处。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共25处,其中国家级的有鸡公山、嵩山、龙门、王屋山和云台山5处,省级的有石人山、环翠峪、黄河游览区等20处。自然保护区23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❻ 第一篇 河南地质矿产概况

河南省跨越中朝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地层出露齐全,岩浆岩发育,变质作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一、河南地质概况

(一)地层

河南省地层发育齐全,从太古宙至第四纪的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根据地层发育情况及层序特征、沉积建造、古地理等基本地质因素及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特征,可以栾川—确山—固始断裂为界,划分为华北和秦岭两个地层区。

华北地层区,具双层结构。基底地层为太古宇太华群、登封群和古元古界嵩山群。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汝阳群、官道口群至中生界三叠系。三叠系以后的地层属于后地台阶段山间盆地或断(坳)陷盆地的沉积产物。基底地层中,登封群和太华群原岩为火山-沉积岩,嵩山群为冒地槽的陆源碎屑-碳酸盐岩组合。盖层中,熊耳群为中(基)性—酸性火山岩组合,汝阳群、官道口群至中奥陶统属海相陆源碎屑岩和碳酸岩组合,中上石炭统为海陆交替相铁铝质岩、碳酸盐岩及含煤碎屑岩组合,二叠系至三叠系主要为陆相含煤碎屑岩和红色碎屑岩组合。后地台阶段的侏罗系至新第三系主要为内陆含煤碎屑岩、含膏盐、石油碎屑岩组合。盖层的岩相、厚度稳定,层序清楚,褶皱微弱,基本未受区域变质。

秦岭地层区,是一个长期活动带。除缺失二叠系至侏罗系下统地层外,其余各时代地层齐全。自老至新有太古宇大别群,元古宇秦岭群、峡河群、毛堂群、苏家河群、陡岭群、信阳群、震旦系、(元古宇—)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寒武系至石炭系、中上侏罗统至第四纪。大别群为火山-沉积岩组合,信阳群为碎屑、浊积复理石夹碳酸盐岩、火山岩组合。震旦系分南、北区,北秦岭北缘的震旦系属断陷盆地镁质碳酸盐岩组合,南秦岭的震旦系—石炭系属冒地槽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基性火山岩组合。北秦岭二郎坪群为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组合,石炭系属断陷盆地含煤磨拉石建造组合。秦岭地区中新生代地层均沿断陷盆地分布,主要为陆相火山岩、含煤碎屑岩、红色磨拉石、含膏盐、石油、碎屑岩组合。总之,在秦岭地层区内,主要为活动型和次稳定型沉积建造组合,各时代地层沉积厚度大、相变快、沉积建造组合复杂和火山岩发育,大多数地层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连三叠系地层的局部也受到变质作用影响,反映了该区长期活动和多旋回发展的演化特点。

(二)构造特征

河南省位于东秦岭-大别山褶皱带转折部位,跨越中朝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演化具有多旋回、多期次、不均衡发展的特点。自新太古宙以来,区内经历了嵩阳、中条、王屋山、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度、燕山、喜马拉雅九个构造旋回,并以中条运动和燕山运动为转折。可大致归并为三个大地构造发展期:地槽发展期(嵩阳中条旋回),槽台并存期(王屋—印支旋回),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期(燕山—喜马拉雅旋回)。伴随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该区经嵩阳、中条运动形成了中朝准地台;此期后秦岭区仍处于地槽发展阶段,延续至石炭纪末,经华力西运动才结束了地槽发展史,形成褶皱带隆起;燕山运动使中朝准地台转入重新活化阶段。

由于我省处于独特的大地构造部位,在长期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早期形成了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特征、不同序列、大致相互平行的、以北西西近东西向深断裂带为主的构造形迹,伴随地壳固结程度的增高,进入刚性断块后,则以北东~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为主,形成了一系列的中新生代断(凹)陷盆地。北西西—近东西向断裂与北东—近南北向断陷带组成了省内基本构造格架,并控制着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内、外生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省内北西西—近东西向深断裂带共有6条,除焦作-商丘深断裂带位于中朝准地台区外,其余5条均分布于秦岭褶皱带,分别为栾川-确山-固始深断裂带(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分界断裂);瓦穴子-鸭河口-明港深断裂带;朱阳关-夏馆-大河深断裂带;木家垭-内乡-桐柏-商城深断裂带;西官庄-镇平-龟山-梅山深断裂带。

《河南省区域地质志》(1989年)在综合分析研究各地各构造阶段沉积相与建造组合、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区域变质程度及成矿作用等特征的基础上,将河南省划为2个一级、10个二级、28个三级大地构造单元(详见图1)。现将一级构造单元特征叙述如下。

中朝准地台:基底构造复杂,主要以形态复杂的线型褶皱和成群(带)分布的韧-脆性剪切带构造为特征。构造线方向以北西西—近东西向为主,与全省主构造线方向一致,仅在箕山地区为近南北向。盖层构造简单,呈短轴状的宽缓褶皱和断块隆起或断(坳)陷盆地。构造线方向大致以焦作-商丘深断裂为界,以北为北北东向,以南呈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向。

秦岭褶皱系:以北西西—近东西向分布的长期活动性深大断裂、形态复杂的线性褶皱和燕山期形成的北东—近南北向断(坳)陷盆地发育为特征。

(三)岩浆岩

1.概述

省内岩浆活动强烈,分布广泛。岩浆岩出露面积约19000km2,占全省基岩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侵入岩发育,有各类岩体445个,岩石类型齐全,以酸性岩为主,中性岩次之,出露面积约11000km2。火山岩亦十分发育,海相和陆相火山喷发均较强烈,海相喷发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陆相喷发岩则以中—酸性岩为主。

岩浆活动与地壳演化密切有关。区内地壳具多旋回发展特征,故岩浆活动亦具多期次性和阶段性,从太古宙到新生代的各个地质时期,都有不同规模、不同形式、成因各异的岩浆活动。但是,由于区域构造运动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岩浆活动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元古宙,发生在台缘坳陷区,以中(基)性—酸性火山岩为主。大规模的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则集中在古生代和中生代,以秦岭褶皱系及大陆边缘活动带为特色,呈大岩基产出。岩浆活动和岩浆演化的总趋势是随着时代的由老至新,岩浆侵入作用强度则由弱变强,岩石类型由基性向酸性发展演化。从岩浆活动期次、规模大小反映出本省中朝准地台比秦岭褶皱系岩浆活动弱得多。由于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作用密切相关,区内主要岩浆岩一般呈北西西的带状分布,并构成多期次、多岩类组合的构造岩浆岩带。

2.岩浆岩与矿产的关系

区内与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内生矿产丰富,特别是金、银、钼、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等矿产在国内都名列前茅。

(1)与侵入岩有关的矿产

①与基性岩、超基性岩有关矿产

有铁、钛、镍、铬、铂和蛇纹岩、玉石等。其中铁、铬、蛇纹岩、独山玉具工业价值。铁矿分布在舞阳等地超基性岩内,属岩浆型熔离矿床。铬、镍、蛇纹岩矿主要分布于西峡、桐柏、信阳一带的晋宁期和加里东期超基性岩内,铬、镍矿属岩浆型矿床,蛇纹岩矿属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

图1河南省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据《河南省区域地质志》,1989)

I—中朝准地台;Ⅰ 1—山西台隆;

—太行山拱断束;

—铁山河拱褶断束;I2—华熊台缘坳陷;

—渑池-确山陷褶断束;

—崤山-鲁山拱褶断束;

—卢氏 栾川陷褶断束;Ⅰ3—嵩箕台隆;Ⅰ4—华北坳陷;

—汤阴断陷;

—内黄凸起;

—东明断陷;

—济原-开封凹陷;

—通许凸起;

—周口凹陷;

—平舆-西平凸起;

—驻马店-淮滨凹陷;I 5—鲁西台隆;

—菏泽凸起;

—永城陷褶断束;Ⅱ—秦岭褶皱系;Ⅱ1—北秦岭褶皱带;

—横涧-回龙地背斜褶皱束;

—二郎坪-刘山岩地向斜褶皱束;

—寨根-彭家寨地背斜褶皱束;

 —西峡-南湾地向斜褶皱束;

—北淮阳地向斜褶皱束;Ⅱ2—南秦岭褶皱带;

—陡岭地背斜褶皱束;

—荆紫关-师岗地向斜褶皱束;Ⅱ3—桐柏-大别褶皱带;Ⅱ4—南阳-襄樊坳陷;

 —南阳断陷,

—新野凸起;

—襄樊凹陷;Ⅱ5—潢川山前坳陷;

—蓝青店凸起,

—平昌关-罗山凹陷;

—仙居凸起;

—固始凹陷

②与中性岩有关矿产

主要为铁矿。形成于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加里东期铁矿分布于西峡—泌阳—桐柏一带的早古生代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燕山期铁矿主要分布于安阳—林县和卢氏—栾川一带的闪长岩接触带。矿床成因属夕卡岩型。

③与浅成相酸性斑岩有关矿产

主要有钨、钼、铅、锌等。以燕山期为主。沿深大断裂呈带状展布。主要分布于雷门沟—沙土

、卢氏—栾川、南召—云阳、秋树窝—玄山、蒲塘—老田、母山—亮山等地。属斑岩型、斑岩 夕卡岩型和隐爆角砾岩型矿床。

④与深成相花岗岩有关矿产

有铜、铅、锌、金、银、稀土和非金属矿萤石、白云母等。以金、银、萤石为主,铜、铅、锌多为伴生矿。以金、银为主的多金属矿,主要分布于灵宝、崤山、熊耳山、桐柏等地区,金、银的富集与古老的矿源层关系密切,而规模较大的花岗岩体,使矿源层中的金、银、活化转移,在岩体或周围有利的构造部位和物理化学条件下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重熔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萤石矿分布在泌阳、桐柏、信阳、罗山、光山、新县等地,属热液型矿床。

(2)与火山岩有关的矿产

本省与火山岩有关的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和沸石、珍珠岩、膨润土等。

①与中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有关矿产

熊耳群为一套巨厚的同熔型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属弱碱度碱性-钙碱性火山岩系。分布于栾川、嵩县、汝阳、方城等县。火山岩中铜、铅、锌、金等矿(点)床发育。

②与元古宙—古生代二郎坪群、毛堂群火山岩有关矿产

均为幔源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二郎坪群属钙碱性玄武岩—钙碱性拉斑玄武岩,与铜多金属矿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桐柏、西峡等地。毛堂群属富钠钛碱性玄武岩系列,其内富产蓝石棉矿。

③与中生代白垩统陈棚组火山岩有关矿产

该组为同熔型陆相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属钙碱性系列,具富钾特点。与珍珠岩、膨润土、沸石、含碱玻璃原料等系列矿产关系密切。沿信阳、光山、泼河一带分布。

二、河南主要成矿区带及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

(一)河南矿产概况及主要成矿区带的划分

河南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106种矿产,已探明有储量的78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49种,已开采利用的达75种。钼、天然碱、蓝石棉、珍珠岩、蓝晶石、铸型砂岩等6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煤、石油、天然气、铝、金、银是河南的优势资源矿产。

省内矿产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京广铁路以西。内生矿产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区域性深大断裂带的次级构造、褶皱带和构造岩浆岩带的控制,故区内各成矿系列、成矿亚系列中矿产的分布都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多呈北西西向展布。而外生矿产的空间分布,则受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制约,分布于坳(凹)陷或断陷构造内。

成矿时代因各种成矿作用发生的时代而异。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内生矿产的成矿时代,主要受岩浆岩演化规律的制约,随时代由老至新而发生由超基性至酸性岩的侵入,故与超基性-基性岩浆岩有关的系列矿产,成矿时代较早,以嵩阳期、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期为主;与酸性岩浆岩成矿作用有关的系列内生矿产成矿时代则较晚,以燕山期为主;与中性岩有关的系列矿产则形成于加里东期和燕山期。与变质成矿作用有关的矿产主要形成于元古宙。与沉积作用有关的外生矿产主要成矿时代为古生代,次为第三纪。

按不同等级大地构造单元、成矿特征及矿产分布规律,控制矿化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因素和成矿时代差异,将河南省划分出2个Ⅱ级、5个Ⅲ级、12个Ⅳ级成矿单元,详见图2、表1。

Ⅰ级全球成矿带大体与我国划分的中亚、特提斯、环太平洋、前寒武系和秦岭-祁连-昆仑五大成矿域相对应。

Ⅱ级成矿区带是在I级成矿域内根据区域构造、岩浆、沉积、变质和成矿作用的特色划分出的成矿单元。据此,河南可划分为华北地台南缘成矿带和秦岭-大别山褶皱系成矿带二个Ⅱ级成矿带。

Ⅲ级成矿区带是在Ⅱ级成矿区带的次级构造单元内根据区域控矿因素、成矿作用不同或相似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集中地带。据此,将上述华北地台南缘成矿带划分为华熊台缘坳陷以内生矿产为主的成矿亚带和洛(阳)安(阳)地块以外生沉积矿产为主的成矿亚带。将秦岭-大别山褶皱系成矿带划分为北秦岭-桐柏-大别山褶皱带以内生矿产为主的成矿亚带、南秦岭褶皱带北缘以内生矿产为主的成矿亚带和南阳-襄樊坳陷以外生矿产为主的成矿亚带。

Ⅳ级成矿区带是在Ⅲ级成矿亚带内,按不同构造部位形成的矿床集中地带。

(二)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

河南矿床成矿系列的级别分为七级,其次序及内涵如下。

矿床成矿系列组合(一级):是按地质作用大类为基础划分出的与沉积作用有关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和与变质作用有关的三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

矿床成矿系列类型(二级):是指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的相似地质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相似性的矿床成矿系列,同时也具有时代和地区性的各自特征。

矿床成矿系列(三级):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和一定的地质发展阶段内,与一定地质作用有关的不同地质演化阶段中,在不同地质部位形成相互有成因联系的不同矿种、不同类型的矿床组合。

矿床成矿亚系列(四级):由于有的矿床成矿系列产出的地质构造区域较大,形成时间相对较长,成矿强度亦较大,因此在矿床成矿系列所在的地质构造区内存在地质条件有一定差异,成矿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演化规律,成矿既有共性,又表现出明显特性的地段,在这些地段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形成的矿床组合被列为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亚系列。

矿床式(五级):属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中代表成矿发展的某一时期内所形成矿化类型相似的同类矿床。

矿床(六级):是矿床成矿系列中的基本组成。

矿床成因类型(七级):有时在一个矿床中,由于成矿物质、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及成矿部位地质条件的不同,可形成多种矿床成因类型。有时相似的多个矿床可属于相同的成因类型。

(三)建立成矿系列成矿模式的原则

(1)成矿系列成矿模式应反映该系列所跨区域内成矿单元的地质与成矿作用特征,建立成矿单元内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域地质条件、地质发展历史之间的密切联系。表达成矿系列的区域成矿模式比一般矿床成矿模式有更高的研究内容,它包括不同矿体、不同类型的一组矿床的成矿模式组合。

表1河南省主要成矿区带及矿床成矿系列划分表

续表

图2河南省主要矿产分布及成矿带划分略图

(据《河南省地质矿产志》修编,1989)

(2)确定成矿系列所在成矿单元内各矿产种类及其矿化类型与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或变质相带的生成关系和与区域的、深部的及局部的构造作用之间的制约关系。

(3)建立不同地区成矿系列内有代表性的矿田、矿床式的成矿模式,形成不同成矿系列的矿床成矿模式组合。

❼ 河南有哪些独特的地质现象

河南地质条件复杂,地层系统齐全,构造形态多样,是我国地质条件比较优越的省区之一.河南的地貌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西部的太行山、崤山、熊耳山、嵩山、外方山及伏牛山等属于第二级地貌台阶,东部的平原、南阳盆地及其以东的山地丘陵,则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河南地势的总趋势为,西部海拔高而起伏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从西到东依次由中山到低山,再从丘陵过渡到平原.河南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2390.6米,正是这样的地势,使河南境内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
其二,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河南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境内不仅有绵延高峻的山地,也有坦荡无垠的平原,既有波状起伏的丘陵,还有山丘环抱的盆地.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为河南农林牧和工矿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河南山脉集中分布在豫西北、豫西和豫南地区,北有太行山、南有桐柏山、大别山、西有伏牛山.河南的丘陵多数是低山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的石质丘陵,有些是黄土高原经流水切割而形成的黄土丘陵,丘陵与山地往往相伴而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豫西北少数地区、豫西山地东缘和豫南东部边缘地带.河南平原广布,辽阔坦荡.省内中部、东部和北部平原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亦称黄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东麓,南至大别山北麓,东面和北面至省界,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具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地貌特征,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是河南最大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部地势平坦,水热资源丰富,多种植物均可在此生长发育.

❽ 河南省的矿产资源有哪些它们被分部在哪里它们是不是用不完

河南地层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找矿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省份之一,其特点如下:
矿产种类多,开采价值大。在河南境内已发现102种矿产,已探明储量有78种。既有铝、钼、金、银、铜、铅、锌、钨、锑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又有铁、钛、钒等黑色金属矿产;既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又有耐火粘土、萤石、天然碱、珍珠岩、石墨、宝石等非金属矿产。在河南多样的矿产中,有不少矿产储藏丰富,开采价值大,储量居全国前8位的矿产达55种,钼、蓝晶石、珍珠岩、天然碱、铸型用砂等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煤炭、石油、天然气、铝、钼、金、银和水泥灰岩、耐火粘土、大理石等储量也极为丰富。
地区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各个地区都蕴藏有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分布比较广泛,但不同的矿产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又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例如全省96%的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京广线以西;99%的钼矿资源集中分布在栾川县境内;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豫东北和豫西南;铝土矿集中分布在郑州以西到三门峡一带。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
共生、伴生矿床多,少数矿产储量有限。河南矿床组成复杂,很多矿产以共生或伴生的形式出现。例如铝土矿常常与耐火粘土、溶剂灰岩、煤等矿产共生,在金矿中常与银、铜、铅、锌、钨等多种矿产共生,这说明河南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大有作为,在矿产资源的开发时注意综合回收,变一矿为多矿。河南不少矿产储量丰富,但有几种矿产资源缺乏,铁矿95%为贫矿;磷矿资源贫乏;锰、镍、金刚石等矿产严重不足;铜、铅、锌的资源也比较紧张。
资源储备条件较好,开发条件优越。河南多数煤层比较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埋藏较浅,适合建设大中型矿井,易于机械化开采。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资源的贮存条件也比较好。河南交通四通八达,矿区的区位条件好,开发条件优越。

❾ 求河南省的地质资料

东濮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前 言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含油气区的一个组成部份,也是一个多油气藏类型的复杂断块油田。油田主要分布在濮阳、东明、莘县、长垣、兰考等五县,在区域构造位置上处于渤海湾盆地凹陷南部,面积约5300km2(如图1-1所示)。东濮凹陷油气勘探始于1955年,1975年9月7日濮参1井钻达井深2607.4m发生井喷,突破了出油关,展示了良好的含油气远景。

第一章 地层简述
东濮凹陷在渤海湾盆地南部,古生代时期是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古老结晶基底由太古界泰山群花岗片麻岩组成。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沉积了2000余米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由于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本区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凹陷内中上石炭统、上下二迭统厚达1200m左右。
燕山运动之后盆地开始形成,新生界厚约9000m,其中下第三系厚7000余米。第三系包括孔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和明化镇组(见表1-1)。因本区主要勘探目的层为沙河街组,因此主要对沙河街组的岩电特征、地层划分进行叙述,对其它各层组仅作简述如下。

第一节 太古界
太古界在东濮凹陷北部为花岗片麻岩,致密坚硬,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与其它暗色矿物次之,在兰聊断裂上升盘及断阶上的龙古2井、龙古3井、东1井、东古2井、高1井钻遇。南部为棕红色、肉红色花岗片麻岩,成分以斜长石为主,含微量石英、绿泥石及黑云母,具变质结构,在黄陵集凸起上的黄古1井钻遇。
太古界在凹陷周缘嵩山、箕山、崤山、熊耳山北坡等地均有出露。本区缺失元古界。

第二节 古生界
分上下古生界,东濮凹陷古生界综合柱状图如图1-2-1。
一、下古生界
(一)、寒武系
在本区广泛分布,与太古界呈不整合接触,厚度在130m~1000m,划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八个组。
1、下统 分三个组,由下而上为辛集组、馒头组和毛庄组。
(1)辛集组:下部为深灰色砂砾岩、黄灰色砂页岩,砾石成分为石英岩、花岗岩、角闪片岩等;上部为深灰色含燧石云斑灰岩、白云岩,形成一个由粗到细,水体由浅到深的沉积过程。本区龙古2井、龙古3井、东1井、黄古1井钻遇,地层厚度为13m~43m,与下伏太古界呈不整合接触。
(2)馒头组:分布范围比辛集组大。为一套紫红色、灰绿色泥岩、页岩,夹薄层石灰岩、深灰色石灰岩、砂质白云岩,全区岩性比较稳定。本区龙古2井、龙古3
表1-1 东 濮 凹 陷 地 层 简 表
地 层 系 统 主要岩性 厚 度
(m) 主 要
沉积相
界 系 统 组 段 亚 段




界 上第
三系 上中
新统 明化镇组 砂、泥岩互层 1000-1700 河流

馆陶组 块状砂岩层 200-620






系 渐

统 东营组 泥岩与粉细砂岩互层 0-1000 河流相



组 沙一 上段 泥岩、生物灰岩、白云岩 100-280 湖相
下段 盐岩、膏岩 40-180
沙二 上段 膏泥岩、粉砂岩 120-600 漫湖相
下段 砂岩夹泥岩 250-550 河流相


❿ 郑州地区地质构造情况

1、地形地貌 郑州市位于秦岭东段余脉、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地貌台阶的交接过渡地带。总的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构造侵蚀中低山,逐渐下降过渡为构造剥蚀丘陵、黄土丘陵、倾斜(岗)平原和冲积平原,形成较为完整的地貌序列。其中,西部、西南部中低山分别由嵩山、箕山组成,二者呈东西向近于平行地展布在西部中间地带和西南部边缘。嵩山地形标高一般500——1200m,相对高差300——600m,形成登封、新密与巩义、荥阳的自然分界,其最高峰玉寨山海拔1512.4m,为全区诸峰之冠。箕山地形标高一般500——800m,相对高差200——400m,构成郑州市西南部边界;构造剥蚀丘陵位于中低山前部,地形标高200——500m,相对高差100——200m。受地层岩性影响,一般灰岩及砂岩分布区常形成园山秃岭式的正地形,而页岩、泥岩分布区多形成相对低洼的负地形;黄土丘陵位于区内西北部、中北部地区,地形标高200——300m,相对高差30——150m,地面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倾斜(岗)平原位于丘陵前面,近南北条带状展布在中部地区。地形标高100——150m,自西向东,纵向上从丘前到下游呈倾斜状,坡度一般3——10度,自南向北,横向上呈岗状相间的波状起伏形态;冲积平原广泛分布于东部地区,系黄河冲积形成,地势平坦,地面标高80——100m,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地层岩性 区内地层,自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至新生界、除志留、泥盆和侏罗系缺失外,其余均有出露。 太古界为登封群一套变质较深,并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作用的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千枚岩等及少量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等。呈东西向分布于嵩山西部。 元古界主要由嵩山群浅变质石英岩、石英片岩、白云岩和汝阳群砾岩、砂砾岩、石英砂岩夹页岩及洛峪群石英砂岩、页岩等组成,亦呈东西向分布于嵩山、箕山中部。 古生界分别由寒武系灰岩、页岩、白云岩;奥陶系灰岩、白云质灰尘岩、白云岩、页岩;石炭系页岩、粘土岩、灰岩、砂岩、煤层、煤线和二迭系砂岩、粘土岩、煤层、煤线组成,主要分布于嵩山两侧及箕山北坡一带。 中生界由三迭系页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及砂质粘土岩组成,分布于嵩口箕山之间地区。 新生界分别由新近系半胶结粘土岩、砂岩、砂砾岩、泥灰岩及第四系松散状粉土、粉质粘土和砂砾石层组成。前者一般分布于中部丘陵地区及西北部黄土丘陵的沟谷底部;后者广泛分布于东部冲积平原、西北部黄土丘陵及中、西部山间谷地和丘间凹地地带。 之外,区内尚有嵩阳期中性侵入岩和王屋山期酸性侵入岩分布。嵩阳期侵入岩以闪长岩、花岗岩为主,局部为辉长岩,分布于嵩山西部、登封石牌河一带;王屋山期侵入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嵩山西部、登封水磨湾——石坪一带。 3、地质构造及地震 郑州市位于中朝准地台的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端。自太古代以来,先后经过嵩阳、中岳、少林三次著名造山运动等不同期次、不同方向构造作用的迭加与改造,致使本区构造形态、构造格架异常复杂。依其形迹由老到新按方向归纳如下: (1)南北向构造 主要发生在前震旦纪地层中,并为东西向构造所包容。系嵩阳、中岳等造山运动之产物,为强烈的南北向褶皱构造,其褶皱多为紧闭的轴面向西倾斜、向东倒转的复式背斜,轴面倾角一般45度。 (2)东西向构造 该构造是本区的主要构造,为一系列东西向展布的断裂和褶皱构造。其中,褶皱构造形成嵩山背斜、箕山背斜和两背斜之间的颍阳——芦店向斜。嵩山、箕山背斜东西向延伸,并相互平行,长110km,分别构成本区西部、西南部中低山地。两背斜北翼完好,地层向北倾斜,倾角20——30度。嵩山背斜南翼受东西向月湾断裂破坏,倾角较陡,一般在40度以上。 月湾断裂位于嵩山背斜南翼,走向近东西,倾向SSE,倾角45度。断裂北盘是构成本区基底的太古界登封群、元古界嵩山群和王屋山期花岗岩体;断裂南盘为盖层,即向东倾伏的颍阳——芦店向斜建造。 (3)北西向和北东向构造 系两组走向分别为NW310——320度和NE15——30度左右的线状断裂。其中NW向断裂出现频率较低,但规模较大,具代表性的有五指岭断裂、嵩山断裂、吕店断裂;NE向断裂出现频率较高,然而规模较小,主要有王屯断裂、少林寺——水磨湾断裂、伊河断裂等。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大部分地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唯登封西南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本区未曾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只有弱震若干次,地震活动具有强震少、弱震频的显著特征。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