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法能看到什么地质
Ⅰ 地质考察要注意什么
到那个区域?你没有讲。只能泛讲一下原则。注意当地的气候、自然地理景观条件、交通条件和考查路线经过的危险区域以及危险源的判别。针对上述作出物资、装备、药品、应急救援器材的准备和检查。
Ⅱ 野外地质填图路线类型
野外填图路线必须系统连续地进行。野外填图路线一般有两种:一是大致垂直于(横穿)填图区的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称为穿越法;二是沿各地质体界线或对其他地质现象进行追索观察,称为追索法。在野外填图过程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并辅以追索法。考虑到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反复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从野外客观实际出发,按在野外工作不同阶段布设填图路线的不同目的,野外地质观测路线可划分为踏勘路线、系统观测路线和检查路线3种。
1.踏勘路线
当进入到一个新区,人们对区域地质情况尚不了解或了解甚少的情况下,需要对全区岩类和地质构造等情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以便为编写设计和部署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收集素材提供依据而布设的野外观测路线。
2.系统观测路线
在项目设计书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以后,按照设计要求对全区系统布设的全面填图路线,用以完成地质图的填制。因此路线的布置必须以全面控制测区主要地质体和构造形迹的形态和分布规律为目的,路线经过位置应尽量能控制地质体间的一些重要接触关系或重要构造部位,以求能收集到尽可能丰富的资料。此类路线应以垂直区域构造线方向的穿越路线为主,适当辅以追索路线。对一些重要地质体边界(如构造混杂岩中大型蛇绿岩块边界、重要含矿层边界等),为准确填绘可布置一定量的追索路线。
3.检查路线
检查路线有4种。一是野外区域地质填图阶段性整理连图、年度野外工作即将结束时年度性连图,或是项目基本完成全部填图工作任务时的系统连图中,发现某些地段图面尚不合理,接图尚存问题,对某些接触关系,或某些重要地质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或认识有重大分歧而在室内又无法解决时,根据实际情况,必须到野外实地再次调查取证,对存在问题进行检查并加以解决而安排的路线。这类路线主要针对存在问题地段,可在原路线主要问题区段(有必要时在其周围有限范围内)做检查,以达到解决遗留问题之目的。
二是对有重要新发现、重大新认识的有关路线由项目内部尽快安排专门性检查,这类路线主要检查重要新发现、重大新认识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并通过专门性检查及时增加或调整工作量、工作手段等,以提高这些新发现、新认识成果的质量。如涉及矿产方面的专门性检查,具体方法参照矿产填图的有关方法与要求。
三是项目内部按照质量管理要求,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的检查路线,主要检查原路线获得的资料与野外实际的吻合程度,比如:地质点位的合理性、地质现象认识的正确性、资料收集的准确性与齐全性等方面的检查。由项目内部组与组之间,或由项目组长、技术负责等随即安排的抽检路线。这类路线全部安排在已完成的路线上,可对单条路线全部或部分做检查,以达到质量管理要求为目的。
四是在质量管理与监控中安排的复查、抽查路线。由项目上级主管部门、项目负责单位对项目不同阶段的现场检查、抽查与阶段性或是年度或是最终野外成果验收时,对已完成填图路线进行的现场检查、抽查等所确认的检查路线。这类路线由检查单位专家提出具体检查路线,项目组按要求提供各类资料并配合专家在现场接受检查。
Ⅲ 地质观测线和观测点的布置
选择一定的路线和控制点进行野外观测,是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一方面,便于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和编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点和线的密度来控制地层、构造及其他地质现象在平面上的展布,以满足相应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
(一)观测线的布置
观测线是进行地质填图的野外工作路线,又称填图路线。一定图幅内观测线的间距和长度,以及观测线的布置方法,主要取决于填图比例尺的大小。此外,工作区的地质、矿产复杂程度、前人工作的精度、航卫片解释程度、基岩出露情况和自然地理条件等,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填图之前,应充分分析研究以上诸因素,选择适宜的观测线布置方法,设计出工作区的地质观测路线。观测线的布置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路线穿越法
观测线以一定的间距大致垂直于岩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布置的方法称路线穿越法,简称穿越法。路线穿越法的优点是:①能在较短的路线上观察到较多的地质内容,连续有效地查明工作区内出露的全部地层及其厚度;②有利于查明地层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如各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及沉积相剖面结构;③有利于对地质构造基本形态的认识和走向断层的控制。其缺点是:①两条观测线之间的地段研究程度低,有可能遗漏某些小型的地质体,如岩脉、小岩体和横向断层等;②对地层厚度、岩性和岩相在横向上的变化了解少;③观测线之间的地质界线一般是根据地层走向和“V”字形法则填绘,填绘出的地层界线可能与实际有出入。当比例尺越小,线距越宽,这些缺点就越明显。因此路线穿越法一般适用于露头良好、构造简单、地层或岩性横向变化小和沟谷水系垂直地层走向的地区,且用于中小比例尺的地质填图。
2.走向追索法
观测线沿地质体、地质界线或构造线方向布置的方法称走向追索法,简称追索法。走向追索法主要用来追踪地质界线、标志层、煤层及其他有用矿层的露头、断层线及褶皱轴迹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填绘出的地质界线准确,能有效地查明岩层在横向上的变化;有利于确定地层的接触关系和横向断层。其缺点是:工作量大,对地层的纵向变化了解较差,有时会遗漏一些走向断层,甚至因受地形的影响而无法进行追索。追索法一般适用于露头较差、构造复杂、横断层发育、岩性和岩相及厚度沿走向变化较大,且沟谷水系平行于地层走向发育的地区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
3.露头圈定法
露头圈定法又称全面踏勘法。这种方法一般没有严格规定的路线,常常是在填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或穿越或追索较为灵活。露头圈定法的优点是填绘出的地质界线精确度高,缺点是野外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它主要适用于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或用于圈定侵入体与围岩的界线、不规则矿体的界线及构造复杂的地区。
以上三种观测路线的布置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互相配合使用,以一种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例如在路线穿越时,为了确定接触关系的横向变化,经常要向观测线两侧做短距离追索。应用走向追索法时,也常常穿越走向,以了解纵向变化及地层层序特征,所以在具体设计或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路线布设方法。如在岩层走向稳定的地区,将一系列观察路线垂直于岩层走向布置,可构成平行状穿越路线;在地质界线不呈线状分布,而呈近等轴状分布的地区,观察路线可布置成“十”字状或“米”字状的交叉路线;在构造复杂或大比例尺填图时,可布置成放射状或梅花状;在第四系覆盖较严重的地区,观察路线可沿水系、沟谷等基岩出露处布置成树枝状路线。由此可知,观测路线的布置,要在保证填图比例尺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使之既能获取较多的地质资料和数据,又能减少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是了解控制地质界线、矿层或矿体,以及其他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而在野外进行重点观察、描述和编录所布设的地点。
野外填绘地质图时,为了控制基本构造形态和地质界线而布置的观测点称为基本观测点。基本观测点一般布置在填图单位的分界线、标志层的露头线、断层线、褶皱轴线、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线,以及泉水的出露点等位置上。在实测地质图时,为了进一步控制构造形态和地质界线,在基本观测点之间,常沿地质界线或观测线加密布置的观测点(如岩性观测点、产状观测点等),称为加密观测点或测图观测点,统称为控制点或辅助观测点。
按照观测点的性质和重点观测的内容,可将观测点分为地层分界点、构造点、水文点、地貌点、岩性控制点等类型。不同性质的观测点,应使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在野外手图上和野外记录本上。
在野外填图时,布置的每一个观测点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同时尽可能提高观测点的利用率,做到一点多用。不要机械地等间距布点,防止重要地质现象未布点和观测点偏离地质界线的现象发生。
(三)观测线和观测点的精度要求
观测线的布置方法、线距、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内观测线的长度和观测点的数量等,是衡量地质填图质量和精度的标准之一,在进行地质填图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工作区构造复杂程度,结合工作区内基岩出露情况、交通条件、航卫片解译程度和前人工作程度综合确定。
Ⅳ 地质填图方法种类有哪些
你才加复10分,太少了。
地质填制图:1.室外工作:首先要对工作区进行踏勘,确定填图的精度,新工作区要进行实测剖面,建立标志层,寻找化石,计算各个岩层的厚度,建立柱状图等。然后根据设计的精度布线,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填图,对于重要的构造或者地层,可以采用穿插法,也可以采用追索法,对于工作区的矿点或者重要的构造可以做些地表揭露工程,每天的野外工作都要认真的搜集地质特征,做好记录。
2.室内工作:把野外搜集到的资料投影在地形图上。工作区任务完成后要整理资料,写地质报告。
地质填图的种类:地质填图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它的精度,我国1:5万的地质填图早在70年代以前就完成了,西部地区也早已完成了1:10万的填图。同时我国的航测探矿工作也早就完成了,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或者中型的矿床大部分都已探明或者备案,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对一些矿点,矿区外围进行填图,这些工作都是大比例尺的。对于这些地区,同时还会有相关专业的工作,比如,物探,化探,水文地质等。
就简单的回答这些。
Ⅳ 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时观测路线布置方法有哪些
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时观测路线布置方法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大致垂直于(横穿)填图区的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称为穿越法;
二是沿各地质体界线或对其他地质现象进行追索观察,称为追索法。
在野外填图过程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并辅以追索法。将各条填图路线中的各观察点,根据所观测到的内容(如岩性)的相似性、地质体产状及区域地质构造现象等,并按所确定的填图单位,合理地互相连接起来便圈绘出了填图区域内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形成了野外地质图(原始地质草图)。
Ⅵ 地质路线类型
地质路线可依据路线与控制地质体的几何关系、野外工作的不同阶段和观测路线对地质体控制的作用进行划分,如下所示:
区域地质调查基础教程
6.1.2.1 按路线与控制地质体的几何关系划分地质路线
(1)穿越法
横穿地层走向或区域构造线布置观测路线,可调查研究地层系统纵向上的特征和变化,标定路线穿过的各类地质体的界线(图6.1)。优点是易于查明地层层序及其接触关系,岩性、岩相的纵向变化和区域构造特征;缺点是在岩性、岩相横向变化较大、构造复杂的地区,易出现勾绘或圈定的地质体界线与实际情况不大吻合的情况,甚至遗漏地质现象或地质体。
图6.1 穿越路线示意图
(2)追索法
大致沿地质界线、断层线或地质体走向布置观测路线(图6.2),可调查研究地质体的横向变化和构造形态,准确勾绘地质界线。常用于追索重要断裂、褶皱转折端、重要接触关系、含矿层、化石层或标志层等。优点是在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较大,延伸不稳定的地段,易于查明其横向变化特征,提高研究程度,一般在大比例尺填图或在解决重要地质问题时常被采用;缺点是对地层层序及其纵向变化、区域构造特征的了解和控制较差,且工作量较大。
图6.2 追索路线示意图
(3)综合法
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即在穿越路线上,为查明接触关系和重要地质体的横向变化,向路线两侧沿地质体走向追索一定距离;或在追索路线中,为查明地层层序及其纵向变化,上、下接触关系等,穿越地质体走向一定距离(图6.3,图6.4)。尤其对于部分不规则的地质体(如岩体、矿体等),采用“追索+穿越法”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优点是可以较全面地研究地质体的纵、横向变化;缺点是工作量太大。
图6.3 综合路线(U型路线)示意图
图6.4 综合路线(U型+梅花型路线)示意图
6.1.2.2 按照野外工作不同阶段划分地质路线
(1)踏勘路线
一般尽量以垂直各类地质体界线和区域构造线方向布置,以穿越路线为主,如果穿越路线难以满足全面系统掌握区域地质情况,或无法控制新发现的重要地质体,则可采用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踏勘。
(2)验证路线
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重要的地质体,如层型剖面或新建地层单位的原创、不同类型的岩浆岩体、岩体组合(单元)和特殊岩石(如麻粒岩、榴辉岩、隐爆角砾岩)等。②地质体重要的接触关系,如地层不整合、岩体侵入穿插、超基性岩的冷侵位或热侵位、中深变质岩中古老中酸性侵入岩与表壳岩的侵入关系(界线)等。③重要的地质构造,如涉及构造分区、构造单元划分的区域性断层、影响褶皱形态和构造分析的岩层产状、主要断层性质、产状和两盘运动方向的质疑点。④前人发现有工作价值的矿(化)点、高级别化探/重砂异常、重要含矿层位,以及重力、航磁异常等。⑤本次区调中地质或矿产的重大发现,或可能导致本项目人员认识上产生重大分歧而室内不能解决的地质现象与测量数据。
(3)系统观测路线
必须全面控制测区所有地质体和主要构造形迹的空间展布形态及其分布规律,此类路线应以垂直区域构造线方向的穿越路线为主,适当辅以追索路线。具体布设要求如下:①穿越路线要尽量控制地质体及其间的重要接触关系或重要构造部位。②当岩性岩相变化较大,地质体走向延伸关系不清,或为了解某些重要接触关系、矿化带以及重要地质体边界的空间延伸情况等特征时,可布置追索路线。③对路线线距和点距不做机械的规定,但要求点、线控制应形成一定的网络格架,能有效控制各类地质体。④有实测剖面控制的地段,不必重复布置地质路线。
(4)检查路线
根据实际需要针对要解决的一些重大地质问题,应布置相应的观测路线和观测点。此类路线可以重复原有观测路线,也可以是新布置的野外地质观测路线。
(5)接图(外围)路线
图区外观测路线虽然很少,但对于有的图幅却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用于:①在与相邻图幅接图有困难时,在图区外侧进行观测,以了解邻幅近本幅图边的地质构造情况及控制程度。②由于1:5万区调图幅面积有限,如出现导致区域上某些原有观点、发现需重新认识的重大地质问题时,需扩大范围追索、确认而布置的路线。
6.1.2.3 按照观测路线对地质体控制的作用划分地质路线
(1)主干观测路线
又可称为控制性观测路线,为了控制填图区地质总体特征和构造格架,一般在进行全面路线地质调查初期,在填图区范围布置数条穿越全部地质体和构造的路线,建立测区总体地质轮廓,宏观地控制地质体的格架。
(2)辅助观测路线
在主干观测路线之间的加密路线,起到对地质体和地质构造详细控制和提高精度的作用,同时也可弥补主干观测路线的不足。
(3)专题研究路线
针对测区主要地质问题或任务书下达的需要进行深入解决的问题所布置的路线,这些路线一般根据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路线的方式(穿越、追索)、间距等均可灵活把握,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
Ⅶ 地质填图方法
地质图是各种地质体在地表出露界线的水平投影图。它借助于线段、文字符号及花纹图例表示测区地质体的性质、形态、空间几何关系和相对时序。它是地质图作者对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认识的一种反映。把地质体表示在图上的过程叫地质填图或地质制图。
3.2.2.1 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图的基本类型
(1)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重塑地质发展历史、研究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地层划分是根据地层的岩石、生物化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把地层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地层单位,借以表示地层的相对顺序或相对年代关系等。现代地层学主张地层划分的多重性,认为岩层有多少种能够用以作为划分地层的依据,地层就有多少种划分方法,一种特征的改变并不一定与另一种特征的改变相一致。
就某一具体研究对象而言,不可能也不需要使用所有的各类地层划分,而是按实际可能或为某一应用目的而采用相应的划分系统。目前最常用的地层划分系统有三类:①根据岩层的岩石特征划分成群、组、段、层四级单位的岩石地层学;②根据岩层所含的化石或化石组合内容将含化石部分的岩层划分成各种生物带的生物地层学;③根据推论或解释的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宙、代、纪、世、期、时)划分成宇、界、系、统、阶、时间带的年代地层学。只有年代地层单位才有固定一致的时间含义,其他各类地层单位大都是穿时的,即与等时面呈斜交关系。年代地层单位是依据属性划分的,它属于认识范畴,是可变的。前两类的划分依据都是岩层客观存在的特征,它不依人的认识变化而改变。但化石内容需要一个积累过程也具偶然性或机遇,而对于化石的详细研究又并非一般地质工作者尤其是在野外所能做到的。因此,只有岩石地层划分是地层研究的第一程序。另一方面,作为第一性的客观地质实体,它又具有永久性,是不能用其他概念来限定或修改的。
在大、中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组的划分及其界线的选择对填图质量有重要作用。应该正确地理解组的含义,掌握建组条件。地层规范中规定:“组的重要涵义在于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统一性。组或由一种岩石所构成,或包括一种主要岩石而兼有重复的夹层,或由两、三种岩石反复重叠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他单纯的组相区别。”海相地层的组常为一个相的简单岩性组合,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岩性比较复杂,常由相邻的几个相合并而成。组必须有一定的横向稳定性和一定的厚度。一般条件下,组的分布范围不应小于三级地层分区的范围,厚度不应小于50M。但对具有特殊的构造岩相意义的岩层建组可不受此限制。组的界线一般是岩性、岩相、沉积旋回或侵蚀间断的界线,应具有明显的识别标志。化石并不是建组的必要条件,但显生宙地层都有自己的化石组合甚至建立了化石带。若单有化石界线,而岩性无明显差别,则无建组的必要。群是最大的地方性单位,通常相当于包括不同相的大的沉积旋回,岩性组合复杂,厚度很大。段是比组更低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它可以是组内单一岩性、单一岩相的分离体,也可以是组内岩性组合差异的再划分,它不一定要求相当的横向稳定性,不要求一定的化石内容。
(2)地层对比是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与国内外标准剖面比较,确定地层在地质年代表中的位置;另一方面是测区各相应层位的对比,以确定填图单位的地质界线、相邻图幅间界线的等时性,以及地层的发育规律。生物地层单位对比借助于标准化石、生物群或化石组合进行,也可利用生物的种系演化或生物演化方向,以及利用古生态资料对同时异相地层进行对比。为此,在野外必须进行系统的化石采集与生态观察。岩石地层单位对此可利用岩性特征、标志层、沉积韵律、重矿物、微量元素、古地磁及物探测井等资料。因此,在实测地层剖面工作中,需进行大量标本和样品采集工作。
(3)在现代地层学理论指导下,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地质图,即组图和系图。组图以岩石地层单位的组为制图基本单位(如黄泥岗组、砚瓦山组等)。它是地表岩石组分及其几何关系的直接反映,是地质历史和构造环境演化的真实记录。它能促进遥感资料、地球物理资料与地质研究的结合,适用于大比例尺(>1:10万)的地质填图。组图可作为岩性分布图使用,具有更广泛的服务领域。系图是以根据生物演化相对顺序建立的年代地层单位“系”为基础填制的。适用于小比例尺(如1:100万)地质调查,供大范围地质构造理论分析使用。
组图是实际地质体的客观而直接反映,它可以在野外进行实测,其界线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可直接利用遥感资料填图。而系图所表示的地质年代是根据古生物等多方面资料经室内分析鉴定推论而来的。由于受不同时期资料积累程度和个人认识差异的限制,地质年代界线经常有较大的变动。系图不适合野外直接填图,在无直观标志的地段寻找年代地层界线要花费很大力气甚至无法弄清。由此可见,组图应是地质调查的基本图件。在组图的基础上,可编制不同年代的系图。
3.2.2.2 观察线、观察点的布置原则和方法
按照一定间距的路线和一定间隔的控制点进行连续定位的地质观察是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它的作用是用不同的线、点密度反映不同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精度,也有助于对野外观察材料进行系统编录。
(1)地质观察路线的布置原则和方法
地质观察路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穿越路线是垂直或基本垂直地层或区域构造线的走向布置,按一定间距横穿整个测区。地质人员沿观测路线收集地质、矿产资料,标绘地质界线,采集必要的标本、样品。线间的地质界线用“V”字形法则和少量追索连接。这种路线的优点在于能迅速地掌握测区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地层层序、相变及接触关系的空间变化。缺点是线间的地质细节会出现错漏。如使用航空像片,这种缺陷会得到很大改善。追索路线是沿地层界线、地质体边界或构造走向布置,用于研究地质体的横向变化(如地层相变、接触关系、含矿层、断层等)。填图精度高,但效率较低。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在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中应结合使用。在中、小比例尺的地质填图中以穿越法为主,大比例尺填图中追索路线应明显增加。至于矿区1:1000~1:5000填图中则以追索圈定为主。
穿越路线布置应考虑:主要构造线方向,通行逾越条件,露头分布状况,基站的设计与野外工作组织等。追索路线主要布置在关键性专题研究地区,不同类型的自然地理区(如平原河网区、高寒山区、森林覆盖区、沙漠等)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安排。路线平均密度必须遵守规范要求,但测区不同部位的路线密度分布则应根据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矿化远景以及航空像片解释程度等而疏密有别。
(2)地质观察点的布置原则及定位方法
观察点按其性质可分地质界线点、构造点、矿产点、水文点、地貌点等。观察点的作用是准确控制地质体空间位置;使原始资料编录条理化、系统化,控制各种地质资料间的联系以及文、图资料与实地位置的对应吻合关系;便于原始资料的整理、查阅和检查工作质量。点的布置以有效地控制地质界线和各种地质要素为原则。一般布置在填图单位界线、标志层、化石点、岩性岩相明显变化处,岩体接触带、相带,矿体或矿化,断层、褶皱枢纽,有重要水文地质意义的井泉、地貌等处。等距离机械布点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但大范围单一地质体中的控制点也是必要的,它是避免重要地质现象、矿产线索疏漏的一种措施。
观察点定位应力求准确,图面误差不得超过1Mm。定点方法:①目测法:根据地形、地物直接定位;②后方交汇法:根据已知的三个地形、地物点用罗盘作后方交会。各点方位间的夹角不得小于45°。如三线交成一视差三角形,则取重心为点位,或在此基础上再参照地形细部特征标定;③用航空照片定点,转绘在地形图上。④GPS法:是利用遥感卫星定位测定仪,直接定量测定某点的经度、纬度或高斯坐标。在森林覆盖区、高山峡谷等特殊地理条件下,可适当采用罗盘定位、步测距离的极坐标定位,也可用空盒气压计测量相对高程进行间接校正,为保证精度应尽可能攀登临近高地,建立一些控制点对已定点位进行修正。
(3)观察路线和观测点的密度定额
观测路线和观测点的密度定额是地质测量的质量标准。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暂行要求》(试行稿)规定,基岩区线距一般为400~800M,点距一般为300~500M。在有航片解释程度较高的地区,岩性单一的地层或出露较宽的地区,其线、点距均可适当放稀。大片第四系分布区,其线距可放宽至1000~1500M。1:5万地质图,只标定直径大于10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50M,长度大于50M的线性地质体;长度大于250M的断裂、褶皱构造。小于上述规模的直接、间接找矿标志和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应适当放大或归并表示。基岩区内,面积小于0.5km2和沟谷中宽度小于100M的第四系,在图上仍按基岩填绘。大片第四系覆盖者,在物化探工作的基础上,可酌情布置工程予以揭露。分层界线、接触带、化石层、标志层和矿化标志等,其标定误差不得大于50M。
考虑到江山实习区的具体情况,本次实习区域内采用标准为:线距和点距分别为300M和100~150M,观测点的密度为每平方千米的有效点约为27个。
3.2.2.3 路线地质的观察程序及编录要求
路线地质观察一般程序是:①定点;②观察、描述该点周围的地质、矿产现象;③测量产状;④追索与填绘地质界线;⑤采集标本和样品。点上的工作结束后,沿路线前进方向进行连续的地质观察与描述,同时编制连续的信手剖面图。
地质观测点的描述内容如下:
(1)日期、天气情况。
(2)路线与任务。
(3)人员组成。
(4)点号:即观测点的编号,用调查区统一的编号注明,并写出该点所在图幅的名称。
(5)点位及高程:要写明观测点的地理位置和坐标网及构造部位以及后方交汇方向。高程则根据气压计或实际交会点等来确定,在记录时应予以说明清楚,以便使人们了解其可靠性。GPS定点,则记录经纬度或高斯坐标和高程即可。
(6)点性或目的:目的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主要是描述标志层及其变化、地层界线和接触关系还是观察褶皱或断裂构造等。
(7)露头情况:描述观测点附近的露头好坏,出露哪些地层,露头性质(天然露头还是人工采石场),露头面积大小,延伸情况,风化程度和植被覆盖等情况。
(8)地貌特征:描述观测点附近的地形形态特征。如山坡、山脊、陡崖或冲沟等,组成的岩性、成因及其与地质构造关系。
(9)内容描述:一般描述的顺序是由老到新,但也可以反过来描述。首先应将界面上下两侧地层单位的接触关系和时代略加说明,然后在分别描述其岩性和其他特征。
(10)沿途描述和路线小结:当一个观测点描述完以后,应该连续观测描述到下一个观测点;当一条路线观测完成之后要认真写出路线小结。这样可以及时使野外资料得到系统化,使原始记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地质点的描述。
路线观察的编录格式和描述举例如下: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天气晴
地点:江山藕塘底
路线Ⅰ:272.2高地310°方向150M处—藕塘底村西池塘边
任务:路线地质调查,主要任务是确定O1n与O1y的界线
人员:刘绿水(记录),张青山(标本采集员),……
工作图:1:1万地形图(江山地区地形图)
No.001
点位:272.2高地310°方向150M处(也可以用GPS坐标如:X:3180625,Y:40362185)
高程:188M
露头情况:人工(良好)
微地貌:公路边
点性:界线点(O1n与O1y)
内容描述:
点东:印渚埠组(O1y)黄绿色、紫红色页岩夹少量压溶型瘤状灰岩。瘤状灰岩呈紫红色,瘤状构造发育。岩石由瘤状体和基质两部分组成,瘤体呈椭球体、扁豆状及姜状等,大小2~5cm不等,由微晶方解石组成。瘤体长轴大致平行层面排列,占全岩的60%~70%,与基质界线清晰、平滑。基质由钙质、泥质组成,遇酸微弱起泡。岩石风化面因瘤体溶失或剥落而成蜂巢状外貌。瘤状灰岩呈薄-中厚层状,走向延伸不稳定,与泥岩呈相变关系。
产状:320°∠42°
点西:宁国组(O1n)深灰色薄中层状微晶灰岩。
产状:318°∠45°
O1n与下伏O1y呈整合接触关系。
……
(其他现象如构造、地貌、水文现象的简要叙述。)
No.001-No.002(点间描述)
沿途描述:0~10cm深灰色薄中层微晶灰岩。
10~50M灰黑色页岩夹黑色微薄层状燧石岩,水平层理发育,见零星黄铁矿结核。产丰富笔石化石。
50~80M灰色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夹硅质岩薄层。
产状:308°∠39°
……
(信手剖面图,比例尺与平面图相同,画在左侧方格纸上。)
No.002
点位:藕塘底村西池塘边
高程:158M
露头情况:天然、良好
微地貌:池塘边
点性:构造点
内容描述:
本点为一断层观察点。断层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近于直立。断层向两端延入邻近观察路线。断层东盘为O3c黄绿色页岩,产状168°∠57°。断层西盘为C1y灰褐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砂岩、砾岩,产状182°∠72°。断层破碎带宽40~60cm,由泥岩、砂砾岩碎块组成,未经胶结。断层性质待进一步查明。
No.002-No.003
(连续描述,方法同前。)
今日路线到此结束。
路线小结
1.……
2.……
……
路线地质观察中,必须勤追索敲打、勤观察思考、勤记录勾画,保持旺盛的探索精神。对点上及点间的任何地质现象,原则上均应全面观察、记录。做到术语准确、概念清楚,文字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空间位置明确。要勤于思索,注意分析地质现象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路线观察的预见性。对实际现象持客观态度,不能任意取舍乃至于夸张伪造。每条路线资料经室内整理后,当日写出路线小结,对重大地质问题的资料进行归纳,指出存在问题,作为相邻路线的工作参考。
路线地质观察记录方式除上述外,还有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表格卡片和录音笔在野外录音后,再经室内整理等多种方法。
3.2.2.4 产状要素的测定与地质界线勾绘
产状要素是确定地质体空间几何关系的重要资料。要注意产状的可靠性、代表性和系统性。判断岩层产状的可靠程度首先要辨别是基岩露头还是转石;是层面还是节理面或其他结构面。注意产状所处的构造位置,鉴别是否因次级构造引起的或因重力作用在斜坡上引起岩层产状的局部变动。注意筛选有代表性产状,这对正确认识区域构造格架十分重要。产状要素要进行系统测量,图面上应均衡分布,在构造关键部位(如褶皱的两翼、转折端、倾伏端,断层的两盘岩层、断层面,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侵入体接触面、原生流动构造等部位)必须有足够的产状注记。产状写成如290°∠36°格式,前者代表倾向,后者为倾角。产状要素测定主要依靠罗盘进行。由于罗盘是用磁针定位,为了能直接在罗盘上读出地理方位,需进行磁偏角校正。各地磁偏角数值在地形图上可以查出。实习区磁偏角为西偏2°58′,应拨动刻度盘,使正北落在357°02′刻度线上即可。为了在图上投绘产状符号的方便,常用公里网格(高斯-克吕格坐标)的纵坐标作为平面方位角的0°,因而需对产状进行子午线收敛角校正。子午线收敛角在地形图上可以查出。如坐标线偏子午线以东,校正方位角=真方位角-子午线收敛角;如坐标线在子午线西侧,则校正方位角=真方位角+子午线收敛角。实习区坐标线为西侧0°41′。
地质界线和岩层产状是地质图反映地质体空间展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必须在野外填绘。地质界线在基岩地区可根据填图单位的标志和接触关系直接确定。但在植被、土壤覆盖较大的地区,可参考残积物中岩屑的分布、地貌特征、土壤的颜色和结构、植被类型及发育程度等自然标志,也可利用动物洞穴的掘出物、路基、电线杆、沟渠等人工揭露。地质界线在大比例尺图上必须严格按照“V”字形法则勾绘,小比例尺图则依照地层产状,参照地形、地物勾绘。
3.2.2.5 地质素描图与摄影
素描与摄影是野外地质现象更直观、生动的记录形式。地质素描是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平、剖面图与绘画中素描的结合。它包括:①用花纹图例作平面素描(图3.1a);②素描与地质花纹结合(图3.1b);③完全的素描(图3.1c)。在表示区域地质构造景观的素描图中,多采用立体地形的线描加地质符号表示(图3.2),或采用联合剖面素描(图3.3)。地质素描一定要主题突出,取舍适当,尊重实际,线条简练。
图3.1 不同类型的地质素描图
图3.2 景观地质素描
图3.3 联合剖面素描
地质摄影在地质体色调对比明显,地貌反差强烈时效果较好。多数情况下,需用素描图加以补充。拍摄时应在记录簿中注明编号、拍摄地点、拍摄方位及拍摄对象,并记录摄影技术参数。
3.2.2.6 标本、样品的采集
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需要采集的标本、样本类型繁多。包括:
(1)岩矿鉴定用标本,必须全面反映测区岩石的主要类型及组合特征。陈列标本规格为9cm×6cm×3cm,鉴定切片用标本6cm×4cm×3cm。岩石标本尽可能采未经风化的新鲜岩石。
(2)岩组分析样。
(3)古生物化石标本。在测制地层剖面时逐层采集,分层编录。对未见大化石的地层应采微古分析样(如牙形刺、介形虫、孢子花粉等)。
(4)基岩光谱和金属量测量样品,样重50g。用于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5)自然重砂样与人工重砂样,样重10~20kg。
(6)硅酸盐分析、碳酸盐分析样。
(7)矿石化学分析及矿石技术物理性能测定样。
(8)同位素年龄样、古地磁样,古地磁定向标本规格应大于10cm×10cm×10cm。
样品的采集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有充分的代表性,必须符合样品的加工处理和实验分析的技术要求。要重视样品及其分析、鉴定成果的整理编录工作。
3.2.2.7 沉积岩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内容
沉积岩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岩石,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对象。由于它带有明显的层状特性,所以沉积岩区以有规律的带状地质构造景观同岩浆岩区和变质岩区相异。沉积岩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工作方法。其主要工作程序是,测制剖面以建立地层顺序,通过地质填图研究测区构造特征,借助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寻找含矿层位。主要工作包括:①划分对比地层,建立地层层序;②沉积岩石学研究;③生物化石的采集;④沉积相与古地理调查;⑤构造(褶皱、断裂)及地层接触关系的研究;⑥沉积矿产调查;⑦探索地质发展历史等。
Ⅷ 地质填图的简述
在野外实地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尺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填绘在地理底图上而构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简称填图。是区域地质调查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研究区域地质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程序大致如下: ①全面收集和研究有关填图区域已有的地质资料,通过实地踏勘,有时还需要进行航空和卫星相片的地质解释(见遥感地质),选择和实际测制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见地质编录),以了解和掌握填图区域的基本地质情况,并根据任务的要求和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填图单位。将地层、岩体等地质体按其野外标志(如层面、界线)划分为不同的岩层、岩体或岩性组合(岩性段、岩相带)作为野外地质图上能够反映填图区地质特征的基本组成单位。填图单位的粗细取决于填图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图单位划分越细,有时可相当于地层的一个“统”或“阶”,或为其一部分。 ②根据所布置的路线,进行野外实地填图。填图路线的布置以能够控制地质体的边界线为准则,其疏密程度取决于地质调查比例尺的大小和填图区的地质地貌情况的复杂程度。填图路线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大致垂直于(横穿)填图区的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称为穿越法;穿越法: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地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布置观察路线进行地质观察和填绘地质图的方法。穿越法适用于下列情况:A.露头好,岩性、厚度变化不大,地层分界清楚;B.构造相对较简单;C.地形平缓,且沟谷、水系多垂直或斜交地层走向分布。穿越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岩层的厚度、地层剖面及纵向变化。地质条件适合用穿越法,可以采用以穿越法为主,局部地段选用追索法。野外观察点的布置与分类。观察点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它一般定在:1)不同时代地层分界线上;2)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处;3)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的分界处;4)各类褶皱的转折端、倾伏端、地层产状陡缓变化处;5)各类断层线上;6)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如矿化点、泉等。观察点的类型因此分为:地层分界点,岩性控制点,构造观察点等基本类型。观察点应准确地标定在地形图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按记录格式进行详细描述,总之是沿各地质体界线或对其他地质现象进行追索观察,称为追索法。追索法:在制绘不同时代地层的地质界线时,沿地层走向,或者为了解决某一地质问题(如断层),而沿着一特定方向进行地质观察来填绘地质图的方法。追索法适应下列情况: A.地层岩性、厚度变化大,只有在追索过程中才能准确地了解其横向变化,掌握地质界线的延伸和分布;B.地质界线不明显,一定要经过追索才能填绘;C.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区,为了更好的填绘出断层线而采用追索法;D.山脊、沟谷、水系平行于地层走向分布,地形条件有利于追索性
在野外填图过程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并辅以追索法。将各条填图路线中的各观察点,根据所观测到的内容(如岩性)的相似性、地质体产状及区域地质构造现象等,并按所确定的填图单位,合理地互相连接起来便圈绘出了填图区域内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形成了野外地质图(原始地质草图)。 ③室内综合整理工作。在填图过程中所使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比要求完成的地质图的比例尺大 1倍。因此,野外填绘的原始地质草图必须经过缩制转绘,并进行各野外图幅之间地质界线的合理衔接,根据要求补充和完善图面内容,才能形成一份完整的地质图。
Ⅸ 第四纪野外地质填图要点
1.第四纪考察路线及观测点的布置
在地质构造简单的大面积第四纪地层分布区,可以平行路线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以便能掌握全区第四纪地层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貌单元之间的关系;在岩性、岩相、厚度变化大的复杂地区,以追索法为主,穿越法为辅;在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的地区,则应以梅花路线为主;高原或高山区,大型河谷、盆地常是调查的重点地区,采用路线剖面法,路线垂直于河谷、分水岭。对沿线两侧第四纪阶地、斜坡、剥夷面特点以及各种地质、地貌和基岩露头情况等都要进行系统观察、描述。
观察点一般应选在第四纪地层露头良好、层次较全、层厚较大、分层明显、岩性特征较鲜明、沉积体形态清晰、分布又较广,并具有代表意义的地点或剖面。但对那些在研究第四纪事件有一定意义、虽地层不全、厚度不大的露头或剖面,也要布置一些辅助观察点,以补充主要观察点或剖面之不足,使区内第四纪地质研究更充实更完善。在第四纪地质填图中,观察点一般布置在地层、地貌特征的分界处。对地表不同部位的特殊地质现象还可布置水文观察点、古生物点、出土文物点、古人类居住的洞穴点,以及年龄样品采集点等。
2.第四纪观察记录
不同岩性的第四纪沉积物,应观察描述其厚度、产状、颜色、结构、构造及变化情况。如为砾石沉积,应注意描述砾石的磨圆度、岩石成分、分选性、排列方向、表面特征,统计漂砾、卵石、砾石、砂和黏土的百分含量等。根据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及所含动、植物群,并结合地貌特征划分成因类型。
发现泥炭、高岭土、硅藻土、砂矿等矿产时,即应查明它们的产状和分布情况,并采集有关样品,为进一步开展有关工作提供资料。在适当的地点和沉积物类型中注意寻找哺乳动物化石,按有关规定要求采取孢粉样、微体古生物样等。从阶地结构特点、剥夷面的变化、第四纪变形(褶皱、断裂)以及地形切割强度等方面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强度。记录沉积物与地貌的关系、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对一些具代表性或有重要意义的露头和地貌应作剖面、素描、照相,在可能与需要的情况下尚应视具体岩性特点,采集必要的样品。
3.第四纪地质图编绘
第四纪地质图,应视研究内容、任务要求而编制。综合地质图上的第四纪地质内容,主要表示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时代、地层单位符号、阶地、灾害地质现象及新构造活动迹象等。阶地一般分级表示。专用第四纪地质图上,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年代分别以代号和颜色表示;阶地必须分级、分类,分别以代号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剥夷面分级和海拔高度分别以代号和阿拉伯数字表示;用不同花纹反映不同地层的岩性特征;用不同的形象图例反映微地貌特征;灾害地质现象及溶洞、温泉、地震等用符号表示。不同类型的图例,应按规范要求绘制,在上述基础上对特殊情况允许创新。由于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有密切的相关性,必要时第四纪地质剖面图可用立体图形式表示。