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怎么开展区域地质工作计划

怎么开展区域地质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1-03-11 10:41:29

❶ 对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有何建议和需求

设计面比较广 专业方面需考虑 测量 物探 地质 环境 遥感 三维 计算机等 感觉不是一个专业或一家单位能完成的了的 必须多项多家合作

❷ 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

一个完整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主要包括调查工作项目的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组织实施、质量监控、最终审查、出版印刷、资料归档保管等全过程。其中组织实施是承担调查单位的主要工作,对一个具体调查项目,由于不同工作区地质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图幅的目的、任务的差异性,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有所差别,但一般可分为前期准备、设计编写、野外现场调查与填图、成果编审、出版及汇交五阶段(图1-1)。

图1-1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图

1.前期准备

该阶段主要依据调查任务要求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准备:

1)组织准备:区域地质调查是综合性很强的基础科技工作,它涉及多门学科,所以要求调查人员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科学素质。为保证调查质量,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从组织上予以保障。队伍要进行技术培训和专业协调,让队员掌握区域地质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资料准备: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分析所需调查地区的各种专业图件与数字、文字资料、工作底图(包括地形图、遥感图件等)。具体包括调查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工作底图的收集以作为专业调查的基础图件,其中准备调查区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是非常必要的,以作为野外调查时的填图底图;遥感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包括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与磁带),为编写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和信息。

3)物资、材料的准备:包括地质材料、后勤生活物资、技术与安全装备、交通工具等。

2.设计编写

设计编写是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的前提。根据调查任务、目的和调查的技术规程,首先确立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调查的项目要求、调查内容、工作期限、调查资料的收集方式和方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质量要求以及提交调查结果的形式与图表等;然后要修订更为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工作方法、进度、质量、要求、费用预算等(设计编写的章节和主要内容参照本书相关附录)。通过工作计划的层层落实,以保证调查工作的圆满完成。该阶段值得重视的工作有:

1)认真收集前人工作资料:尤其对涉及图区内前人建立的全部“组”级岩石地层单位逐一弄清原始定义、层型剖面、岩石组合特征、区域变化、与相邻组的识别与区别标志、界线特征,以及建组的时代依据等,并查明该组后来的沿革变化等。要弄清前人工作中遗留和存在的重要地质问题,对这些地质问题更要做客观分析与评价,尤其要查明前人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进行该项研究的,重要的数据还要清楚是使用何种仪器利用何种分析方法获得的,因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质理论的不完善性,必然导致成果中有遗留问题,在分析仪器落后的年代所获得的数据难免有不足,要客观并公正分析,无须追究前人,重要的是查清问题的本质与客观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方案。

2)设计内容重点突出:重点围绕图幅下达的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重大地质问题编写设计,尤其要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上多下功夫,重点突出。

3)合理分区和部署工作:依据工作区的地质复杂程度、遥感解译状况,结合图幅内前人研究程度、遗留地质问题和项目任务书下达的主要任务等,将调查区划分为重点工作区、一般工作区和简单工作区,要体现加强重点区、适度一般区和兼顾简单区的原则合理部署工作。

4)技术方法与手段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针对野外最重要的剖面测制和路线填图两大过程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法与手段。剖面设计要明确布设原则、方案、工作量使用、不同比例尺选择与确定、主要样品在各剖面的分配等内容。明确各剖面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实测注意事项等。路线设计要明确不同岩类区和不同工作区的路线部署原则、方案、工作量使用、路线间距、长度、观测点的大致控制精度与密度等。

5)工作量部署要合理得当:主要工作量的使用与解决重大地质问题相配套。

3.野外现场调查与填图

野外现场调查与填图是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主要进行4方面的工作:

1)建立地质填图单位:在全面收集和研究有关调查区域已有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踏勘,并借助遥感地质解释,部署实测地质剖面。通过剖面测制合理建立地质填图单位。将地层、岩体等地质体按其野外宏观可识别和可划分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岩层、岩体或岩性段,作为野外地质图上能够反映调查区地质特征的基本组成单位。填图单位的粗细取决于调查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图单位划分越细。

2)野外地质填图:填图路线的布置以能够控制地质体的边界线为准则,其疏密程度取决于地质调查比例尺的大小和调查区的地质地貌情况的复杂程度。填图路线的主要功能是将建立地质填图单位准确标绘在图上,并查明各填图单位间的空间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大致垂直于(横穿)调查区的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称为穿越路线;二是沿各地质体界线或对其他地质现象进行追索观察,称为追索路线。在野外填图过程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并辅以追索法。将各填图单位合理地互相连接起来便形成了野外地质图。此阶段中还要注意通过路线调查,补充和弥补原剖面测制中未解决和未发现的地质问题,如发现有比原剖面更好的地质填图标志层、重要接触关系、化石层位、矿化线索等,有时还要选择路线中新发现的好的地段补测地质剖面(或局部短剖面)。

3)野外地质调查质量监控:地质调查以有效控制地质体的产出与分布为根本,以解决地质问题为原则,具体质量监控标准详见《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要求》等(见附录)。

4)室内综合整理与连图:野外地质调查资料通常作为单线资料标在单幅手图上(文字记录于个人野外记录簿上),或在单个数字填图掌机上保存,要通过转绘将各单线编在一张整图上(或在数字桌面操作系统中编辑于一张图上),再进行各野外地质界线的合理衔接,才能形成一张完整的地质图。

4.成果编审

成果编审是在全部现场调查任务完成后转入室内研究阶段,从事资料的系统整理、图件编绘和报告及说明书编写、提交最终系列成果。

1)资料整理:首先在野外实地检查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鉴别、计算核对和修正,审查资料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删除有错误的资料,并补充、修正资料,使其完整、准确、客观。

2)应用计算机技术:对资料进行编码与分类、分析处理、编绘图件。

3)编写调查报告和图幅说明书: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目录、概要、正文、结论与建议、附件几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参见本书后附录)。

5.提交成果资料

资料是项目成果的主要载体,项目实施形成的成果资料除了按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汇交外,必须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汇交。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调查原始资料、实物资料均应汇交。汇交形式应以正式印刷的纸介质资料和光(磁)盘数据资料两种形式汇交。成果社会化服务是区域地质调查的最终目的,应及时向全社会发布工作成果,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了向社会推广应用成果资料,需组织成果资料的转化,编制综合性、科普性资料。同时,健全和完善基础性、公益性国家地学数据库数据及网络服务工作。

❸ 收集地质资料、拟定踏勘计划

在开展某一地区的野外基础地质工作之前,首先应在室内尽可能收集研究区的专必需资料,包括属航空、卫星照片,地形图 ( 比例尺按工作需要而定) 以及不同范围 ( 大区域和研究区) 的地质图件和说明书。应全面了解研究区的交通、地理、地貌概况及工作程度;熟悉区域地质背景、区内出露主要地质体的特征; 确定地层的时代、层序、分布及其基本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问题等,以此为依据,拟订野外工作计划。

路线踏勘及地质填图设计书的编制,属于准备工作阶段地质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本章主要针对如何做好这两项工作加以阐明。

❹ 浅谈如何高效开展地质测量工作

作为从事地质工程的技术人员,除了应掌握地质勘探工程的专业知识外,还应熟悉勘探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尤其是现在测量电子仪器的广泛使用,测量仪器操作越来越简单,应具 有参与或组织实施测量业务的能力,合理使用测量资料。
地质勘探测量通常包括地质填图、勘探工程、地质剖面等测量工作。
第一节 概述
地质勘探是为了详细查明地下资源,并确定矿物位置、形状及储量。地质勘探一般分为普查、详查和精查三个阶段。普查阶段是根据在地表上所发现的矿点(矿体露头)以及配合地表揭露工程和少量的勘探工程等手段所进行的地质观察。初步查明矿产的品种、矿体的规模、形状和产状,确定矿石的品位和储量。详查阶段亦称勘探阶段,是在普查基础上对矿区进行更详细的勘查,目的是查明矿区的地质构造、矿体产状、矿石品位、物质成份及储量等获得更可靠的地质资料。精查是在普查和详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矿产品的埋藏情况,确定矿体的品位、储量、开采价值、开采方法等,为下一步开矿作好准备。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是为地质勘探提供可可靠的测绘资料,配合地质勘探作业以保证任务的完成。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为勘探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地质构造提供勘探区域的控制测量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2.根据地质工程的设计,在实地给出工程施工的位置和方向(又称定位和定线); 3.竣工后测出工程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4.提供编制地质报告和储量计算的有关图纸资料。
为了进行上述测量工作,应首先在勘探区建立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的等级应以《地质勘察测量规程》为依据,并结合勘探区的地形条件和勘探网的密度和精度要求,还应同时满足矿区所需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的需要,其它测量工作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情况下作为地质勘探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勘探面积、勘探网密度和地形条件,布设四等或5″级导线网,若有GPS接收机,也可布设相应等级的GPS控制网,在此基础上再以交会、导线等方法进行加密。高程控制网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可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或GPS测高。
当勘探区已建立地形测量控制,如果精度能满足勘探工程测量的需要时,应利用其作为一切勘探工程测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不必重新布网。如其密度不够,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密。
勘探区的地形测量是为地质勘探工程服务的,测图比例尺的大小是随地质勘探对矿石储量计算的精度要求不同而变化的。储量计算的越精确,测图比例尺就越大,随着勘探工程的进展,勘探工程所需的地形图比例尺也逐渐变大。一般应满足大比例尺(1:500~1:5000)测图的需要。

第二节 地质填图测量
在矿区勘探工程中,首先要进行地质填图,通过地质填图来详细查清地面地质情况,划分岩层,确定矿体分布,以便正确了解矿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及规律,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作为储量计算的地表依据。
一、地质填图的比例尺
地质填图是用地形图作为底图,将矿体的分布范围及品位变化情况、围岩的岩性及地层
的划分、矿区的地质构造类型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等填绘到地形图上,即成为一张地质地形图。在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要填绘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在普查阶段,要填绘1:10万或1:20万的区域地形图,详查阶段,要填绘1:1万、1:2 .5万或1:5万的地质地形图。在精查阶段,填图比例尺依据矿床的具体情况而定,若矿床的生成条件简单,产状较有规律,规模较大,品位变化较小,则采用的比例尺就小,反之较大。一般规模大、赋存条件简单的矿床如煤、铁等沉积矿床,通常用1:1万至1:5万比例尺的地质地形图;对于规模较小、赋存条件较复杂的矿床如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内生矿床,通常用1:2000和1:1000的地质地形图;对于某些稀有金属矿床,还可采用更大的比例尺,如1:500。一般地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填图的比例尺相同,
二、地质填图的方法
地质填图测量包括地质点测量和地质界线测量两个步骤,其中地质点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工作。
地质点是指勘探矿区地表上反映地质构造的点,如露头点、构造点,岩体和矿体界线点、水文点等。它们是地质人员进行地质调查的地质观察点,是填绘地形图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地质点测绘在地形图上。地质点的位置是地质人员在实地观察确定的,确定后用红油漆或插一小红旗作为标记,并编号。
测定地质点前应准备好作为底图的地形图,控制点资料,并对控制点进行检查。要充分利用测区已有的控制点,如果控制点不足,可采用导线测量等方法加密。地质点测量作业方法、程序及要求与地形测图的碎部点测量完全相同,地质点测量一般由地质人员与测量人员共同完成。地质人员在选择地质点,描述地质内容和绘绘制地质蓝草图时

❺ 如何开展地质踏勘

1、先确定工区范围。
2、明确踏勘是为什么服务的(比如是油气勘探、还是地质填版图、还是工程布置等)权。
3、拟定踏勘任务,既本次踏勘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了解到哪些地质、地理、交通、环境方面的信息。(这一步里一般都需要借鉴前期资料或是相邻区域的地质资料来参考,当然,其实在任何一次地质工作开展前,充分了解该区前期工作成果都是必须做的。实际上这不应该算在地质踏勘的工作里。)
4、拟定踏勘路线和需要使用的技术方法,确定踏勘时间安排。
5、准备踏勘需要使用的工具(交通工具、标本采集工具、定位工具等)、图件、消耗品、人员安排等。
6、出发踏勘~~~
7、处理踏勘时获得的数据,编写踏勘报告,基本就这样了呵呵。
其实踏勘就是去探探风,不是什么有严格规定的程序的.........
不过有一点必须清楚,你的踏勘是什么工作的踏勘,这决定了踏勘工作的面貌

❻ 地质工作的基本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确定了“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的方针,地质学和地质事业赢得“建设的尖兵”的地位而备受重视,从而开始其大发展的历程。

(一)地质工作管理机构的建立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任命委员21人,李四光任主任委员,尹赞勋、谢家荣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负责统一规划全国地质工作,并适当集中全国地质学家解决国家建设的迫切地质问题。同年11月,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四个问题:中央地质机构的组织;中央与地方地质机构的联系;地质教育;1951年的工作计划。会议明确提出,应人力物力集中解决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的资源问题。并建议地方地质机构应受当地人民政府及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双重领导。

1951年,300多名地质工作者组成84个地质队分赴全国各地区调查,其中东北地区仍为工作重点。至1952年,全国地质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包括80多个项目在内的地质工作计划,对5000多平方千米的国土做了地质调查并绘制出图件,钻探进尺总计达到3万余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地质部,任命李四光为部长,何长工等为副部长,以加强地质工作的领导,使地质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地质部成立后,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随即撤销。在成立地质部的同期,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等有关部门,也先后相应地加强了各自的地质机构。中国科学院成立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强调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开展科学研究;接着成立古脊椎动物研究室。1952年,在院系调整中建立了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学院;各大学地质系扩大招生;建立专科学校;几年后又建立成都地质学院。20世纪50年代初,与地质相关的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等也建立了。从1952年起,先是各大行政区,后来是各省先后建立地质局,组织勘探队。至此,地质工作管理机构基本完备。

(二)地质工作的大转变

1952年11月,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地质工作开始大转变。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制定1953年地质勘查计划,这是中国地质工作第一次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此地质工作纳入了国家计划的轨道(夏国治,程裕淇,1990)。

1953年,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的地质工作任务共有四项:第一,保证五年内开始新建企业的设计所必需的矿产储量;第二,加强对某些以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和地区上分布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第三,有计划地开展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进行部分的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保证第二个五年计划所需的矿产储量,并为第三个五年计划所需的矿产储量准备资源条件;第四,加强水利资源和综合流域开发的地质勘查工作,保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要水利工程和水力发电工程所需的地质资源,并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所需的水力资源开发做好准备工作。为此,五年内计划探明可供设计的煤的矿产储量202.7亿吨,铁的矿产储量24.7亿吨,计划完成地质勘探钻探工作量923万米,提供地质勘探工作经费16.7亿元(夏国治,程裕淇,1990)。

为了顺利完成“一五”计划所规定的地质工作任务,地质部将60%的技术力量保证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煤炭的重点勘探任务,以16%的力量有重点地进行普查。“一五”计划开局之年,77%以上的地质人员到了野外,即使以科学研究任务为主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也派出了大量科技人员密切配合。

“一五”计划期间,共完成了74种矿产的勘查,有64种取得了可供工业设计使用的储量。与1949年相比,铜的储量增加了14倍,钼的储量增加了50倍,石油的储量虽然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但仍比1949年增长了32.5倍,而且还开始了200万平方千米的石油地质普查(夏国治,程裕淇,1990)。

(三)地质普查的全面展开

从1954年开始,地质普查工作全面展开,为此,地质部成立了普查委员会,组织了44个普查队共2000多人,在20个省(区、市)的120多个县的范围内展开普查工作。至1955年,地质部所完成的普查工作量已由1953年的8%增长至20%。到1956年,地质部所属各地质队均已将二分之一以上的技术力量投入普查工作中。

1955年,地质部根据国务院决定开始承担石油普查任务。1955年春节前后,地质部召开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组成5个石油普查大队,会同燃料工业部分别在准噶尔、柴达木、六盘山、四川等地进行大面积的石油普查,并强调运用地质理论指导探寻石油的重要性。同时,地质部还在华北平原进行了石油普查,并抽调技术骨干充实各石油普查大队的力量。1956年,石油普查规模进一步扩大,地质部派出14个大队与地球物理探矿等队伍配合,普查了新疆、柴达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鄂尔多斯、贵州、广西等面积达40多万平方千米的地区。

1957年,地质部做出石油地质工作战略东移的决定,将找油的重点从西部转移到东部各盆地。“一五”计划结束时,找到的可能储油构造累计达256个,有的已经钻探出原油,为大庆等油田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夏国治,程裕淇,1990)。

除油气资源外,区域地质调查和其他矿产普查也大规模地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几十个具有工业价值的新矿区被发现。

(四)地质工作的曲折发展

1958~1965年地质工作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地质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完成了1:20万综合区域地质调查面积43万平方千米,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试点工作,出版了1:300万全国水文地质图及其说明书;在矿产勘查方面,全国共发现各种矿产的矿点10万多个,探明有相应储量的矿种93种;在工程地质方面,地质部与水电部共同完成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阶段及坝区施工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探任务,完成了长江三峡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另一方面,在那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大计划,也使这一时期的地质工作遭受了挫折。1958年,地质部门的23种主要矿产储量的年计划指标不断加码,分别超过国家批准计划的1倍,有的甚至达到10倍。1959年和1960年仍然延续了这种跃进的势头。与此同时,地质工作出现了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讲必要的程序忽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现象。这些都给地质工作带来了损害。

1960年冬,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1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进入连续3年的调整时期。地质部也从1961年起,总结“大跃进”期间地质工作的经验教训,部署调整工作,并组织地质工作者对地质工作的性质、特点、规律、内部工作关系进行大讨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地质工作逐步恢复了正常秩序,并开拓出若干新的工作领域。

这期间,地质部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重点矿种和矿区的勘查工作。一是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会同石油工业部在大庆长垣组织石油勘探会战,同时开展外围地区的普查勘探工作。二是加速勘查铬矿资源。三是集中力量组织长江中下游各省协作,重点加强铜、铁矿等矿产的勘查工作。②加强三线战略后方的地质工作。地质部门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对二线、三线地区和战略后方的地质勘查工作做了相应的加强。③加强与发展农业有关的地质工作。④加强地质科学研究。新建了一批地质科研机构,出版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科学专著和论文报告,“以任务带学科”,强化了为国民经济服务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学术氛围活跃,大地构造学领域的地质力学、多旋回学说、地洼学说、断块学说、地壳镶嵌波浪运动说等学派之间展开了争鸣。⑤开辟了新的地质工作领域。如海洋地质工作、特种非金属矿产的找矿勘探工作、地震地质工作以及第四纪冰川和现代冰川、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质考察、核爆试验场工程选址等(夏国治,程裕淇,1990)。

(五)地质工作的艰难前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质工作像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一样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地质工作者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地质工作艰难地前行。

一方面,地质工作遭受严重挫折,主要表现:地质教育事业损失惨重,北京地质学院先迁湖南石门,再迁湖北江陵,最后落户武汉,迁徙过程中人才流失、物资毁损,地质院校停止招生达五六年之久;地质工作管理机构合并撤销,研究机构下放管理,给地质工作带来巨大损失;探矿机械、地质仪器等工厂长期处于半停滞状态;地质工作队伍中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全国地质工作技术人员由1966年末占地质职工队伍总数的19.1%,下降到1976年末的12.5%,虽然绝对数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急剧下降,造成队伍结构的严重不合理,给地质工作带来了长期难于解决的负担(夏国治,程裕淇,1990)。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这样严重的困难局面之中,地质工作仍然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开辟地质工作新领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地质工作在困境中艰难前行。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先后完成了青海等地的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过半数的省市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出版了中国第一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正规图件。在矿产勘查方面,石油、天然气勘查取得多处突破,分别在陇东、苏北、任丘以及南黄海、北部湾、珠江口、东海等地或构造见油、见气,确证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或构造钻获日产千吨的高产油井,发现古潜山型油气藏;铁矿勘查也获重要进展,基本摸清了中国贫、富铁矿的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储量及潜在储量、冶选性能等;其他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取得许多新的发现,陆续发现和勘查了一些新的金矿、铜矿、稀土矿、铂族矿、铬矿等以及新的盐矿、重晶石矿、天然碱矿和许多非金属矿产的新品种。在水文地质普查方面,一部分水文地质普查队伍实行“工改兵”的制度,组建了基本建设工程兵水文地质普查部队,普查部队完成了350万平方千米普查面积中工作条件最艰苦的190万平方千米的任务。在开拓新的地质工作领域方面,地热地质勘查、航空地质和航空综合地球物理勘查以及将计算机应用于地质工作之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包括编制出版1:400万中国地质图和1:500万亚洲地质图,中国地质矿产图集,1:300万中国海上及海域地质图等,以及稀有元素矿床类型及其成矿特征的系统总结、三峡工程、宝成铁路沿线环境工程地质科研工作成果等。在对外交往方面,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中的会员国地位,对中国学术界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夏国治,程裕淇,1990)。

(六)地质工作迎来勃勃生机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也给地质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地质工作真正转移到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地质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拨乱反正,明确提出地质工作要实行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工作方针,要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地质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上。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的调整。为了加强地质工作的领导,1979年,国务院决定,撤销原国家地质总局,恢复建立地质部,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1982年地质部改名为地质矿产部;各省(区、市)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为以地质部为主的双重领导;冶金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及建材系统下属的地质队伍也相继收回改为相关部委为主的双重领导。

地质工作队伍的表彰和激励。地质部门先后三次评功授奖,表彰劳动模范、找矿有功单位和人员以及模范政治工作者等;为调动知识分子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地质部门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知识分子评定和晋升技术职称。与此同时,地质队伍的结构得到优化,截至1985年底,地质部门队伍41.8万人,技术人员的比例由1978年的16%上升为20%,队伍素质得到改善(夏国治,程裕淇,1990)。

学术交流活动的恢复和发展,地质科研工作得到加强。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举行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报告会,会上为40名从事地质工作50年以上的老地质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这一年,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发展到4万多人。按照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地质部门将科技工作重点放在为解决经济建设和地质工作的关键性项目上,调整不同层次科研机构的分工协调以及地质队、科研机构和院校之间的横向联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重点矿产的普查方面。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至1985年底,1:20万地质调查完成了全国应测面积的88%,完成1:50万、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922万平方千米。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批重要基础地质成果:出版了《中国地层》、《亚洲地质》、《中国古地理图集》、《中国构造体系图》等一批高水平的专著和图集。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普查,发现了值得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600多处,其中预计可达大中型矿床的约300处。有97种矿产新增了探明储量,平均每年扩大规模的矿区135个。在南海珠江口、东海获得日产291立方米、174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在塔里木盆地获得日产1000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从而为海洋石油钻探和塔里木盆地石油普查打开了新局面(夏国治,程裕淇,1990)。

❼ 地质工作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计划管理体制的变化是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变化的重要标志,在地质工作由计划经济体制和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转换期间,计划管理体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改变地质工作的单一资金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多做工作,多出成果

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我国地质工作的经费来源一直采取吃国家预算的单一渠道,既没有实行矿产资源的有偿占用,也没有实行地质成果资料的有偿使用。这种吃“大锅饭”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地质工作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国家预算进行地质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也不适应进一步搞活地质队的需要。因此,改进地质工作的计划体制,必须变国家预算拨款的单一渠道为国家预算拨款和利用社会资金的多种渠道。

地质工作是一项超前期的基础工作。地质工作成果要逐步实行商品化,但又不可能全部实现商品化。因此,国家预算拨款今后仍将是我国地质工作的主要资金来源。国家预算拨款主要用于区域性、基础性调查以及部分普查、勘探、水文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等。

利用社会资金安排的地质工作,主要是接受各方面委托所进行的矿产、水文(包括找水打井)、工程地质勘查和地质技术咨询服务等。

用国家预算资金安排的地质工作,应根据“吃国家预算不吃大锅饭”的原则,由承担任务的单位同上级主管部门按项目签订合同,核定经费;利用社会资金安排的地质工作,由承担任务的单位同委托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并由委托单位提供所需要的经费。

承包委托单位委托的任务应坚持合理收费。除必需的各项成本费用外,可加收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和管理费。收费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为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所进行的地质工作,其收费标准应高于国内项目的收费标准,除考虑地质成果有偿使用外,还应考虑矿产资源的有偿占用因素。

两种资金所进行的地质工作(包括与地质勘探费脱钩的地质单位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的单位所进行的地质工作),均属地质工作计划的组成部分,均应纳入计划,实行分级管理。其中用社会资金安排的工作除少数特别重要的项目纳入部、局计划外,大部分项目纳入地质队计划。两种资金来源实行统一核算,取得的社会资金作为其他拨款来源以收抵支。按财政部有关规定,两种资金来源所进行的地质工作,均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两种资金来源捆在一起核算后,将统一计算节约和收益分成,并将节约和收益的大部分留给地质队。具体分配方式和分成比例由各主管局根据所属各队地质找矿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好坏,节约和收益的多少,队伍规模大小等具体情况确定。如有的可采取节约和收益全额分成办法;有的可采取定额上缴、一定几年不变的办法;有的可采取确定留用基数,超基数分成办法等。局与队的分成比例,有的可定为“二八”,有的可定为“三七”,有的可定为“四六”,节约和收益较少的也可全部留给地质队。留队部分转入三项基金的比例,仍按“三三四”的规定执行。各局应将所属基层单位节约和收益总额的4%缴部,边远地区特别困难的局(如西藏、青海等)可适当减免。

各地质单位组织富余人员和利用富余时间所进行的不属于地质工作范畴的工作,如开办小矿山,对外承包建筑施工,对外提供运输、修配服务,以及经营其他服务行业等,作为地质部门的“第三产业”,这部分工作由各地质单位根据市场需要和本身能力自行安排,不纳入地质工作计划,取得的净收益也不统一计算分成,继续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或收入分成办法。

二、调整计划分级管理权限,缩小部、局管理的指标范围,扩大地质队的计划自主权

对地质工作计划根据“简政放权”和“大的管住管好、小的放开放活”的精神,由部管理的指标确定为以下几项:

(1)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工作项目及其任务。包括与国家重点建设前期准备项目对口的地质项目、重要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地质项目、重要成矿区带的重点地质项目、重要的区域性工作项目、重点科研项目等。

(2)计划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包括提交可供建设利用的主要地质报告和区域地质成果、科研成果报告,计划新增探明储量,计划新发现和新评价的矿产地等。

(3)各局用国家预算安排的主要实物工作总量。包括钻探、坑探工作量等。

(4)各局国家预算内的地质勘探费总额。

(5)各局职工总数和工资总额。

(6)地质院校和技工学校招生人数和毕业生分配人数。

各地质单位对部下达的计划必须保证完成,并在人财物方面予以充分保证。有正当理由确需修改部下达的计划时,应报部审查批准。完不成部下达的计划,应扣减或取消节约分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局,各专业局,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和本地区具体情况,可以增列少数局管指标,但要防止指标过多,管得过细过死。务必使地质队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在计划安排和经营管理方面,享有国家规定的各种自主权,能够合理安排地质工作,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加强计划的综合平衡,搞好中长期计划

改变地质工作的单一资金渠道,下放计划管理权限以后,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比例将相对减少,利用社会资金的比例将逐步增加。在新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和计划部门一定要改变过去习惯于单纯平衡预算内资金和任务的旧观念、老办法,加强计划的全面综合平衡,尤其要搞好人力、财力、物力的全面平衡,做到统筹兼顾,确保重点,既要广泛利用社会资金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又要用好管好国家预算内资金,多做工作,多出成果。确定工作部署,一定要加强经济观念和时间观念,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努力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搞好中长期计划是地质工作的一件大事。今后部的计划工作将逐步转向以抓好五年计划为主,简化年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和方法。各局除配合部抓好五年计划外,还应重点搞好年度计划的平衡安排。五年计划将确定全国和各个地区、各个专业地质工作的方针任务、主要工作部署和地质成果、重大技术经济政策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对外开放的重大措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和主要比例关系,以及人才培养、职工人数、技术装备、基本建设等各项计划。五年计划的主要方面要列出分年指标,年度计划将根据五年计划的分年指标,结合当年具体情况进行平衡调整。

四、建立健全以承包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为适应地质工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要加速实行按地质项目管理,建立健全按地质项目承包的经济责任制。用社会资金安排的地质工作,要按承包项目编制设计和设计预算,同委托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用国家预算资金安排的地质工作,也要逐步实行按项目承包的办法。目前可以先对一部分条件比较成熟的项目进行扩大试点。如区域地质调查可以按图幅承包;初勘、详勘项目可以按阶段任务和预算承包;专业化改组后的钻探队可以按工作量承包;测绘、化验等也可以按工作量进行承包。普查工作项目由于任务弹性较大,变化因素较多,可以继续按地质项目编制设计预算,实行设计预算包干、节约分成或任务费用包干、节约分成的办法。各局还可选择一两个队,进行按地质项目招标、投标的试点。

在地质队内部,应进一步健全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凡是可以计量考核并有定额的工作,可以广泛实行作业承包办法。

科研单位应继续试行科研基金制、有偿合同制和课题承包制。各级行政机关、教学单位等继续实行经费包干、节约留用的办法。

五、实行以地质找矿成果为主的多指标考核

地质工作是调查研究工作,科研性,探索性强,地质任务及其最终成果很难完全采用计量考核的办法。为了适应上述特点,今后应当采用计量考核和对地质工作的质量、成果进行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多指标的综合考核,并把重点放在地质任务、地质找矿成果,经济效益方面。局对队、队对所属基层的考核指标主要是:

(1)局对队的考核指标:

1)地质任务:包括地质工作项目是否按计划开展工作,并达到规定的任务要求;地质报告是否按计划规定的时间提交;矿产储量是否按计划完成。

2)工作质量:包括地质设计和设计预算的质量,野外工作质量,地质报告质量和探矿工程施工质量。

3)找矿效果:包括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和经评价提供的后备基地,地质工作的新发现和新进展。

4)节约地质勘探费:按照包干指标,在剔除了结余因素之后,其实际支出是否按计划执行,并实现了节约。

5)主要实物工作量、工作效率和成本。

6)安全生产。

7)流动资金占用。

8)职工培训。

(2)队对所属基层分队、作业组的考核指标:

1)地质任务。

2)找矿效果。

3)工作质量。

4)实物工作量。

5)节约地质勘探费和主要工作成本。

6)生产效率。

7)安全生产。

8)设备利用率。

(3)对于按专业化协作原则将地质和探矿分开的单位,其探矿施工单位或队内部的钻探分队、坑探分队的考核指标,应以实物工作量、施工质量为主,同时还应考核生产效率、成本、主要材料消耗、设备利用率、安全生产等指标。

六、实行计分考评,按分评等级,按等级确定不同的分成比例

按照上述的考核指标,将每一项指标的具体内容分解为若干小指标,实行指标计分考评办法,用得分多少来综合反映一个地质队或一个地质工作项目的完成好坏。但在确定各项指标的分数标准时,要体现以完成地质任务、地质找矿效果为重点,不能平均计分。地质队的地质任务和找矿效果指标没有完成,即使其他指标完成了,也不能实行节约分成。

计分考评,要把计量计分和定性评议结合起来。凡是可以计量的,如实物工作量、节约地质勘探费、各项勘探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主要材料消耗等指标,都要通过准确的记录、核算、检验进行计量计分;凡是不宜计量考核的地质任务、地质工作质量、地质找矿效果等指标,可以采取评议打分的办法。计分考评的标准要具体,考核办法要严格,考核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完整。考评程序应先由本单位考评计分,然后报上级复查考核,以上级考核为主。

实行计分考评办法以后,就要相应改变目前的分成比例,实行按考评等级确定不同的分成比例和奖金额度。以体现优者多分多奖,中者少分少奖,差者不分不奖。确定等级一般可分为优、良、中、差四档。

在计分考评时,各项指标的计分比重以及按照完成任务的好坏划分等级的具体标准,由各主管局结合本地区,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自行拟定。

❽ 如何在昆明 深圳 和雄安三类城市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这个的话就需要昆明深圳以及其他相连的城市相互合作才能够完成。

❾ 全球气候变暖,如何开展环境地质工作

主讲人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 张丽君
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勿庸置疑,对全球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人类活动是主要驱动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在过去的50年异乎寻常,全球增温速率明显加快。20世纪可能是最近1000年以来增温最明显的一个世纪。未来100年的增温幅度将达到1.4~5.8℃,海平面将上升9~88厘米;二是全球表面温度升高,导致平均降雨量和地表径流增加、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三是人类活动是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因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的。
问: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地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干旱与土地退化趋于扩大发展趋势;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水生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有增加趋势;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加剧;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和三江产生重大影响。
问:目前二氧化碳地质埋存体包括哪些?
答:开采的和不经济的或耗竭的油气储集层;深部不可开采的甲烷煤层;陆上/海上深部咸水含水层;低热比的地热储。前两种二氧化碳地质埋存方式是“增值”的直接埋存方式。即通过向耗竭的油气储和不可开采的煤层注入二氧化碳,可以提高油气储和煤层气的回采率。
问:如何加快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答:为加快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谋划国土资源应急平台体系的规划;编制国土资源部应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加强网络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提高灾情速报能力;重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地质灾害多源遥感信息数据库建设,提高运用遥感技术手段进行地质灾害灾情快速评估和预报能力;加强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汛期降水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预报预警工作;加强野外现场数据的采集与传输能力,提高应急指挥与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组织保障体系的建立。
问:如何进行地下水饮用水源区划定与井源保护?
答:应采取源导向战略,即对供水水源区进行保护。圈定的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是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水质加强监测的重点地区。在这些敏感地区,应避免较强烈的土地利用活动;对区域内的污染排放应严加控制;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中,应该对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设立林地和绿化缓冲带等措施。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的核心区,应禁止一切有污染潜力的土地利用活动。对任何新建建设项目不予以发放取水许可。对现有的污染提出治理方案。
第一节
气候变暖对我国地质环境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至上千亿元。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2007年《气候变化中国国家报告》指出,随着地球变暖导致较高的蒸发和降水速率,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高温、台风、风暴等极端气候将变得更为频繁。一方面,南方部分地区大雨日数将有显著增加,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和江西西部,以及西南的贵州、四川、云南部分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主要是风暴潮呈现加剧趋势。极端降雨频发也将导致洪涝灾害、滑坡与泥石流、水土流失加剧。另一方面,中国干旱区的面积也可能扩大,北方干旱趋势仍将延续,干旱强度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地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干旱与土地退化趋于扩大发展趋势。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程度较深的国家之一,据前几年统计,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并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现状已由“破坏大于治理”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阶段。但专家认为治理后的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未达到稳定状态,可能出现逆转。近三成土地受到了荒漠化危害,我国有4亿人生活在荒漠化的威胁之中。全球气候变暖将进一步使我国北方增温,南方降温,南北温差减小,使冬夏季风减弱,导致中纬度地区降水减少,干旱化与荒漠化呈现扩大发展趋势。影响最显著的地区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20世纪我国旱灾的发生频率是前500年的6倍。
二是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水生生态环境恶化。全球增暖带来气候带北移,尽管我国北方部分降水量有所增加,但蒸发和蒸腾量也相应增加,中国干旱区范围将扩大,进一步加剧我国干旱和缺水,使我国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干旱形势难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特别是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形势最为突出。研究表明,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北旱南涝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气候变暖还将促使水体污染加剧。气候变暖后,水体温度的上升,会促使河流中沉积的污染物重新溶解释放,使底泥中各种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同时,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中污染物得到“浓缩”,从而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特别是在枯水季节。此外,气候变暖后,由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强,造成肥力下降,促使大量施用氮、磷等化肥。过量施用的氮、磷等化肥淋失而进入水体的数量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三是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有增加趋势。近10年来我国洪水灾害的特征是:流域性大洪水频发;极端暴雨现象明显增加;超强台风频繁出现。未来全球变暖将会使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多趋势,从而导致突发性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也将由于台风、热带风暴、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的增多,使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增多的趋势。我国永久冻土约占国土面积的18%。据专家研究,如果未来10~20年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0.5℃,将会造成5%的我国永久冻土融化;若平均温度上升2℃,将导致10%~15%的永久冻土融化,永久冻土融化将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四是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加剧。全球变暖使海洋热膨胀和冰川扩大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发生台风、风暴潮、洪水等灾害的几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有关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了1.4~3.2毫米,其中渤海海面平均上升5厘米,东海平均上升19厘米,南海平均上升20厘米。上升量超过20厘米的省(市)有天津、江苏、上海和广东。从地区分布看,未来海平面上升引发海岸带灾害将影响从辽宁至海南岛的所有滨海地带。而华北平原东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可能是主要受灾区,因为这些地区3~4米高程地区占了很大面积,加之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等用水量大,地下水过度超采,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漏斗,海岸带灾害在这些地区发生将会给本区和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海平面上升不仅导致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潮影响的程度加重,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防洪形势,也会引起大规模的海水倒灌,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
五是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和三江产生重大影响。保护青藏高原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近40年来,受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平均上升了0.45℃,气温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旱化趋势加剧,湖水下降速率明显加快。气候变暖还使黄河源区多年冻土明显退化,这在青藏高原东南的黄河源区尤显突出,造成大量湖泊干涸、湿地逐渐消失、多年冻土退化、区域水位下降,引起沼泽草甸大面积沙化和黑土滩化,裸地荒漠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不仅危害源区牧民的生存,而且还危及黄河源区的生态安全。
第二节
加强海岸带地质调查评价工作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沿海城市的飞速发展,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沿海三大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苏北沿海、闽中南、北部湾四小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正在谋划上升国家战略,起势良好。当前,我国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化时期,掀起新一轮经济布局沿海化浪潮,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沿海经济带的未来发展恰逢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机。如何增强我国沿海经济带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增长,意义非常。我国沿海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的代价是巨大的。未来的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和适宜性。因此,海岸带的资源环境地质调查十分重要,是未来我国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基础条件。
自1999年“国土资源地质调查”国家专项实施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北部湾和海南岛等沿海地区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更新了一批海岸带及沿海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现已完成了全国海岸带和沿海城市1∶25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一些沿海省(市)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
海岸带地质调查是以地质、第四纪地质、构造活动性等区域基础性地质评价研究工作基础,选择港口建设、填海工程、城市重大基础工程建设以及城市空间发展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因子,如表层地壳结构与岩土力学性质、深部地壳结构构造与深断裂、地块升降与现今地壳活动速率、断裂及活动性、现今地应力与能量、主要内动力地质灾害等评价因子,进行地质环境的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成果纳入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之中。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背景研究基础上,重点关注淡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活动断裂及地壳不稳定地区、软土和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体分布区、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海岸带岸线变化与主要河口区沉积速率变化、重点地段的工程地质稳定性、地下水资源潜力调查和地下水库地质勘查以及海岸带水土污染调查与评价。
第三节
开展碳地下埋存调查评价
加强土壤/岩石—水循环中无机碳对全球气候的“碳汇”作用研究,为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诸如地下水水位、宏量组分、微量组分、同位素、惰性气体等可以用作不同时间尺度上环境变化的指示剂。从地下水及其沉积物中识别和提取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作为全球水循环的重要部分——地下水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受体和信息载体,在受环境变化影响的同时,它也会影响环境。当前全球性地下水水位的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全球二氧化碳的源汇不平衡是当前世界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关于全球二氧化碳汇的位置、大小、变化和机制目前仍不确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碳循环,而对无机部分关注较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再华与德国专家合作,基于广西和贵州10余年的野外观测数据,经过理论计算探讨了全球水循环中溶解无机碳形式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全球水循环、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三者共同构成了对大气二氧化碳的调节。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共同提供了一个负的气候反馈机制,降低了大气二氧化碳增加对气候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对碳汇的理论计算作出了一个示范,为寻找遗失的碳汇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这一研究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发现全球水循环中的溶解无机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碳汇。
二氧化碳的地质埋存场所调查评价,减缓全球变暖进程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各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寻求成本低且有效的方案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和地质埋存是重要手段之一。从全球主要类型的二氧化碳埋存能力来看,地质埋存要比森林和土地捕获二氧化碳的潜力大,而且后者需要紧缺土地和森林资源的支撑。
为实现东京议定书的承诺目标,各国积极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埋存的调查评价工作。欧盟启动了《欧洲地质埋存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潜力评价》项目。德国、英国、比利时、希腊、荷兰、法国、丹麦与格陵兰以及挪威等国家地质调查机构以及荷兰能源与环保局参加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该项目的总目标是,评价欧洲地质埋存二氧化碳的潜力,为降低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量而作出重大贡献,确保欧洲在环境和价格可接受的条件下得到稳定的能源供给。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实施了沉积盆地煤层埋存二氧化碳的潜力评价计划。美国能源部与化石能源办公室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9年4月联合拟定了“碳埋存科学计划”。该计划旨在到2030年,二氧化碳埋存方案将使美国每年减少1.45亿吨的碳排放,使世界每年减少2.7亿吨的碳排放。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就一直进行有关深海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试验研究。日本的二氧化碳地质埋存方案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地质埋存的费用将减少一半,每年掩埋的二氧化碳数量争取达到2亿吨,这将减少日本1/6的大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005年9月召开的中欧峰会确定了到2020年在中国及欧盟建立碳近零排放的煤发电项目的合作目标。设立了“英国—欧盟—中国燃煤近零排放项目”,该项目总目标是到2020年在中国及欧盟建设示范发电厂并实现碳的近零排放。2005年12月,由中国华电等能源、投资国有大企业联手组建的以研发、建设、运营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近零排放的“绿色煤电”示范电站为最终目标的绿色煤电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新公司计划对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封存的煤基能源系统进行研究。我国目前二氧化碳减排形势严峻,应大力提倡二氧化碳的地质埋存,尽快开展碳排放源周围的二氧化碳埋存地质场所潜力评价,早日使二氧化碳捕集和地质埋存技术在我国步入实用阶段,为全球环境的改善发挥作用。
第四节
提高地质灾害风险防治水平
加大地质灾害调查填图工作力度,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奠定坚实基础
全球气候变暖必将导致我国地质灾害风险的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提供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决策信息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手段是开展地质灾害编目和填图工作。通过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图或敏感性图以及风险区划图,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以供决策之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1999年通过地质大调查计划部署的1000多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重点调查了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基本摸清了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这项工作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当前紧要的任务是查漏补缺滑坡灾害调查信息,特别是滑坡灾害影响的社会经济属性信息。然而,除了有少部分地区在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开展大比例尺滑坡灾害填图外,大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缺乏,滑坡灾害调查精度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将地质灾害区划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地质灾害风险地带管理
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用最通俗的、最实用的表征方式向土地规划和开发等部门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地质灾害风险信息,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与审批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表征。为了强制实施地质灾害风险地带管理,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行为加大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国际上一般做法是,开展滑坡灾害风险区划,将土地划定不同的土地利用地带,规定不同地带的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并通过立法将之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中加以实施。
目前,我们还没有制定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国家指南,滑坡风险评估刚刚开始进行试点研究,地方政府缺少国家层面上的技术规范/标准的指导,加上各地地质条件的不同,导致其使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方法差异很大。因此,最终的滑坡危险性/风险评价与区划的结果必将是概略性的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滑坡风险管理的期待相比还相差甚远。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制作高质量、实用的滑坡灾害评价与区划信息产品,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的编制依据。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土地规划的配套规章及实施细则
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法规,确定了在建设用地审批和土地规划中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制度的法律地位。《条例》不仅要求在建设项目审批中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还要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重点考虑地质灾害风险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因工程选址不当或不恰当的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这是预防地质灾害发生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是原则性、纲领性文件,如何落实《条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在滑坡灾害土地区划、滑坡灾害风险区土地开发利用限制、滑坡灾害信息管理以及滑坡灾害保险等方面经验,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章和制度以及实施细则,提升其可操性。目前急需开展的研究包括:一是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中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制度,并将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交通规划等各种土地利用规划中并加以实施;二是将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的成果尽快落实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中,在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作用;三是要充分考虑《条例》与其他现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衔接和融合。
加快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进程
进入21世纪后,以风险管理为指导,对自然灾害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进行全流程的风险管理战略,已成为世界灾害管理主流,正在从灾后反应型向灾前防御型的综合减灾战略转变。构建基于现代通信技术、集现场灾害信息采集传送和后方信息分析预测与决策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是进行科学决策支持的关键,它可以大大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更能为灾后重建以及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开展基于全流程风险管理的地质灾害管理体系建设,实施综合管理战略
灾害风险全流程管理是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一些国家政府积极倡导的最新的灾害管理理念和方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一些国家调整灾害管理的相关法律,完善管理运行体制和机制,适应新形势下灾害管理需求。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灾害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因此,建议今后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我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地质灾害管理的垂直组织体系,完善横向协调机制;加强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提高群测群防体系的防灾水平。
第五节
加大地下水资源勘查力度
地表水库的弊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许多国家放弃了修建地表水库的做法,越来越多地利用地下含水层广阔的空间,来调节和缓解供水的紧张局面并恢复生态环境,这是21世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变暖趋势下,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更加严峻,凸显了地下水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大地下水勘查力度,积极开展水的地下储备,控制地面沉降
国外经验表明,含水层人工补给和地下水库建设是21世纪水资源调控、增大水资源供给、控制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经测算,将地表水转入地下水库调蓄,一般条件下能增加30%~40%的地下水资源开采量。目前,建设地下水库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因此,我国应借鉴世界上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含水层的人工补给和地下水库建设工作,建议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天然储存空间”和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腾出的地下空间”开展地下水库库址的勘查和库容潜力评价;加紧制定修建地下水库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地下水库建设的步伐,缓解供水紧张局势;控制深层水的开采,开展含水层人工补给,防治地面沉降,尽快出台有关深层地下水限采和禁采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激励措施;开展深层地下水的战略储备,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开展“水银行”试点,为含水层人工补给和水的地下储备建立合理的水权分配和管理机制。
开展地下水资源污染脆弱性评价和风险区划工作,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
国际经验表明,合理解决未来不断出现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以及因地下水开采造成的环境负效应,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地下水资源保护战略主要包括地下水水质保护与管理、地下水开采环境负效应防治以及地下水资源涵养等。为此,应加强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地下水饮用水源区划定与井源保护。显然,对整个含水层进行保护是不经济的。应采取源导向战略,即对供水水源区进行保护。
二是农业面源地下水污染防治。调查表明,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威胁来自农业化学品的施用(如化肥和杀虫剂)带来的面源污染。其次是来自局部污染的威胁(如来自工业场所、垃圾填埋场等),针对这种广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场地尺度的污染物治理办法是不现实的。因此,采取区域地下水保护方针才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经济有效的办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