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地质有什么特点
❶ 广东河源盆地地质概况
这里所介绍的广东河源盆地地质背景主要是总结了广东省地质矿产局(1988)和张显球等(审稿中)的工作。河源盆地是一个受河源大断裂主干构造控制的断陷盆地(图2),河源大断裂由发生在中三叠世的印支运动所引起,形成了一系列大的北北东向和北东向延伸的褶皱,而与老地层伴随的有断层活动、岩浆作用以及变质作用,该大断裂也遭受到燕山运动所引起的变形。燕山运动的一期发生在早侏罗世的末期。在中侏罗世时,湖泊碎屑和火山喷发物充填广东东部的断陷盆地,形成漳平组,而在广东省的北部地区,与其相当的地层为山间盆地相的马梓坪群。燕山运动二期出现在中侏罗世末期,它引起广泛的褶皱运动,使得中侏罗统及老地层出现相当规模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伴随着晚侏罗世板块俯冲作用的进一步加强,产生了燕山运动的三期。因而,该区域许多深大断裂开始活动,伴随着新产生的断层,形成分布广泛的北东向火山活动带。这一喷发活动尤其强烈,广泛分布在广东东部的沿海区域。伴随着火山运动和深成成岩作用,燕山运动四期和五期分别发生在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晚期,但是其程度要比晚侏罗世的岩浆活动弱得多,暗示了那时的燕山运动处于衰退期。在早侏罗世时,随着库拉板块在欧亚板块之下的消减,海水侵入广东中部和北部,导致了广泛的金鸡组海相沉积(广东省地质矿产局,1988)。
图2 河源盆地北部地层剖面位置图
在晚侏罗世的末期,发生了大范围的深成成岩作用,沿长乐-南凹深断裂带,产生了高温低压的变质带和混合岩带。从早白垩世开始,该区域进入一个相对缓和的构造期,表现在出现了一系列由张应力控制的小到中型断陷盆地。与此同时,盆地内沉积了一套具火山岩的红色碎屑物,这一沉积一直持续到晚白垩世含膏盐的红色序列形成(广东省地质矿产局,1988)。
河源盆地是广东省十大盆地之一,面积约725 km2,由上白垩统和古近系构成,该盆地呈东南西北向延伸,为一不规则的“S”形。河源盆地北部是指河源市南郊大塘埔村以北地区,其形状近似半月形,北北东向。南北长21 km,东西宽6~8 km,面积约160 km2。西北侧为河源大断裂,东侧为逆向断层,地层走向为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为24°~38°。由于西北侧河源大断裂的长期活动,沉积中心偏于西侧,不断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转移,形成倾向北西的单斜盆地。河源盆地北部白垩系—古近系地层厚达4000 m以上,与下侏罗统金鸡组及燕山三期花岗岩呈断层或不整合接触(图3)。
图3 河源盆地北部从胜利萤石矿到牛牯寨地层剖面图
河源盆地北部的白垩系及古近系红层是一套沉积较粗的红色碎屑岩,以砾岩、砂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特别发育为主要特色。依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上白垩统南雄群的大凤组、主田组和浈水组,以及古新统—始新统上湖组和丹霞群(图4)。
图4 河源盆地地层柱状图
大凤组(K2d)分布在盆地北部东南缘的大塘埔、田心、麻竹窝、陈田、罗屋以及到吉一带,即河源市南郊及东江以东地区。它以沉积物粗,砾岩及砂砾岩发育和富含圆形恐龙蛋为主要特征。由自下而上、从粗到细的两个沉积旋回构成,厚为837 m。大凤组底部为暗紫红色块状巨砾岩,砾石粗大,分选性差。80%的砾石为微变质砂页岩,常夹含砾砂岩透镜体与燕山三期花岗岩呈断层接触或不整合于下侏罗统金鸡组之上,厚达237 m。下部为紫红色含砾不等粒砂岩,中—细砂岩,风化强烈,地势低平,常被植被覆盖,厚度约为200 m;中部为紫红色砾岩夹砂砾岩,丹霞地貌较明显,厚度为150 m;上部为紫红色含中粗砾花岗岩屑细砾岩、含细砾粗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钙质砂岩。砾石中主要为花岗岩,其次为金鸡组的砂页岩,该组富产圆形恐龙蛋化石,厚度约为250 m。
主田组(K2z)分布于河源市区、黄沙、东源县城以及仙塘镇一带。主田组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细,不同于下伏的大凤组和上覆的浈水组(图版I)。主田组为紫红、浅砖红色细砾岩、含砾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不等粒砂岩不等厚互层,下部夹粉—细砂岩、含砾铁质泥岩,砂岩中斜层理发育,普遍具灰绿色斑点、斑条和灰绿色钙质结核。岩石易风化剥蚀,地势低平,多呈缓坡低丘与平原丘陵地貌,产龟类、黄氏河源龙(Lü,2003)和长形恐龙蛋化石,厚度为1200 m。
浈水组(K2zs)分布在205国道白头岭—神甫一线以南的连塘坪、围背、步狗岩、马牯顶、杨梅坪以及禾子田一带,沉积物比较粗,为白色、紫红色厚层、块状含中砾细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夹棕紫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以及砂岩含少量灰绿色斑点,上部岩层交错层理发育,未发现化石,厚900 m。
上湖组(E1s)分布在美石下、黄果塘、坪山、长龙、茅埔以及三扶田一带,为紫红、橘红色含大量花岗岩砾石的细砾岩、含砾粗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夹泥质粉—细砂岩和含砂碳质粉砂岩。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次为石英砂岩和下伏南雄群的红砂岩,磨圆度较好,多呈半滚圆状,砂岩中斜层理发育,斜层系厚1 m以下,未发现化石,厚820 m。
丹霞群(E2dx)分布在盆地西北缘的美石寨、狗比沥、牛轱寨以及石门一带,为紫红、砖红、褐红色块状砾岩及含中粗砾的花岗岩屑细砾岩。上部以细砾岩为主,下部以巨砾岩为主,砾径粗大,可达1 m以上。砾石以花岗岩为主,分选性及磨圆度差,铁质、泥质和砂质胶结,近断层处硅化明显、坚硬,常构成悬崖峭壁,如美石寨、牛轱寨、石门等地形成典型的丹霞地貌,未发现化石,厚度为534 m。
河源盆地北部南雄群以沉积物粒度由粗到细再变粗,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下部大凤组岩性粗,砾岩发育,是盆地发育早期阶段。地形差异明显,剥蚀作用强烈,是快速堆积的产物;中部主田组沉积粒度相对较细,富含灰绿色钙质结核或钙质斑块、斑条,是盆地发育到水体相对较宽、较深、物源较远,周围地势高差不大的环境下沉积的;上部浈水组岩性又变粗,砾岩砂砾岩较发育。以上特征与标准地区南雄盆地南雄群相似,可以与之进行对比(图5)。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河源盆地的主田组和浈水组沉积物粒度较南雄盆地的粗,细砾岩、含砾砂岩和不等粒砂岩较发育,而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少。南雄盆地细碎屑岩和泥质岩更发育,尤其主田组主要是一套沉积物较细的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透镜状灰质砂岩、泥灰岩;浈水组泥质岩也较发育。在生物群方面,两盆地的南雄群大凤组均产圆形恐龙蛋化石,主田组产窃蛋龙类和长形恐龙蛋化石,但南雄盆地的南雄群化石门类众多,除爬行动物外,还富产微体化石如介形虫、有孔虫、轮藻等(张显球,1987),腹足类、双壳类、叶肢介以及昆虫等多门类化石(张显球等,2000),而河源盆地北部生物群的面貌显得十分单调,未发现微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门类化石,不及南雄盆地的生物群丰富。
图5 河源盆地北部(A)和南雄盆地(B)的地层对比图
南雄盆地的上湖组是以紫红、暗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富含灰质结核,化石丰富,夹细砂岩,局部夹杂砾砂岩、细砾岩,化石丰富(张显球,1992a),而河源盆地北部上湖组则以细砾岩、含砾粗砂岩、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少,未发现化石。沉积物明显较南雄盆地的粗,两者的岩性差别是明显的。丹霞群是一套粗碎屑岩,下粗上细,具明显的丹霞地貌等特征,与标准地点丹霞盆地中丹霞山剖面的丹霞群非常相似,岩性和地貌特征可以对比,唯丹霞盆地的丹霞群时代属晚白垩世(张显球,1992b)。河源盆地丹霞群时代依据不足,可能比丹霞盆地的丹霞群要晚。南雄盆地两侧的丹霞群是南雄群与罗佛寨群的相变,是一个明显的穿时岩石地层单位,时代为晚白垩世中期至早始新世。从西往东北狮头寨丹霞群的层位越来越高,时代越来越新(张显球等,2000a,b)。总之,河源盆地北部上湖组和丹霞群至今未发现化石,但它们均位于南雄群之上,层序是清楚的,其时代应晚于南雄群。
❷ 河源的地质有什么特点,是否适合化石的形成,理由
化石()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确认识。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形成条件 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与地质环境相适宜,保存下来成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植物的树干、叶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后必须迅速地被沉积物埋藏起来,免遭生物、机械或化学作用的破坏;③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各种石化作用。研究意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W.史密斯在地层层序律的基础上,根据化石的纵向分布建立了化石顺序律。古生物学家发现地层层位越高,所含化石类别越多,化石的形态构造越复杂,反映了生物类别从少到多、形态构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❸ 河源市有什么特点
最大的特点就是帅哥太多太帅——比如我。#^_^#
其次呢
河源是客家古邑,五县一区都属客家,所以充满客家风情与风味。
河源还拥有华南最大的人工湖——万绿湖,风景自然不在话下。
不说了,你来彻底玩一趟就会领略了。
忘了说河源还有另一最大特点——美女太多太美。
❹ 河源的地形是以社呢们类型为主它有什么特点
河源地来形复杂,起伏较大。以山地自、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53%,丘陵占36%,谷地和平原占11%。河源地处北回归线北缘,呈东西窄、南北狭长的地形特征,北部和南部群山重叠,西部和东部山岭包围,中间为一小平原,东江贯穿南北,整个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构成本市具有山区、小平原、丘陵、河谷盆地的多样地形,且南北跨度大。分别归属不同流向的两条水系(东江水系和韩江水系)。东翼较窄且陡,西翼宽阔较为平缓。
❺ 地质学有什么特点
地质学的特点:
第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地球自形成
以来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地球曾发生过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而其中任何一个变化和事件,任何一粒矿物和一块岩石的形成和演化,都往往要经历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周期。对这些变化和事件,人们不能像研究人类历史那样,可以借助于文字和文物;也不能像研究物理那样,可以单纯依靠在实验室中做实验,而必须靠研究分析地球本身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记录。
同时,地球具有巨大的空间,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深度,具有不同的物质
基础和外界因素,因而有不同的发展过程。海洋和大陆、大陆的各个部分、地球表层和深部,都有其不同的发展过程。因此,既要研究它们的共性,更要研究它们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才能全面、深入地找出地球的发展规律。
第二,地质学具有多因素互相制约的复杂性。它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从小到矿物组成的微观世界到大至整个地球以及宇宙的宏观世界,从矿物岩石等无机界的变化到各种生命出现的演化,从常温常压环境到目前还不能人为模拟的高温高压环境,从各种变化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到生物化学过程,从地球本身各个部分的物质能量转化到地球与外部空间的物质能量转化等等,充满着各种矛盾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任何一种地质过程,都不可能是单一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地球自诞生以来,不仅形成了光怪陆离的矿物世界、岩石世界、海洋大陆、高山深谷,也出现和演化成了种类繁多的生物世界。众所周知,目前在实验室中即使合成最简单的生命物质,也是非常不容易。地球演化到今天,产生出如此面貌,这固然与其具有人类历史所不能比拟的充分时间有关,同时也说明地球演化的地质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第三,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但地质学必须首先
是以地球为大课堂,以大自然为实验室,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大量掌握实际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得出初步结论,然后再用以指导生产实践,并不断修正补充和丰富已有的结论。远在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是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一些岩石的特性,后来在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人类又在生产活动中逐步掌握了寻找有用矿产的某些规律。近代以来,由于工矿业的发展,特别是相邻科学和现代技术的进步,又推动了地质学的突飞猛进,不断形成新的理论。
❻ 河流的地质作用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特点 有没有知道的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河流侵蚀
河流侵蚀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河流搬运
河流搬运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河水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河床;并使河床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河床形态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着河水的流速场,从而促使河床发生新的变化,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❼ 河源是什么样子
被誉为“客家古邑 万绿河源”的河源市位于广东省北部、东江中上游,南接惠州、汕尾、东靠梅州,西连韶关,北邻江西赣州,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河源1988年撤县建市,现辖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连平县,有9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理、1个农场,1251个村委会、155个社区居委会。市区距广州约180公里,距香港约200公里。全市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48.98万人,农业人口266.89万人,常住人口295.35万人,有少数民族畲族,人口2万多人。
河源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约占80%,谷地和平源约占20%。境内有罗浮山、九连山两大山脉、东江、新丰江两条河流纵贯全境。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温度20.5℃,平均降水量1809.1毫米,无霜期324.8天。
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自秦置龙川县至2009年已有2223年历史,世界第一个客家人越佗担任龙川县首任县令,秦汉时属南海郡,南齐时始置河源县,隋唐宋属循州,清属惠州,是客家人开发岭南最早的地区。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流派创始人王阳明向朝廷奏设和平县,并创立阳明书院,推广理学文化。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紫金县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入粤始祖地,河源人刘尔崧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57名党员之一,河源大地还养育了阮啸仙,刘琴西。黄居仁等一批早期优秀共产党员。1927年4月26日,刘琴西等共产党人地紫金发动“四 二六”武装暴动,成立全国第一批县有革命政权----紫金县人民政府,之后建立炮子红色苏区,海陆惠紫成为中国革命著名的红色根据地。周恩来、彭湃、徐向前、叶剑英、阮啸仙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河源领导过革命斗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河源是东江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的重要根据地,龙川是闻名中外的“香港大营救”指挥部之一。
河源是粤东“资源宝库”。人均矿产、森林、水、土地资源拥有量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忆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36种,其中钨矿、铁矿、萤石矿和稀土储量位居全省第一。有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两个广东第一和第二大的水库,其中新丰江水库库容达139亿立方米,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唯一授予“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称号。全市森林面积达1800万亩,森林覆盖率703.%,生态资源十分丰富。
河源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源源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常年保持优级水平。拥有华南第一湖万绿湖、桂山、苏家围、热水漂流、亚洲第一高音乐喷泉、黄龙岩、霍山、越王山、龟峰塔及众多温泉等旅游景点。拥有众多的古村落、古民居。还拥有世界上唯一的集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足迹化石“三位一体”的恐龙遗迹,已出土恐龙蛋化石15000多枚,恐龙蛋化石馆藏量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授予“中华恐龙之乡”称号。
河源是后发城市。河源交通区位日益凸显。境内有京九和广梅汕两条铁路,105线、205线两条国道,惠河、河梅和粤赣三条速公路,已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随着途经河源的广河、广赣、汕昆、河紫、粤湘等高速公路和京九高铁及连接珠三角的城际轻轨建成通车后,河源将全面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真正成为粤东北陆路交通枢纽和沟通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大陆桥”。河源承接产为转移势头迅猛。目前全市有4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矿产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太阳能光伏、轻纺服装、建材陶瓷、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河源拥有国家级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河源手机”区域品牌逐步形成。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416.9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322元;三大产业比重为12.6:53.7:33.7;税收总收入39.3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8亿元;外贸出口额14.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7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1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8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河源已经从落后偏僻的山区小县城发展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特别是近年来,河源践行反传统路径依赖、反经济周期操作、反梯度产业发展战略的“三反”理念,大力发展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四新”产业,争创“生态发展和低碳经济示范区”,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港澳及海外华人心目中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市”、“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2008年城市综合增长竞争排名全国第一位(并列)、2008年中国最有魅力城市200强14名、“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
❽ 广东省河源的地质概况如何
河源市区在源城区境内。通过市区有205国道、河惠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东江河道直驶惠州、广州。距离广州、深圳和香港在200公里以内。市区总的地形地貌为东低西高;山脉主要有桂山山脉;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东江干流和一级新丰江支流。主要地质情况概述如下:
一、地层
市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中生界的白垩纪官草湖群和南雄群。此外还有中生界的三叠纪上统大顶组、侏罗纪下统金鸡组和上统高基坪组、新生界的下第三纪丹霞群、上第三纪、第四纪更新统和全新统地层。
二、侵入岩
市区侵入岩主要为燕山三期、四期的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岩,喜马拉雅期则仅在局部有玄武岩类火山喷溢活动。
三、构造
市区主要构造形迹为河源深大断裂,区域构造线北东向;还有小规模的褶皱构造。
四、环境地质
1、水文地质:与地质构造条件相应,市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3种基本类型。
2、工程地质:工程地质特征与地质、构造、地貌及地下水活动等密切相关。本区岩土体可分为花岗岩类岩组、碎屑岩组、膏盐含钙质岩组、冲洪积土岩组及残坡层土岩组。
3、灾害地质:主要有水土流失、水库淤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4、地质遗迹:市区恐龙化石资源丰富,拥有出土大量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脚印化石,成为世界罕见的集恐龙蛋、恐龙骨骼和恐龙脚印化石“三位一体”的埋藏地;获“中华恐龙之乡”,成为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世界第一,已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将建省级恐龙化石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现已发现恐龙蛋化石14000多枚,恐龙骨骼化石9具,恐龙脚印化石100多个。
五、矿产地质
??? 市区主要矿产类型有萤石矿、建筑用河砂、矿泉水、地热水等等。
❾ 河流的地质作用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特点
河流地质作用包括:剥蚀,搬运,沉积
❿ 河流的地质作用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特点
河流的地质作来用太多了源,有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
侵蚀作用主要有下蚀、旁蚀、朔源侵蚀三种
搬运作用有悬运、溶运、推运等
沉积地形一般有心滩、河漫滩、三角洲等等。
此外还有河流的均夷化和去均夷化等等。
建议去参考任何一本普通地质学的书,都有具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