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类国际会议有哪些

地质类国际会议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3-13 19:00:50

Ⅰ 历届国际地质大会( IGC) 上的水工环科技活动( 第~ 届)

籍传茂

(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国际地质大会被称为地质界的奥林匹克大会,每 4 年召开一次,它覆盖了地质科学的各个领域,大会的内容包括报告会、讨论会、地质展览会、地质科学电影和地质旅行等。最近几届国际地质大会除按学科的讨论会外,还就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设立讨论会,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参加了第 26 届大会以来的各届大会,我亲自参加了其中的 3 届 ( 第 28,30,31 届) ,现就有关史料综合整理如下:

一、第 26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80 年 7 月 7 ~17 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与纪念国际地质大会百年的庆祝活动相结合 ( 首届大会于1878 年在巴黎举办) ,来自100 多个国家的近5000 名代表参加。大会共分 20 个专业组 ( 按学科) 和 7 个专题讨论会 ( 跨学科) 。会前和会后的地质旅行路线 46 条,分布在欧洲的多个国家。地质展览面积 4400m2,有 150 个展台。放映 41 部地质科学电影。此外,几十个国际地学组织在大会期间召开理事会或工作会议等。中国派出了 40 人的代表团,黄汲清为团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代表有谷德振、安可士和张之一等。

二、第 27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84 年 8 月 4 ~14 日在莫斯科召开,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 5000 多名代表参加,其中来自苏联的代表约占一半。大会设 22 个学科讨论会和 9 个专题讨论会 ( 跨学科) 。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 5768 篇,宣读论文 4000 多篇; 我国向大会提交论文 315 篇,62 位代表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大会安排了 80 条地质旅行路线,我国代表参加了 32 条路线的考察,足迹遍布苏联的各大地质单元。环境地质问题在大会上受到高度重视,涉及这方面的论文有数百篇,大会仅有两次全体会议,就有一次专门讨论环境地质问题。大会还要求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貌、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土壤地质等学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解决环境方面的问题。中国的 70 人代表团出席此次大会,朱训为团长,杨志龄为秘书长,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代表有孙玉科、王思敬、哈承佑、凌泽民等。

三、第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89 年 7 月 9 ~19 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 5786名代表参加了大会。这次大会打破了以往按学科组织学术讨论会为主的作法,改为划分为14 个方面跨学科的专题讨论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论文划入第五专题 ( E 专题) ,总标题是“应用地学: 环境、灾害和工程”,下分次一级小专题,名称如下: E1———水资源管理; E3———地震过程和预报; E5———从空间研究环境地质; E6———地面沉降和滑坡; E7———工程地质和海岸带开发; E8———地质学家在土地规划利用中的作用; E9a———保护地下水之一: 有毒物和无毒物的管理; E9b———保护地下水之二: 水源保护的水文问题; E10———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存放场的特征; E11———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 选址、设计和运营; E12———低含放射物和化学工程的应用地学; E13———地质环境和人体健康; E14———酸雨: 地质学家的观点; E15———地学和都市化; E16———灾害评估: 事故、规划、公共教育; E17———一般自然灾害: 自然的和人为诱发的灾害,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地学。

会议期间放映了 50 多部地质科技电影,涉及地学各个领域,包括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录片。例如: 对西伯利亚的通古斯陨石雨调查的记录等。会议期间组织了大型地质展览,中国代表团展出了多项成果。

会前、会中、会后共组织了 70 多条地质考察路线,遍及美国本土和夏威夷,个别路线还深入到邻国墨西哥。中国代表参加的旅行路线有: 佛罗里达中部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岩溶水文地质 ( 袁道先等) 、加州中部的滑坡 ( 李烈荣) 、纽约城市地质 ( 方鸿慈)等。中国代表团正式成员 60 人,团长程裕祺,秘书长籍传茂,另有参加中美合作项目的32 人也参加了大会的部分活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代表有 10 余人。中国代表团带去了 3册英文版论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的进展》; 会后出版了《当今世界地球科学动向———中国科学家谈第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 地质出版社,1990 年) 。

四、第 29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92 年 8 月 24 日 ~9 月 13 日在日本京都市召开,来自 85 个国家的 4245名代表参加。会议收到 6000 余篇论文摘要,又恢复了以学科讨论会为主的组织形式,并举办了 9 个专题讲座、2 个专题报告会、4 个短训班。会前、会中、会后共组织了 49 条地质考察路线,有 1400 多人参加。会议期间也组织了地质科技展览。

“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讨论会”( 讨论会 No. 20) 下设 9 个小专题,反映了主办国关心的问题: ①从人为的和自然的变化过程保护自然环境; ②森林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的未来评价; ③地下水、土壤和沉积物的环境地球化学; ④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⑤坚硬岩石的地下水水文学和含水层的水力性质; ⑥火山岩含水层的水文学和地球化学; ⑦含水层利用技术: 人工补给和地下水库; ⑧环境地质图实例 ( 展讲) ; ⑨核废物处理的研究项目 ( 展讲) 。“工程地质讨论会”( 讨论会 No. 19) 下设7 个小专题: ①活动地带和稳定地带的工程地质问题; ②第四纪沉积物和工程地质; ③地下空间利用中的工程地质; ④岩石特征的长期变化和纪念碑的保护; ⑤建筑施工中的地下水; ⑥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新方法; ⑦建筑材料。

我国代表团由朱训任团长,汪熊麟任秘书长,向大会提交论文摘要 352 篇,87 人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专家有陈雨荪、王思敬、黎清宁等。中国地质学会在会前挑选 93 篇英文论文,汇编成论文集,送交大会交流,还在地质科技展览会上展出重要地质成果 45 项,图书杂志 200 多种,受到了好评。

在第 29 届国际地质大会讨论的基础上,日本地调所发起了“东亚自然灾害编图项目”,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的响应,此项目产出了比例尺 1∶ 500 万的图件,在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这个项目组还开展了活动。

五、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1996 年 8 月 4 ~14 日在北京召开,来自 114 个国家和地区的 6000 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 8000 多篇,作学术报告和论文展讲的有 6000 多人次。参加79 条地质考察路线的有 1036 人。有 24 个国家的 180 个单位参加了地质科技展览会,参观者 4 万余人。大会主席宋瑞祥,大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宏仁。

大会设置了 “学科讨论会”系列和 “专题讨论会”系列 ( 跨学科的重大专题) ,另设有论文展讲。与水工环有关的讨论会有: “学科讨论会”方面的: 瑏瑦水文地质; 瑏瑧工程地质; 瑏瑨环境地质。“专题讨论会”方面的: ?地学与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灾害; ?全球变化。每个讨论会都有中外召集人各一人。会后由荷兰 VSP 出版公司和中国地质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分册的英文论文集和中文论文集。这次大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地质研究的成果,也使更多的基层地质工作者有机会了解国外的情况。

六、第 31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2000 年 8 月 6 ~17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到会的 3700 名代表中巴西代表约占 1/3。大会的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千年的挑战”。本次大会安排的大型学术活动较多,大会学术报告 9 个,分 3 次进行,它们是: ①矿产勘探; ②油气勘探; ③清洁能源; ④土壤保持和管理; ⑤防治地质灾害; ⑥21 世纪的水资源; ⑦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地质记录; ⑧全球气候变化; ⑨地学对可持续社会的作用。其中一半以上的报告与水工环地质有关。除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的学科讨论会外,跨学科的 “专题讨论会”系列中的 “B 专题”是“地学与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灾害”,它包括 7 个小专题: ( B 1) 地质遗产; ( B 2) 核电站和核废料的选址和管理;( B 3) 工程地质的新趋势; ( B 4) 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 ( B 5) 地下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 B 6) 地学与发展; ( B 7) 地震预报的新前景。大会还组织了地质旅行和地质科技展览会,有 210 个单位参加了地质科技展览会。中国代表 180 人,其中官方代表团80 人,其余为来自北美和西欧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代表有 10 余人。

七、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

本届大会于 2004 年 8 月 20 ~28 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召开,这是第二次在意大利举办国际地质大会,1881 年曾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办过第 2 届国际地质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从地中海地区看全球地质复兴: 地质学、自然灾害、文化遗产”。内容包括:①地质复兴: 论证地质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需要; ②了解地球: 展示对地球各方面的新认识; ③国际合作: 以地中海为出发点促进国际合作 ( 此次大会的旅行路线遍及地中海的南北两岸) ; ④基础地质科学与应用地质科学的相互作用: 有效地评估自然灾害、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 ⑤保护文化遗产: 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的地质问题。会议举行了300 多场学术报告会。

中国代表团由孙文盛任团长,在大会前出版了 3 本英文论文集; 会上举办了大型地质展览,中国在 48m2的展台上展出了各方面的地质成果,其中包括已批准建立的 8 个世界地质公园的介绍、亚洲水文地质图,以及在现代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 中的地质工作成果。

结束语

2008 年 8 月在奥斯陆召开的第 33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为了纪念 “国际地球年”这一主题,特别安排了 7 个主题报告会,其中有“地质灾害”和“水、人类健康、环境”两个报告。可见国际社会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的关注程度甚高。水工环地质工作者要紧跟时代需求,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Ⅱ 地质和油藏地质领域的国际会议有哪些

《油藏地质学》系统介绍油藏形成、油藏描述展示及油藏在开发中的地质变化等油藏地质知专识,目的属在于让从事石油上游行业工作的非地质人员了解掌握关于油藏地质的基本知识,为其进一步学习石油专业课程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一个全面、适中的油藏地质知识的基础。

Ⅲ 在华举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一)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于2014年7月14日至18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来自10余个国家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会议主题为“未来盐湖,全球可持续性研究与发展”,会后组织了青海盐湖和山西运城盐湖野外地质考察。

(二)蛇绿岩、地幔作用和有关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4年4月14日至15日,由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蛇绿岩、地幔作用及其相关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20余名国际知名专家应邀在会议上做学术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钟自然局长在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与会人员合影

蛇绿岩、地幔作用和有关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

(三)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承办的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于2014年8月19日至2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18个国家的7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主题为“矿产资源:发现与利用”,包括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作用、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矽卡岩型矿床和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矿床、卡林型金矿、三稀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等全球矿床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19个领域热点议题。大会共收到822篇学术论文摘要。会后组织了云南、贵州、山东及江西等4省和老挝(8条路线)的野外地质考察。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毛景文研究员发言

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会场

Ⅳ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学术会议

2004年,我国地质官员张宏仁当选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
国际地质大会首届大会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是国际地学界最具广泛性、高层次、高水平的 “奥林匹克”盛会。我国曾于1996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有来自115个国家和地区的7600名地质学家出席会议,中国派出了430多名代表与会。
本届国际地质大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决定将二者合并,国际地质大会将不再作为单独机构动作,而是置身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管理之上的全球地学论坛。新一届地质科学联合会是上述两大组织合并后产生的,意义重大,因此,新的主席、副主席的竞选也异常激烈和复杂。张宏仁教授得到了国际地学界和地质学家的广泛支持,最终当选为新一届联合会主席。美国和挪威的代表当选为副主席,加拿大代表当选为秘书长,意大利代表当选为司库。
张宏仁曾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级委会秘书长,现任国际地科联提名委员会、出版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国际地科联杂志《地质幕》主编。本次大会张宏仁教授当选为国际地科联主席,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地质大国的地位,说明了国际地学界对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2008年8月6日,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正式召开。“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赞助人——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Harald V)陛下——致开幕词。接下来的8天里共有113个国家的5,925应邀人员、310名随从和24名青少年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上科学家通过6300个报告就几乎每个可能的地质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次大会获得圆满成功。北欧组委会在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UGS)等许多国际与国家组织以及五个北欧国家——挪威、丹麦、芬兰、冰岛和瑞典——的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国家委员会的协作下为这场将在挪威举行的最大的学术会议精心准备了4年。大会秘书长安德斯· 索尔海姆(Anders Solheim)称赞这次大会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总的来说,几乎每个参会人员都感到非常满意,并通过大会组委会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反馈意见。报告和科学计划都体现了高质量、高水平。”
除了召开座谈会外,每一天还要举行特殊主题的分会。每个分会突出一个主题,而每一个主题中地球科学的主要方面都和现代社会显著相关。80多名国际领先专家向持续7天的全体参会人员出席的报告会提供了会议论文摘要。大会精选的需要特别关注的七个主题是全球地质;早期生命与进化;气候变化;地质灾害;水、健康与环境;矿物资源;能量资源与未来;行星地球科学。这些主题都和“国际行星地球年”的优先考虑项目有关。会议报告的详细内容可以登陆国际地质大会的网站查找(见首页的“主菜单(Main Menu)”下的“每日主题(Themes of the Day)”)。“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许多会议报告都可以在国际地质大会的网站首页找到,表现形式为网路广播(webcast)。网路广播再现了报告人的镜头和幻灯片。大会召开期间每天的活动都记录在国际地质大会的网站上。
此外,这次大会的地质博览会上设有85个展位,吸引了地质相关产业以及从事地球科学的政府与私营组织前来参展。大会召开期间和大会结束后组织参观了北欧国家(共37次)。野外综合指南可以从国际地质大会的网站上下载。
国际地质大会地质主人计划
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启用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地质主人津贴计划(Geohost Stipend Programme)”来帮助有资格获得这项津贴的年轻科学家参加本次大会。“地质主人津贴计划”的优先考虑对象是具有地球科学学术资格的年轻科学家。总共提供了577份津贴,其中351份和226份分别由71个国家的男科学家和女科学家获得,占总申请人数的61%。津贴的获得者全部免交会议注册费,还有 469份津贴的获得者免除参会期间在奥斯陆(Oslo)的食宿。 2012年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将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召开。
8月10 日星期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质大会理事会决定2016年在南非的开普敦(Cape Town)召开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印度、摩洛哥和南非分别做了申办声明之后理事会大会投票决定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举办国为南非。
2008-2012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
按照《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条例》规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和两次国际地质大会之间4年的期限相关。2008年8月10日的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质大会理事会会议上有些委员会成员的任期结束,任命了几个新的成员。
2004-2008年服务期满的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有:主席——张宏仁教授(中国);司库——布兰巴蒂·安东尼奥(Antonio BRAMBATI)教授(意大利);副主席——哈多森·思尔维(Sylvi HALDORSEN)教授(挪威),艾卓吉·M·欧勒斯(Eldridge M. OORES)教授(美国);评议员——松本·茹(Ryo MATSUMOTO)教授(日本),施耐德·伽布瑞(Gabriele SCHNEIDER)博士(纳米比亚)
理事会会议上批准通过的2008-2012年下一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有:主席——里卡尔迪·艾伯特(Alberto RICCARDI)教授(阿根廷);秘书长——伯布露斯科· T·彼得(Peter T. BOBROWSKY)博士(加拿大);司库——卡瓦扎·威廉(William CAVAZZA)教授(意大利);副主席——乔温特·雅克(Jacques CHARVET)教授(法国),曼托瓦尼·玛塔(Marta MANTOVANI)教授(巴西);评议员——2006-2010年:费东肯·A·米卡黑尔(Mikhail A. FEDONKIN)教授(俄罗斯),曼托瓦尼·玛塔(Marta MANTOVANI)教授(巴西);2008-2012年:布拉米·伊祖拉(Ezzoura ERRAMI)教授(摩洛哥),辛普森·J·科林(Colin J. SIMPSON)(澳大利亚);2010-2014年:希尔·韦斯利(Wesley HILL)(美国),卡玛·萨姆帕特·坦东(Tandon Sampat KUMAR)教授(印度)。 主席演说:作为新当选的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在此我向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家委员会及其成员组织、委员会、工作组和共同项目组的所有官员和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向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合作组织的所有官员和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现在我想向大家传达未来四年我们的打算:改善与国家委员会及成员组织的关系;支持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委员会与工作组开展和地球科学国际标准信息确立和来源有关的工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科学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在不同科研计划(如IGCP、GARS和ILP)上的合作,尤其是和教育与能力培养、水、灾害、世界遗产、环境、数据和信息有关的科研计划。我们还将努力提高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沟通能力和透明度,支持下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澳大利亚地方组委会为全世界的地质学界举办一次最成功的大会。总之,作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新任主席,我将遵照上一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的格言:透明度和民主是得到成员国信任和支持的重要的先决条件,在许多方面加强过去四年制定的政策。要想全世界的地质学界团结在一起就必须尽量避免“暗箱”操作,提倡民主。要实现这一切,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先对大家表示感谢。
2008年詹姆士·M·哈里森奖授予沃夫冈·伊德
詹姆士·M·哈里森突出成就奖(James M. Harrison Award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在2004年创办的,目的是为了表彰那些以特殊方式服务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但却没有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行政部门担任任何职位的个人。授奖仪式一般定在国际地质大会上。2008年的哈里森奖获得者是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沃夫冈·伊德(Wolfgang Eder)博士。沃夫冈·伊德博士一直支持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工作。他还通过参加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和地质遗迹保护等活动积极投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工作。沃夫冈·伊德博士的完整事迹及社会对其获奖的反响将公布在《地质幕》(Episodes)期刊上。
全球启动“地球一体化”项目
2008年8月6日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上正式启动了“地球一体化(OneGeology)”项目。这标志着世界地球科学界新纪元的到来。在79个参与国的帮助下,“地球一体化”项目正在整合各国提供的现有数据,创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全球数字地质地图动态数据库。“地球一体化”项目代表国际地质调查界合作的一次重大突破。
2007-2009年国际行星地球年(地球科学为社会)
可以通过网站随时跟踪“2007-2009年国际行星地球年”全球活动的最新消息。最后统计共有72个国家成立了“国际行星地球年国家委员会”,协助活动的开展。“国际行星地球年”的主要活动都是在“国际行星地球年”的科学计划与发展计划范围内开展的。支持两个计划的项目资金是向全球的产业、基金会和政府筹集的。其中科学计划共有10个主题:健康、气候、地下水、海洋、土壤、地球深部、大城市、灾害、资源和生活。这些主题与社会密切相关,涉及多学科知识。每个主题的相关说明都可以用硬拷贝的方式获得,也可以从“国际行星地球年”的网站上下载。
2007年3月-2009 年3月国际极地年
“国际极地年”(IPY)是一个侧重于研究北极和南极的大型科学计划,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组织实施。这是继1882-3、1932-3和1957-8后的第四个极地年。为了全面地、均等地研究北极和南极,从2007年3月到2009年3月2007-8国际极地年包括两个完整的年度周期,涉及200多个项目,共有来自全世界60多国家的数千名科学家对大量物理、生物和社会主题进行分析研究。这个国际极地年还提供了一个实时论证、了解和涉足前沿科学的机会。

Ⅳ 地质学 相关的国际会议都有哪些

本人从事石油行业,经常参加美国石油地质协会AAPG,勘探地球物理师协会专SEG,石油工程师协会SPE,欧洲地球科学和工程协会EAGE的年会,属这些都是顶尖的国际会议。能在这些会议做PPT是需要两把刷子的。

Ⅵ 2015年国际地质分析会议 在哪开

2015年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将于中国台北召开
2014-10-10 来源:7楼网 点击:43 次
一、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13-14日会议,15-19日地质考察)
二、地点:中国台湾台北
三、研讨会目的:
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中国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联合大陆和海内外地学单位,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在中国台北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
四、大会研讨专题(待学术委员会讨论以后最后确定)
(1) 地层古生物与气候变迁
(2) 大地构造及亚洲地体构造带演化
(3) 东亚及其它地区造山带多学科研究
(4) 地球化学
(5) 地球物理及地震
(6)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能源
(7) 地质灾害与防灾
(8) 矿物岩石与矿床
(9) 大陆及海洋钻探
(10) 新期构造与第四纪地质
(11) 海洋油气勘察
(12) 地质生物学
五、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地震研究中心、国立台湾博物馆、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国立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国立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国立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国立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资源所、中央气象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香港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OCESTA)、(美国)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
六、研讨会组织:
主席团:
李罗权(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
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 (主席)
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主席)
朱立新(中国地质学会) (副主席)
董树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副主席)
罗清华(国家实验研究院) (副主席)
刘忠光(Stanford Univ.) (副主席)
邓属予(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副主席)
胡兴台(中油公司) (副主席)
辛在勤(中央气象局)
张培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张立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朱延祥(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邓茂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黄庭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
总干事: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顾问委员会:
邓大量(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毛河光(Geophysical Lab)
陈正宏(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吴大铭(SUNY, Binghamton)
江博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李太枫(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刘绍臣(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
王寳贯(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
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和平(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周美夫(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陈龙生(香港地质学会)
筹备委员会: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吴逸民(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颜宏元(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
詹瑜璋(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郝梓国(中国地质学会)
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冯夏红(IPACES, Dartmouth College)
张素菁(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学术委员会:
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
陈于高(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马国凤(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
戴昌凤(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
米泓生(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
饶瑞钧(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
石瑞铨(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
刘莹三(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
陈明德(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
林慧玲(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
吴乐群(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
徐锡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黄清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宋晓东(Univ. of Illinois、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李一良(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刘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
洪阳(IPACES, Univ. of Oklahoma)
尹安(UCLA)
张有学(Univ. of Michigan)
Wendy Mao (Stanford Univ.)
联系人:
赵里(台湾)电话:(886)2-27839910 ext.320 传真:(886)2-278398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周义明(北美)电话:(1)703-648-6169 传真:(1)703-648-6252
e-mail: [email protected]
郝梓国(北京)电话:(86)10-68999023 传真:(86)10-68995305
e-mail: [email protected]
张素菁(香港)电话:(852)28578577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七、征文要求:摘要格式如附件,中英文皆可,缴交摘要时请附上电子档案(Microsoft WORD 格式)。
八、发表方式:投稿者可以自行选择口头发表或是板报展出(板报规格宽90cm*长180cm),中英文皆可。
九、大会论文专辑:所有大会论文摘要将汇集成大会论文专刊,并将与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及TAO: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 d Oceanic Sciences商讨出版会议专辑。
十、会后地质旅行:地质考察路线有如下三条路线可供选择:
路线一:大台北地区及北部海岸,一天行程。
包括大屯火山野柳地质公园及北部沿岸地质地貌考察。
路线二:太鲁阁,一天行程。
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
路线三:台北-南投-天祥-太鲁阁-池上-台北,三天两夜行程。
「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
路线四:台北-南投-垦丁-池上-海岸山脉-太鲁阁-台北,五天四夜行程。
「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垦丁有大量第四纪平台;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海岸山脉」更是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接触带,是全世界研究弧陆碰撞学者们最感兴趣的地区;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
十一、注册费:暂定美金300元(或新台币9000元),学生与博士后减半。
含大会手册、论文集,会议期间之茶点、餐饮,开、闭幕晚宴及会议期间交通。最终注册费、地质考察费用及随行人员费用将在第二号通知公布。
十二、住宿:筹备委员会将在第二号通知中详细说明中研院学术活动中心之住宿资料。
十三、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参会意愿回执寄至:
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
(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
或e-mail至: [email protected]
十四、重要时程:
收到所有回执 2014年10月31日前
寄发第二号通知 2014年11月30日前
大陆学者来台申请书收件截止 2014年12月31日前
论文摘要投稿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饭店预定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野外考察报名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注册缴费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寄发第三号通知 2015年 3月31日前
附件:摘要格式【摘要页面为A4一页,上下边界2.54cm,左右边界3.17cm,内容包含题目、作者单位及内文;中英文皆可】
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
8th World Chinese Geological Congress
【题目居中,固定行高18 pt,16号中文楷体粗体或Times New Roman粗体】
刘忠光(美国斯坦福大学);陈正宏(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作者单位左右对齐,固定行高18 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
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史丹佛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成立32年,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特别联合台湾地质及地球物理学界同仁,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于台北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三地暨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
【内文第1行缩排0.85cm,左右对齐,固定行高24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
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回执
姓名:
单位:
随行人员数目:
参加地质考察人数及路线(见大会第一号通知):
联络地址:
E-mail:
注:大会日期:2015年5月13-19日
(星期三至星期二,其中13-14日会议,15-19日为地质考察)。
大会地点:中央研究院,台北,台湾。
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回执寄至:
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
(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
或e-mail至: [email protected]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

Ⅶ 国际或有关国家地质组织或机构名称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14000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爱尔兰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Ireland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Australia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局 Bureau of Mineral Resources Australia(BMR)

北极理事会 Arctic Council (AC)

大陆钻探协调委员会 Coordinating Com-mittee of Continental Drilling

德国科学院 Deut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DAdW)

地学信息管理与应用协会 Commission on the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eoscience Information (COGEOIN-FO)

地质资料存储、自动处理和检索委员会 Committee on Storage, Automatic Pro-cessing and Retrieval of Geological Data (CDGEODATA)

东南亚石油工程学会 Southeast Asian Society of Oil Engineering(SEASOE)

东南亚石油勘探学会 Southeast Asia Pe-troleum Exploration Society

东南亚石油勘探组织 South East Asia Petroleum Exploration Group (SEA-PEX)

东亚大地构造与资源研究会 Study of East Asia Tectonics and Resources (SEATAR)

俄罗斯科学院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发展中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 Commit-te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OSTED)

法国地质、地球物理和矿物研究局 Bu-reau de Recherches Geologiques, Geo-physiques et Minerales(B.R.G.G.M.)

法国地质调查局 Bureau de Recherches Geologiques (BRG)

法国科研中心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s Scientifique (CNRS)

非洲地质调查协会 Association of Afri-can Geological Surveg(AAGS)

非洲地质学会 Geological Society of Af-rica (GSA)

工程地质学家协会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sts (AEG)

古生物学家和矿物学家学会 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SEPM)

国际孢粉学会基金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alynological Societies(IF-PS)

国际孢粉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Palynology (ICP)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ce Committee (IASC)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

国际冰川学会 International Glaciological Society

国际沉积学会议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edimentology (ICS)

国际沉积学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 (IAS)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desy (IAG)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IUGG)

国际大湖研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reat Lakes Research (IA-GLR)

国际地层划分分会 International Sub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ISSC)

国际地层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ICS)

国际地磁和超高层大气物理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 (IAGA)

国际地理联合会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IGU)

国际地理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graphy (IUG)

国际地球动力学联合会 Inter-Union Commission on Geodynamics (IUCG)

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eochemistry and Cosmochemistry (IAGC)

国际地球科学史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ICHGS)

国际地球科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Earth Sciences (ICES)

国际地球物理机构 Geophysical Service International(G.S.I.)

国际地球物理委员会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mmittee (IGC)

国际地球物理学会议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Assembly (IGA)

国际地热协会 International Geothermal Association (IGA)

国际地震工程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AEE)

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ismology and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IAS-PEI)

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ICEP)

国际地质会议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IGC)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 (IUGS)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 (IUQR,INQUA)

国际第四纪研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Quaternary Research (IAQR, INQUA)

国际断裂研究会议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Fracture (ICF)

国际发展地学工作者协会 Association of Geoscientist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ID)

国际分析化学会议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ICAC)

国际干旱半干旱陆地研究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rid and Semiarid Land Studies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AEG)

国际供水协会 International Water Sup-ply Association

国际构造 - 大地构造地质学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ructural/Tec-tonic Geologists (IASTG)

国际古生物联合会 International Palae-ontological Union (IPU)

国际古生物协会 International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IPA)

国际海底管理局 International Sea Bed Authority

国际海啸信息中心 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er (ITIC)

国际海洋科学咨询委员会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Marine Sciences (IACOMS)

国际海洋探查理事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ea (ICES)

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hysical Sciences of the Ocean

国际海洋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Oceanography (ICO)

国际湖沼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mnology (IAL)

国际环境和发展研究所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IED)

国际环境资料查询系统 International Referral System for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FOTERRA)

国际火山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Volcanology (IAV)

国际火山学研究所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Volcanology

国际结晶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 (ICSU)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Space Research(COSPAR)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the Genesis of Ore Deposits (IAGOD)

国际矿物学协会 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IMA)

国际矿物学协会 - 新矿物与矿物名称委员会 IMA-Commission on New Minerals and Mineral Names (IMA-CNMMN)

国际煤岩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oal Petrology (ICCP)

国际黏土研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lay Research (IACR)

国际气象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teorology (IAM)

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 Interna-tional Register of Potentially Toxic Chemicals (IRPTC)

国际热流委员会 International Heat Flow Commission(IHFC)

国际山崩研究组 International Landslide Research Group

国际数学地质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IAMG)

国际数字地球物理协会联合会 Inter-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Mathematical Geophysics (IACMG)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geologists (IAH)

国际水文科技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Hydrology (IASH)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 (IAHS)

国际水文组织 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IHO)

国际天文调查与地球科学研究所(荷兰)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erospace Survey and Earth Sciences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Union Astronomique Internationale (UAI)

国际土壤科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il Science (IASS)

国际土壤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 Interna-tion Society for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国际土壤学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oil Science

国际行星学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lanetology (IAP)

国际岩石圈联合委员会 Inter-Union Commission on the Lithosphere (I.C.L)

国际岩石学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Petrology (ICP)

国际永久冻土协会 International Perma-frost Association (IPA)

国际月球研究协会 Inter-Union Commis-sion for Studies of the Moon (IUCM)

国际制图学协会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 (ICA)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

国家地质分析研究中心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of Geoanalysis

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

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 National Commis-sion of Mineral Reserves

国家矿产资源委员会 National Commis-s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国科联环境规划地质科学委员会 Com-mission on Geologic Sciences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Co-geoenviron-ment)

国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SCOPE)

国科联太阳 - 地球物理学专门委员会 IC-SU Special Committee on Solar-Terres-trial Geophysics(SCSTG)

海湾沿岸地质科学联合会 Gulf Coast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Societies (GCAGS)

海洋协调委员会 Ocean Coordinate Com-mittee(OCC)

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 (SCOR)

海洋资源机构联合委员会 Interagency Council on Ocean Resources (ICOR)

荷兰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Netherlands

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理事会 Cir-cum-Pacific Council for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会议 Cirum-Pacific Energy and Mineral Rescurces Conference(CPEMRC)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喀尔巴阡 - 巴尔干地质协会 Carpathian-Balcan Geological Association

勘查地球化学家协会 Association of Ex-ploration Geochemists (AEG)

勘查地球物理学家学会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SEG)

矿产地质应用学会 Society for Geology Applied to Mineral Deposits (SGAMD)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联合国防止荒漠化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Desertification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ted Nations E-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ESC,Ecosoc)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联合国水环境会议 United Nations Wa-ter Conference

联合国亚太经济理事会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ESCAP)

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 United Nation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UNAEC)

联合海洋研究公司 Joint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s Incorporated (JOI)

绿色和平组织 Green Peace

伦敦地理学会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GSL)

美孚石油公司 Standard Oil Company (SOC)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

美国地质调查局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美国国家地球定位局 National Earth Orientation Service, USA

美国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USA

美国国家地质委员会 U.S.National Committee on Geology

美国国家科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eiences(NAS)

美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Workers(AASW)

美国科学院 American Academy of Sci-ences(AAS)

美国矿业局 U.S.Bureau of Mines (USBM)

美国宇航局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美国月球与行星研究所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USA

南非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South Africa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 (SCAR)

南太平洋地区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 Committee for Co-ordination of Joint Prospect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South Pacific Area (CCOP/SOPAC)

南太平洋应用地学委员会 South Pacific Applied Geoscience Commission

挪威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Norway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 European Union of Geosciences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 European Geophysi-cal Society

欧洲地质学家联盟 European Federation of Geologists(EFG)

欧洲勘查地球物理学家协会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欧洲石油科学家协会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scientists

全球沉积地质学协会 Commission on Global Sedimentary Geology

日本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

日本国家地质委员会 Japanese National Committee of Geology

日本火山学会 Volcan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瑞典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Sweden

深海取样联合会 Joint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s for Deep Earth Sampling (JOIDES)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Oil Procing and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世界冰川监测局 World Glacier Monito-ring Service (WGMS)

世界地质图委员会 Commission for the Geological Map of the World (CGMW)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世界黄金理事会 World Gold Council

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 World Federation of Scientific Workers(W.F.S.W.)

世界气象组织 Organization Meteoro-logique Mondiale (OMM)

世界数据中心 A:冰川学(雪和冰) World Data Center A: Glaciology (Snow and Ice)

世界数据中心 A:固体地球物理学 World Data Center A: Solid Earth Geo-physics

世界数据中心 A: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 World Data Center A: 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世界数据中心 A:海洋学 World Data Center A: Oceanography

世界数据中心 World Data Center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World Wildlife Fund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N)

太平洋沿岸天然气协会 Pacific Coast Gas Association(PCGA)

泰国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Divi-sion Thailand

西南太平洋地震学会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the South-West Pacific(SSSWP)

现代地壳运动委员会 Commission on Recent Crustal Movements(CRCM)

香港地质调查所 Hong Kong Geological Survey

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发展组织 New Ener-gy and In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NEDO)

亚洲宝石科学学院(泰) Asian Institute of Gemological Sciences (AIGS)

亚洲岩土工程信息中心 Asian Informa-tion Center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AICGE)

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 Committee for Co-ordination of Joint Prospect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Asian Offshore Areas (CCOP)

亚洲岩土工程信息中心 Asian Geotecch-nic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enter

伊朗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I-ran(GSI)

以色列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Israel

意大利宝石研究所 Italian Gemolegical In-stitute

意大利国家地质调查局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Italy

英国地质调查局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英国地质调查所 Geological Survey of Great Britain(G.S.G.B.)

英国皇家学会 Royal Society(RS)

英国科学院 British Academy(B.A)

英国科学促进协会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BAAS)

越南地质调查局 Geological Survey of Viet Nam

陨石学会 The Meteoritical Society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 (IOC)

政府间海洋学组织 Intergovemmental Oceanographic Organization (IOO)

中国地质调查局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CGS)

中国地质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 All China Commis-sion of Stratigraphy

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台北) Central Ge-ological Survey

Ⅷ 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国际会议 是什么级别的会议

对于地质学来说 其他的诸如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什么的都是工具,回地质学的精髓是思维答方法。没有工具做支撑的思维是空洞的,但反过来 没有地质思维做灵魂的工具是没意义的。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作者知道怎么把研究对象转化成数据,怎么处理数据,地质工作者则擅长从各种纷乱的数据里找出地质规律。
如果一个地球化学工作者也会拿着自己刚获得的数据找地质规律了,或者一个纯粹学地质的懂得了如何去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效的把样品变成数据,那他们的就可以从“工作者”升级成“家”了。
所以工作的对象不同 培养的方式不同 学到的东西也不同,这就是区别所在。

Ⅸ 第八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在哪儿召开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学术年会,已成功举办7次。回第一届会议于答2008年3月26日-30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随后逐年依次在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举行。每届会议都有国内顶尖级构造地质学家参与讨论国际地学前缘问题和进展,会议一般设立10个专题和一个自由论坛;并在闭幕式上颁发优秀学生口头报告奖和展板奖。
第七届全国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是该专业委员会最后一次组织的专业性盛会,从2014年10月开始,为进一步加强地球科学领域最新学术成果交流与学科交叉,在国内众多专家的支持和努力下,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召开“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Ⅹ 我是油气勘探专业的,专业性比较强的会议有哪些想通过石油行业的技术会议,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于油气勘探专业,隶属于石油行业的上游阶段,主要是对油田的地质储集体表征与描述、进而完成油气田的建模,国内的会议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主要是针对油气田勘探和开发领域的,当然也会附带一些相邻的产业链的技术讨论和分享,其次是IPPTC是关于石油石化技术行业的会议,包含了石油石化行业的各个领域(石油勘探开发、采油工程、炼化、管道、石油机械设备等),其他有些石油行业的会议侧重点是石油化工和环保领域、新能源以及一些和石油有交叉的学科领域,相关性弱。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