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矿化点怎么描述
『壹』 区域地质填图中的矿产调查工作手段
工作手段主要为抄概略检查。对地袭质填图中发现的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和其他重要找矿线索,物化探工作中圈定的具有扩大找矿远景的矿致异常(甲类)和推断有找矿前景的物探、化探、遥感异常(乙类异常),已知矿床、矿点及矿化点(包括新发现的以及群众报矿点)、民采点、老硐等都应进行概略检查。概略检查区范围应考虑各类异常的形态、规模,以及地表矿化和蚀变情况,合理确定,以免漏矿。
『贰』 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一)观测点观察与描述的一般工作程序
(1)观察研究观测点附近的岩石露头,确定露头类型(天然或人工)和露头可靠性及风化程度,这将决定该观测点视野范围内资料的可靠程度;
(2)观察研究观测点附近的地层特征、占生物特征及地质体的岩石学特征;
(3)观察研究观测点附近地层及各类岩石间的接触关系,如: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断层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等;
(4)观察研究观测点附近的褶皱、断裂构造特征;
(5)观察研究观测点附近的矿化现象、蚀变带及矿体特征;
(6)测量各种产状要素,如:地层、断层、节理、劈理、不整合面、侵入接触面,捕虏体、岩体内的流面、流线,矿脉或矿体等产状;测量有关数据,如:岩石中矿物颗粒、砾石大小、岩层厚度、断层带宽度、节理及劈理密度、矿层或矿脉的长度与宽度等;
(7)观察研究观测点附近的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特征;
(8)绘制地质素描图、勾绘信手剖面图或数码摄影;
(9)采集各类标本、样品;
(10)在观测点作经过上述观测研究后的详细文字描述记录;
(11)将观测点的位置标定在手图上,并注明观测点号(注意:在一个工作区范围内,观察点号必须按顺序统一连续编号,若有数个填图组在同一工作区工作时,则必须在野外工作前统一分配观察点号,忌在同一工作区内有重号现象发生);
(12)在野外实地将各类地质界线运用“V”字形法勾绘于手图上,并标上各类产状要素与采样号;
在野外观察地质现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面收集第一手资料。工作中做到“五勤”(勤追、勤敲、勤察、勤测、勤记),记录内容忌带有主观性的取舍。加强点间观察研究,掌握各种地质现象在点间的变化情况。善于运用地质思维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观测路线(点)调查研究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二)观测点观察描述的内容
野外工作中必须将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矿产情况以文字或素描图等形式认真、仔细地记录描述在野外记录簿上或摄于数码照片中。野外记录簿是极其重要的原始资料,记录的内容原则上应是所见到的全部地质现象。对重要的或首次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要详细描述,对一般现象或本路线前点上已描述过的内容可简略些,着重记录其出现的特殊性或变化情况,做到文字表达准确、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同时,野外记录中也可适当记述观察者对客观地质现象的分析、判断、推理和综合归纳的内容。每条路线结束时,必须写出路线小结。
野外记录簿不允许随意涂改,若记录内容不妥时,只能将原内容划去,并在其旁侧加批注。记录须用2H~3H 铅笔书写,而且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不允许用圆珠笔或钢笔记录。
观测点的点性有:界线点、构造点、岩性点、矿产点、地貌点、第四纪地质点及水文地质点等。不同点性观察点其描述内容各有侧重,现介绍如下:
1.地质界线点
地质界线点包括正式填图单位、组的分界线和非岩石地层单位的界线以及不整合分界,侵入接触界线、变质带分界等。对地质界线点的记录描述应包括其两侧的岩性特征、产状要素、褶皱和断裂等构造特征;对不整合界线应记录描述不整合的类型及依据;对侵入体接触关系记录描述其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断层接触的依据以及侵入岩产状、侵入期次和内外接触变质及交代蚀变、岩相带等特征;对变质岩界线记录、描述变质岩类型、成分、残余构造,变质相及韧性变形和各种面理构造等。
2.构造点
它包括褶皱、断层、节理、面理及线理等构造形迹点,其记录描述包括如下内容:
(1)地貌上的间接标志;
(2)直接标志;
(3)详细描述各类地质构造类型、形态、产状、规模、组合关系、分析其形成次序、形成时代以及地质构造与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等。
3.岩性控制点
当行进路线超过《填图细则》最大点距要求时要定一岩性控制点。需描述内容有:岩石的颜色(原生、次生色)、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产出状况及形成时代等。对沉积岩还应描述:层面特征、层理、层厚、沉积旋回、化石及其种类、岩相及其变化等;对火山岩则应描述:岩石类型、喷发韵律和喷发旋回,沉积夹层的情况,特别注意寻找夹层中的化石,它是确定地质年代的有力证据。
4.矿产点
矿产点包括矿点、矿化点及采矿场、老窿、物化探异常点等。
对矿产点的描述包括:含矿岩系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相带、变质带的特征;矿层、矿体或矿化的分布范围、产状、形态及其在地表延伸的情况;主要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有益组分和有害杂质以及找矿标志等内容。
5.第四纪地质点
第四纪地质点描述内容有:沉积物的特征、厚度、空间分布(阶地类型)、成因类型、新构造运动、沉积物赋存的矿产、古风化壳、古土壤、古文化层(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迹)特征等内容。
6.地貌点
对地貌点描述的内容有:地貌的形态特征和分布状态(属几级夷平面),地貌与地质构造、岩性之间的关系及地貌的发展史等。
7.水文地质点
水文地质点包括泉、井、塘、河流等。应描述岩石的富水性、分布范围、产状、埋深、地下水的补给及井、泉的类型(上升、下降泉)和水质、河流的流速、流量等内容。
前已叙及,区域地质调查就是点、线、面的集合。除了对地质观测点按上述标准格式描述外,值得强调的是野外地质路线观察要求连续和系统,不能仅停留在孤立的点上,而是要将点与点之间的路线内容进行认真、仔细、连续和系统的观察,并用文字详细记录在野外记录簿中和用各种符号标定在手图上。为加强路线上地质、矿产的研究,提高填图质量,应充分利用遥感解译资料,常绘制信手剖面图、地质素描图或拍摄数码照相。
在调查中除采集必要标本和样品外,填图人员要养成采集信手标本的好习惯,通过较系统的信手标本,可发现其空间变化。同时,也利于同相邻路线对比。对矿点(矿体)需作大比例尺的地质草图。
此外,在调查中还应注意收集旅游、环境、地热、地震地质等其他国土资源方面的资料。
(三)观察点记录描述的格式
区域地质调查需要将观察点及附近所见地质内容记录在野外记录簿上,其记录描述格式与要求如下:
记录簿左页为厘米方格纸,供绘制地质素描图及信手剖面图(见图3-1)等使用;右页则作文字描述记录之用。首先记录的项目有:日期、天气、观察路线的编号及路线的起讫点和途经地点,并说明工作任务和参加调查的人员等。
其次是观察点的点号、位置、坐标、露头性质、点性,接着详细描述观察点附近的地质现象、矿产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记录各种测量数据,各种标本和样品的采集地点和编号等。在点与点之间做点间路线的观察和描述(表4-1)。
表4-1 观测点的记录格式
特别强调如下:
(1)主干路线或连续性好的路线须有信手剖面图(在左页上画,如图3-1,有图名,线条比例尺、方位);
(2)每条路线须有路线小结。内容包括:路线起止点、路线长度、定点数量、岩石及岩石组合,构造、产状变化、样品采集以及全面综合分析等;
(3)所有重要数据要及时着墨;
(4)样品鉴定结果要及时登记,各种注记、批注要规范、合理;
(5)记录内容要体现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火山岩方面的地质新理论;
(6)每本野外记录簿中的信手剖面和素描图自成体系,连续编号;
(7)不同地质点间要留有空行,记下一点时尽量另起一页;
(8)以上工作一定要做到:当日事当日毕。这是地质工作者的优良工作作风。
需要指出:为使野外记录完整、简练、准确、迅速,现专业地质队大部分都在使用野外数据采集器(详见第七章),使用录音笔、手提电脑及数码相机,采用格式化的记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当野外记录簿用完后,需在记录簿的扉页编写目录,列出观测点的点号、点性、标本样品采集点的编号等,并注明页码。记录簿封面贴上统一序号标签,注明由某点至某点号数,以便查阅。
『叁』 求地质问题 要深刻
看来楼主对于填图是外行。提的问题不恰当。如果是1:10万区域地质填图,一般是不划分到组的,如果是1:5万的填图是会划分到组的,当然是根据填图的精度来衡量的。如果是1:1万的填图应该划分到组,小层,但是这个不叫区域了,所谓的区域,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面积比较大的。几百平方公里的。
地层的划分,一般的是参考标志层,在对于一个地区的填图前,首先要踏勘,然后确定哪个地方在本地区地层出露最完整,再搞一个实测地质剖面,进行地层的划分,以这个为标志对于该地区进行地层的划分。
根据需要,如果是填制1:1万的地质图,则需要把地层划分到组,小层,比如侏罗纪上段鹅湖岭组(江西),(在江西是鹅湖岭这个地方出露晚侏罗纪火山岩地层最完整的,所以整个江西省的晚侏罗纪地层都是用该套地层作为标志层的)。J3e2-4,这个符号是表示侏罗纪上段鹅湖岭组第二层第四小层,地质图上会出现类似的不同层位的符号。把层位细分到组,小层是为了寻找矿藏,因为,矿化的地方不是每一个层位都有的,往往是有选择性的,细分出来是为了更好的为找矿服务。
区域地质填图是了解工作区的地层,构造,矿化的情况,对在填图过程中发现的矿化点,好点还需要进行地表揭露工作,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意见。
就简单的说这些吧,地质填图,熟悉的人不难,不熟悉的人,我说再多你也不会理解。
『肆』 地质图中怎么标注矿化点
直接用矿化点符号标注
『伍』 地质观察点的观察、描述内容及记录格式
地质观察点是野外地质路线上进行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地点。其布设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
(2)下列位置必须布设地质观察点: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蚀变带、矿化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他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察部位等。
(3)按实际地质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一般岩性控制点不超过总地质点数的30%,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3.4.1地质观察点的一般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用手持GPS定点或利用地形、地物在地形图上进行定点,注明点号,描述记录观察点的地理位置、坐标。在一个工作区范围内,点号必须按顺序统一连续编号。若有数个作业组在同一工作区同时工作,则必须在野外工作前统一分配观察点号,决不允许在同一工作区内有重号现象发生。
(2)观察研究观察点岩石露头,确定露头类型(天然的或人工的)和出露的程度(良好、一般、较差或差等),这将决定该观察点视野范围及资料的可靠程度。
(3)观察研究观察点附近的地层特征、古生物特征(化石)及地质体的岩石学特征及各类岩石间的接触关系。
(4)观察研究观察点附近褶皱、节理、断层等构造的特征。
(5)观察研究观察点附近的矿化现象、蚀变带及矿体特征。
(6)观察研究观察点附近的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的特征。
(7)测量各种产状要素和有关数据(矿物颗粒大小、砾石大小、岩层厚度、断层带的出露宽度、矿层或矿脉的长度和宽度等)。
(8)经过上述观察研究后,进行详细的文字记录和描述。
(9)绘制地质素描图或勾绘信手剖面图或作必要的地质摄影。
(10)采集各类标本、样品。
在野外进行地质观察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地搜集资料,对观察内容的取舍不应带有主观的随意性。其次,在工作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避免盲目性。还必须多做沿途点间的路线观察研究,以了解和掌握各种地质现象在点间的变化情况。
3.4.2常见地质观察点的观察和描述内容
常见地质观察点主要有:岩性点、界线点、构造点、矿体(矿化)点、地貌点、第四纪地质点及水文地质点等。对观察点描述的内容不能限于一个点,而应包括观察点及其附近一定范围之内的所有地质现象。观察点的类型不同,描述的内容应有所侧重。
Ⅰ.岩性点(界线点)的观察描述
岩性的观察描述是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详细观察岩性特征,正确确定岩石名称后,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地质体的关系。岩性描述内容如下:
(1)关于岩石的颜色。为岩石的新鲜面整体颜色(风化颜色加括号写于新鲜颜色之后)。
(2)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含量及变化。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后的顺序描述。注意目估矿物含量总和不能大于100%。对于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态、大小及其变化情况,后描述基质;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胶结物的顺序描述。
(3)结构、构造的描述。
侵入岩:结构如粗粒、中粒、细粒、微粒、斑状、似斑状等;构造如块状、斑杂、流动、条带状等。
火山岩:结构如灰绿、粗玄、球粒、斑状、集块、火山角砾、凝灰等;构造如熔渣状、枕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等。
沉积岩:碎屑岩结构如粗、中、细粒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等,并描述胶结物成分、胶结类型、层理构造等特征。
变质岩:结构如变余结构、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构造如变余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条带状构造等。
(4)蚀变、矿化的描述。蚀变描述主要指岩石的蚀变情况,包括蚀变部位、蚀变矿物、残留矿物等;矿化描述主要指金属矿物种类、目估含量、集合体形式等。
(5)岩层(岩体)空间特征观察描述。在岩性观察的基础上,向周围扩大观察范围,描述岩层、岩体在空间分布上的总体特征。描述内容:岩相划分情况;岩性变化及互层情况;层理、片理产状及变化;化石产出情况等。
(6)接触关系观察描述。描述不同岩层、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内容:①接触带类型:按接触界线的明显程度分为急变、渐变两种类型;②接触关系分为:沉积(超覆)、断层、侵入(脉动、涌动)、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③接触带特征及变化;④接触带产状变化。
Ⅱ.岩性观察描述实例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肉红色、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石英约占25%,钾长石占30%~35%,斜长石占30%~35%,黑云母约占10%。长石呈板状自形-半自形晶,大小2~4mm;石英为他形粒状,大小在2.5~3.5mm 之间;黑云母呈棕黑色,片状,大小约3mm。未见矿化蚀变。
伊丁橄榄玄武岩:灰绿色、暗紫色,斑状结构、杏仁状构造。矿物成分:斑晶为伊丁石化的橄榄石,斑晶约占15%,少数被绿泥石和褐铁矿交代。基质为隐晶质斜长石、辉石,粗玄(间粒)结构(显微镜下可见,在较自形的长板条状斜长石微晶组成的三角形空隙中充填了多个细小的伊丁橄榄石和水云母化的斜长石及磁铁矿颗粒)。气孔呈浑圆或不规则状,多被白色的次生矿物——方解石矿物充填,成杏仁体。整个岩石遭受后期碳酸盐化作用强烈。
复成分砾岩:紫红色,砾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砾石成分复杂,大多为岩屑,有变质砂岩、石英岩、凝灰岩、长石砂岩、石英砂岩、玄武岩、花岗岩等,含量超过70%。砾石粒径2~60m m,少量达100~150m m。磨圆度差,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基底式胶结,胶结物为泥质、钙质,抗风化能力弱,砾石易于剥落,岩石表面坑坑洼洼。岩层厚度20~40cm。结合古地理分析,推测为湖泊边缘河湖相快速堆积。未见矿化蚀变。详细命名为:紫红色中厚层状复成分砾岩。
Ⅲ.构造点的观察描述
(1)褶皱构造的观察描述内容。褶皱要素:测量两翼的产状、褶皱枢纽产状、轴面产状、翼间角大小;组成褶皱的岩性、新老关系等。几何形态:注意观察描述转折端形态、各褶皱层的厚度变化、褶皱的对称性、空间关系等。
(2)断裂构造的观察描述内容。构造岩的描述内容:构造角砾岩着重描述构造角砾岩成分,砾径大小、形态、排列形式,胶结物成分、胶结程度等;糜棱岩重点观察结构特征及变形特征等。
断裂构造的描述内容:断层两盘的岩层(石)及其产状变化;断层面产状及断层破碎带宽度的确定;断层力学性质及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主要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牵引褶皱、擦痕、阶步、羽状节理、两侧小褶皱、断层角砾岩等确定;断层组合、配置形式及其与其他构造的关系等;断层其他特征:地形地貌标志、断层三角面;断裂中的矿化蚀变现象等。
(3)节理的观察描述内容。包括:节理的性质及节理面特征;节理的充填情况(注意含矿性);节理与层理及大构造的关系;节理的分期配套及组合形式(有重点地观察);节理的产状,等。
Ⅳ.矿化点(矿体)的观察描述
首先在地质点或工程中详细观察矿石、矿化特征,并进行矿石、矿化命名。在此基础上加大观察范围,追索观察矿(化)体的总体特征。
A.矿石、矿化命名
(1)凡有用元素含量达边界品位者,一律定位为矿石,作为基本名称。如黄铜矿≥1%(即Cu≥0.3%),则定名为××岩黄铜矿石;凡含有用矿物,其中有用组分目估含量在某一界限以上又达不到边界品位时可称为矿化。命名时以岩石名称作基本名称,其前冠以“××矿化”。如黄铜矿化变质粉砂岩(Cu品位在0.1%≤Cu≤0.3%时)。
(2)有两种以上有用矿物(矿化)时,只选两种主要的,最多不得超过三种。按“少前多后”的原则冠在岩石名称之前,其余在描述中叙述。如黄铜金矿石、黄铁方铅闪锌矿石等。
(3)参与命名的有用元素目估含量范围:
Cu品位在≥0.3%达边界品位者,则定名为××岩黄铜矿石;品位在0.1%≤Cu≤0.3%时,定为×铜矿化,如辉铜矿化石英砂岩。
Au品位在≥1×10-6达边界品位者,则定名为××岩金矿石;0.3×10-6≤A u≤1×10-6时,定为金矿化。
其他矿种一般以边界品位的三分之一左右数值作为矿化命名的含量下限。
B.矿石、矿化描述内容及顺序
矿石岩石:矿石总体新鲜颜色,风化色加括号写于后。
结构、构造:主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
矿物成分、含量及产状特征:先描述金属矿物的种类及含量百分比、集合体产状特征;后描述脉石矿物种类及其含量变化。
矿物共生组合:主要的(含量多的)在前,次要的在后,最后为脉石矿物,并用短线连接。如:次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
矿化总体特征:首先概括叙述该矿段的整体矿化程度,包括贫富、均匀程度及其与岩石、构造等的联系;其次由上到下叙述各段中金属矿物的组成、含量、产状等的变化特征。
矿石的次生变化:有条件时,可根据矿物之间的交代关系,确定主要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早生成的在前,后生成的在后,并用箭头依次连接。如,磁黄铁矿 →黄铁矿 →黄铜矿 →褐铁矿、孔雀石。
C.矿(化)体特征的观察
矿(化)体的宽度、产状的测量;矿(化)体顶、底板围岩特征;矿(化)体沿走向在矿化强度、矿体厚度、产状上的变化情况;矿(化)体赋存构造部位,成矿后构造对矿体的影响等;矿化与蚀变的组合关系。
V.矿石观察描述实例
透辉石矽卡岩磁黄铁矿、黄铜矿石:古铜色(褐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金属矿物有黄铜矿(2%~5%)、磁黄铁矿(20%~25%)、黄铁矿(3%);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40%~50%)、石榴子石(5%~10%)、方解石、绿泥石等。
矿物共生组合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
黄铜矿呈他形粒状,星点状分布于磁黄铁矿之间,少量呈细脉状;磁黄铁矿多呈团块状、粒状集合产出,上部以块状为主,下部以团块状为主。
金属矿物矿化不均匀,上部较富,下部较贫。矿石中可见黄铁矿、黄铜矿细脉穿插磁黄铁矿,故推测其生成顺序: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局部见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绿泥石多沿裂隙面分布。
矿体与上盘岩石界线不清楚,成渐变过渡关系。
Ⅵ.围岩蚀变的观察描述
(1)蚀变种类:按主要蚀变矿物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
(2)蚀变矿物分布特征:如蚀变矿物呈星点状分布、带状分布、面状分布等。
(3)蚀变规模及强度:面型蚀变描述其范围大小,如蚀变范围500m×400m;带型蚀变说明蚀变带长度、宽度等。
(4)蚀变分带及其与围岩的关系:例如,斑岩型矿床从斑岩体内部到远离围岩,具有钾化-石英绢云母化-青磐岩化的分带等。
(5)蚀变与矿化关系:如蚀变强度与矿化强度具正相关关系,其中黄铁矿与绢云母化关系密切,辉钼矿化与钾化(黑云母化)关系密切等。
3.4.3野外记录描述必须遵守的原则
野外工作中,必须将观察研究的各种地质、矿产情况及时用文字或地质素描图或照片等记录描述在野外记录本上。野外路线观察记录是第一性的原始资料,是开展综合研究、编写地质报告的重要基础资料。野外记录本是极其重要的野外原始资料,必须认真、细致地记录,严密妥善地保管。
对于地质路线观察记录,首先应保证其客观性,同时还应注意记录的完整性、连续性、统一性和直观性。记录描述的内容原则上应包括所见到的全部地质现象,对重要的或首次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要详细描述,对一般的或多次见到的地质现象,前面已描述过的内容可以简略一些,着重记录其出现的特殊性或其变化情况,做到文字准确充实、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同时,野外记录中还可适当记述观察者对客观现象的分析、判断、推理和综合归纳的内容。在观察描述时还应作必要的地质素描图、信手剖面图等。对矿点(矿体)应作大比例尺的地质草图,适当采集标本和样品。每条路线结束,应做路线小结。
野外记录本上不允许随便涂改,更不能把行政事务记入其中。当记录内容需要修改时,绝不允许将其任意擦掉或涂改,而只能将原内容划去而另加批注。必须保持野外记录本的整洁、美观,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晰。一般使用H—3H 型铅笔书写,不允许用圆珠笔或钢笔记录。
3.4.4野外记录本的记录格式
野外记录本右页为横条格,用于文字记录;左页为厘米格,用于绘制素描图、剖面图或贴照片等。
首先在右页上部填写时间、天气、地点。在右页两侧向内缩进1cm,各划一条直线。左侧线外记小标题如路线、任务等;两直线中间记具体内容;右侧线外记采集到的标本、样品号。然后,按下列顺序和格式进行记录:
路线:××——××——××
任务:
1.观察认识×××岩及×××岩特征。观察××岩脉、××脉特征及其穿插关系。
2.××岩区或×××地层分布区地质填图;调查××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追索××标志层;××地层剖面观察分层等等。
人员:××记录,×××掌图,××测量产状,××采样(标本)。
(此间必须空行)
No.001
位置:石灰山村北西700m处山间小路。
坐标:X: 2029.430,Y: 29887.063。
露头:天然一般或人工良好。
点性:界线点:C1g/Z(或岩性点、构造点,要考虑岩层上下、断盘上下)。
描述:点北为震旦系(Z)青灰色千枚岩夹变质砂层……无矿化蚀变。产状:140°∠40°。点南为下石炭统官山岭组(C1g)灰白色巨厚层状石英砾岩……无矿化蚀变。产状:135°∠56°。两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构造:在不整合以北约5m 震旦系(Z)中见一宽约2m的构造破碎带,岩石破碎呈透镜状定向排列,流劈理构造极发育,地貌上形成负地形——冲沟。推测为逆冲断层。未见矿化蚀变。产状:296°∠63°。
褶皱:……
矿化:……
其他:如水文、地貌、第四纪地质等地质情况描述……
标本:直接记在右侧线外
B001—1(陈列标本)
GP001—1(光谱样)
b001—1(薄片)
样品:H001—1(化学样)
(此间必须空行)
点间:
(1)D001→NE 50m
为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石英粗砂岩……无矿化蚀变。
(2)50m→NE 150m
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粗砂岩……无矿化蚀变。
在130m 处量测岩层产状165°∠38°。
(3)150m至D002
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无矿化蚀变。
(此间必须空行)
路线小结的内容(另起一页)
(1)目的:地质填图(扫面)、专项地质矿产调查或地质认识实习,以及达到与否的程度。
(2)工作量:路线长度、观察点总数、不同性质观察点数、样品种类和个数。
(3)地质成果:各种岩性和岩石组合的特征及其岩石填图单位的归属、接触关系、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方面及其变化情况的综合分析;本次实习主要写对本路线中所见到的地质现象认识上的收获,包括对地质现象特征的识别以及与地质作用的因果关系。
(4)建议:如能否作为控制岩石填图单位的剖面和采集配套样品地。
(5)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说明有关影响路线地质调查质量方面的天气、植被、交通、人文、工作等情况。
3.4.5几点说明
(1)在野外必须用H—3H 型铅笔书写和绘图。经过室内整理后,要将每天记录的数据(点号、方位、产状、矿物成分比含量等)用黑水笔着墨。标本要涂上油漆条,写编号,样品要整理,并填写标本签、样单。
(2)路线小结、次日的观察记录都应另起一页。记录本内不得记与野外地质调查无关的内容。
『陆』 哪位高手有1:1万地质填图规范
一、1:1000地质剖面
(一)工作方法
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D-岩层真厚度;
L-斜坡距
α-岩层真倾角
β-地层坡度角
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
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内容为:
(1)前言
a.剖面测制的目的;
b.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
c.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
d.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
a.简述剖面测制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及地层、构造特征;
b.地层描述;
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
d.构造;
e.矿产(应详述);
f.新进展、新发现和新见解。
(3)存在问题。
(二)质量要求
1.文字记录质量
(1)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概念清楚、字迹清楚。
(3)分层合理,各层之间接触关系叙述清楚。
(4)岩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
(5)蚀变与矿化、岩(矿)脉、构造和化石等特征描述详尽。
(6)各种产状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
2.剖面图质量
(1)比例尺和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内容齐全、图面整洁、字迹清晰、花纹美观。
(2)剖面起点、终点和工程位置、地质界线及各种数据准确,按比例尺要求地质体和重要地质现象无遗漏,各种构造要素表示合理。剖面图与平面图吻合,与文字记录相符。
(3)柱状图内容齐全,层序合理,厚度准确,文字综述合理简练,化石书写正确。
3.控制程度
露头(天然和人工)点密度符合有关标准(相应比例尺)的要求。
4.采样质量
(1)岩、矿石和化石标本及其鉴定样品采集系统有代表性,专门样品采取的种类、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采样方法和样品重量、标本规格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3)按有关标准要求完成采样编录,标本样品位置和编号在文字记录和有关图、表中注记清晰,无误无漏。
5.室内整理
(1)逐日整理野外现场编录资料(含标本和样品)。
(2)收到各类实验结果后,及时完成样品登记,并注记、补正文字记录。
(3)文、图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整饰着墨,每一剖面野外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
二、1:10000地质填图
(一)工作方法
1.1:10000地质草测采用追索法为主,结合穿越法进行。观测点插统一编号的小红旗作标记,点线密度不作具体要求,地质点密度为18-20个/km2,以能合理控制主要地质体为目的。对矿化、构造蚀变带等重要地段视具体情况适当加密,以准确反映其特征。
2.观测点用半仪器法(结合GPS)交汇于手图上,并按观测点的地质意义实地勾绘成图,在地质、构造线转弯处要定点控制。
3.填图中,对较难辩认的岩石、矿石及其它构造现象须及时采集标本进行鉴定或研究,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应做素描或照相。
4.对重要的地质体、构造、接触带、含矿层、矿化蚀变带等须沿走向追索,必要时采用槽探工程予以揭露。
5.填图时,对大于10米的地质体应标绘于图上,对小于10米具有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6.地质观察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
其内容及格式如下:
(1).点号:DXXX
(2).点位:利用测量控制点后方交绘。
(3).点义:如岩性控制点、岩性分界点、矿化点、构造控制点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4).岩性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颗粒大小、形状、含量。地质构造、矿化、蚀变、地貌特征等。
(5).标本及样品编号。
(6).路线地质:各地质点间的路线地质均应认真细致观察,做好路线地质记录,对一些小的地质体及矿化、蚀变现象均应有所反映。
7.地质点的分布应均匀地布设,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野外记录要求单点描述,不得合并。
8.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须及时校对记录和手图,对采取的各种样品及时核对、登记外送,完成手图着墨、转点以及野外记录本中所有数据的着墨工作。
9.要加强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清图的日常整理,及时着墨。同时,要在地质图上编绘主要地质剖面图。
10.要加强地质填图的室内整理工做,特别是文字记录补正、图件整饰着墨等。
11.编写地质填图总结。
其内容如下:
(1).概况
a.目的任务
b.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
c.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d.完成实物工作量
(2).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3).测区地质
a.地质
b.构造
c.岩浆岩
d.变质岩
e.围岩蚀变
f.矿床
(4).结语
a.主要成果
b.存在问题
c.进一步工作建议
(二)地质填图质量
1.野外地质记录质量
(1).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概念清楚、字迹清晰。
(3).岩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
(4).蚀变与矿化、岩(矿)脉、构造和化石等特征描述详尽。
(5).各种产状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
(6).接触关系等重要地质现象绘制必要的素描图,并作详细记录。有50%以上露头点的路线应作信手剖面。文图相符,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7).路线地质记录连续,界线点控制准确,重要地质现象有详细记录。
2.野外手图质量
(1).内容齐全、准确,并与文字记录相符。
(2).图面整洁、字迹清楚。
3.采样质量
(1).岩、矿石和化石标本及其鉴定样品齐全,专门样品采取的种类、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采样方法和样品重量、标本规格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3)按有关标准要求完成采样编录,标本、样品位置和编号在文字记录和有关图、表中注记清晰,无误无漏。
4.实际材料图质量
(1)比例尺和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图面整洁,字迹清晰。
(2)图面表示内容齐全,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实际材料图与手图相符,与文字记录一致。
(3)图面地质体间结构合理,代号齐全正确,地质体和地质界线控制程度达到有关标准或设计的要求。
5.室内整理情况
(1)逐日整理野外现场编录资料(含标本和样品),及时编写路线地质小结和转绘实际材料图。
(2)收到各类实验结果后,及时完成样品登记,并注记、补正文字记录。
(3)文、图按有关规定要求整饰着墨,野外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
三、应提交的地质资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剖面记录本
实测地质剖面图
地质填图记录薄
1:10000地质图(手图、清图)及实际材料图
岩矿样登记薄、送样单、鉴定成果
基岩光谱样登记薄、送样单、成果表
『柒』 项目三 矿区地质填图
一、矿区填图观察路线布置
1.路线布置原则
填图工作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首先将实测剖面及确定的填图单元界线、断层线、侵入体界线、矿层顶底板界线、产状等的位置,绘到手图上,再从实测地质剖面两侧逐渐展开。
填图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全面负责填图工作,具体观察、记录、布样,组员主要负责定位、作图、取样等工作。
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中,对那些重要地质体,如标志层、矿体、矿化体、蚀变带、主要断裂等,应沿其走向进行追索控制。
2.填图方法
(1)穿越法填图
以手图上的实测剖面线为起点,按照填图精度要求的观察路线距离,垂直(或大致垂直)岩层走向布置观察路线。观察路线要根据填图精度和基岩出露情况考虑点距和线距(图2-9)。
本方法主要适用于矿床地质条件较简单,岩(矿)层层位比较稳定的矿床或相变不大的矿床。
图2-9 穿越法填图
(2)追索法填图
选择标志层、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主要断层(或断裂带)等,采用沿走向追索填图。观察路线一般采用“之”字形迂回布置,以控制其顶底界线,了解变化情况(图2-10)。
二、地质点布置
地质点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
图2-10 追索法填图
基本点 为控制测区地质界线和基本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基本点应布置在测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界线、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基本点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必要时作放大素描图)。
加密点 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岩性或产状点 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的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三、地质点密度及数量
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表2-8)。基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数的70%。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测为50%。
表2-8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
注:地质界线上的点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求保证对重要地质界线的有效控制。
四、矿区地质填图技术要求
1.野外地质点定位
现场标注点位 将写有地质点编号的木桩(竹桩)打入地质点处的基岩裂缝中,或者用红油漆在基岩上划“☉”以示点位,并在“☉”旁边写上地质点号。若需要仪器定测的地质点,应在地质点附近挂上小红布条,以方便日后找点。
测量坐标 所有地质点都应用手持 GPS,结合地形图定位,将点位标注在手图上,用直径2mm的空心小圈(○)表示实测地质点,并标注点号。
精确定位 对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地质点,须用全仪器进行精确定位。一般的做法是:填图人员在现场经观察确定地质点,用GPS测量点位坐标后,将这类地质点及坐标通知矿区专业测量人员进行精确测量定位。
2.地质点记录
在地质点测量到的坐标数据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都要记录在地质点观察记录表中(表2-9)。如果采用照相、录音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时,应按表2-7的要求,填写音像记录表。
表2-9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
矿区名称 用矿区代号(在矿区设计中规定)表示。
点号 指地质点编号。一个矿区如果两个填图组最好一组用单号D1,D3,D5……另一组用双号D2,D4,D6……
位置 GPS的定位坐标及明显地物地貌的特定位置。
地质点性质 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岩性点等。
地质描述 每个地质点所具有的地质意义不完全相同,在描述地质现象时,应有重点,切忌千篇一律或平淡叙述。内容主要有: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组合特征等,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蚀变及矿化现象,矿脉(层)、岩脉的岩矿石名称、岩矿石特征、产状、厚度、穿插关系,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皱、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性质、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及水文地质等。
路线地质 指相邻两个地质点之间的观察路线,如D1—D2表示1号地质点到2号地质点之间的路线。记录内容主要是描述两点间先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记录的地质现象要有准确位置(对应某个地质点的方位和平距);
·应记录地质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并说明与已知地质点有无差异或变化;
·路线上尽可能多地实测岩层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
·每条路线的观察记录具有连续性,必要时可作路线剖面图或平面图表示地质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
岩矿石标本、样品编号 地质点及沿途采集的标本、样品,应在露头和手图的相应位置上标注和编号。还应填入标本、样品取样记录表,并填写标本签:其中,矿区名称写全称,如乐山金口河铅锌矿区,产地填地质点编号,地质位置填写样品所处地质体层位或时代,如××群××组×段或γ5等。
除风化样外,其余标本、样品应尽量采取新鲜岩矿石,编上号连同标签或样签一同用标本纸包装,并在外包装上编写同样编号。
3.地质界线勾绘
地质界线勾绘是指将控制同一地质界线上的相邻两个地质点相连接。地质界线勾绘应在野外实地进行,勾绘时应充分考虑两点间距离的远近、产状及变化、有无断层切割及地形变化(按“V”字形法则勾绘)等因素。实测的地质界线用实线表示,推测界线用虚线表示。
五、矿区地质填图工作要点
1)点位用GPS测量或根据特殊的地形、地物点确定并记录于地质点记录表上,地质点号不允许重复,可以有遗漏。
2)重要地质界线、点位及标本、各种样品采样要在实地标注。
3)标本及样品要在现场编号并填写标本签、样品签、标本登记表、采样登记表(填写的标本、样品编号可以同于地质点号)。
4)点位、界线、产状应在现场展绘于手图上。
5)凡是经过对比,可以初步确定的界线位置,应及时在野外勾绘,勾绘时注意地形与地质体的关系(“V”字形法则),注意断层的先后关系和不同岩类的地质特征。
6)文字记录要注意重点突出,繁简得当,内容齐全。
7)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素描或照相(摄像)。
六、矿区地质填图资料整理
野外填图中形成的文字、图件、实物等资料,要求当天内完成整理,不允许多天后累计整理。
文、图、实物资料的核对 整理文字记录、手图、实物(标本、样品、照相)资料时,应核对点号、层位代号、标本及样品编号、位置及各种数据等,确认无误后,再分别进行整理。若发现问题,必须到野外核实,方能补充和修正,不允许回忆补充修正。
地质点记录表的整理 应检查地质点记录表中填写内容是否齐全,文字是否通顺、有无错漏字、用语是否准确;素描图是否需要完善;检查后,给数据和素描图上墨。
手图整理 检查手图中的地质点、观察路线、产状、填图单元代号、标本、样品、照片等位置、数据以及界线勾绘有无错漏,确认无误后着墨。
编制实际材料图
(1)编制方法
用与手图同版的、未折叠、无皱纹、无缺损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将手图中填绘的全部内容(地质点、路线地质、标本、样品、产状、已施工工程、各种地质界线、断层线等的位置、编号、代号)转绘到底图上,加上图框、图名、图例(按矿区统一图例)、比例尺、责任签等,形成实际材料图。实际材料图应在野外填图过程中逐步完成,以保证填图中出现的遗漏、错误、争议等问题能在野外得到弥补、修正和统一。
(2)实际材料图转绘方法与要求
首先丈量手图上地质点及其他内容的坐标数据,然后依据手图上各点的位置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也可以用灯箱透视将手图上的内容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展绘过程中做到:①按坐标方格网,依一定顺序逐个进行;②先用铅笔展绘,待自检和组内检查无误后,再上墨。对地质界线或断层线的推测地段不要急于上墨,要等证据确凿后再上墨;③在展绘点丈量坐标时,要对手图经野外使用、折叠出现的图纸收缩误差进行平差处理,将误差消除在每个方格网中,避免产生累计误差。
『捌』 地质填图的简述
在野外实地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尺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填绘在地理底图上而构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简称填图。是区域地质调查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研究区域地质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程序大致如下: ①全面收集和研究有关填图区域已有的地质资料,通过实地踏勘,有时还需要进行航空和卫星相片的地质解释(见遥感地质),选择和实际测制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见地质编录),以了解和掌握填图区域的基本地质情况,并根据任务的要求和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填图单位。将地层、岩体等地质体按其野外标志(如层面、界线)划分为不同的岩层、岩体或岩性组合(岩性段、岩相带)作为野外地质图上能够反映填图区地质特征的基本组成单位。填图单位的粗细取决于填图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图单位划分越细,有时可相当于地层的一个“统”或“阶”,或为其一部分。 ②根据所布置的路线,进行野外实地填图。填图路线的布置以能够控制地质体的边界线为准则,其疏密程度取决于地质调查比例尺的大小和填图区的地质地貌情况的复杂程度。填图路线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大致垂直于(横穿)填图区的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称为穿越法;穿越法: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地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布置观察路线进行地质观察和填绘地质图的方法。穿越法适用于下列情况:A.露头好,岩性、厚度变化不大,地层分界清楚;B.构造相对较简单;C.地形平缓,且沟谷、水系多垂直或斜交地层走向分布。穿越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岩层的厚度、地层剖面及纵向变化。地质条件适合用穿越法,可以采用以穿越法为主,局部地段选用追索法。野外观察点的布置与分类。观察点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它一般定在:1)不同时代地层分界线上;2)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处;3)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的分界处;4)各类褶皱的转折端、倾伏端、地层产状陡缓变化处;5)各类断层线上;6)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如矿化点、泉等。观察点的类型因此分为:地层分界点,岩性控制点,构造观察点等基本类型。观察点应准确地标定在地形图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按记录格式进行详细描述,总之是沿各地质体界线或对其他地质现象进行追索观察,称为追索法。追索法:在制绘不同时代地层的地质界线时,沿地层走向,或者为了解决某一地质问题(如断层),而沿着一特定方向进行地质观察来填绘地质图的方法。追索法适应下列情况: A.地层岩性、厚度变化大,只有在追索过程中才能准确地了解其横向变化,掌握地质界线的延伸和分布;B.地质界线不明显,一定要经过追索才能填绘;C.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区,为了更好的填绘出断层线而采用追索法;D.山脊、沟谷、水系平行于地层走向分布,地形条件有利于追索性
在野外填图过程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并辅以追索法。将各条填图路线中的各观察点,根据所观测到的内容(如岩性)的相似性、地质体产状及区域地质构造现象等,并按所确定的填图单位,合理地互相连接起来便圈绘出了填图区域内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形成了野外地质图(原始地质草图)。 ③室内综合整理工作。在填图过程中所使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比要求完成的地质图的比例尺大 1倍。因此,野外填绘的原始地质草图必须经过缩制转绘,并进行各野外图幅之间地质界线的合理衔接,根据要求补充和完善图面内容,才能形成一份完整的地质图。
『玖』 矿点和矿化点
在成矿系统的产物中,成矿物质有一定浓集但由于储量微小或矿石品位较低,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尚不能被开发利用的矿化地段称为矿点;仅有某些矿化现象的地段称为矿化点。在一个含矿区域中,矿点和矿化点的数量经常是远大于矿床的数量,而且矿点也常是围绕工业矿床分布的,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也是一种潜在的矿产资源。
图4-1 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系统结构图
图中?表示在本区可能存在的过渡型矿床
矿(化)点虽然在目前并无工业意义,但有丰富的内涵:
1.矿点可能是潜在的矿床
有些矿点虽暂时不能利用,但在矿业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特别急需某种矿产时,可“降格以求”,则该种矿产的有些矿点可升级为矿床。或是有更先进、更廉价的采选冶加工技术时,矿产品位较低的一些矿点也可升级为颇有效益的工业矿床。例如,21 世纪初期,我国钢铁企业生产能力巨大,铁矿石资源明显不足,过去不被利用的含Fe<15%的矿点也被大量开采,并有经济效益。例如,冀东地区的鞍山式铁矿露头,易采易选,尽管矿石品位只有10%,也曾被广泛开发,但易造成环境污染。
2.矿点可能是深处矿床的浅露部分
矿床的形态和产状常是复杂多变的。有些矿体一直是连续的,有些则是成群有序分布,断续产出,例如雁行状的矿脉。有些是由于被断层错开而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几。因此,在地表发现的矿点有的可能是深处矿床的局部露头,因地质情况复杂和勘查工程量不足而未能揭露其主矿体部分,因而使一个矿床在一段时期内“屈居”为“矿点”,随着勘查工作的投入有可能查清其全貌而升格为矿床。
人类历史上的找矿实践表明,成千上万个矿床的发现是由先发现矿点开始的。例如,甘肃金川镍-铜-铂矿就是在1958年通过当地牧民报矿,由汤中立等经矿点检查而发现的。正是由于从矿点入手,经过钻探、坑探,由浅入深,由小到大,以汤中立为代表的甘肃地矿局的地勘专家和职工们才发现这一镍储量占世界第三位的丰硕宝藏。
3.矿点可能是过去某一矿床的残余
矿床是地质历史的产物。一个矿床形成后要经受后来地质作用的改造,使矿床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一种常见的变化是矿床在地表被风化剥蚀,剥蚀结果可能是全部矿体都被破坏消失;也可能是大部分消失,只残余一小部分(品位不高,或储量达不到工业矿床规模)。这后一部分则被认为是矿点。面对这种情况,要运用地质、地球化学等方法追寻其被剥蚀矿质的去处,如是重矿物型矿种,则应在其相关水系下游找寻是否存在着砂矿床(金、锡、钨、金刚石等)。再有,就是要研究该区地质构造发展历史主要是新构造活动史,以了解整个区域的含矿水准面和被剥蚀程度,以评价该区域内同类矿床的被剥蚀程度和评估矿床的潜力。例如,在河流砂金矿广泛分布地区,就有可能在其上游的合适地段寻找到原生金矿的残余矿点,或仍然保留有相当矿量的金矿床。
4.矿点与矿床的时空关联
矿点与矿床的关系是一个既有找矿意义也有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可试从下列几点去研究这种关系:
(1)矿化物质组成的异同
矿点与矿床中的有用组分有一致也有差异。如在一个成矿系统中,矿床为铜矿,矿点也是铜矿化,表现出一致性。也有另外情况,如矿床为铁-铜共生矿,而矿点则只有铜矿化,或只有铁矿化。根据笔者的研究,在一般情况下,矿床中的有用组分多于相关矿点中的有用组分,这是由于矿床的规模明显大于矿点,也可能与它们的成矿作用强度及参与成矿有用物质的数量差异有关。
(2)矿化类型的异同
矿床和矿点所属的成因类型多数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同的。例如,在一个成矿系统中形成的铜矿床为矽卡岩型和斑岩型,而生成的矿点则为细脉充填型铜矿化,表现出成矿方式的差别。
(3)矿点和矿床的空间关联
即二者在产出位置上是否有某些规律性。如断裂网络带控制的矿田中,断裂多级结点上常产出矿床,而在其简单结点或单一断裂中则多产出矿点。又如在同心圆状断裂系统中,矿床产在圆中心附近,而矿点产在其外围。在分支状主断裂控制的矿化区内,主要矿床产在断裂交汇处,而矿点则产在外围(图4-2 上)。从垂直方向上观察,同一成矿系统中的矿床和矿点也有一定的分布型式,与火成岩体有关的矿床和矿点的分布见图4-2下。
从与矿源场的距离看,矿床与矿点的分布也有某些规律,如与矿源场的距离适中处形成矿床,而过近或过远处则只能形成矿点。
在一个成矿系统的众多矿床和矿点中,离矿化中心最远的矿点所在地,可能是该成矿系统的边缘空间(边界)或已接近。
(4)矿点和矿床的时间关联
对这个问题还未见到有关文献。原因之一可能是当前矿床研究中的成矿年代测定还只限于重要矿床,一般对矿点不再作定年工作。在缺乏直接定年信息的条件下,可以从含矿地质体的时间关系上加以间接判断。如包含矿床的主侵入岩体被含有矿点的后期脉岩所切割,则可假定矿床形成时间早于矿点。
矿点与矿床的时间关系有三种情况:一是矿点早于矿床形成,表示是主矿化之前的成矿先兆;二是矿点晚于主矿化期表示是成矿系统的结尾;三是矿点与矿床基本同时形成,不分先后。对矿点群来说,是否也存在着矿化的阶段性,即在成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较为集中,或不同阶段内矿化类型有差别。矿点形成阶段与矿床形成阶段是否在时间上一致,也应注意观察和分析。
图4-2 矿床、矿点分布与断裂构造(上图,平面)和侵入体(下图,剖面)的关系
总之,矿床与矿点在空间、时间、物质组成和成因上的相互关联是有意义的研究内容,在中尺度和微尺度矿床研究和评价中尤应加以注意。
由上述可见,矿点只是区域中一种矿化现象,可作为整个成矿系统中的一个“细胞”,分析它存在的意义和未能成为矿床的原因。是成矿诸要素不全具备,还是成矿时间不够?是成矿的“前兆”未能继续发展,还是成矿作用的尾声,“大势已去”?还是其他尚不了解的原因。这样对区域中大量矿点资料的分析研究,有可能认识到只形成矿化而未能形成矿床的真正缘由。这对全面认识区域成矿系统,分析工业矿床成因,以及评价资源潜力都有重要意义。
总的认为,一个区域成矿系统是一根链条或是一个网络,这个链条(网络)上的每一部分,每个“部件”,都有它的研究价值(尽管价值大小不等)。对于主要产物和现象、次要产物和现象都有所认识,才可能建立起对成矿系统的整体认识。这里要说明的是,作为矿点检查工作,只要求做到科学评价即可。但是作为矿床研究工作,矿点作为一种自然矿化现象,作为区域成矿作用的一种信息,从研究探索的角度是不可以被忽略的。因为,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中,有些具有本质意义的事物就隐藏在微细的现象中。能做到“见微知著”需要有穷究事理的兴趣、毅力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