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队要求工作相关经验怎么查
A. 如何查询以往地质工作
可以去当地国土局、国土所申请查询,这些地方一般会有以前的资料,再就是去博物内馆,藏书室什么容的,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比如一些文章上会附有这样的信息,尤其是本硕博论文里,一般都会有介绍,再就是网络等,以及专业论坛求助,如华夏土地,地学论坛,地质队论坛等。
B. 一般地质队和勘察设计院工作需要什么技术
地质队主要是野外填图,需要从野外露头看到的东西中提取信息,沉积学、矿物岩石学内及构造要容比较好,其实最重要的是经验,干久了就熟了。
设计院要求更细,涉及的面比较广且较严密。具体内容通常是依项目而定,不同项目所用方法、技术不尽相同,其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更深更广。
总的来说前者在野外,60%靠眼睛观察,后者在室内,90%靠分析思考
C. 你好,对于两年质量相关工作经验这个是怎么查的提供什么证明
这个不需要提供什么证明。也没有相关的证书可以证明。
D. 地质勘探队员做了哪些非常辛苦的勘探工作
1957年,野外地质调查挺进大别山,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在当时,地质勘探队员的勘探工作非常辛苦,在搞野外调查时,勘探队员们腰上别着钉锤,背包里背着罗盘、皮尺,夜以继日地爬山越岭,敲石采样,包里总是装着沉甸甸的石头。山里人称地质勘探队员是“要饭花子”。后来熟悉了,山里人对地质勘探队员说:“你们乍看像毛子(即强盗),实际是傻子。”不管别人怎么说,地质勘探队员仍然一如既往、日复一日地找啊!跑啊!他们踏遍了勘探区的条条沟、道道梁,采集到了大量的标本资料,为指导钻探起了积极作用。
在东部渤海海面发现了漂浮油苗,对其来源,众说不一,难以确认。为了弄清其来源,1958年华北普查队和华东勘探处抽调4人,组成油苗联合调查小组。联合调查组从大连出发,沿着海滩,徒步行进,一个一个地方进行调查。当时正值隆冬,寒风刺骨,白雪皑皑,4个人的手上、脚上都起了冻疮,脚上的裂口流着血,疼得简直连路都不敢走,但大家还是坚持着不断寻找。他们偶尔发现了油块,地质勘探队员们就用冻僵的双手反复几次才能采集起来。地质勘探队员走到荒凉的地方,经常是风餐露宿。到了胶东半岛,已是炎热的夏季,跑一天一个个像水里捞出来似的。半年时间,联合调查组的4个人都变得又黑又瘦,可他们毫无怨言,还风趣地说:“地下的油没找到,脸上的油倒先冒出来了。”在调查过程中,有一次,他们在烟台坐海军的船出海,越往里风浪越大,4名同志都晕船,呕吐得直不起腰来,通讯联络用的报话机也操作不了了,与陆上失去联络9个多小时,基地的同志以为发生了意外,开动雷达进行搜索,闹了一场误会。后来,他们经过1000多公里的沿海奔波,终于弄清了海上油苗的真相,证实油苗来自渤海湾本身,推测油苗是地下断层在运移过程中浮至海面的。
E. 事业单位要求2年工作经验怎么看
基层工作经验,一般是指在县(市)级及以下的企事业单位工作满2年以上,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的工作经历也列入基层工作经验。
貌似是需要工作单位出具证明的,比如大学生村官是要任职的村委会和乡镇盖章,然后去组织部、人事局盖章。
企事业单位一般是盖单位公章。
你这种应该算是应届毕业生,建议你咨询一下当地的地级市(区)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考试中心,各地的政策貌似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F. 地质工作的基本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确定了“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的方针,地质学和地质事业赢得“建设的尖兵”的地位而备受重视,从而开始其大发展的历程。
(一)地质工作管理机构的建立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任命委员21人,李四光任主任委员,尹赞勋、谢家荣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负责统一规划全国地质工作,并适当集中全国地质学家解决国家建设的迫切地质问题。同年11月,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四个问题:中央地质机构的组织;中央与地方地质机构的联系;地质教育;1951年的工作计划。会议明确提出,应人力物力集中解决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的资源问题。并建议地方地质机构应受当地人民政府及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双重领导。
1951年,300多名地质工作者组成84个地质队分赴全国各地区调查,其中东北地区仍为工作重点。至1952年,全国地质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包括80多个项目在内的地质工作计划,对5000多平方千米的国土做了地质调查并绘制出图件,钻探进尺总计达到3万余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地质部,任命李四光为部长,何长工等为副部长,以加强地质工作的领导,使地质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地质部成立后,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随即撤销。在成立地质部的同期,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等有关部门,也先后相应地加强了各自的地质机构。中国科学院成立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强调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开展科学研究;接着成立古脊椎动物研究室。1952年,在院系调整中建立了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学院;各大学地质系扩大招生;建立专科学校;几年后又建立成都地质学院。20世纪50年代初,与地质相关的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等也建立了。从1952年起,先是各大行政区,后来是各省先后建立地质局,组织勘探队。至此,地质工作管理机构基本完备。
(二)地质工作的大转变
1952年11月,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地质工作开始大转变。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制定1953年地质勘查计划,这是中国地质工作第一次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此地质工作纳入了国家计划的轨道(夏国治,程裕淇,1990)。
1953年,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的地质工作任务共有四项:第一,保证五年内开始新建企业的设计所必需的矿产储量;第二,加强对某些以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和地区上分布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第三,有计划地开展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进行部分的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保证第二个五年计划所需的矿产储量,并为第三个五年计划所需的矿产储量准备资源条件;第四,加强水利资源和综合流域开发的地质勘查工作,保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要水利工程和水力发电工程所需的地质资源,并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所需的水力资源开发做好准备工作。为此,五年内计划探明可供设计的煤的矿产储量202.7亿吨,铁的矿产储量24.7亿吨,计划完成地质勘探钻探工作量923万米,提供地质勘探工作经费16.7亿元(夏国治,程裕淇,1990)。
为了顺利完成“一五”计划所规定的地质工作任务,地质部将60%的技术力量保证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煤炭的重点勘探任务,以16%的力量有重点地进行普查。“一五”计划开局之年,77%以上的地质人员到了野外,即使以科学研究任务为主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也派出了大量科技人员密切配合。
“一五”计划期间,共完成了74种矿产的勘查,有64种取得了可供工业设计使用的储量。与1949年相比,铜的储量增加了14倍,钼的储量增加了50倍,石油的储量虽然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但仍比1949年增长了32.5倍,而且还开始了200万平方千米的石油地质普查(夏国治,程裕淇,1990)。
(三)地质普查的全面展开
从1954年开始,地质普查工作全面展开,为此,地质部成立了普查委员会,组织了44个普查队共2000多人,在20个省(区、市)的120多个县的范围内展开普查工作。至1955年,地质部所完成的普查工作量已由1953年的8%增长至20%。到1956年,地质部所属各地质队均已将二分之一以上的技术力量投入普查工作中。
1955年,地质部根据国务院决定开始承担石油普查任务。1955年春节前后,地质部召开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组成5个石油普查大队,会同燃料工业部分别在准噶尔、柴达木、六盘山、四川等地进行大面积的石油普查,并强调运用地质理论指导探寻石油的重要性。同时,地质部还在华北平原进行了石油普查,并抽调技术骨干充实各石油普查大队的力量。1956年,石油普查规模进一步扩大,地质部派出14个大队与地球物理探矿等队伍配合,普查了新疆、柴达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鄂尔多斯、贵州、广西等面积达40多万平方千米的地区。
1957年,地质部做出石油地质工作战略东移的决定,将找油的重点从西部转移到东部各盆地。“一五”计划结束时,找到的可能储油构造累计达256个,有的已经钻探出原油,为大庆等油田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夏国治,程裕淇,1990)。
除油气资源外,区域地质调查和其他矿产普查也大规模地展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几十个具有工业价值的新矿区被发现。
(四)地质工作的曲折发展
1958~1965年地质工作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地质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完成了1:20万综合区域地质调查面积43万平方千米,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试点工作,出版了1:300万全国水文地质图及其说明书;在矿产勘查方面,全国共发现各种矿产的矿点10万多个,探明有相应储量的矿种93种;在工程地质方面,地质部与水电部共同完成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阶段及坝区施工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探任务,完成了长江三峡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另一方面,在那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大计划,也使这一时期的地质工作遭受了挫折。1958年,地质部门的23种主要矿产储量的年计划指标不断加码,分别超过国家批准计划的1倍,有的甚至达到10倍。1959年和1960年仍然延续了这种跃进的势头。与此同时,地质工作出现了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讲必要的程序忽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现象。这些都给地质工作带来了损害。
1960年冬,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1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进入连续3年的调整时期。地质部也从1961年起,总结“大跃进”期间地质工作的经验教训,部署调整工作,并组织地质工作者对地质工作的性质、特点、规律、内部工作关系进行大讨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地质工作逐步恢复了正常秩序,并开拓出若干新的工作领域。
这期间,地质部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重点矿种和矿区的勘查工作。一是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会同石油工业部在大庆长垣组织石油勘探会战,同时开展外围地区的普查勘探工作。二是加速勘查铬矿资源。三是集中力量组织长江中下游各省协作,重点加强铜、铁矿等矿产的勘查工作。②加强三线战略后方的地质工作。地质部门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对二线、三线地区和战略后方的地质勘查工作做了相应的加强。③加强与发展农业有关的地质工作。④加强地质科学研究。新建了一批地质科研机构,出版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科学专著和论文报告,“以任务带学科”,强化了为国民经济服务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学术氛围活跃,大地构造学领域的地质力学、多旋回学说、地洼学说、断块学说、地壳镶嵌波浪运动说等学派之间展开了争鸣。⑤开辟了新的地质工作领域。如海洋地质工作、特种非金属矿产的找矿勘探工作、地震地质工作以及第四纪冰川和现代冰川、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质考察、核爆试验场工程选址等(夏国治,程裕淇,1990)。
(五)地质工作的艰难前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质工作像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一样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地质工作者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地质工作艰难地前行。
一方面,地质工作遭受严重挫折,主要表现:地质教育事业损失惨重,北京地质学院先迁湖南石门,再迁湖北江陵,最后落户武汉,迁徙过程中人才流失、物资毁损,地质院校停止招生达五六年之久;地质工作管理机构合并撤销,研究机构下放管理,给地质工作带来巨大损失;探矿机械、地质仪器等工厂长期处于半停滞状态;地质工作队伍中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全国地质工作技术人员由1966年末占地质职工队伍总数的19.1%,下降到1976年末的12.5%,虽然绝对数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急剧下降,造成队伍结构的严重不合理,给地质工作带来了长期难于解决的负担(夏国治,程裕淇,1990)。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这样严重的困难局面之中,地质工作仍然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开辟地质工作新领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地质工作在困境中艰难前行。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先后完成了青海等地的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过半数的省市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出版了中国第一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正规图件。在矿产勘查方面,石油、天然气勘查取得多处突破,分别在陇东、苏北、任丘以及南黄海、北部湾、珠江口、东海等地或构造见油、见气,确证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或构造钻获日产千吨的高产油井,发现古潜山型油气藏;铁矿勘查也获重要进展,基本摸清了中国贫、富铁矿的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储量及潜在储量、冶选性能等;其他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取得许多新的发现,陆续发现和勘查了一些新的金矿、铜矿、稀土矿、铂族矿、铬矿等以及新的盐矿、重晶石矿、天然碱矿和许多非金属矿产的新品种。在水文地质普查方面,一部分水文地质普查队伍实行“工改兵”的制度,组建了基本建设工程兵水文地质普查部队,普查部队完成了350万平方千米普查面积中工作条件最艰苦的190万平方千米的任务。在开拓新的地质工作领域方面,地热地质勘查、航空地质和航空综合地球物理勘查以及将计算机应用于地质工作之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包括编制出版1:400万中国地质图和1:500万亚洲地质图,中国地质矿产图集,1:300万中国海上及海域地质图等,以及稀有元素矿床类型及其成矿特征的系统总结、三峡工程、宝成铁路沿线环境工程地质科研工作成果等。在对外交往方面,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中的会员国地位,对中国学术界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夏国治,程裕淇,1990)。
(六)地质工作迎来勃勃生机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也给地质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地质工作真正转移到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地质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拨乱反正,明确提出地质工作要实行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工作方针,要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地质工作的经济、社会效益上。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的调整。为了加强地质工作的领导,1979年,国务院决定,撤销原国家地质总局,恢复建立地质部,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1982年地质部改名为地质矿产部;各省(区、市)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为以地质部为主的双重领导;冶金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及建材系统下属的地质队伍也相继收回改为相关部委为主的双重领导。
地质工作队伍的表彰和激励。地质部门先后三次评功授奖,表彰劳动模范、找矿有功单位和人员以及模范政治工作者等;为调动知识分子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地质部门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知识分子评定和晋升技术职称。与此同时,地质队伍的结构得到优化,截至1985年底,地质部门队伍41.8万人,技术人员的比例由1978年的16%上升为20%,队伍素质得到改善(夏国治,程裕淇,1990)。
学术交流活动的恢复和发展,地质科研工作得到加强。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举行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报告会,会上为40名从事地质工作50年以上的老地质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这一年,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发展到4万多人。按照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地质部门将科技工作重点放在为解决经济建设和地质工作的关键性项目上,调整不同层次科研机构的分工协调以及地质队、科研机构和院校之间的横向联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重点矿产的普查方面。在区域地质调查方面,至1985年底,1:20万地质调查完成了全国应测面积的88%,完成1:50万、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922万平方千米。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批重要基础地质成果:出版了《中国地层》、《亚洲地质》、《中国古地理图集》、《中国构造体系图》等一批高水平的专著和图集。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普查,发现了值得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600多处,其中预计可达大中型矿床的约300处。有97种矿产新增了探明储量,平均每年扩大规模的矿区135个。在南海珠江口、东海获得日产291立方米、174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在塔里木盆地获得日产1000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从而为海洋石油钻探和塔里木盆地石油普查打开了新局面(夏国治,程裕淇,1990)。
G. (四)对地质工作发展基本经验的探讨
纵观自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地质调查机构建立以来,各国地质工作的发展具有共同的发展经验,在这里提出来与读者共同讨论。
1.地质工作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工业化以矿产资源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无论哪一个国家,不论其经济体制如何,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矿产资源作为工业发展的基础。地质工作为解决矿产资源保障和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地质工作在经济建设中起着“先头部队”的作用,同时,又贯穿建设的全过程,并且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的超前性、全程性和广域性的服务功能,使其更加紧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质工作就能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对地质工作作出结构性调整,更好地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从地质工作部署来看,我们必须统筹考虑资源与环境问题,在解决矿产资源问题的同时,较好解决环境问题,以避免走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老路。
2.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特征
地质工作既有调查研究属性,又有社会经济属性,因此,地质工作发展既要遵循地质工作本身的规律,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特征。在这一体制下,商业性地质工作以企业方式运作,通过盈利得到发展,从而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而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商业性地质工作开展前期工作,减少了风险,奠定了基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体制是在一百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讨论国外的这个体制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三点:第一,它是成熟的和有效的,至少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体制来代替它。第二,它是高度国际化的,各个国家的矿业法可以有所不同,但勘查活动的市场模式是基本相同的,因此这个商业性勘查体制是一个全球体制而不是一个国家体制。市场经济国家的矿业公司和勘查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在全球筹资、全球勘查的公司,只有按这种模式运行,才能实现勘查要素,特别是矿产资源要素的全球配置。这就表明,如果一个国家建立自己独立的商业性勘查体制,尽管这个体制可以在这个国家内部运行,但它很难进入国际矿产勘查市场。第三,尽管美国地质工作体制十分完善,但仍然不能说美国地质调查局就是承担纯公益性的任务。对于矿产工作而言,地质调查机构做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国家需求和国家对该项工作的控制程度。
3.矿产资源勘查始终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期,再到后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对矿产资源一直具有强劲的需求。这里以美国等国家为例简单讨论一下工业化过程中矿产资源的消费规律,以便探讨不同工业化阶段地质工作的发展规律。由于资料所限,这里仅给出了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图2-3展示了美国从1947年至2001年的能源总消费量、总产量和进口量。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只是在个别年份如1975年、1982~1983年略有下降。不同阶段其增加幅度有所差异。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能源需求一直保持强劲的需求。
图2-3 美国能源总消费量、总产量及进口量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编制)
1J=9.485×10-4英制热单位
图2-4展示了8个国家及发达国家平均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这里所指的消费强度是指创造单位GDP所投入的资源量,以百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资源量表示。各国能源的消费强度差异很大,但演变规律基本一致,即表现出从离散趋向一致。从1960年到1973年,各国能源消费强度持续呈上升趋势,之后缓慢下降,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到1973年后,这些国家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强度有所下降。
图2-4 主要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强度变化趋势
(据王安建等,2002)
图2-5展示了美国1900~2002年间主要金属(铜、锌、铁、铝)消费量与产量的关系。从铜和锌的消费量来看,两者十分相似,虽有起伏,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00年到1932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铜和锌的消费稳定增长,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中间存在较大的起伏,主要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矿产品需求增加的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经济危机,美国对金属矿产的需求明显下降。1933~1976年,又是一个平稳上升期,上升平均幅度略大于前一个阶段,并达到较高的峰值,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使金属消费量急剧增长。1977~2003年,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铜、锌消费出现了一个新的周期,锌的消费量有所下降。对于铁来说,其消费量变化也表现出类似的三个阶段,但从1980年起铁的需求相对平稳,且处于低位的消费水平。对于铝消费量来说,从1946年起,虽然有起伏,但总体是处于一个上升过程。
从产量来看,各金属产量与消费量总体来说呈同步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主要金属产量基本能满足消费的需求,但从20世纪40年代起,铜就难以满足美国本国的需求。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国内这几种金属产量明显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后,锌、铁产量处于一个稳定且较低位的状况。
与此同时,由于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美国更多地通过国外进口或到境外开发获取矿产资源,从而降低了其国内金属的产量。实际上,影响美国金属产量与消费量之间关系的因素较为复杂。例如,美国1965年发现并开采了大批斑岩铜矿矿床,使美国铜产量增加。溶剂萃取电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铜的产量。近20多年来,美国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后,对石油等战略性矿产资源进行了战略储备,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图2-5 美国主要金属消费量和产量随时间的演化
从消费强度来看,美国铜的消费强度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峰值,之后直线下降,90年代趋于平稳。钢、锌的消费强度趋势一致,锌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钢在40年代初达到峰值。铝的消费强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达到峰值,其后快速下降,90年代后又快速上升(图2-6)。
图2-6 美国100年来主要金属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
(引自王安建,2002)
1973年“石油危机”后,世界各国更加注意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发达国家1973年后,能源消费强度与此有很大关系。
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仍然存在强大的需求,只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单位GDP的矿产资源消耗有所降低(图2-6),但能源消费变化保持稳中有升。因此,矿产勘查工作始终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突出,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日益得到重视,但丝毫不影响矿产勘查工作的地位。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地质工作水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质工作扩大了工作内涵,缩短了工作周期,转变了服务方式,使地质工作水平大大提高,推动了传统地质工作向现代地质工作的转变。
高新技术的应用,首先是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快速覆盖大面积的、能反复观测研究的、具广阔视野的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地质填图的工作效率,对于边远的、工作条件十分难苦的地区尤其如此;其次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地质填图工作从信息采集、管理到服务全程信息化,大大缩短了地质图出版和修编的周期,并可实现按需出图;第三,现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扩大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大大缩短了找矿周期(图2-2)。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可以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勘查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使非传统矿产资源得到勘查、开发和利用。
H.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地质队青城子矿区岩心库清理抢救方法与工作经验
周月霞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3地质队)
摘要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3地质队原有7个岩心库,由于年久失修,库房和库内岩心严重损毁。近年来,投入50万元,对岩心库进行了维修,对库内岩心进行了清查和处理——严重损毁的予以清除埋存;年代久远的筛选少量代表性岩心作为档案留存;近年新产生的、有利用价值的岩心重新整理后予以保留,重新建立了岩心库目录和管理利用制度。
关键词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3 地质队;岩心库;维修;清理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3地质队(以下简称103地质队),主要在辽东地区开展金、银、铅、锌矿找矿工作。在近半个世纪的找矿勘查历程中取得了丰富成果,先后为国家提供了丹东五龙金矿、青城子铅锌矿、高家堡子银矿、小佟堡子金矿、白云金矿、林家三道沟金矿、庄河金矿、宽甸万宝铜矿、万宝钼矿等一大批大-中型矿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有色及贵金属矿产资源。103地质队之所以取得辉煌成绩,除了一线勘查人员的辛勤工作外,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功不可没,特别是岩心、副样等实物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发挥了关键作用。最为典型的实例是辽宁省凤城市青城子铅锌矿,在面临资源危机,甚至即将闭矿之时,通过实物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找矿突破,在青城子地区先后发现了高家堡子银矿床、小佟家堡子大型金矿床、杨树金矿床等。2004年提交的《辽宁凤城青城子铅锌外围金矿评价》报告,荣获“2003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被评为“国家2005年中国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优秀项目”。
然而,由于受经费等条件限制,该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工作发生严重困难,原有的岩心库年久失修,存放的岩心、副样等严重损毁。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103地质队对岩心库进行了修缮,对库内岩心进行了清理、抢救和清除。现将工作方法和取得的效果及工作经验进行简要总结,希望对推动地质勘查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原有岩心库状况
103地质队在建队初期就建有两处实物地质资料库:一处位于凤城市青城子镇麻泡区(老矿区),建于1977年,共有7个岩心库房,面积1491m2;另一处位于丹东市四道沟单位基地,包括一座岩心库、面积176m2,3个副样库、共计452m2。
这几个岩心库和副样库,不仅容量有限,而且年久失修,早已严重破损,屋顶漏雨,室内没有照明设备,没有窗户,岩心箱堆放密集,顺序混乱,标识不清。难以进入内部查看岩心,根本就无法满足实物地质资料保管需要(图1,图2)。
二、库房修缮与岩心清理抢救
2009年12月,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60号)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国土资办发[2009]62号)》的要求,103地质队组织专业人员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了清理,在此基础上,对青城子矿区麻泡子岩心库和丹东四道沟岩心库进行了维修,对库内岩心进行了清理抢救。
图1 库房屋顶破碎漏雨
图2 无照明的副样库
1.青城子矿区麻泡子岩心库清理抢救
(1)岩心清查
针对岩心库存放数量、岩心保存完好程度及保管条件等问题,资料室和专业人员于2011年3月29日开始对103地质队青城子岩心库进行了建库30多年来的第一次详细的清查,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现将清理抢救结果总结如下:
1号库院内杂草丛生(图3),散乱堆放了大量岩心。岩心库大门已坏(图4),库内堆满私人物品,里面的岩心散落一地(图5),有的岩心正面看似摆放整齐,但侧面看岩心箱已经破烂不堪(图6),地面堆放散落的岩心,达1m多厚,已无法估算岩心数量。整个1号库房的岩心,都是20世纪70年代的钻孔,共有岩心2940箱,能看清孔号的大约2400箱,矿山已经关闭,已经没有继续保存的价值。
图3 凌乱、杂草丛生的院落
图4 破损的库房大门
2号库堆放了一些管子等杂物,里边的岩心堆放严重超高,最高达36 箱,摇摇欲坠,有的岩心箱用木棍相互支撑着(图7)。共有岩心3570箱,能看清孔号的大约3410箱。涉及桃园、高家堡子、四棵杨树、王家堡子、林家三道沟、尖山子、姜家沟、小佟家堡子等8个地区的钻孔岩心。年代比较新,有继续保存价值。
3号库外面堆放了大约800多箱的岩心(图8)。
5号库(图9)、6号库房(图10)外面堆放岩心大约1600多箱,整个院落杂草丛生,汽车不能靠近库房门口。
图5 1号岩心库内散落的岩心
图6 腐烂的岩心箱
图7 2号岩心库内用木棍支撑的岩心箱
图8 3号库房外堆积的大量岩心
图9 5号库房外堆积的大量岩心
图10 6号库房外堆放的大量岩心
6号库由于房顶破损严重,地面已经形成大约8 cm厚的冰面,最底一层岩心箱已经被冰覆盖(图11)。最里边的岩心箱地面还有冰雪没有融化,最底下的一层要更换岩心箱(图12)。6号库房的岩心共有4399箱,都是近几年打的钻孔,大多数是四棵杨树和林家三道沟地区的钻孔岩心。都能看清钻孔编号和地区号。涉及辽阳塔子岭、四棵杨树、柳河沟、云山石湖沟、陈家堡子、白云、林家堡子、林家三道沟、鲍家沟、杨家岭、湾地沟、永胜等12个地区的钻孔岩心,是近年代钻孔,有继续保存价值。
图11 6号岩心库内最底一层岩心箱已经被冰覆盖
图12 正在更换冰面下的岩心箱
7号库大门很久没有打开过,门前堆满了杂乱无章的岩心,门前有一个大坑(图13)。里面房顶破损严重(图14)。地面一片狼藉,岩心箱里的冰雪没有融化(图15)。有的岩心箱已经倾倒,岩心散落一地。共有岩心1243箱,能看清孔号的大约1200箱,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钻孔。能看清地区的有林家金矿、洼岭、桃园。从钻孔编号上看,好像是90年代采过副样的钻孔。岩心箱次序已经混乱,是当年找铅锌矿,后来化验副样发现金矿、银矿的典型代表钻孔,因此从利用和纪念意义上讲应该继续保留一部分岩心。
图13 7号库房门前有一个大坑
图14 7号库库房房顶已经破损
图15 7号岩心库内岩心箱上还有未融化的冰雪
(2)岩心库维修
青城子矿区麻泡子岩心库维修工作于2011年4月开工,到5月结束,仅用了45天,就顺利完成,共花费资金近50万元。包括:①房顶更换彩钢瓦;②库房内安装照明灯;③地面加高防水处理;④对库房通风不好的开小窗户;⑤对堆放在外面的岩心,进行整理和处理;⑥沿着库房的走向修整道路;⑦增设石条,最底下的岩心箱离开地面摆放,防止腐烂;⑧购买部分新岩心箱,更换部分已经破损的岩心箱;⑨对院落道路进行修整。
(3)岩心整理抢救
此次清理的原则是:岩心箱已经腐烂的,里面岩心已经散落一地的钻孔不再保留;1990~1992年在岩心二次开发利用上,找到大矿的那部分岩心予以保留,即使岩心不够完整,也留存作为纪念,这些岩心保留在6号库房;岩心箱上已经看不见孔号的,没有任何标志的岩心箱,这样的岩心没有留存的价值;年代太久远的岩心,留存一小部分作为当时历史的见证。
经过重新修缮、整理的岩心库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根据实际情况在摆放岩心上做了调整:1号库存放年代久远(20世纪70~90年代)、有代表性的岩心作为纪念性保存。这些岩心已经分不清孔号和地区,只有年代标志,共存放2616箱、岩心18312 m。2号库存放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的部分岩心,共2744 箱、19208 m。3号、4号、5号库房原来存放汇宝国际投资公司的岩心,现已经迁出,目前空置准备存放新产生的岩心。6号库和7号库改造后合并为一个大库,称为6号库房,存放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的岩心,共4218箱、29526 m。
(4)岩心管理
编制了岩心存放位置平面图,在每一堆钻孔岩心上方悬挂一个钻孔信息标签,做到不看账簿就能知道该钻孔的基本资料。与此同时,对过去的一些规章制度重新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些规章制度有库房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岩心库房管理制度、岩心管理制度、库存岩(矿)心使用管理规定等。
2.四道沟基地岩心库清理抢救
四道沟基地岩心库共有4个库房。7号库和8号库房顶是2010年翻新的,7号库为岩心库,存放2004年到现在的宽甸一带的5个项目岩心735箱、5145m,8号库存放2004年至现在的钻孔正样和副样共328箱、32568个副样。9号库房是化探副样库,10号库房是钻孔岩心副样库,存放的副样年代久远,多是20世纪60年代的,已经没有继续保存价值,准备下一步进行清理。
3.清理工作小结
103地质队投入50万元人民币,组织专业人员对原来破烂不堪的岩心库进行了清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工作如下:
1)对岩心库进行了维修,更换了部分岩心箱,达到了保存岩心的目的。
2)对库内岩心进行了分类处理,严重混乱破损、无法识别的岩心不再保留;年代久远的岩心,只留少数代表性岩心作为纪念,其余不再保留;近年产生、有利用价值的岩心,重新整理登记后入箱保留。
3)建立了库存岩心台账,绘制了库房平面图。
4)建立完善了岩心管理制度。
三、加强基层地质勘查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建议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和历史记录,是部署和实施进一步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基层地质勘查单位不仅是产生实物地质资料的源头,而且是利用实物地质资料的主体。加强基层地质勘查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本单位的地质勘查工作,提高地质找矿效率,降低投资风险和勘查成本,促进地质勘查工作可持续发展,而且为全省和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但目前基层地质勘查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困难,如:库房维修、设备配置、实物整理、保管等等,需要在各级政府帮助下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确实把实物地质资料真正纳入地质资料管理和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和专业化,力争把基层地质勘查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库办成集生产、科研、教学、科普于一体的地质科技服务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I. 地质找矿专业硕士毕业去 地质队怎么样听说地质队工作待遇都很低,是不是这样
一个月三千多稳如狗,只要出半年-8个月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