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考古有什么意思
1. 地质考古年纪是如何划分的
地质年代(Geological time scale)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
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
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
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年表中各个宙、代、纪、世、期或时都有自己的名称,用于描述生物在不同地质时空的发展程度, 一般以首先研究这一时期岩石的地点来命名,现将某些专家所广泛使用的各个时期之名称概述于下。
宙(Eon)
从今至古包含:
显生宙(Phanerozoic)——现代生物存在的时期。
元古宙(Proterozoic)——久远的原始生物的时期。
太古宙(Archean)——初始生物的时期。
冥古宙(Hadean)——从地球形成到后期重轰炸期结束的时期。
新生代(Cenozoic)——现代生物的时期。也称“哺乳动物时代”
中生代(Mesozoic)——中等进化生物的时期。也称“爬行动物时代”
古生代(Paleozoic)——古代生物的时期。
第四纪(Quaternary)——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随着科学发展还将细分。
第三纪(Tertiary)——现已细分为新近纪(Neogene)和古近纪(Paleogene)。
白垩纪(Cretaceous)——按英吉利海峡两岸主要由白垩土地层构成而命名。
侏罗纪(Jurassic)——按法瑞交界地方侏罗山(现译为汝拉山)地层研究而命名。
三叠纪(Triassic)——当初按德国南部地层的三分性特点而命名。
二叠纪(Permian)——最初得名于乌拉尔山西坡的彼尔姆州,“二叠”因该时代德国南部地层可分为上下两套而得名
石炭纪(Carboniferous)——因英格兰的高山灰岩及其含煤层而得名。石炭纪早期也称“两栖动物时代”。
泥盆纪(Devonian)——是因英国西南部泥盆州(现译为德文郡)海相岩系而得名。也称“鱼类时代”。
志留纪(Silurian)——名称来自大不列颠的古老部落(志留部落)。
奥陶纪(Ordovician)——名称来自大不列颠的古老部落(奥陶部落)
寒武纪(Cambrian)——是因英国的寒武山脉(今译坎布连山脉)而得名。
全新世(Holocene)
更新世(Pleistocene)
上新世(Pliocene)
中新世(Miocene)
渐新世(Oligocene)
始新世(Eocene)
古新世(Paleocene)
亚大西洋期(Subatlantic)——2500年前至今
亚北方期(Subboreal)——5000~2500年前
大西洋期(Atlantic)——8000~5000年前
北方期(Boreal)——9000~8000年前
前北方期(Preboreal)——11700年~9000年前
代(Era)
显生宙从今至古包含:
纪(Period)
显生宙从今至古包含:
新生代 :
中生代:
古生代:
世(Epoch)
新生代从今至古包含:
第四纪
新近纪
古近纪
期(Age)
全新世从今至古包括:
2. 地质学和考古学相关的部分多不多啊
考古学的方法论主要就是:地层学和类型学,前者与地质学相关,后者与生物学相关。应该说,地质学和考古学存在学科交叉~
3. 地质考古学小知识2条。。。。。
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地球的构造发育史、生物进化史、气候变迁史,以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等。在我国,“地质”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魏国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但当时属于哲学概念。1853年(清咸丰三年)出版的《地理全书》中的“地质”一词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具有科学意义的概念。综合而言,地质的范畴是表示地球质地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概念。
地质
地质(17张)
地质年代综述
为了刻画地质演变的时间性阶段性,人们为地球发生演变确定了年代表。以年代表为顺序,可以把握各个地质时期地球发生的一些标志性变化。
江发世在《地球新论》一文对地质时期提出了新的观点,江氏观点是: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发生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将事件的时间段叫做地质时期。
在各地质时期,在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空间及太阳系和地球所发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地层、岩石、构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不同,特征不同。
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地球形成时期、地壳形成时期、进入太阳系前时期、进入太阳系时期、地月系形成时期、新生时期。见下表。这一时期是由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开始的,到地表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壳的一段地质时间。
在距今46亿(?)年前,由铁镍物质组成的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在地核外形成高温熔融物质巨厚层。
地核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内过渡层。
地球外表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外壳。
外壳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外过渡层。
在地球的中间形成液态层。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形成分层结构,由内向外:地核、内过渡层、液态层、外过渡层、外壳。
地壳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是由地表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外壳开始到有沉积岩形成的一段地质时间。
地壳和地球熔融物质凝固形成的外壳是不一样的。
地壳是由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和陨石共同组成的地球外壳。
在这一地质时期:
熔融物质由于凝固和收缩,在地表形成张裂、沟谷、高山。由于宇宙天体撞击,在地表形成大坑洼地。
随着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和俘获的水流动汇聚到张裂沟谷与大坑洼地中,形成地球上最初的水域海洋和湖。产生的气和俘获的大气留在地球表面,形成大气圈。
由于地核俘获宇宙物质的不均,地表各处温度高低不同产生大气流动。
在地壳形成时期,地表形成了沟谷高山、大坑洼地,有了水和大气,产生了风化、剥蚀和搬运作用,开始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
阳光,其他降落到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处于休眠状态。
进入太阳系时期
这一时期是地球进入太阳系成为行星而开始的。地球进入到了有阳光的显生宙时期,是古生代的开始。
地球产生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
现在的地球黄道面在太阳赤道面附近,二者夹角很小。地球倾斜在轨道上运行,地轴的倾斜方向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34′,即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为23°26′,如下图所示。
地球是在和太阳赤道面大约23°26′夹角方向运行(如下图所示)被太阳俘获,变成绕太阳旋转的行星。
地球被太阳俘获,形成公转和自转。形成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和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为66°34′。
地球被太阳俘获,形成公转和自转。形成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和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为66°
太阳系和其他星系一样,在星系演化趋势作用下,地球由形成时的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方向移动了26′,并已移动到太阳赤道(如下图所示)。
在太阳系演化过程中,在无其他天体引力作用情况下,绕转星球的轨道形状不变,自转轴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不变。地球由被太阳俘获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和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为66°34′。由于地球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方向移动了23°26′,因此形成现在的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夹角为23°26′。
地球被太阳俘获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地球两极终年无太阳光照,地球无四季。随着地球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演化移动,地轴发生在轨道面上的倾斜,地球有了一年四季变化。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有了太阳的光照,形成了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有了昼夜的变化。
在地球的内部,地核或内球偏向太阳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
在地壳,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由两极向赤道的离心力;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地壳物质形成自东向西和由两极向赤道方向的运动。形成高山、高原,形成沟谷洼地和平原。
在生物界,开始爆发式出现即开始复活。
在岩石建造上,出现大量的灰岩。
4. 考古的意义
考古的意义在于发现古人的文明,然后思考我们存在的问题或引领我们更好的向前迈进,当然这里面有一些不法分子会打着这样的旗号去骗取国家的钱财
5. 考古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要考古?这个问题可以换成:为什么我们需要历史。就像我们见到一个朋友总要问,你从哪儿来,你的家庭你的生活你的亲人是什么样一样。我们想知道一个东西的性质和未来,有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知道它的过去。知道它从哪儿来,我就会知道它往哪儿去。这是人需要历史的理由,当然也是我们需要考古的理由。
记者:考古距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
庞朴:考古和我们非常近。尽管时间上和我们相隔几千年几万年,但是它可以直接帮助你把握现实,预知未来。譬如,我们经常在考古中发现一些东西,有的是具体的物,有的是书简。这个价值就太大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实物知道两三千年前的人生活的状态。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当时为什么这么想,他们这个想法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现状和形成给了多大的影响。这个很重要。当然我们有时候不考古,从一些书本文献里也可以看到,但考古让我们更真切更确凿地触到历史。考古以后我们会发现书籍和文献记录的历史不是那么全面,不是那么准确。因为考古,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比文献记录得多,也准确得多。
考古就是通过对实物的材料来直接了解历史。通过对地下的古代材料的发现,来直接感觉触摸历史。考古,从字面上说就是考察古代。我们当然不可能从时间上走回过去,不可能在空间上走回过去。但是古人有意识无意识残留下来的东西里面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遗迹。考古使我们可以和他们面对面。让我们超越时空。考古帮助我们超越时空和古人对话。这就是考古的价值和意义。
培根说,历史使人聪明。考古,重要的还不只是让我们对古代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当代的了解,对当下生活的了解,古人做过的事,当今的人,好的要记住,坏的要避免。这就是历史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6. 考古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考古
考古就是通过对实物的材料来直接了解历史。通过对地下的古代材料的发现,来直接感觉触摸历史。考古,从字面上说就是考察古代。我们当然不可能从时间上走回过去,不可能在空间上走回过去。但是古人有意识无意识残留下来的东西里面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遗迹。考古使我们可以和他们面对面。让我们超越时空。考古帮助我们超越时空和古人对话。这就是考古的价值和意义。
培根说,历史使人聪明。考古,重要的还不只是让我们对古代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当代的了解,对当下生活的了解,古人做过的事,当今的人,好的要记住,坏的要避免。这就是历史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知识延伸:
考古表示古代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所观察到的共同体。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年)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7. 考古工作有什么意义
您好!我来回答您的问题!考古可是大工作!考古,用以表示考古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遗存中)所观察到的共同体。文化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如中国文化、文化遗产等。但考古学中所讲的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专门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群遗存。例如在考古工作中,发现某几种特定类型的器物,经常地在一定地区的某一类型的居址或墓葬中共同出土,这样一群有着特定组合关系的遗存,即可以称为一种“文化”。由于它们总是共同存在于同一文化层或墓葬中,表明它们属于同一时代。一个文化不能由一种特征来划分,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找到类似的文化因素。只有许多特征的总合,才能把一个文化和另一个文化划分开来。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由来19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G.de莫尔蒂耶将欧洲旧石器时代分为5期(后来增至6期),仿照地质学上地史分期的方法以第一次发现的地点来命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考古发现地区的扩大,知道同一地质时期中不同地区的遗存的面貌并不相同,特别是到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存的内容更加复杂,各地区的差异十分明显。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有些原来以为是前后相衔接的不同时期文化,实际上是同时并存的不同文化。因此,产生了考古学文化这个概念,用来指同一时期中不同类型的遗存,也指同一地区时代有先后的不同类型的遗存。目前欧洲旧石器时代的6期,已基本上移作了文化的名称。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也有类似的情况,最初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将甘肃新石器时代遗存分成6期,推断每期300年并前后相接。后来知道它们代表不同的文化,已都移作文化名称。在考古学发展史上除了分期的概念之外,又增加了考古学文化的概念,这是很有意义的。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作为考古学文化名称的作法,应用得最为普遍。如欧洲的莫斯特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以及中国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小南海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以地区或流域来命名的,多为事后弄清这一文化分布范围而命名。如欧洲的多瑙河文化等。另外,还有对发现地点的名称加前缀的,如甘肃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这是因为它们和典型龙山文化有相同处,也有差异处。如果仅属地方性的小差异,当然可采用这种办法,如果差异大到可认为是独立的文化时,那便应该另起一个文化名称。由于发掘地点中不止一个文化,可对地名加后缀,以资区别,如庙底沟二期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见屈家岭文化)等。以特征遗物来命名的方法也经常被采用,如中国过去所称的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和欧洲的巨石文化、钟杯战斧文化等,不过这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而近年来已逐渐不大为人们所采用。此外还有以族别来命名的,如巴蜀文化便是一例,不过这只能适用于较晚的文化,并要经过精确考据,否则易于造成混乱,最好仍以小地名命名而另行指出这种文化可能属于某族。至于历史时期的商周文化、秦汉文化或隋唐文化等,是一般用语的文化,即指一民族在特定时期中各方面的总成就,包括物质文化以外的一切文字记录所提及的各个方面。严格地讲,这与考古学上有特定意义的文化,是要加以区别的。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对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除了要解决时代和分期以外,还要研究它的内容、特征、分布范围、起源、发展,以及同其他文化的联系等。而要对一文化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则至少应对该文化的一处典型遗址作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把握这一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个考古学文化包括有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某几种特定类型的住宅、墓葬、工具、陶器和装饰品以及某些特定的工艺技术等。每个考古学文化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示其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考古学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共同规律,还要研究各地区各个族的共同体发展的特殊性。因而必须确立考古学文化这一概念,以便对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分别地加以深入研究,以探寻物质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对同时并存的各种考古学文化,我们要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来搞清它们的分布范围。这些范围同自然地理的区划并不完全一致。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文化因素也不断发生变化。当一种文化发展成为显然不大相同的另一类型时,可称为同一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或时期),如果发生了质的改变,则应视为另一文化。但这需要有充分的资料,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确定。一种文化特征的形成,主要由于其内部发展,但有时也因接触而受到另一文化的影响。这些,都是在对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时需要重视的问题。
考古学常见术语表
考古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研究古代人的科学。一般认为,雅各布斯波在1674年最早使用了这个名词。他是17世纪的一位德国物理学家、旅行家和学者。
人类学——即对人类进行研究的科学。有时候它会与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研究动物和植物的化石)交叉,特别在研究早期人类遗存时。
人工制品——人类制造的、使用过的或对人类有用的物品,如石制工具,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随意拿走遗物而不进行记录,这给考古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土冢——特指青铜时代地面上的土墩,通常用来覆盖埋葬物。
BP——距今年代,代替传统的BC(公元前)和AD(公元后)。它的好处是使得所有文化和宗教的年代变得更加直观。为了将日期标准化,1950年被定为考试古学上的“现在”。
放射性碳素断代法——一种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比率的技术,能测定五万年以内有机材料的年代。热释光断代技术能用于陶器的断代,将物件重新加热,然后测量发出光线以断定黏土器物最初的加热时间。
稻作遗存——埋藏的特征从地面上看是无形的,如墙,只有在高空中俯视,才能发现在稻谷中的不同颜色的斑纹。1586年威廉康德在消失了的肯特罗马港口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如今这种现象仍被广泛利用。现在一般用玉米代替稻谷,当玉米长成时,就会发现交错、相通的道路(道路经过的地方,玉米更稀一些),他们把这种交叉口称为南奥古斯丁交叉口。
楔形文字——最古老的书写形式之一,因其字母外形很像楔形而得名,通常是用刺在湿的陶土上刻写而成。
树木年轮断代——根据计算树木年轮(每年增加一轮)对树木断代。她还可以提供气候方面的证据,因为气候能影响数轮的宽窄。这种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用于考古学上,当时是用于测定美国印第安村庄的年代。
发掘——通常表示的是遗址物质的发现,全面移开表面并记录地层或开探沟揭示堆积的情况,全面发掘而不留下任何东西。惠勒曾说道:“我是考古学家,一个对过去的破坏者。”
田野考古学——从字面上理解,包括在田野里工作的考古学,尽管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使考古学家们不需参与发掘,不必让自己的手沾半点泥土。其相对应的概念是室内考古学(主要用于审定申请计划)和电脑考古学。这种对遗址的研究,主要依靠现有的文件、地图、人口普查资料、课税清册、教会资料、测量数据和以前的发掘报告。历史考古学是研究有文字记录的那段历史。
象形文字——文字的象征符号。象形文字使用图画代表思想或言语,如古代埃及所使用的文字。
陪葬品——与人的尸体一起埋葬的物品。对考古学家来说,是一种相当有价值的习俗现象。
葬式——埋葬尸体的方式。如火葬,用火焚烧尸体,这常见于多种文化中。
巨石文化——照字面理解,使用巨大的石头筑成的纪念碑形式的物件,如环状列石。
史前——通常是指“非常古老”的意思。精确的说,是指文字发明以前。
陶瓷碎片或瓷片——破碎陶瓷的一部分,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它对于确定年代序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抢救性考古学——一个遗址因为开发的需要,在它被破坏前,为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所进行的抢救性的发掘。
相对年代——一个事物通过与另一个事物相对照而得出年代,不用给出确切的年代,绝对年代则要有确切的年代。
地层学——堆积物层次的研究。一般认为,埋得越深的年代越久远。远在1859年,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之前,已有学者根据地层学推算出,许多堆积物的年代,要比传统《圣经》所说的上帝创世纪的年代——公元前4004年早得多。
三期说——把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学说,这种分法用在欧洲是可行的,但是用于世界的其他一些地区则有问题,因为有的地区现在还处于石器时代文化中。三分法的最初提出者是克雷斯蒂安J汤姆森,1819年,他在哥本哈根博物馆整理展品时提出此说。
8. 考古是什么意思
就是对古墓或古时遗址遗物古玩字画进行鉴别鉴定它的年代丶真伪丶价值,及古墓属哪个古人等。
9. 中国考古到底有什么意义
考古帮助我们超越时空和古人对话。这就是考古的价值和意义。
培根说,历史使人聪明。考古,重要的还不只是让我们对古代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当代的了解,对当下生活的了解,古人做过的事,当今的人,好的要记住,坏的要避免。这就是历史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很多人感觉考古没意义,是因为考古学不够普及,这些年来随着公众考古的开展,考古工作者极力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学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科,而不是让人提起考古,马上脑子里就是“挖墓”、“古董”等等。可是现在国内的人文环境对公众考古的开展并不利,公众考古的手段和方式也是没有创新性,以至于成果并不大。这主要表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鉴宝类节目误导观众,各类有关考古的纪片为了突出可看性,专门设各种陷阱,也是在扭曲考古学本身。近年来公众考古类的网站、书箱越来越多,但普及并不够,因为考古学本身的特殊性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接近普通民众,一些名词,一些术语都太专业,没有一定的基础的确是很难深入的了解。而现在还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将考古的成果可以迅速的普及。如果深入一点来讲,是中国考古学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本身还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公众考古还不是学科发展的重点。考古的意义,说白了也就是历史学的意义,就一个人来说,有今天是因为有昨天,对整个人类来说也一样。
10. 野外考古是什么意思
就是在野外挖墓或者挖恐龙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